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晚年唯一入選的嬪妃,入宮二十年不得寵,畫像卻價值連城

2020-12-17 談古論金說歷史

在現代社會,往往會出現一些「老夫少妻」的現象,更會出現一些忘恩負義的愛情。不過,這在古代社會算不了什麼,尤其是在後宮,大多數妃嬪都比皇帝年輕很多歲。今天我要講的是乾隆後宮一個比皇帝小47歲的小妾。循貴妃姓伊爾根覺羅氏。循貴妃出生於乾隆二十三年。循貴妃的父親桂林曾任當地總督,官職已經不小了。

從出身上看,循貴妃作為八旗家族的子孫後代,無可挑剔。然而,即使循貴妃是最好的出身,循貴妃必須參加朝廷舉行的八旗選秀。否則,循貴妃不能結婚。乾隆四十一年初,乾隆又下令選秀八旗中的子孫後代。在這個選秀中,只有循貴妃脫穎而出。當時,循貴妃只有19歲。選秀結束時,乾隆將伊爾根覺羅氏冊封為循嬪,但進入皇宮後,伊爾根覺羅氏被冊封為妃。

一進宮,便得妃嬪。 這個起點對一個新人來說是非常好的。 可見,伊爾根覺羅氏的未來絕對是光明的。 循貴妃來自清朝一個非常著名的姓氏,伊爾根覺羅氏。 在清朝,伊爾根覺羅氏是不應該允許的民族姓氏。 相應的姓是伊爾根覺羅氏,被稱為人民姓。 乾隆二十三年,伊爾根覺羅氏出生於桂林總督府。

雖然乾隆已經是一個48歲的中年男子,但對於伊爾根覺羅氏來說,等待她的仍然是八旗選秀。 同年,伊爾根覺羅氏被任命為妾。 乾隆五十九年,伊爾根覺羅氏生於滿清,配藍旗。 伊爾根覺羅氏的父親是桂林的總督,是乾隆的封疆大吏之一。可惜伊爾根覺羅氏的父親沒在宮中見到女兒。 當伊爾根覺羅氏在宮裡參加選秀時,她的父親桂林已經死了。

大概是因為桂林,乾隆覺得伊爾根覺羅氏是一個高尚的人。 同年,伊爾根覺羅氏成了乾隆的嬪妃,晉升速度很快。 此外,伊爾根覺羅氏是乾隆年間最後一位入宮的新人。 乾隆對她很好。 在乾隆四十一年,18歲的伊爾根覺羅氏作為一個鑲嵌著藍色旗幟的女孩參加了八旗選秀。伊爾根覺羅氏被乾隆成功選秀中唯一的女孩。

起初,乾隆賦予伊爾根覺羅氏的頭銜是高尚的。然而,當伊爾根覺羅氏在那一年的11月進入皇宮時,乾隆下令將他冊封為妃。從出發點來看,伊爾根覺羅氏無疑佔了上風。 然而,令乾隆失望的是,來自一個大家庭的年輕女士不知道如何取悅皇帝,經過短暫的接觸,乾隆把年輕的女人拋在身後,就在那時,惇妃剛生下了十公主,所以乾隆給了惇妃與十公主越來越多的寵物。

伊爾根覺羅氏的位置一直保留在妃嬪中,直到乾隆五十九年,進宮近二十年的伊爾根覺羅氏終於被乾隆想起,乾隆在這一年的最後一次封妃中將伊爾根覺羅氏晉升為循妃。嘉慶二年九月二十八日是伊爾根覺羅氏的四十千秋節,敬事房的官員卻在五月份就把給伊爾根覺羅氏準備的禮品給發了下去。

先不說這件事是如何處理的,這時候的乾隆皇帝已經是年紀大了,用俗話說就是人已經埋進黃土半截了。此後乾隆知道了敬事房的事情,於是乾隆勃然大怒,處理了相關的太監。令人沒想到的是,伊爾根覺羅氏在這次事件中受到了驚嚇,兩個月後便去世了。乾隆覺得自己當時的行為有點太過了,心裡有些愧疚,於是便下旨以貴妃的禮制將伊爾根覺羅氏下葬,相當於追封伊爾根覺羅氏為循貴妃。

此後,乾隆更是將這位循貴妃葬入了乾隆裕陵妃園寢。最初的時候,循貴妃被選入宮中,由於長相美貌,循貴妃得到了乾隆的喜愛,可是不斷侍寢的循貴妃,肚子卻沒有動靜,直到十公主出生,都是如此。循貴妃的肚子沒有動靜,乾隆只好將關愛轉向了十公主那裡。此後循貴妃一直沒有得到寵愛。

乾隆與循貴妃相差整整47歲,這在現如今看來,簡直是無法相信的年齡差距。換個角度看,乾隆的年齡都可以當循貴妃的爺爺了。這在現代社會中,幾乎是看不到的,年齡的差距會造成很多問題。由於當時十公主的出生,乾隆對循貴妃的愛減少,因此直到循貴妃去世,都沒有一兒半女給乾隆留下。

在正史中,對循貴妃的記載也是非常少的。畢竟皇家女人,沒有生育一兒半女,肯定是不受重視的。值得一提的是,循貴妃有一姐妹嫁給了協辦大學士琳寧的兒子辦事大臣玉慶。作為乾隆晚年時期唯一被選入宮中的妃子,循貴妃究竟長什麼樣呢?

乾隆曾命宮廷畫師郎世寧等人給後宮妃嬪畫了一組畫像,取名為《心寫治平》,其中便收錄了循貴妃的畫像,這幅畫作在近代流落海外,最後被美國的伯郎斯藝術博物館收藏。在《心寫治平》中,分別有)皇后(孝賢純皇后)、貴妃、純妃、嘉妃、令妃、舒妃、慶嬪、穎嬪、忻嬪、惇妃、順妃和循嬪。最後一人就是循貴妃。現如今《心寫治平》現收藏於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已經成為了無價之寶。

相關焦點

  • 宮苑雜談|乾隆嬪妃中的民女們:入宮後的際遇
    乾隆三十年以前,皇帝曾命郎世寧(1688-1766)與助理為嬪妃畫像,這幅著名的《心寫治平》圖卷包括乾隆皇帝與他的12名嬪妃,純妃也列位其中。根據陳葆真的考證,純妃像在乾隆二年時畫成,「純妃」二字是皇帝親題。當時純惠皇貴妃剛晉升為「妃」,畫中她穿著金黃色吉服冠袍,神色端重,面帶微笑,顯得優雅美麗。
  • 她19歲嫁給乾隆,一生未誕下兒女,唯一存世的畫像被美國收藏至今
    這一畫卷始作於1736年,即乾隆元年,一開始只畫了8位妃子,後來又加上了1736年之後才入宮的三位寵妃,循貴妃就是其中之一。乾隆帝的後宮中共有43人,但也只有皇后和十一位妃子能獲此殊榮,故而不難看出循貴妃受寵的程度。而且在新畫的三位嬪妃中,其餘兩位分別是惇妃和順妃,循貴妃當時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嬪,卻能和兩位妃子一起享受這一待遇,乾隆給她的恩榮不可謂不高。
  • 郎世寧所畫的乾隆妃子真實畫像,最美的她一張畫像賣了1.37億!
    郎世寧是來自義大利的宮廷畫家,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成為清朝宮廷畫家,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不過在乾隆眼裡,郎世寧雖然是「三朝元老」,卻一直有些不懂規矩,因為這位「洋臣子」總是上書要求給自己畫肖像畫。
  • 珂裡葉特氏:陪伴乾隆65年,晚年被頻繁翻牌
    可清朝有這麼一位妃子,家世並不顯赫,容貌也只是平平,卻陪伴一位皇帝整整六十五年,她就是乾隆的后妃之一,珂裡葉特氏。潛邸舊人珂裡葉特氏,南苑海子人,員外郎額爾吉圖之女。雍正時,入侍寶親王藩邸,為格格。珂裡葉特氏的出身實在是極尋常,運氣卻是極好的。
  • 郎世寧曾給乾隆12位皇妃畫像,你認為哪個最漂亮?可能是富察皇后
    所以今兒我們不說電視劇,直接從當年的宮廷畫像來看乾隆的這些妃子,究竟哪個更漂亮。以下畫像,均出自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和其徒弟之手,這位畫家可不得了,早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就來到中國,並歷經康雍乾3朝,在宮裡畫了50多年畫,並參加了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他的畫技,毋庸置疑。
  • 同時入宮的姑侄,侄女反倒是皇后,姑母卻低了四級
    在清朝皇帝之中,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他們的嬪妃數量明顯不均勻。康熙、乾隆這兩個皇帝正處盛世,在位時間又長,因此後宮規模龐大,光緒、宣統時國力衰微,妃子的數量銳減。同治皇帝只活了19歲,親政時間只有兩年,也只進行了一次選秀,產生六位嬪妃。然而,在這六位嬪妃之中,卻有一對姑侄女。
  • 她19歲時嫁給66歲乾隆,留下一美麗畫像,至今仍被美國博物館珍藏
    1758年10月29日,伊爾根覺羅氏循貴妃出生於一個滿洲鑲藍旗家庭中,按照清朝的八旗制度,她的尊貴也就理所當然了。她的父親是當時的總督,祖父也是總督,可以說是世代相傳,而八旗女子都逃不過選秀的命運。 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八日,年僅19歲的循貴妃因為出眾的相貌與才藝被選入宮中,冊封為貴人。後來在伊爾根覺羅氏呈上謝恩折的時候,乾隆皇帝又把她從貴人升到了嬪。
  • 細數翊坤宮歷屆主子,她們都是寵冠六宮的人兒,卻未必都有好下場
    實際上翊坤宮並不平凡,她距離皇帝居住的乾清宮和養心殿的距離都非常近,因此這裡居住的往往都是深受皇帝寵愛的嬪妃。萬曆帝的鄭貴妃、崇禎帝的袁貴妃、康熙帝的宜妃、雍正帝的年貴妃、乾隆帝的繼後那拉氏和惇妃、道光帝的祥妃,都曾在這裡居住過。這些嬪妃中的絕大多數都是深受皇帝寵愛的后妃,從翊坤宮的宮名也不難看出,住在這裡的妃子是要「輔佐皇后管理六宮」的。
  • 16歲入宮,18歲成皇貴妃,寵冠後宮,卻在19歲不幸慘死
    明朝天順半年(1564年),明英宗壽終正寢,這位因為「土木堡之變」在歷史上丟盡臉面的皇帝,臨死之前倒是做了一件好事。他廢除了明朝自朱元璋以來,延續了近百年的嬪妃殉葬制度,總算是為自己挽回了一點名聲。
  • 入宮之初,她得到了一個尊貴的封號,卻守了25年的活寡
    嘉慶繼位之後,按照規矩,要將自己在潛邸的妻妾們封為嬪妃,這也相當於給予陪伴自己的女人們回報。收益最大的當然是嫡福晉喜塔臘氏,被封為皇后,側福晉和其它女子都有封賞。就連剛剛入府不久的梁氏,也被封為了榮常在。我們剛提到了,梁氏出身並不高貴,入府時間也不長,因此獲得的封賞顯然也不夠高。
  • 清代皇帝最寵愛的5位后妃像:圖3年羹堯之妹,圖4讓乾隆一生傾心
    清代皇帝最寵愛的5位后妃像:圖3年羹堯之妹,圖4讓乾隆一生傾心 1634年,26歲的海蘭珠入清宮,此時孝莊已嫁皇太極9年。她雖然已過妙齡,然而更加豐滿成熟,嬌豔動人,因而倍受皇太極的寵愛。歷史記載中,海蘭珠可謂寵冠後宮。1636年,皇太極冊封五大福晉時,封海蘭珠為關雎宮宸妃,為四妃之首。1641年,海蘭珠病逝,年僅33歲。圖為故宮內收藏的海蘭珠朝服畫像。 赫舍裡,孝誠仁皇后,清聖祖康熙最為寵愛的后妃。
  • 乾隆繼後那拉氏:從受盡寵愛到忤旨斷髮,只因嫁入無情帝王家
    乾隆皇帝的繼後輝發那拉氏可以說是清王朝二十八位皇后中最為神秘的一位,由於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這位皇后所留下來的記載和故事都非常少,甚至連一副準確的畫像都找不到。似乎乾隆皇帝本人和清朝官方都想蓄意隱瞞些什麼。
  • 盤點乾隆的三位漢人寵妃,下場如何?一個比一個慘
    但人到晚年,人就不會像年輕時那樣思緒清楚,甚至會變得渾渾噩噩,晚年的乾隆過著奢靡的生活,好大喜功,故步自封,六下江南讓原本充盈的國庫虛空,朝堂上再次出現了貪汙腐敗的現象。乾隆在位時期,清王朝達到過頂峰,但沒有維持幾年,從此由盛轉衰。
  • 令妃到底好在哪裡,讓乾隆寵了20年?3大優勢,讓乾隆欲罷不能
    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的原配嫡後——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崩逝未滿兩個月,曾蒙富察皇后教導並在其身邊服侍的魏佳氏,成功獲得乾隆皇帝青睞,晉封令妃。乾隆二十一年,魏佳氏為乾隆皇帝生下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並自此開啟了寵冠後宮長達20年的生涯。歷史上的令妃魏佳氏,到底有多受寵?
  • 她是乾隆最寵愛的妃子,入宮時已30歲,但卻只在皇宮裡生活了15年
    而我們今天講到的這位女子,她入宮的時候年齡居然已經在30歲左右,那麼這位特別的女子到底是誰呢?他就是乾隆身邊的寵妃妃子豫妃博爾濟吉特氏,講到乾隆身邊的這位妃子,博爾濟吉特氏出生於雍正七年,比乾隆最寵愛的令妃還要小上兩歲。並且博爾濟吉特氏的年齡是不可能參過參加選秀入宮的,唯一有可能的就是乾隆進行南巡的時候遇見了博爾濟吉特氏,並把博爾濟吉特氏帶進了皇宮。
  • 愉妃地位不低,乾隆帝又看中永琪,為什麼她沒有畫像流傳下來?
    《心寫治平圖》從右至左依次為慶穎忻循《心寫治平圖》中錄入的四位時為「嬪」位的妃嬪(慶、穎、忻、循)均是乾隆帝登基後新入宮的,沒有一位潛邸舊人。《如懿傳》中演員邊程飾演的少年五阿哥永琪除此之外,愉妃也是除哲憫皇貴妃外,為乾隆帝誕育兒女的后妃中唯一一個沒有錄入《心寫治平圖》的人。
  • 張廷玉作為輔政大臣,晚年為啥惹怒了乾隆,天子之怒威力如何
    導語:乾隆二十年(1755年),八十四歲的張廷玉辭世,作為整個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張廷玉原本應當風光無限,然而晚年卻異常悽涼,那麼他又是如何惹惱新主乾隆的呢?作為大學士張英的次子,28歲的張廷玉便中了進士,四年以後更是入值南書房,直接便是步入了權力中樞,可謂是順風順水。雖說,雍正年間是張廷玉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但早在康熙年間,張廷玉便憑藉著才幹與家世而獲寵不斷。也正是由於張廷玉有著過人之處,實幹家雍正一上來便大力扶持,從此,張廷玉躋身於樞臣之列。
  • 論孩子的重要性:從貴人到貴妃,她生下四位龍子,死後與乾隆合葬
    貴人,清朝後宮制度中的一個分不清的名詞,說她地位低就可以得到皇帝的寵愛,說她地位高就可以得到嬪妃的寵愛。清代的後宮制度分為七個等級,從皇妃到妃嬪,貴人都是第五級。大體上講,貴人處於一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地位。
  • 深度解析那拉皇后斷髮之謎:她是真對乾隆死了心,還是另有原因?
    在雍正12年,烏拉那拉氏正式嫁給了乾隆皇帝,而她在乾隆二年的時候就被封為嫻妃,在乾隆十年的時候就被封為嫻貴妃。乾隆十三年的時候孝賢皇后去世,烏拉那拉氏正式被升為攝六宮主事的嫻皇貴妃。由於得到太后的喜愛,她在孝賢皇后喪期結束後又被正式封為皇后。
  • 孝儀純皇后:乾隆最愛寵妃,死後153年屍身不腐,依舊面帶笑容
    其中佼佼者當屬乾隆。乾隆後宮佳麗三千,雖然自詡風流喜新忘舊,卻也有真心敬愛之人。「蘭宮領袖令儀著,萱戺殷勤懿孝純」,這首《令懿皇貴妃輓詩》寫的就是孝儀純皇后。據《清史稿列傳——后妃》記載,魏佳氏的父親時任內管領,魏佳氏經大選入宮。因年輕貌美,加之聰敏端莊,初入宮就被乾隆封為 「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