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自2017年市住建委駐村工作組正式進駐薊州區上倉鎮,結對幫扶陳家橋村、東橋頭村、東蔡莊村,三年來,從完善基礎設施、落實「一村一品」產業項目、實施村民飲水工程等多方面入手,駐村工作組與上倉鎮黨委及幫扶村共同研究制定了「三年幫扶規劃」,截至目前,三個困難村的73項考核指標已基本完成,本月底將全部達標。
天津北方網訊:自2017年市住建委駐村工作組正式進駐薊州區上倉鎮,結對幫扶陳家橋村、東橋頭村、東蔡莊村,三年來,從完善基礎設施、落實「一村一品」產業項目、實施村民飲水工程等多方面入手,駐村工作組與上倉鎮黨委及幫扶村共同研究制定了「三年幫扶規劃」,截至目前,三個困難村的73項考核指標已基本完成,本月底將全部達標。
完善基礎設施 一「害」成一「寶」
村莊的人居環境和村民的幸福指數密切相關,為啟動陳家橋村人居環境示範村建設,按照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理念,工作組帶領設計單位走訪了126戶,到村民家中面對面聽取意見,發放民意調查表。按照絕大多數村民意願,最終確定了26個建設項目。
目前,坑塘治理工程已基本完工,中心坑塘水質提升、親水平臺搭建、生態護坡、增氧噴泉、光伏發電、環形步道等內容均已完成,特色民居、環境整治、休閒廣場等內容計劃6月底完工。
眼下,改造後的坑塘煥然一新,從過去的「髒亂差」搖身一變,成了村裡的生態景觀──一「害」成了一「寶」。村子環境得到了改善,村民對自己的形象也更加關注,進進出出衣著不再隨意,有時出門前還要對著鏡子照了又照,生怕自己的不注意造成村容村貌的不和諧。有的村民更是笑道,村子漂亮了,村裡的年輕小夥兒找對象都更搶手了。
東橋頭村、東蔡莊村的美麗村莊建設同樣馬不停蹄。目前,東橋頭村22299平方米的道路硬化、安裝210盞路燈的街道亮化工程正在積極施工,計劃6月中旬全部完成。
鄉間道路綠樹成蔭,房前屋後乾淨整潔。工作組積極發動群眾參與房前屋後環境整治,為三個村配齊了垃圾車,建好了垃圾站。村莊環境整潔了,村民居住得更舒適了。
落實「一村一品」 泥湯變甘甜好水
陳家橋村的張大爺最近總是笑意融融。原來,一個低溫存儲冷庫產業項目即將在這裡投入使用。「市住建委投資建設的低溫存儲冷庫位於村東側,總佔地面積5000餘平方米,共分為5個獨立存儲庫,總儲量可達1萬立方米,溫度最低可達-15℃,適用於存儲蔬菜、水果等農作物、農產品。」工作組人員介紹。去年11月,陳家橋村低溫存儲冷庫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並經測試具備使用功能。目前正在啟動圍牆、地面、消防水池等配套工程建設,計劃本月底前完工。同時,市住建委正在與市農墾集團、薊州區綠食中心等單位洽談租賃事宜,6月中旬完成籤約。「冷庫投入使用之後,村子有了產業,我們村民也更有奔頭兒了!」張大爺說。
針對東橋頭村的實際情況,工作組通過與建築企業合作的方式確保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每年不低於40萬元。去年12月31日完成籤約並落實第一年度村集體經營性收入40萬元,讓收益及時落到百姓的腰包裡。
東蔡莊村商業幫扶項目正抓緊洽談,擬於6月底前籤約落地,落實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目標任務。
突出產業帶動,也不忘聚焦群眾期盼。幾十年來,由於原有水井老化、雜質較多,東蔡莊村的村民一直存在飲水難的問題。為解決該問題,市住建委實施打井工程,井深達300米,已於5月底完工。同樣存在飲水問題的陳家橋村也於去年8月完成了飲水圓夢工程。「以前的水都像泥湯子一樣。」陳家橋村村民滿意地說,「現在的水甘甜可口,井水裝入容器中,15天都不變質,我們終於喝上好水了!」(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來源:北方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