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鑄這首詞充滿了俠客精神,寫得很有氣勢,可以媲美《俠客行》!

2020-12-15 塵世曉書僮

古代有很多的才子,他們很有才華,但是長得卻很醜陋,不過這並不影響人們對他們的崇拜,一個有才華的人,即使是很醜陋,那也是同樣可愛,一樣會受到人們的尊敬,這其中最有代表的人物,那就是晚唐時期的詩人溫庭筠,還有北宋詞人賀鑄,兩個人據說都長得很醜,但是他們的才華卻又是令人嘆服。

才華是一個人內心的修為,而外在的樣子,屬於天然形成,我們無力去改變,其實無論美貌,還是醜陋,只要心地善良,那都是值得人們尊敬。無論是溫庭筠,還是賀鑄我都非常喜愛,他們的詩詞每一首都別出心裁,寫得很有韻味,溫庭筠是晚唐著名的大詩,也是花間派的鼻祖,他的詞直接影響了北宋的文風。那麼賀鑄同樣是大名鼎鼎,他的詞作也是風格多樣,或哀婉動人,又或者是氣勢磅礴,譬如這首《六州歌頭.少年俠氣》,那就是一首很趣的作品,整首詞寫得很有氣勢。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鬥城東。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閒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似黃粱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蓬。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簿書叢。鶡弁如雲眾,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我每次讀這樣的詞,總會想到李白的《俠客行》,這是後世公認描寫俠客最傳神的一首作品,整首詩氣勢磅礴,雖然同樣只有寥寥數語,但是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俠客,讓我們從中感受到了李白對於俠客的崇拜。不過據說在唐朝俠客中,李白的劍術很高,還排名第二。可能也正是由於李白身上的俠客精神,還有他劍術超群,才能夠佩戴著一把寶劍仗劍天涯。

《俠客行》裡每一句都是經典,特別是那兩句:「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更是膾炙人口,讓我們記住了這麼一首經典的俠客詩。那賀鑄的這首《六州歌頭.少年俠氣》同樣也是氣勢磅礴,雖然這是他早期的作品,但是不僅看出,這個時期的詞人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而且在這首詞中,他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刻畫出了少年俠客的形象,讓我們讀了之後,也是深有感受。

賀鑄,字方回,號慶湖遺老,宋太祖賀皇后的族孫,也是屬於名門之後,後來又娶了皇室的女兒,可以說是典型的皇親貴族。不過在現實中,他卻又是處處不如意,始終沒有通過科舉考試,這件事情令他很是失落,為此他後來寫過了很多極為傷感的詞作,以此來表達內心的感傷之懷,還有對於人生的無奈。

我們再來看一看賀鑄這首詞,通篇洋洋灑灑,寫得很是有趣,整個上片那就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氣勢,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英氣的少年俠客,少年時有一股俠氣,喜歡結交天下的英雄。另外待人真誠,肝膽相照,遇到了不平之事,那麼就會怒髮衝冠,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站立而談,生死與共。放下的諾言有千金重,我們都喜歡英勇的俠客,狂放不羈傲視他人。坐著車了出門郊遊,來到了酒店裡面那就是一通豪飲,酒罈裡浮現出誘人的春色。我們還去外面打獵,只是剎那間就蕩平了狡兔的巢穴,儘管我們過著歡快的生活,可是時間太短了。

下片又是重點刻畫了俠客的心理,這樣也就使得上下片交相輝映,也使得這整首詞更具有感染力,也把俠客描寫得更加生動有趣,現在就像是盧生一樣黃粱一夢,很快就要離開京城了。一個人泛舟湖上,過著孤獨的生活,但是還有明月相伴。即使是在官場,那也是小官職,事多繁忙。我不願意去做這樣的事情,自然也不屑於與他們同流合汙。只想去到戰場建功立業,這樣也可以實現人生理想。但是事事不如意,只好是再次仗劍天涯,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只是這理想無法實現,始終是讓人痛苦不已。

賀鑄在這首詞中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俠客,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詞人骨子裡的悲痛之苦,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使得這首詞處處充滿了詩意,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所以如此有趣的一首詞,那自然是不容錯過,值得我們細細去品讀。

相關焦點

  • 唐詩裡5首充滿俠客精神的詩,寫得很有氣勢,看看你更喜歡哪首
    唐詩裡有很多描寫俠客的詩作,而且大部分的詩作都寫得很有氣勢,充滿了俠客精神,雖然俠客是指特定的一群人物,他們有著高超的武功,並且行俠仗義,鋤強扶弱,給我們帶來了正能量;而且這些俠客無論是個人的生活,還是在對待民族大義這件事情上,更加能夠表現出俠客的那種精神來。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3首氣勢磅礴的《俠客行》,寫得很霸氣
    ,那更是成為了經典名句,讓人們見識到了李白骨子裡的俠客精神;那這首詩也是成為了李白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詩意境高遠,寫得很是有趣。李白是盛唐最著名的詩人,另外也是一位俠客,據說他的劍術在唐朝可以排到第二,所以他才敢於一個人獨自出遊,過著極為灑脫的生活,正是由於他還會劍術像一個俠客一樣,才敢去到各地遊玩,從而寫下了很多優美的詩作。
  • 李白的這首詩,俠義精神可比肩《俠客行》,同樣充滿了殺氣!
    那麼說起唐詩,有一個人那是怎麼也繞不過去,那便是李白,他可以說是唐朝,最有才華,也是最具才情,活得最灑脫的一位詩人,他的詩作題材豐富,各種各樣的題材都有,而且他的那些詩作,也都寫得非常的優美,這也是李白詩作最大的一個特點,人們讀他的詩作,不僅能夠享受到詩詞的美,同時也能夠從中學會更多的東西,明白更多的道理。
  • 詩詞鑑賞 | 李白《俠客行》
    李白這首《俠客行》就是在以這任俠意識為尚的背景之下創作的。 【賞析】 李白這一首《俠客行》古風,抒發了他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嚮往。 前四句從俠客的裝束、兵刃、坐騎描寫俠客的外貌。
  • 宋代高僧觀劍客圖,寫下一首充滿俠客精神的詩,通篇描寫得很霸氣
    那麼除了貫休之外,還有宋朝的釋智圓,同樣也是當時著名詩僧,一首經典的七言絕句《觀劍客圖》,寫得也是氣勢磅礴,顯得霸氣十足,整首詩充滿了俠客精神。而詩人創作這首詩時,正是由於觀看了牆壁上的劍客圖,於是有感而發,信手拈來成就了這麼一首經典之作。
  • 朱韻《俠客行》:獨特女聲,詮釋李白俠客夢
    對它偏愛有加的各界名仕大有人在,比如大作家金庸、歌手周華健、神劇《武林外傳》、熱劇《長安十二時辰》等,都曾借題創作,為李白的名篇續上了最新詮釋,從經典小說、到音樂單曲,再到熱播電視劇,所涉的作品形式豐富至極。李白的《俠客行》究竟有何魅力?能讓其作品的精神內核,在散發了千百年光熱後,至今依然備受喜愛和推崇。要解釋這一疑惑,還得回歸到詩人創作的背景和年代中去。
  • 李白這首《俠客行》,帶我們重溫金庸先生的「俠客」風採
    世人都曾有俠客夢, 日思夜想得久了,於是便在心中有了一片江湖,幻想一人一馬,執劍走天涯,快意恩仇,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好不自在。李白這首《俠客行》,寥寥幾句就勾勒了一代江湖俠客的風骨影蹤。
  • 遊俠精神踐行者:李白為何會有俠客夢?《俠客行》有何特別之處?
    遊俠精神踐行者:李白為何會有俠客夢?《俠客行》有何特別之處?從古至今「俠」都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希望。如果將「俠」字當做動詞來看,指身懷絕技或高超武藝,又願除暴安良、見義勇為之人;當將其當做名詞之時,就是一種能夠舍己助人的高尚品德,以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崇高精神。
  • 千古文人俠客夢——15句寫劍的霸氣古詩詞,講述詩人的劍膽琴心
    自古以來,李白、辛棄疾、蘇軾等文人不僅有出仕濟世的夢想,他們也都有一個非常相似的大夢,就是仗劍江湖的俠客夢。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古代15句寫劍的霸氣古詩詞,講述詩人的劍膽琴心。15、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裡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焰——宋朝、辛棄疾如果說起古代文人的「劍膽琴心」,我第一個想起的不是李白,而是辛棄疾。
  • 李白的一首《俠客行》,成就了多少「中國風」?
    能讓其作品的精神內核,在散發了千百年光熱後,至今依然備受喜愛和推崇? 要解釋這一疑惑,還得回歸到詩人創作的背景和年代中去。 金庸用它作書名,《武林外傳》片尾致敬
  • 詩詞鑑賞:讀完這首《俠客行》,就能了解李白的偶像是什麼樣
    動動手指,關注世界更多趣事,為發現更多美麗點讚詩詞鑑賞:讀完這首《俠客行》,就能了解李白的偶像是什麼樣詩友們,感謝您點進這篇文章,跟小編一起品讀詩詞。俠客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標籤大多是黑衣、束袖、佩劍、帶帽,面容冷峻眼神堅定,行俠仗義打抱不平。
  • 王維的《少年行》VS李白《俠客行》
    二李白的這首俠客行作於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當時李太白在齊州遊玩。該詩雖然是在讚揚俠客的精神,但由於詩人就是尚任俠的,少年時代,就頗受關隴遊俠文化風習的影響,他自幼便勤苦讀書「觀百家」外,還「十五好劍術」,「高冠佩雄劍」,「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裡」,可謂是文武雙全,一生身攜長劍;所以這首詩也是李白的自我寫照,詩人的萬古豪情和報國壯志在詩中暢快淋漓的表現了出來。
  • 讀過無數的金庸武俠小說,不如這首俠客詩來得痛快,通篇氣勢磅礴
    除了金庸的武俠小說之外,古代的詩歌中對於俠客的描寫,那也是比比皆是,李白的《俠客行》中就塑造了一個敢愛敢恨的俠客「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是對於俠客最好的詮釋,不僅功夫了得,同時豪情萬丈,讀這樣的作品,最是讓人感動,也讓人會有一種熱血沸騰之感,真就把自己當成了俠客。
  • 中國的俠客,歐洲的騎士,哪一個更勝一籌?
    我們小時候都會看著港劇裡的俠客一出場就有自帶的BGM,都懷疑他們是否自帶音響,還有以一敵百的決定更是讓人浮想聯翩,最讓人感動的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俠義精神。 在西方,有一類人和俠客很像,他們為國家在戰場上抵禦外敵,又在特定的時候保護公主,把公主安全送到王子的身邊。他們也會手裡持劍,胯下良馬,那就是騎士。那麼騎士和俠客到底哪一個更接近真實呢?
  • 賈島短短20字寫透俠客「亮劍」精神,最後兩句更是豪氣沖天
    從此,「推敲」一詞便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從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出賈島是很注重造詞遣句的,說自己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雖有誇張的成分,但也能看出寫詩並非易事,要寫出好詩更是難上加難。賈島就是苦吟詩人的代表,行坐寢食,吟詠不輟。
  • 金庸的「套路」:他不僅用李白《俠客行》作書名,還用它寫了大綱
    《俠客行》中並沒有大慈大悲之人,也沒有大奸大惡之人。可以說,書中人物的行事作風,與現實的人物較為相近。這首詩原屬樂府舊題。李白此作,大抵沿襲自魏晉以來歌詠俠客精神不朽、聲名永垂之作。從《俠客行》一詩中,咱們可以看見李白在遊俠身上勾勒出的理想人格,他在字裡行間,熱情地讚揚遊俠一諾千金的義氣,和任俠好義的英勇行為。
  • 李白的《俠客行》,重溫每個人心中的武俠夢
    我們經常聽說唐朝有三絕,而且還是文宗皇帝親自向全國詔書御封,這''三絕''是: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和張旭的草書。眾所周知,李白的詩歌揚名天下,甚至連三五歲的兒童都能背上一兩首,但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李白的劍術也是了得,他的一生中除了詩詞和酒之外,同樣醉心於劍術,真正做到了詩不離口,劍不離手。
  • 賀鑄這首悼亡詞情意綿綿,完全可以比肩蘇軾《江城子》,同樣傷感
    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出可謂是震撼了北宋文壇,被稱為是千古第一悼亡詞,無人能夠超越,此詞一出餘詞皆廢,也就是說寫這一類的作品,後世沒有人能夠超越它,即使前面原本認為寫得不錯的作品,那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面前也是黯然失色。
  • 醜石賀鑄
    從《韓非子》開始,表現俠客形象的文學作品長盛不衰。       漢魏時期,最有代表性的是曹植「詠俠詩」,他在《結客篇》中寫道,「結怨少年場,報怨洛北芒。利劍手中嗚,一擊而屍僵。」曹植為遊俠賦予了「功成」的精神內涵;晉隋時期,阮籍的「詠俠詩」道:「彎弓掛扶桑 ,長劍倚天外。泰山成砥礪 ,黃河為裳帶」,阮籍為遊俠賦予的是「身退」的精神內涵。
  • 《俠客行》李白最有殺氣的詩
    可以說李白對於劍的痴迷不亞於對酒痴迷的程度,今天我們來講一下他劍氣凌厲,最霸氣的一首詩《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