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江蘇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再出發的起步之年。8月,微訊江蘇開展了「決戰決勝時 『蘇』影小康路」影像徵集活動,用影像呈現江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新答卷,用鏡頭見證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精彩篇章。活動開展以來,我們收到了各設區市的踴躍投稿。今天,我們一起來看——宿遷篇,跟隨徵集的影像,感受鏡頭下的美麗江蘇。
煙波水世界,綠色夢田園。
生態為歸宿,創業求變遷。
24歲的她芳華正茂
生態宜居
是她的美麗定位
綠色發展
是她的靚麗底色
文明友好
是她的豐厚涵養
繁華夜色
是她的萬種風情
在這裡,
清晨叫醒你的不是夢想,
而是窗外清脆悅耳的鳥鳴;
夜晚陪伴你的不是寂寞,
而是漫步公園綠地聞到的花香。
這裡不僅是「江蘇生態大公園」
還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節水型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如今的宿遷
已成長為長三角地區
發展速度最快
綜合實力提升最明顯的地級市之一
「十三五」期間
宿遷始終以奮進之姿奔跑
以昂揚之態逐夢小康
回望「十三五」
宿遷在全面小康之路上
步履堅實、碩果纍纍。
五年來,累計建成各類扶貧產業園(基地)105個、建成「家門口就業」項目1326個,帶動29萬名低收入人口穩定增收。
收回集體土地51.7萬畝、房產類固定資產148.8萬平方米,通過空間治理村均增收21.33萬元。
「十三五」以來,累計發放扶貧助學資金9.15億元,資助學生89.6萬人次。連續五年開展「群」眾扶貧助學活動,累計募集1.13億元,資助低收入家庭大一新生1.6萬人次。
率先在全省實現醫療信息系統自動識別低收入群體全覆蓋、率先在全省建立低收入農戶大病補充保險、率先推行市域「先診療後付費」、率先做到「一站式」結算服務,實現低收入人口本地住院費用個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內。
3個省級重點幫扶縣順利摘帽退出,3個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面貌明顯改變,脫貧攻堅核心任務圓滿完成。
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萬元,產業結構實現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歷史性轉變。
創新建立「168」招商體系,深入實施千百億級產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521」工程。
機電裝備、紡織服裝、食品飲料、綠色家居、新材料五個主導產業和新型電子信息、新型碳材料、新型成形製造等先導產業為主體的產業體系加速形成。
全市銷售收入超百億元企業由2015年的1戶增加到4戶,超50億元企業由2015年的3戶增加到8戶,超10億元企業由2015年的32戶增加到50戶。截至目前,共有各類掛牌上市企業194家,其中,洋河股份、博遷新材料等6家企業在A股上市,另有2家企業通過上市審核會議,即將登陸A股,資本市場「宿遷方陣」正在逐步形成……
2019年,全市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3%,增幅全省第一。2020年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評價企業首次超1000家,有效期高新技術企業預計超460家,省瞪羚企業10家,蘇北第一。
「十三五」期間,全市城市自來水廠均實現雙水源供水,城市供水能力為134萬噸/天,增長103%。
新建改造雨水管網240公裡,排澇泵站6座,建成易澇點監控系統,中心城區累計完成61個易澇片區和積水點改造。
全市共實施棚戶區改造43965戶,改造片區147個。全市新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9.46萬套,保障家庭10.27萬戶;
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累計投資5億元,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62個,惠及群眾47.2萬人。
中心城市先後建成了130條林蔭道路、93項彩化工程和70項花海花牆花廊,新、改建公園綠地139個。
建成迎賓大道、上海路一期快速路,開工建設洋河大道快速化改造、上海路二期工程……
徐宿淮鹽高鐵建成通車,綜合客運樞紐同步建成,宿遷正式邁入高鐵時代。
宿連航道一期工程開工建設,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覆蓋率達100%。
穩步推進農房改善,全市三年行動計劃的215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累計建設住房7.6萬套,其中22個項目入選省級示範創建項目;已完成搬遷改善農戶15.4萬戶。
「十三五」以來全市教育經費累計投入約500億元,2018—2020年全市83所學校建設計劃,目前已建成學校60所;近三年補充在編教師5053人;增加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目前普職比達6.1 : 3.9 ……
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院、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加快發展,先後成功創成「三甲」,實現了我市三甲綜合醫院創建的重大歷史性突破;全市現有村居衛生機構1444家,全部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
建設完成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452個,中心覆蓋率達100%;目前全市共有省級旅遊度假區4家,國家A級旅遊景區43家......
全市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8%以上。
全市營商環境指數排名由2018年的全省第12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3位。出臺全國首部由設區市制定的綜合性社會信用法規——《宿遷市社會信用條例》,積極探索具有宿遷特色的信用監管機制。城市信用監測排名上升至全國第7位、全省第3位。
企業開辦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最短0.5個工作日以內,辦證時長大幅壓減,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
截至11月底,五年來全市新增個體工商戶42.77萬戶、私營企業11.33萬戶,期末實有總數分別達到56.56萬戶、13.84萬戶,較「十二五」末分別增長128.85%、91.26%。
2017年,以測評總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今年又高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
文明交通指數繼續保持全省領先,在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暗訪中,宿遷機動車依法禮讓率高分拿下全省第一。
創新出臺《人情新風「宿9條」》,今年1月到8月份,全市人情事項同比減少31.2%,戶均人情消費降低43.1%;
在全國首創《宿遷文明20條》及2.0版,建立具有宿遷特色的文明正面清單。
深入實施文明宿遷示範工程,社會文明程度測評指數保持全省前列,市民文明素養持續提升。
推進文明城市長效建設,向著「全國文明城市群」目標大步邁進。
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共打掉黑惡團夥179個,公安部交辦線索在全省率先清零,在省委政法委組織的測評中,我市群眾對專項鬥爭滿意度達97.35%、全省第一,中央督導組充分肯定。
推進智慧型防控體系建設,智能感知設備密度全省第一。
2016年以來,全市刑事發案逐年下降,萬人發案率保持全省較低水平。
2020年上半年,宿遷市公眾安全感達98.79%,創歷史新高。
全部刑事案件和侵財案件破案率保持全省領先,嚴重暴力犯罪破案率達到98%,連續8年保持命案全破。
完成25條黑臭水體整治,成功獲批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高分通過國家節水型城市復檢。
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規劃中確定的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汙染物的削減量,這4項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約束性指標已提前完成。
今年1-10月,全市PM2.5年均濃度、優良天數比例、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三項指標分別為40.9μg/m3、75.4%、88.5%,分別較「十二五」末改善33%、8.4和14.3個百分點,指標完成值均已達到「十三五」規劃約束性指標要求。
2017-2019年,生態文明建設滿意率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
全面打贏耿車片區廢舊物資回收加工綜合整治、馬陵河綜合整治、「兩湖」禁採等一系列戰役。
小康路上,
年輕的宿遷以實幹為先以奮進為筆
書寫著屬於自己的華麗篇章,
收穫著感動和幸福!
來源:宿遷發布
編輯:王晶楓、孫燕、蔡陽豔
審核:潘軍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