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胖超級晚丨青春永別 江湖再見 金庸大俠的圍棋情緣
VOL:1279
█ 2018年10月30日,新派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享年94歲。金庸的武俠小說陪伴很多國人走過了青春年少。金庸的小說在華人中家喻戶曉,甚至有人戲稱,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說。此外,金庸還是圍棋愛好者,曾拜聶衛平為師。
█ 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年出生於浙江海寧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查樞清,母親是著名詩人徐志摩堂妹。抗戰期間,金庸入湘西居住,後考入重慶國立中央政治大學外文系就讀。抗戰後,入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學習國際法。先後在杭州《東南日報》任國際電訊翻譯,在上海《大公報》當記者。1948年《大公報》(香港版)復刊,金庸被調往香港《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並擔任《新晚報》副刊《下午茶座》專欄編輯,同時撰寫影評。1959年,金庸創辦《明報》。
█ 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在《新晚報》副刊《下午茶座》上連載,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射鵰英雄傳》、《俠客行》、《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等小說接連出版,奠定了其新派武俠小說領袖地位。
█ 金庸年輕時非常熱愛體育,曾是學校排球隊隊員,同時他也是一位狂熱的「棋痴」。初到香港,金庸常常用筆名發表棋評。圍棋在他的小說中也經常可見,《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天龍八部》、《笑傲江湖》中都有關於圍棋的描寫。
█ 圍棋和書籍是金庸生活中的兩個愛好。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涉黑白世界,至今已60載,是香港棋界公認的「棋痴」。據說有一次,朋友問:古今中外,你最佩誰?金庸脫口而出:古人範蠡,今人吳清源。吳清源有「棋聖」之稱。
█ 金庸喜歡對弈,也喜歡收藏圍棋,收藏各種棋子、棋具數十種。金庸曾花數百萬港幣買下一個棋盤,對於圍棋的執著可見一斑。金庸與日本許多圍棋高手,如武宮正樹、林海峰、大竹英雄等有往來,也曾拜陳祖德、羅建文為師。
█ 金庸在香港購下太平山頂花園式華屋後,不輕易接待客人,但為了棋藝他打破了這個慣例。臺灣著名棋手沈君山曾在此小住,停留時間最長的客人是陳祖德。上世紀70年代初,陳祖德突患胃癌,金庸邀其到家休養,其間,陳祖德與金庸只要有空便對弈。
█ 1983年,聶衛平在廣州進行「新體育杯」衛冕戰,金庸託人轉告聶衛平,要拜他為師。聶衛平於是趕到從化,一見面,金庸就要舉行拜師儀式,行大禮、三叩九拜。聶衛平不敢受此大禮,在眾人極力勸阻下,磕頭改成了三鞠躬。
█ 1984年「新體育杯」決賽在香港金庸家中進行,錢宇平獲得挑戰權,向聶衛平挑戰。金庸知道聶衛平愛吃螃蟹,專門在家請他吃螃蟹,據說,聶衛平一共吃了13隻,金庸一直陪在旁邊。兩個菲律賓傭人對聶衛平稍有怠慢,第二天金庸的太太就把她們「炒」了。在眾多圍棋老師中,金庸與聶衛平交往甚密彼此惺惺相惜。
█ 酷好圍棋的金庸棋力有多高?金庸棋力大約是業餘四段左右。但中國圍棋隊每次去香港比賽,都由《明報》接待,金庸幾乎都出面。為了感謝金庸對圍棋的支持,中國圍棋協會曾授予他榮譽六段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