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腳最後一輛14代皇冠下線,後腳普拉多也宣布停產。皇冠、霸道,這兩個國人曾經耳熟能詳的名字,相繼走入了歷史。
如果說皇冠的停產是因為銷量不佳,定位尷尬利潤低。那麼普拉多的停產則更多的是無奈之舉,畢竟這款硬派SUV去年依然賣出了3.54萬臺,高居同級第一,而且價格一直非常堅挺,給豐田貢獻了大量利潤。
皇冠好歹「後繼有人」,定位相當的亞洲龍銷量就相當不錯。普拉多留下的則更多是遺憾,它在豐田品牌的繼任者,已經不再有了。
1、神車告別,非戰之罪
從2003年國產開始,普拉多在國內的累計銷量接近35萬臺,是這個級別的硬派越野SUV中當之無愧的王者,甚至在國產之前,普拉多就已經在國內打響了名聲。
普拉多是從陸地巡洋艦族譜裡面衍生出來的一款車型,第一代普拉多除了車身尺寸比陸巡稍小之外,在核心的越野性能方面是可以與「大哥」並駕齊驅的。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已經很難理解這種車型的真正意義,更多是把它們當做一個大玩具,或者長期跑工地的耐用神器。
而在90年代,當時國內的基礎建設尚不完善,很多地方道路鋪裝條件比較差。普拉多是那種真正能帶著用戶「跋山涉水」的車,沒有高速沒有隧道的年代,它可以一路披荊斬棘邁上川藏線。
九道拐上剎車松,二郎山上輪胎滑,在道路救援極不完善的年代,對於跑川進藏的人來說,很大程度是把性命託付給車輛的,而在可靠性方面極為出色的普拉多(那時候更多叫它霸道),則在當時就已經封神。
最近這些年的普拉多一直在與法規「抗爭」,先是2016款將4.0L發動機改為3.5L發動機,2018款則乾脆停產了技術更舊的2.7L車型,並將全時四驅改為了分時四驅。
全時四驅系統的四個輪子在任何時候都存在牽引力,因為出色的行駛穩定性深受越野愛好者的喜愛,當然這種系統燃油經濟性差,維修成本大的劣勢也非常明顯。
而分時四驅系統因為可以手動切換驅動模式,在油耗上有一定的優勢,缺點是越野性能確實是退坡的。普拉多切換分時四驅系統受到了目標用戶的強烈反彈,認為它失去了靈魂。
採用2.0T高功發動機的方案也不可行,先不說普拉多拖著2噸重的身子可能油耗降不了多少。硬派越野SUV翻山越嶺靠的是低速大扭矩,要求油門反應靈敏、直接、線性,這是是渦輪機頭很難做到的。
在法規的制約,和目標用戶的反彈下,普拉多確實已經無路可走,停產也就成為了它唯一的出路,豐田也只能含淚砍掉這棵「搖錢樹」。
2、CAFC,「逼死」普拉多的第一兇手
普拉多停產是有預兆的,從去年無法升級國六開始,就預示著這款經典硬派越野將走向末路,無法滿足國六B排放標準也成為普拉多停產的「名義」原因。
其實以豐田的技術,3.5L發動機達成國六並不算太難,4.0L的壓力大一些,但也並非不可能。其實真正讓豐田投鼠忌器的,是CAFC法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咖啡法則」,廠家要是不好好聽話,郭嘉可是要請你喝咖啡的。
按照「咖啡法則」的要求,2020年車企的平均油耗目標值要達到5.0L/100km,當然,這個指標是從2016年開始逐年降低的,2016年的時候是6.7L/100km,2018年是6.0L/100km,直到今年的5.0L/100km。
而看一下目標值,普拉多3.5L的整備質量為2285kg,目標值是可怕的7.2L/100km,這個油耗上2.0T也白扯,除非上雙擎,亞洲龍那款2.5L阿特金森發動機,但那款發動機為了極致的效能,最大馬力只有178匹,最大扭矩221Nm,基本只有3.5L機頭的一半多一點,開著這套系統去越野,恐怕有點太過兒戲了。那普拉多立馬和吉姆尼化身好兄弟,一起去越野,你陷進去了我拉不動你,我陷進去了你拉不動我。
如果堅持賣3.5L的普拉多,假設完美升級國六,油耗沒有影響(這也幾乎不可能),11L/100km的綜合油耗,比目標值高出足足4L,以普拉多每月三四千的銷量,足夠把豐田在油耗方面的全部努力毀於一旦。
所以儘管千般不舍,豐田還是決定讓普拉多走入歷史,從此江湖再無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