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球ID: @FansUnion
圈出大概率能長期經營的行業,挑選出最優質的的企業,等待好價格買入,堅守後變富。
一、股權投資的經歷
在重點關注一級市場股權投資(風險投資VC)的幾年裡,比較看好TMT裡ToC(面向消費者)的公司。頂級公司,根本不缺錢,也不會面向小散要錢。(如果有的話,肯定是層層轉包了)而做跨境電商、包車出行、金融招聘、寵物自媒體的中小型公司,才有一定的小散投資(入坑)機會。但是,TMT相關的投資,必須做快速發展的大市場,不斷融資,只有成為Top2的才有機會掙錢。如果只是掙錢,規模和影響力達不到Top2,就算今天賺錢,明天也會玩蛋。
二、股票投資的轉變
研究二級市場(股票個股)前後,發生了一點變化。1、風險投資,頭破血流,不是人玩的。是有實力的VC機構,拿別人的錢去賭自己的眼光,碰運氣。根本不是普通個體戶有實力玩的。這是轉而研究股票的基本背景。尤其是投資了最後1個TMT項目,xx無人機,卻發展的不溫不火,略有盈利,退出艱難。這徹底使我拋棄一切幻想。2、店鋪投資。實體生意,看起來有不少掙大錢的,但可持續性差,抵抗風險能力差。小打小鬧碰運氣,規模經濟做到全國上百門店,才有穩定的可能。2019年60到65塊高點賣了一點格力股票,投資了最後1個實體項目,由於疫情,老闆也在持續調整中,形勢不明。
這也堅定了股票投資的決心。3、股票情況就是那麼個情況,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垃圾股」,投機價值高於投資價值。大A的財報,真實性不讓人放心,至少輿論如此。很多行業,沒有從事過,沒認真研究過,不太懂。尤其是那些ToB(面向企業)的,個體戶無從感知。但是,至少存在不少較為靠譜的聽說過的公司:格力、美的,萬科、吾悅廣場,茅臺、五糧液,招行,阿里、騰訊等。
三、投資的5點基本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感受到的都是一個個的公司。而投資,尤其是有了經驗之後,可以先從行業角度做出總體判斷。之前寫過1篇文章「我的自選股估值觀察:家電+銀行+地產+白酒」網頁連結
這篇文章,是最近幾年,為了「最大化短期利益」買賣股票角度,做出的一些有關行業估值方面的思考總結。今天,打算從長期投資的角度,看看哪些行業值得投資,為什麼值得長期投資。
先總結下,TMT尤其是網際網路投資的5個屬性:剛需、高頻、規模、壟斷、延展性。剛需:住房、糧食、交通出行、水電、電腦、手機、藥丸。較為剛需:燃氣、空調、電飯鍋。完全可選:榨菜、電風扇。高頻:聊天、電話、吃飯、新聞八卦。中頻:喝酒。低頻:旅遊、運動健身、買衣服。規模:水電等公用事業,天生有規模。壟斷:IM有規模且壟斷,電商有規模,但壟斷性不如IM。延展性:騰訊,有微信,可以很輕鬆擴展到新聞門戶、短視頻等業務,因為有無限流量。今日頭條,做強1個app,就很容易做到其它業務,只要是在自己擅長的能力範圍,很容易擴展。而淘寶京東,擴展重點擴展商品的品類,無限擴展,但不能任意擴展到「賣豬」等非標準化業務。
以上5個屬性,話題,方法論,可以借鑑應用到其它行業。
四、值得長期投資的行業
1、高端白酒1)行業基本情況白酒本身是存量市場,主要是因為年輕人喝酒的變少了,社會大環境也不再鼓勵、攀比、酗酒了。2)在酒量下滑,收入增長的情況下,多喝好酒精神上是值得的,經濟上是可行的。3)酒,是消費品,喝了就沒有了,需要再買。不像空調,買了就很久才換。4)5個屬性對潛在客戶來說,剛需和高頻,因人而已。對酒企自己來說,規模和壟斷,已經形成。延展性,較差。同為「茅臺酒」,不少品類的酒有種「藉助品牌騙錢」的感覺,主要是騙那些窮點的,喝不起「正宗」茅臺酒的。5)周期行業生命周期很長,目前看不到盡頭。(注:周期1詞存在2種含義,行業的長期生命周期,行業的短期發展波動)6)競爭態勢高端酒,漲價容易,有人買單。至少,物價上漲,跟著上漲,是完全可以做到的。7)估值按照30PE現狀,業績不漲的悲觀預期,長期投資,年化3.3%。
2、銀行1)行業基本情況多層次競爭,穩定增長,國家扶持,萬業之母。2)核武器銀行的基本業務是「放貸」,比網貸、消費金融等牛逼的地方在於,很強勢。如果你敢欠銀行的錢,意味著你決定:不想好好混混了。企業打算破產倒閉清算,個人想做黑戶,放棄自我治療。法律和zz權力方面,銀行太牛逼了,這一點可以平衡宏觀調控對行業的負面影響。3)大趨勢銀行,掙的是風控的錢。在風控能力一定的情況下,主要取決於國家整體的經濟情況。各行各業都給貸款了,此消彼長,有點類似一個投資組合,總體向上(跟隨國家經濟走勢)。4)5個屬性對潛在客戶來說,剛需和高頻是必然的。對銀行來說,規模和壟斷,已經形成,分幾個層次: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農商行之類。延展性很不錯,凡是資金相關的金融生意,銀行都有機會做。看政策、看業務風險。支付寶,有點「無恥」,支付寶上能賣保險嗎?如果可以,銀行是不是也可以呢?國內,對於第三方支付和銀行的監管政策,不太一樣,不太了解。這是有爭議的地方,都是大勢力的金融公司,監管政策不該一視同仁嗎?5)周期行業生命周期永續的,但經濟增長會有波動。6)競爭態勢總體上已經穩定了,再冒出來的可能性幾乎沒有。7)估值按照10PE,業績不漲的悲觀預期,長期投資,年化10%。
3、地產1)行業基本情況住宅地產,行業增長見頂。但新房,依然還在大量建造中。存量房子,也會拆了再蓋。商業地產,商場綜合體,還有待發展。小縣城可以有1個小的,地級市每個區可以有1個,一線和省會可以有5到10個。2)核武器金融生意,高槓桿。和相關dept,利益一致。國人就愛買房,攔都攔不住,強需求,只要是性價比問題。城市化是必然趨勢,而省會一線城市的非常大一部分人都還沒房,新畢業的大學生只能去大城市,必然有買房需求。3)5個屬性剛需,非常的剛和需。低頻。當前非壟斷,未來有壟斷的強烈趨勢。同時,可能存在若干地域強勢房企的可能。規模,大廠有規模,小廠沒規模,會逐步退出。延展性,很差,賣住宅的,只能賣住宅,頂多換換房子的風格。物業算一個非常不錯的下遊延展服務。有去做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這些不屬於房地產業務的延展,優勢不明顯,算重新出發,勝負不明。綜合體商業地產,有一定的延展性,但也不算非常自然的延展。4)周期行業是永續的,但很難再高位永續。等到城市化接近上限,主要就是存量的更新換代了。政策對行業發展有影響,時高時低,最近幾年有點下行的意思。5)競爭態勢強者恆強,主要是Top100的遊戲,5年後可能就看Top50了。6)估值按照8PE,業績不漲的悲觀預期,長期投資,年化12.5%。由於存在永續性,至少高位永續比較難,存在向下波動的可能。比如,幹到第5年,業績下滑不少,甚至不得不退出。
4、家電(空調)1)行業基本情況空調佔居半壁江山,冰箱和洗衣機不錯,除油煙機也是剛需。其它的電飯煲等小件,低端的不值錢,不影響行業格局。2)核武器絕對剛需,空調、洗衣機、冰箱、除油煙機、電飯煲,家家戶戶都有。壞了肯定要買新的。3)5個屬性消費端:剛需、低頻。供給端:壟斷、規模,已經形成。格力,美的,海爾3強。存在一定的變量,奧克斯、小米等。延展性:一般般。空調賣的好,不代表冰箱賣得好。個別企業,美的,這方面做得不錯。
4)周期主力需求,空調、洗衣機、冰箱,增長見頂,存量需求會一直存在。5)估值主流企業PE,12到15。悲觀預期,長期年化8%到9%。
5、快消品/消費品消費品是指那些由最終消費者購買並用於個人使用的產品。快消品,快速消費品(FMCG,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的簡稱,是指那些使用壽命較短,消費速度較快的消費品。最容易讓人理解快消品包括包裝的食品、個人衛生用品、菸草及酒類和飲料。之所以被稱為快消,是因為它們首先是日常用品。
1)行業基本情況高端白酒、菸草,屬於強勢的高毛利品種,值得單獨研究。而牛奶、榨菜、醬油、醋,算一類,剛需高頻的快消品。飲料(可樂、果汁、汽水、紅牛、花生奶),除了可樂,都相對差一些。
2)5個屬性消費端:剛需高頻:牛奶、榨菜、醬油、醋中需中頻:可樂、果汁、汽水、紅牛、花生奶供給端:規模壟斷:牛奶、榨菜、醬油、醋、可樂有點規模不壟斷:果汁、汽水、紅牛、花生奶
延展性,牛奶,延展性稍微好一點,但也僅限於賣同品牌旗下的不同牛奶。想去賣榨菜,痴人說夢。這些快消品的公司,都算製造業,生成製造而已,銷售端話語權並不強。
3)周期牛奶、醬油、醋,永續經營,毫無壓力。榨菜、可樂,永續存在一定的風險,看人們的飲食習慣是否發生重大變化。汽水、紅牛、花生奶等,隨時可能萎靡不振,被拋棄。
4)估值普遍30PE向上。悲觀預期,長期年化3%。
6、豬肉1)行業基本情況規模化養殖,可能剛剛開始。個體戶養殖,可能會逐步萎縮。原因:農村人口逐步減少,個體戶養豬的自然越來越少;農村蓋豬圈,小規模養豬興起,土地足夠。豬瘟等流行病越來越多,防範壓力變大,利好工業化規模化養殖。
2)5個屬性消費端:高頻、剛需供給端:規模逐步開始,壟斷還早的很,幾乎也不可能,相對壟斷是可以的。延展性,很差。養豬的,不一定能把雞鴨鵝養好,養牛羊又是另一回事。
3)周期行業的長期生命周期:永續行業的短期發展周期:過往強烈存在,近期不明。
4)競爭態勢牧原、新希望、「兩邦」科技等工業規模化豬企,已經有了先發優勢。
5)估值20PE往上。由於工業化還沒形成必然趨勢,同時行業裡若干企業還在「大躍進」階段,估值不穩定。保守估計,年化10%是可以有的。豬肉,底層商品,天然抗通脹。
7、網際網路,not科技1)行業基本情況騰訊、阿里、字節跳動,國內第1梯隊。百度、網易、京東等,第2梯隊。微軟、亞馬遜、Facebook、Google,國外第1梯隊。
另外一個角度看,京東有很大程度的非網際網路屬性,亞馬遜的非網際網路屬性也有,但網際網路生意也很牛逼。陌陌、鬥魚等網際網路公司,長期看,波動太大,如果聯合起來,調整組織架構和高效經營,還湊合著過。
2)核武器騰訊,網絡效應最強,基本盤最穩定。字節跳動、百度,都是高科技媒體流量類公司,字節跳動經營擴張能力更強,百度更有科技感,但生意很弱。網易,有種強勢遊戲公司的感覺。Google和Facebook,生意模式,更為穩固一些。阿里、京東、亞馬遜,最強在商品的種類,無限擴充。
3)5個屬性消費端:剛需、高頻。IM聊天、新聞、搜索、購物,都是。遊戲,會弱一些。供給端:規模和壟斷,已經形成。同1個領域,Top2才能過的舒服,甚至只有Top1才行。比如,搜索和IM。搜索,只需要最好的結果就行了。差一點的,根本就不用了。IM,網絡效應導致。
延展性:網際網路公司,尤其是平臺類公司,最無敵的能力。騰訊、阿里、字節跳動,都是平臺類的無敵擴張公司。佔居1個無敵的入口,在所有有能力的相關行業,無窮無盡地拓展。騰訊,藉助無敵IM等流量入口,憑藉產品能力、運營能力、資金實力、組織能力,電商、遊戲、金融,跑馬圈地。字節跳動,憑藉今日頭條、抖音,和騰訊路數比較一致,目前還在早期一些。阿里,電商平臺類,無敵的標準化商品擴充。阿里雲,技術平臺未來也是國內無敵的之一。相關的支付寶,也有可能在金融相關領域,無敵下去。
4)競爭態勢強勢的公司,就那麼幾個。其它的小型網際網路公司,沒法看,都是附屬企業。
5)估值估值30起步,下滑幾乎不可能,長期最低收益3%。保守估計,10年內,年化10%增長不成問題。長期看,上限變數較大,假設為15%吧。
8、可能有長期前景的行業基本觀點:雖不明真相,但可能性較大。物業,壟斷性比較強,很難替換,穩定賺錢的行業。政策是個變數。保險,行業絕對是沒問題的,需求非常強烈,互助共贏的典範。問題在,商業模式略坑,經常欺負欺詐小白。快遞,會持續增長到一定階段,然後長期穩定在高位。交通,高鐵比飛機靠譜。主流線路的高鐵,賺錢肯定沒的說。政策民意是關鍵。醫藥,少數中醫企業,壟斷強勢西醫藥企,長期賺錢大概率,問題在估值較高,收益波動風險太大。教育,剛需行業,盈利不明確。政策是重大變數。行業還在早期成長階段。估值也較高,收益波動風險太大。
五、富人客戶or平(貧)民客戶
只有少數上市企業和少數商品,能持續掙富人客戶的錢,高端白酒、蘋果手機等。房地產和住宅,較為特殊,中產以上,全都賣一套。豬肉、牛奶、信用卡、資金借貸和理財、遊戲等,可以賺平民的錢,藉助規模壟斷和低成本,盈利也客觀。
六、總結
在全球上市公司裡,找出值得長期投資的10個行業和20個公司,還是可以有的。
比如,高端白酒、銀行、房地產、家電、快消品、豬肉、網際網路,物業、保險、醫藥、教育等。
如果再壓縮下,高端白酒和網際網路,選擇Top2。銀行和房地產,Top10裡挑,建立組合,長期看,跑贏通脹,做到保值,勝算還是很大的。
雷-FansUnion
2020年5月1日
北京,豐臺
$新城控股(SH601155)$$招商銀行(SH600036)$$貴州茅臺(SH600519)$@愛學習永不變@今日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