深蹲這個動作,每個健身者應該都不會陌生。深蹲作為最經典的健身動作之一,是每個健身者必學一個動作。實際上,深蹲也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種運動模式。多做深蹲不僅可以讓你更快獲得好的身材,還會提高下肢的力量做好基礎。
但是作為複合運動,動作的不正確也是極易引發身體的疼痛,今天,讓我們簡單來分析下造成深蹲疼痛的原因,並介紹相應的解決辦法,讓我們深蹲時不再疼痛。
一:肩關節的疼痛
很多人在進行深蹲動作學習時,把槓鈴架在身上後,肩關節會產生疼痛。而這個時候如果還繼續堅持做的話,很容易對於肩關節產生壓力造成損傷。由於很多人會有含胸的體態,肩關節處於內旋位置,當握住槓鈴時,會讓肩關節的外旋受限,形成卡壓造成疼痛
解決方法:如果有肩關節的疼痛,在訓練前一定要將肩關節的活動度打開。可以在訓練前進行肩關節的外旋肌激活。可以找一條毛巾,抓住兩端手臂伸直從身體前繞到身體後。在從身體後繞到身體前來打開肩關節,過程中手臂需要保持伸直,可以雙手抓得緊一些增加難度。也可以選擇彈力帶進行,增加一定的難度,刺激的效果會更好。
二:肘關節的疼痛
如果在深蹲時,肘關節產生疼痛,很多人會認為是肘關節內部的問題。其實並不然,很大程度上疼痛是來源於肱肌過度緊張導致的疼痛。
解決辦法: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拉伸我們的肱肌,找到一根杆子,將手臂伸直握住杆子,身體往一邊轉動(回縮住肩胛骨)。這時候你能很明顯的感受到肱肌被拉伸。每次深蹲之前拉伸幾次,再去深蹲很大程度上肘部疼痛就能得到改善。
三:腰部疼痛
腰部疼痛應該是深蹲訓練中最常見的問題,一般由於兩種原因導致疼痛。第一:當我們在下蹲時,腰椎的過度伸展(塌腰)導致的疼痛。第二:也就是蹲到最低端的時候,臀部會向後旋的情況,俗稱屁股眨眼,引發腰椎的反弓,腰椎失去承重能力。
解決辦法: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造成的疼痛,你需要重新學習一下腰椎的中立位。並且要對於核心核心肌群進行強化,使核心肌群更好的穩定腰椎。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麼需要你對於髖關節的靈活度進行強化。當在下蹲最低點時,髖關節需要做充足的屈曲,如果髖關節的靈活度不足時,會在行程中造成骨盆的後旋,會形成代償,來完成下蹲動作。
四:膝關節疼痛
膝關節應該也是最常見的疼痛,很多人在下蹲時或多或少的產生膝蓋內扣或外翻的情況,久而久之膝關節承受的壓力過大就會產生疼痛。
解決辦法:當我們在進行深蹲時,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膝蓋要朝向腳尖的方向,保持最佳的力量傳導,避免膝關節出現剪切力。有意控制自己的膝蓋不內收,保證全程膝蓋穩定固定在一個平面。也不要讓膝關節超過腳尖過多,加重膝關節承受的壓力。如果膝關節的穩定性較差的話,可以使用護膝來增強穩定性,避免損傷。
五:蹲不下去
這種情況,出現的疼痛機率很小。更多是一種,在下蹲時身體會向後倒。讓深蹲的運動過程短,訓練效果較低。
解決辦法:當踝關節的足背屈不足時,會導致我們深蹲角度過低。所以可以選擇弓箭步,使用彈力帶卡住距骨,下蹲時,儘可能讓膝蓋超過腳尖,來增大角度(不要讓腳跟抬起來)。也可以選擇在腳跟處墊上槓鈴片,來增加腳踝活動範圍。
關注尚形,更多專業健身知識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