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王室的婚俗,為何兄妹父女皆能通婚?此亂象並非古埃及獨有

2020-12-23 騰訊網

文明的產生起源於幾條河流,幼發拉底河、底格裡斯河、尼羅河、恆河黃河,孕育了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以及古代華夏文明。其中華夏文明是唯一延續至今的文明,這是我們中華兒女獨有的優勢和底蘊。

說回幾大文明古國,作為文明的發源地,他們都有著各自的優勢和特點,這是由於不同的自然和地理環境決定的。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些文明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數千年以前,其中的一些細節和特有的風俗,讓生於中華、生於現代的我們不免會有些咋舌。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超出我們認知範圍內的一條風俗來自於古埃及。古埃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以前,它位於非洲東北部,依靠著泥流河的中下遊地區逐漸壯大。與中華文明很相似,古埃及也是古老的農耕文明地區,以法老為核心的封建集權統治,佔據了大部分古埃及的歷史。

通過金字塔、木乃伊、獅身人面像等標誌性文化代表,我們對於埃及也不算過於陌生。然而文化符號展現給我們的僅僅只是一層表象,在這些為世人所熟知的建築、雕像背後,真正的古埃及就好像裹在一個密封的玻璃球內,充滿了神秘與未知。

近幾年來,隨著人文研究的發達,許多人開始深入了解古埃及的文化與歷史。在古埃及王室之內,近親通婚的頻繁與習以為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我們知道,不論是母系社會還是父系社會,族群的區分和血緣關係的確認,絕對是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

那麼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為何會出現這種看似倒行逆施,使文明後退的現象呢?今天就讓我們了解一下古埃及和這裡的近親通婚現象。

一、近親通婚,古埃及王權的維繫

中國古代向來有同姓不婚的習俗,要成婚的男女之間有親緣關係是被視為違背倫理道德的。在漢朝時,漢惠帝劉盈因為母后呂氏安排自己娶外甥女為後而悲憤不已,大呼於禮不合。誠然近親通婚在古代是有違禮制的,所謂天理人倫,也是中國古代一直強調的社會底線。

當然作為現代人,我們是從科學的角度去看待這一問題的,近親通婚並不科學,也不文明,這是古代與現代人通過實踐得到的共識。

然而古埃及人為什麼得出了與科學相反的結論?事實上,近親通婚的現象集中出現在古埃及王室當中。而且並不是個別現象,或者是刻意掩藏,近親通婚被古埃及人習以為常,甚至是王室內成員通婚的法則。且通婚的範圍都是真正的血親,比如父女、兄妹。

例如著名的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斯二世。他不單是古埃及傑出的國王,還是古埃及歷史上最長壽的法老,據歷史記載,他有八位皇后,上百個兒女,十二個合法繼承人。他的八位皇后之中,有一個是親妹妹,有兩個是他女兒。

這事無論放在哪個時期來看,都是令人大跌眼鏡,無法理解的事情。可偏偏古埃及人不這樣認為,王室之內的近親通婚,是有其政治意義的。透過獵奇的表象,我們可以將它複雜的內核窺見一二。

二、與文明相悖的冰冷本質

埃及王室中近親通婚的現象,明顯是不符合文明發展規律的。人類文明在最初的發展進程中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從散居、雜居到氏族部落的產生,是一個巨大的飛躍,氏族即是代表了血緣。

血緣關係不僅可以團結一個群體,也可以區分每個個體。在原始社會中,通婚就是在各個氏族部落之間進行的,久而久之,婚姻的形式才被穩固下來。那麼古埃及王室近親通婚,不怕所謂的宗法關係、血緣關係產生混亂嗎?

答案是恰恰相反的。近親結婚不但不會是埃及王室中發生混亂,反而維持了埃及王室的穩固。我們知道一般的王位傳承都以父系一脈為準,至於母系的出身並不影響繼承人的血統。但是古埃及是明顯不同的,他們崇尚血統的純正性。

所謂血統純正性,即是其繼承人要留著完全屬於王室的血。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法老會和其直系親屬結婚。

血緣純正性象徵著權利的正統性,有了這樣一個邏輯,這一奇怪的現象就有了合理的解釋。當然,即便是從邏輯的角度有理可依,但是從道德的角度依然透露著冰冷的本質。流著王氏血脈的女人,甚至是法老本人,都是這一場衛道中的工具,他們的意願沒有人在乎。

或許他們本人在乎的也只有權利與血統本身,至於親情與愛情全然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背離文明發展的步伐,忽視人性中的情感,古埃及的近親通婚帶給我們的不只是獵奇與震驚,更多的是其背後讓人產生陣陣寒意的冷漠與無視。歷史無法事無巨細的記錄下,那些因此而過著悲劇人生的犧牲品,簡直可悲可嘆。

三、通婚亂象並非古埃及王室獨有

講到這裡一定有人認為,古埃及人野蠻,或者質疑古埃及的文明程度。然而事實上,古埃及是高度發達的農耕文明,其建造的金字塔至今是世界未解之謎之一。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人的智慧無疑是先進的,只是由於其特殊的觀念,才產生了特殊的習俗。但是這種習俗並不是古埃及獨有的,我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也有著類似的習俗,但並不像古埃及人這麼無所顧忌,其成因也大有不同。

從匈奴一直到契丹、女真等族,這種遊牧民族或漁獵民族,一直都有著收繼婚的傳統。何謂收繼婚呢?即是丈夫去世的女人會被丈夫的兄弟收入帳中,寡嫂嫁給小叔子,或者娶非親生的母親,都屬於收繼婚的範疇。

這是因為在生活環境極不穩定的遊牧民族中,女人與牛羊一樣,同樣被視為一種珍貴的財產。所以倫理道德就被弱化,在物質豐厚的中原地區,這種現象就完全不會產生。這是倉廩實而知禮節的有力體現。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出,收繼婚與古埃及的近親結婚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即便收繼婚與近親結婚同樣違背了中國古代所說的倫理道德,但是它依然注意血緣關係的清晰,並不會出現極其親近的親屬通婚的現象。當然也許會存在,但相信也是個別,並不被提倡。

結語:

古埃及因為近親通婚而自食惡果,據歷史記載,王室中出生的大部分孩子要麼患有先天性的缺陷,要麼就是過早夭折。基因科學是在近代才得以發展,因而這種現象被古埃及人視為一種詛咒,成然這是一種愚昧的想法。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說它是一個詛咒也並不為過。只不過這個詛咒不來自上天,這個詛咒是古埃及人自己給自己的。

古埃及的近親通婚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都是有巨大問題的,這一點我們毋庸置疑。但任何一種文化的產生都是有其原因和邏輯存在的,有時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先知者的角度去批判前人,似乎有一些傲慢和偏頗。

閱讀歷史,我們要真心的去了解其背後的來龍去脈,了解它產生的土壤,了解它存續的原因。我們的文明因為思考而發展,因警醒而存續!

參考資料《古埃及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古埃及王室的婚俗,兄妹父女真的能通婚?為何會有這種婚俗?
    據傳古埃及王室中兄妹父女皆能通婚,這是真的嗎?明確告訴大家,是真的!接下來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在王朝社會中,古埃及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文字系統、政治體系和制度,在這些制度中,最令人「矚目」的當屬古埃及王室的婚俗! 據史料所載,古埃及王室盛行「近親結婚」,這個「近親」不僅僅包括在清王朝中常見的「表兄妹」,還包括兄妹,甚至父女,注意,這裡所說的「父女」乃是具有血緣關係的「真實父女」!
  • 古埃及王室的婚俗,血親之間真的能通婚?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史記.匈奴列傳》: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可能在我們看來,這種所謂的「收繼婚制」已經足夠違背人性,但跟古埃及比起來,卻顯得有些不夠看。據了解,古埃及的時候,不管是兄妹還是父女,雙方之間都是可以結婚的,哪怕他們都是血親。讓人感到好奇,古埃及王室的婚俗,血親之間真的能通婚?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 古埃及為何那麼混亂,兄妹父女都能通婚,背後隱藏的真相令人無語
    而古埃及的近親結婚那就更加的混亂不堪了,甚至兄妹父女都能通婚,這其實對於我們來說就是違背了倫理道德了,完全沒有羞恥心可言,可是那個時候的古埃及卻非常的流行這個做法。不知道是否知道著名的拉美斯二世?拉美斯二世是古埃及的十九王朝的法老,這個人一生中就有許多的老婆,其中這些老婆當中有3個是自己的女兒,1個是自己的親生妹妹,這實在是令人大開眼界了。其實相信大家能猜得到古埃及為何會出現如此混亂的習俗?
  • 古埃及法老竟然能娶自己的女兒和妹妹為妻?娶生母的阿美諾菲四世
    這種忽略倫理的通婚方式,在我國人民來看實在是有些聳人聽聞,但在埃及卻是真實存在過的。提起埃及,總會帶給人一種神秘感。古埃及存在著眾多神靈,在埃及人的認知裡,天地,日月,星辰,甚至氣候都是神明的旨意。他們相信人類無法超越大自然的力量,於是古埃及人就將大自然的力量視為了神明來崇敬畏懼。古老的埃及,法老這個詞是指王生活的宮殿,久而久之法老便成為了國王的統稱。
  • 古埃及人就是黃種人!歐美國家為何一直不承認?是自卑嗎?
    古代埃及曾經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國度,有學者認為:古埃及人很有可能源自亞洲大陸,是黃種人。但這一觀點很快遭到了歐美國家的反對,這是為何呢?
  • 古埃及皇室有一讓人難以接受的習俗,全球都廢除,但日本保留至今
    古埃及出土的無數古蹟證明,古埃及的滅亡與當時法老的擴張不無關係。原本以農業發展為基礎的古埃及,因為連年戰亂,不僅荒廢,而且民不聊生。最終在過度擴張的過程中走向了自我毀滅。同時,因為古埃及王室也有一個惡俗,這也是他們滅亡的原因之一。這種壞習俗就是近親之間的通婚。
  • 為什麼古埃及帝王是史上最強老司機?喜歡無證駕駛的看過來
    於是他們的老爹一個閃現雙手託起了女兒,雙腳踩住了兒子,從此天地分離,萬物生長,這天與地兩兄妹也就成了壁畫中常見的這幅半身不遂的樣子。這對天地兄妹生出了四個孩子:歐西裡斯、伊西斯、賽特和奈芙蒂斯,這四兄妹又繼承了他們父母的光榮傳統,結成了兩對夫妻。
  • 古埃及這種不人道的習俗,讓人毛骨悚然,在中國古代可是犯忌諱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4000年的傳說和獨特的文化色彩,它在世界文化制度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經濟、人文、地理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獨特的一面。他們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在我國看來,這是反人類和非法接受,古埃及奇奇怪怪的風格,聽小編一一道來。古埃及和其他國家不同的原因,就是古埃及婦女的地位很高,還有古埃及的母系遺傳制度,他們開展不同種族間通婚。他們認為這個家庭的財富不會流入其他家庭,家裡的兄弟姐妹都可以通婚,父女也可以通婚。
  • 古埃及的甩髮舞
    甩髮舞是中國南方一些少數民族的舞蹈,尤其是雲南佤族和臺灣高山族雅美人的女子多喜歡跳此舞蹈。佤族人在慶祝場合都可跳此舞。
  • 古埃及新王國時期:埃及第十八王朝
    古埃及新王國時期:埃及第十八王朝(十四)(9)特色圖坦卡蒙出生即被視為法老接班人,此期間約10年,當他順利成為法老後,在位掌權則約十年。從歷史上看,圖坦卡蒙與其他法老有相當不同。不只此,圖坦卡蒙從古埃及歷史躍為一個現代化新詞以及普遍流行文化。較有名的例子有美國作曲家Harry Von Tilzer在1923年創作的流行歌曲「老圖坦卡蒙」,當時著名藝術家瓊斯野兔(Jones and Hare)和蘇菲塔克(Sophie Tucker)都曾翻唱此曲。「老圖坦卡蒙」其後更成為產品名稱,企業商標,甚至美國總統胡佛都以此命名自己的愛犬。
  • 古埃及簡史
    距今7000多年前,古埃及人開始使用銅,這是巨大的科技進步。這是古埃及歷史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在此之前的埃及歷史統稱「前王朝時期(Predynastic period)」,而美尼斯建立的這個統一王朝則稱作埃及歷史上的「第一王朝」。像中國一樣,古埃及改朝換代也很頻繁。從公元前3150年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統一的埃及王國,到公元前2181年,這期間埃及共經歷了以孟斐斯為首都的六個王朝,史稱第一到第六王朝。
  • 揭秘古埃及宗教儀式中的祭司!
    希臘人和羅馬人統治埃及時期(公元前332—公元640年),雖然埃及神廟浮雕和壁畫上出現了祭司的形象,其並非主角,也沒有留下名字,與浮雕中的國王形象無法比擬。誦經祭司,是古埃及地位稍高的祭司,在神廟和喪葬儀式中閱讀宗教文獻和咒語等,尤其出現在國王的加冕儀式中,其成員大多來自王室家族,身份標誌是手持紙草卷等。
  • 【古埃及君王譜】古埃及新王國時期:埃及第十八王朝(一)
    圖特摩斯父母都不是王室親戚,為保持王室血統,迎娶了阿赫摩斯的女兒做妻子,但也有人認為其實此人是圖特摩斯一世自己的妹妹。圖特摩斯一世剛剛登基,南部歸屬於埃及的努比亞就起兵叛亂,圖特摩斯一世親率軍隊出擊,親手殺死努比亞王,將其屍體抗回埃及首部底比斯。此後圖特摩斯一世又發動了對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努比亞的戰爭,將埃及疆域擴大南至尼羅河第四瀑布附近的那帕塔,北至今土耳其邊境附近。
  • 一口氣讀懂古埃及神話。
    意公子就來給大家深入地扒一扒 古埃及神話 。  古埃及神話,其實有點兒像古希臘神話,也是一大家子的事兒。不過呢,劇情可比宙斯那一家更狗血。  話不多說,先來看張全家福,感受下他們之間的關係:  (咳咳,神做的事不是我們一般人能理解的。)  然後,不明液體和口水相結合,誕生了兩個兄妹神—— 空氣之神舒 (Shu)和 溼氣女神泰芙努特 (Tefnut)。
  • 古埃及人的時尚觀和審美觀為何與現代人如此相似?偶然還是必然?
    導語:看過《埃及豔后》或是其它描述古埃及人生活的影視劇的小夥伴們應該都會對電影或是電視劇中呈現出的古埃及人自成一派的妝容和服飾感到印象深刻,不少人在看劇之餘也曾感嘆古埃及人的審美觀與現代人竟然是如此相近。近年來,更是有不少美妝博主,先後在自己的化妝分享視頻中嘗試還原埃及豔后的妝容,掀起了一小股古埃及美妝潮流。
  • 古埃及人如何「藝術」他們的生活?太不可思議了!
    兄弟姐妹通婚現象在神話中並不奇怪...上下埃及的統一形成了古埃及早期的神話和歷史記憶,並一直延續千年。另一方面,古埃及人用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蓮花和禿鷹來代表上埃及,眼鏡蛇和紙莎草代表下埃及,通過上下埃及元素的結合來表示國家統一,而這些元素在古埃及藝術中頻繁出現。
  • 有專業「音樂人」助陣,樂器也不斷完善,古埃及掀起音樂潮流
    埃及音樂融合了傳統文化,使埃及音樂出現了王室音樂和民間音樂。古埃及「王室音樂」引領著世界音樂不斷發展,樂器和傳統文化是古埃及音樂的基礎古埃及時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埃及地區還是主要以埃及人為主,少數民族為輔,少數民族對於埃及傳統音樂的刺激還是非常大的,不斷促進埃及傳統音樂的發展。
  • 古埃及的「九柱神」體系
    九柱神赫利奧波利斯是古埃及人太陽神崇拜的中心。古埃及宣揚阿圖姆為一切事物的創造者,他最先出現於混沌之水中的「原始丘」,獨自創造出了「空氣之神」舒和「水汽之神」泰芙努特。之後空氣與水的結合創造了「大地之神」蓋布和「天空之神」努特。緊接著天空與大地的結合,產生了四位神明,分別是奈芙提斯,奧西裡斯,伊西斯和賽特。
  • 【古埃及君王譜】古埃及前王朝時期:上埃及(上)
    大約3300年前,古埃及進入後王國時期,建築藝術脫離沙漠平地而進入山下巖窟開鑿,高聳的山體被切削掏空,建起了巨大的石窟神殿。它是照耀古埃及王朝的最後一顆璀璨的明星,同時也是那個黃金時代的象徵。威嚴的法老像高聳入雲。它那巨大無比的身姿,穿越了悠久的歷史時空,向今天的人們宣示著古代埃及國王手中權力的強大和不可動搖。1、上埃及統治者列表上埃及,包括南部的尼羅河和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