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敦力DBS特刊 | 專訪新醫大一附院郝玉軍 姜磊:多學科聯合應用丘腦底核電刺激治療帕金森病經驗
神外前沿訊,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新醫大一附院」)是新疆區域內收治帕金森病患者數量最多的醫院,自2012年以來在新疆地區率先開展腦起搏器手術,也是新疆腦深部電刺激(DBS)植入數量最多的醫院以及西北地區排名前列的帕金森病診療中心。
由郝玉軍主任與姜磊主任帶領的神經外科團隊、由馬建華主任與雷晶主任帶領的神經內科團隊,聯合康復科、影像科、心理醫學科等科室,共同組成新疆地區首個功能神經外科及帕金森病多學科綜合診療中心,在帕金森病診療工作的進展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神經內科主要負責帕金森病人的術前篩選及術後調藥,功能神經外科中心主要負責帕金森病患者疾病診斷與鑑別診斷、手術評估、手術方案制定與實施以及術後程控。
近日,圍繞新疆地區神經外科發展、功能神經外科建科歷程和帕金森病診療等有關問題,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郝玉軍主任和姜磊主任接受了神外前沿新媒體訪談,訪談要點如下:
科室建設和亞專業分工
神外前沿:請您介紹下,貴院神經外科和功能神經外科的歷史和發展概況,分享下從建科到組建現在這個團隊的經驗?
郝玉軍:我院神經外科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良好的科研傳統,是我國顯微神經外科的發源地,1965年上海華山醫院史玉泉教授的碩士研究生成為我院的第一個專業神經外科醫師。在第一任主任臧人和教授的帶領下,神經外科的前輩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創造了非凡的業績,開展了當時國內所能開展的所有項目;我院神經外科在新疆地區起排頭兵作用,帶領著全疆神經外科,緊跟中國神經外科的趨勢,不斷前進發展。
1986年,神經外科和神經內科獨立成科,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院在神經外科學領域各亞專業的教學、科研及臨床診療工作中取得了優異業績;在規模上,我院神經外科也從剛開始40張床,發展到現在有30多位神經外科專科大夫,4個病區,約150張床等。
隨著國內外神經外科和功能神經外科的快速發展,我院2000年從神經外科中心中獨立劃分出新的亞專業組,並於2019年2月成立功能神經外科,建立了一支不僅擁有神外基礎專業技能同時對功能神經外科相關疾病有著豐富診療經驗的團隊,主要從事功能神經外科相關疾病的基礎研究和臨床工作。
神外前沿:請您介紹下,貴院功能神外治療病種及特色,包括其在新疆地區功能神經外科的發展水平、多學科協作組等相關情況?
郝玉軍:近年來,伴隨著醫學技術不斷進步,功能神經外科已成為發展最快的熱門學科之一,也是發展迅速、最具前景之一的分支學科。
我們功能神經外科的工作從微血管減壓,即當時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等這一方面的疾病入手,2009年開始做癲癇外科的治療,2010年功能神經外科最早期開展了新疆DBS手術。2010年功能神經外科學組成立後,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去年我們功能神經外科的手術量已經達到了400多臺手術,其中運動障礙疾病90-100臺,藥物難治性癲癇治療50-60臺,微血管減壓手術200-300臺。
新疆地區的功能神經外科的發展融合在大神經外科中,起步較早,但目前新疆地區各地州功能神經外科的開展尚處於起步階段,目前主要是配合我中心進行相關的功能神經疾病輔助診療、隨訪、DBS程控和術後康復治療等。隨著學界對腦科學的認知不斷突破,功能性神經疾患的診治範疇持續拓展,例如頑固性疼痛以及泌尿系統的障礙等等,都可以通過神經調控診治,許多過去無法想像的手術已變成現實,越來越多無法治療的疾病,都能在功能神經外科找到解決方案。
同時我們功能神經外科通過建立多學科協作組,與影像中心,神經病學中心協作建立了一支專業的功能神經疾病診療團隊。前期通過患者的臨床症狀學以及功能影像的特殊成像技術為患者的診斷及鑑別診斷提供量化信息,神經內科對患者用藥給予更精準的指導,神經外科對患者DBS的手術適應症及靶點控制提供更精準的臨床決策支持,整個功能神經疾病診療團隊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臨床症狀學-影像學-神經病學內外科」多位一體的功能神經疾病支持網絡。
DBS療法
神外前沿:請您結合新疆地區帕金森病患者人群特點和診治水平等情況,談談貴中心開展DBS療法的歷程和普及情況?
郝玉軍:DBS手術在全球已經成功應用超過30年,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經得到全球腦神經科領域專家和患者的認可。我們中心早在2010年就開展了DBS的手術治療,目前對於DBS的療法應用相對來說比較廣泛:
DBS手術主要應用於帕金森病的治療,其能夠很好地改善患者的運動症狀,恢復患者身體的運動機能,使患者能夠自主行走、吃飯、保持身體平衡等,對患者心理情緒等非運動症狀也有一定的作用。
其次是對特發性震顫患者的治療,其症狀和功能改善可以穩定持續10年以上。
其它的臨床應用還包括對於藥物難治性癲癇、梅傑症候群、抽動穢語症候群、痙攣性斜頸和難治性強迫症治療等。
姜磊:帕金森病是一種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常見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患病率隨著人群年齡的增長而增高,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帕金森病的患病人口必將逐漸增加,這些都將會給家庭、社會和國家帶來沉重的醫療及經濟負擔,所以相關診療的普及和DBS手術的開展是非常必要的。
就目前新疆地區而言,疆內城市之間的遠距離,在內地猶如跨省,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療法的普及和運動障礙疾病的專科醫生治療情況發展相對滯後,這也表明了DBS療法的開展在新疆地區具有廣闊的前景。
主要原因是新疆各地州對於這種療法的宣傳和普及力量相對較弱,許多患者家屬對於這種疾病以及療法的認識和了解不足;其次,就是基層醫院對於這種療法的開展以及術後的程控還處於起步的階段。
今後,我們中心將投入更多的精力開展全疆的宣傳工作,讓廣大帕金森病患者了解到帕金森病除了吃藥以外,各種手術包括毀損、DBS等神經調控手術也是治療的一個手段,同時也會聯合各地州的基層醫院建立和完善相關疾病診療網絡,從知道到DBS手術的推廣,我們基本上用了將近十幾年的時間。
神外前沿:請您介紹下,貴院在帕金森病外科手術治療方面的經驗和體會,比如多學科協作、臨床診斷、手術流程、核團選擇、術後程控等?
姜磊:前面我也提到了我們功能神經外科聯合了由馬建華主任與雷晶主任帶領的神經內科團隊、康復科、影像科、心理醫學科等科室,共同組成新疆地區首個帕金森病多學科綜合診療中心,在帕金森病診療工作的進展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神經外科中心主要負責帕金森病患者疾病診斷與鑑別診斷、手術評估、手術方案制定與實施以及術後程控。
關於核團選擇,其實是因人而異的,帕金森病DBS手術最常使用的目標核團,主要是STN和Gpi,其餘也包括Vim核等靶點,這些位置都是大腦裡的特定區域。
目前認為,無論刺激STN還是GPi,患者的症狀都能獲得改善,病人都能受益,這是不同靶點選擇的「大同」,包括:不服藥時帕金森病運動遲緩、震顫、強直等症狀的好轉,日常活動能力改善,關期肌張力障礙減少,左旋多巴誘導的異動症減少,生活質量改善;其實,在靶點選擇還會對患者自身症狀評估產生一些「小異」,目前我們也發現,PPN可能對PD的步態障礙和跌倒可能有效,對姿勢穩定性尚不明確。這就需要我們診療團隊進行精準評估,制定對患者個體化的診療方案,力求使患者們的受益最大化。
在術後康複方面,我們有一支經驗豐富的專業程控團隊,對患者進行術後定期程控、定期隨訪以及康復指導,使得新疆的患者能夠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這也是我們中心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神外前沿:在提高DBS手術精準度上,貴中心用到哪些先進技術手段或輔助技術?
郝玉軍:這個問題問得很好,DBS手術的關鍵就在於精準,我們也通過了許多相關最新的前沿技術來提高DBS的精準植入。
首先,最基本的是在電極植入之後,在手術室即刻可以根據微電極記錄結果,其中局部麻醉下電極植入術中可觀察患者的臨床症狀有無改善,再次確認靶點位置是否精準;而全身麻醉下電極植入後進行臨時刺激,測試觀察有無肌肉抽動等併發症,有助於再次確認靶點位置。對於局部麻醉的患者,為了術中觀察患者臨床症狀的改善程度,術中臨時電刺激療效閾值和不良反應閾值測試進行綜合分析,應用術中CT掃描結果進行判斷,確保靶點的精度,目前我們基本上達到術中可視化定位。其它的包括我們對於患者術中的電生理監測,通過準確記錄電極通過不同腦區、不同靶點的電生理波形來準確控制電極植入的深度等。
其實,術後程控的「難」與「易」和手術術中的電極精準植入息息相關,電極植入越精準,術後成功和程控相對容易,這是保證術後程控的關鍵因素,也是保證術後效果的一個最關鍵因素,因此患者手術時,不僅神經外科醫師會參與,神經內科醫生也會通過術中電生理監測對患者進行植入評估,影像科醫師也會通過術中影像掃描了解術中電極的位置,這一切目的都是通過一個專業化的診療團隊幫助患者精準植入,同時更利於患者術後更好的參數程控。
神外前沿:請您談談,DBS療法下沉有哪些見解和經驗?
郝玉軍:關於DBS療法下沉,我認為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知識的下沉,這部分的工作非常重要而且需要長期、持續下去。目前,我們中心一方面重視對各地州專科醫生的宣傳,另一方面就是面向患者群體的宣傳。經過這幾年的工作和宣傳,很多醫生和患者對疾病和療法的認識比原來提高了很多,我們也開展一系列的學習講座與培訓班,參與培訓項目的醫生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患者也參與到了多種系列疾病宣教活動中。由於新疆地區土地遼闊,這也是我們之後需要持續耕耘的工作。
另外一方面,是技術的下沉。在這一點上,我目前還是持審慎態度。不同於其他的手術,DBS療法是一個長期、系統性的管理,包括術前評估、術中和術後程控等環節。需要一個完整的團隊對患者的各方面進行全面的評估,同時在手術方面也極大地考驗精準醫療的程度,為了幫助患者獲益,最大程度降低風險,需要植入醫療中心有較高和完善的診療水平和患者管理能力。
所以我們也在對全疆各地州的神外專科進行培訓,主要是患者的術後管理策略,包括患者的術後康復訓練、DBS程控和用藥指導等。我們建立了全疆的帕金森支持網絡,目前還在完善中。其它的帕金森支持網絡還包括遠程醫療的開展,我們通過遠程醫療和隨訪使得偏遠地區的患者極大地受益。
儘管遠程管理對於醫患雙方都很便捷,但我還是認為存在一定的風險。術後程控和調藥最好是面對面進行,主管醫生能夠詳細詢問患者的病情變化,觀察症狀,從而進行參數和藥物的調整,所以我建議能來到我們中心的患者最好還是實地前來,這樣對患者才有最精準的評估。
科室計劃和成果
神外前沿:最近貴中心有哪些科研計劃和成果?
郝玉軍:目前,我們新醫大功能神經性疾病診療中心通過影像科、功能神經外科和神經內科的密切配合也開展了一系列的基礎科研及臨床研究:我們第一個研究進展是使用多模態神經影像以及術中電生理監測的密切配合,這能夠反映PD患者的分子影像學量化指標,為鑑別診斷提供量化信息,並回歸臨床,通過分子影像技術對神經內科用藥給予更精準的指導,同時聯合術中電生理監測技術對神經外科腦深部電刺激術DBS的手術靶點控制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第二,是在病種擴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癲癇,強迫症和戒斷,我們使用DBS植入術,針對不同類型患者的不同症狀選擇不同核團刺激,讓患者在DBS手術治療中受益。
第三,是對手術機器人和人工智慧AI的使用,我們通過人工智慧將手術機器人、影像導航系統、開顱手術三者結合。藉助於影像導航系統,精確定位病灶位置的同時,更加精準的規劃開顱時的骨窗位置,並設計鑽孔位置,以此操控機器人按照導航系統的規劃設計進行鑽孔和銑削,以更小的骨窗達到更大範圍的暴露,從而實現微創。
同時,藉助機器人的助力系統可快速而省力的實現開顱,並且機器人更高的精度能夠降低硬膜、血管和腦組織的損傷率。
此外,AI基於深度學習國內外神經外科頂尖專家的理念和技術,充分利用神經外科病例資源數據基礎,研究神經外科系統疾病術前診斷、術中影像及術後預後風險預測,建立疾病可靠診斷決策模型,進一步研發疾病診療決策交互平臺,並進行廣泛科學的臨床驗證。
第四是遠程醫療的使用,由於疫情的緣故使得許多患者無法進行就診和隨訪,我們通過網絡遠程會診幫助偏遠地區的患者和基層醫院,讓全疆更多的患者受益。
案例視頻
1.DBS手術:精準定位+術中電生理
2.患者DBS手術 術前術後對比視頻
受訪者簡介
郝玉軍,教授,主任醫師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中心副主任、功能神經外科病區主任
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會功能學組常委
中國抗癲癇協會理事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分會功能學組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學分會功能學組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修復專業委員會委員
新疆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姜磊,副教授,主任醫師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三科副主任
中國抗癲癇協會會員
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會員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會員
中國神經修復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西北區域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再生與修復專業委員會腦認知與神經調控學組委員
美敦力DBS特刊 往期
美敦力DBS特刊 | 專訪第900醫院袁邦清:DBS療法適應症及其新發展
美敦力DBS特刊 | 專訪昆醫大附一院餘化霖:DBS手術為何選擇全程局麻 已積累200例以上經驗
美敦力DBS特刊 | 專訪河南省人民醫院梁慶華:河南首家獨立的功能神經外科 DBS手術經驗與展望
美敦力DBS特刊 | 專訪天津環湖醫院梁思泉:一種特殊麻醉方式下的帕金森病DBS手術
美敦力DBS特刊|專訪深圳市人民醫院項威:術中CT在帕金森DBS手術中的獨特價值與應用體會
美敦力DBS特刊|專訪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王志剛:ANT-DBS治療癲癇 如何解決靶點可視化與腦脊液丟失等難題
美敦力DBS特刊|專訪王志剛: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年神外手術超1300臺 癲癇手術如何才更有效
美敦力DBS特刊|專訪中國科大附一院牛朝詩:探索腦深部核團功能分區 推動DBS手術更加精準與智能化
美敦力DBS特刊|術中O-Arm輔助下的帕金森病腦深部電極植入手術 - 唐都醫院李楠
美敦力DBS特刊|疫情防控常態化下 帕金森病診療的經驗分享與建議
美敦力DBS特刊|專訪武漢同濟醫院蔣偉:從拓荒到領跑 華中地區領先的DBS中心如何煉成
美敦力DBS特刊|纖維束示蹤技術在震顫患者DBS靶點定位中的應用—宣武醫院任志偉
美敦力DBS特刊|專訪華西醫院李鵬:聚焦DBS療法全程化管理 精細化耕耘服務患者
美敦力DBS特刊|專訪昆醫附二院趙寧輝:DBS中心的成長與發展 如何做到西南地區前列
美敦力DBS特刊|專訪宣武醫院遇濤:DBS治療癲癇前景可期 丘腦底核電刺激將啟動臨床試驗
美敦力DBS特刊|專訪西安交大一附院陳偉:西北帕金森病關愛中心十年鑄煉記 如何做到PD手術改善率99.2%
美敦力DBS特刊|宣武醫院胡永生:全球頂級DBS植入中心 如何匹配頂層設計和重點領域
美敦力DBS特刊|專訪中國醫大一院王軍:帕金森病外科精準治療策略 我為何選擇全麻下的多通道DBS手術
美敦力DBS特刊|專訪江蘇省人民醫院趙春生 曹勝武:DBS手術成功的關鍵在哪裡
美敦力DBS特刊|專訪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常穎 張金男:複合手術室多模態下的DBS手術 精準度再提升
美敦力DBS特刊|專訪瑞金醫院孫伯民:從STN到厭食症 功能神外臨床研究的國際突破如何煉成
美敦力DBS特刊|專訪廣醫一院程國雄:十五年內外兼修經驗 DBS手術靶點選擇有「秘籍」
美敦力DBS特刊| 專訪林元相: DBS治療癲癇價值何在 看好雙側丘腦前核靶點
美敦力DBS特刊|專訪中山一院劉金龍:帕金森病DBS手術為何選擇全麻 120餘例經驗總結
美敦力DBS特刊| DBS電極植入技術評分法 如何幫助做好手術-陶英群
美敦力DBS特刊| 專訪陶英群: 常規開展機器人輔助DBS手術 200多例大宗病例經驗
特約| 武漢同濟醫院蔣偉:視頻演示手術機器人輔助DBS手術優勢和不足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