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請遠離那些喜歡抱怨的人,他們太自卑,太負能量

2020-12-17 心理相先生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個好的關係,同時也能活出自己。歡迎來到付費專欄《活出自己的心理學大課100講》第36節。本專欄的100節陸續更新,詳情請查看專欄簡介。

作者:相先生,心理諮詢師,籤約作者。以下是本節摘要:

1、喜歡抱怨的人,喜歡外歸因,他們認為事情糟糕的後果是別人或者外界安排的,導致的,自己是一個受害者。

2、抱怨最大的影響就是它可以讓周圍的氣氛瀰漫上消極的色彩,讓其他人感受到沉重的負能量,而沒有人願意長期沉浸在負能量中,所以出於人類的本能,自然就會遠離這樣的人。

3、 喜歡抱怨的人,有怨氣,怨氣即恨意,這種恨意他們通常不敢直接表達,所以會壓抑,會隱忍,而這些放在關係中,是可怕的。

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每逢開學,我同桌都會在桌子上貼這樣幾個字:抱怨沒有用,一切靠自己。

當時不禁覺得他是多麼的睿智、高大,不由得心生佩服。現在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見過太多的人,他們總是喜歡抱怨,所以是時候剖析一下這種心理現象,以更好地認識我們自己,以及理解別人。

1、抱怨是因為自卑

喜歡抱怨的人,內心是自卑的,他們感受到了自己的虛弱,並為自己的這種虛弱感到羞恥,但是他們緊接著認為,這種虛弱是別人安排或者導致的,因此生出了恨意。

恨意作為一種情緒,裡面夾雜著憤怒、不滿,理應表達出來,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找不到一個明確的表達對象,或者他們不敢向這個對象表達,所以這種情緒就會表達給身邊的其他人,或者影響到身邊的其他人。

相關焦點

  • 「談心」|請遠離那些讓你負能量的人
    這是負能量爆棚的人帶給身邊人的真實感受。生活中我們身邊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一些人,他們時常抱怨,彼此靠近時低氣壓十足,壓的喘息不得,工作中遇到一點點不順就會與旁人喋喋不休,怨天尤人,好似大家都對他有所虧欠。
  • 這些負能量的人比你想像中還可怕!一定要遠離他們!
    負能量這個詞好像大家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都有沒有遇到過充滿負能量的人,極度悲觀消極,愛抱怨,總是能往壞處想。實際上這樣的人是非常令人反感。身邊曾有過負能量爆棚的人,常常抱怨,否定自己,無論你怎麼勸,試圖讓他換個角度看問題,學學著變積極一點,一點用也沒有,可能那只是他們一種說話的方式或習慣吧,如果你對負能量的人說話的內容太過於較真,那你一定會活得很累,甚至常常把自己氣個半死,所以,對於這樣的人說的話不要太較真,不喜歡的全當沒聽見,讓自己開心。跟這種負能量的人說話要分情況。
  • 心理學家告訴你:請遠離正能量爆滿的人,更不要和他們交朋友
    文 / 心理諮詢師 咿呀喜歡我可點上方的關注我們總說要遠離負能量的人,不要和負能量的人交朋友。而一提到充滿正能量的人,大家都是喜歡的,覺得這些人是正面的、陽光的、積極的,我們應該多交這種類型的朋友 ,多和他們接觸。因為他們能帶給我們希望,能給我們鼓勵。但真的是這樣的嗎?美國心理學教授 Kelly曾做過一項調查,她用了8年的時間去分析3萬人的各種生活壓力和健康狀況。
  • 父母不管多累,都不能把負能量傳給孩子,會讓他一生自卑
    在這之後我變得特別自卑,並且對其他人的評論異常敏感。就算別人稱讚我長得可愛,我也是會懷疑他們有沒有別的企圖。「「我甚至想過,是不是當初如果媽媽生了另一個孩子,她會不會對她比我好?」後來,母親在她二十多歲的時候,因為癌症去世了,留給她的卻是無盡的恐懼和性格障礙。為了克服心理障礙,她在大學時選擇了心理學課程,進行自我救贖。
  • 心理學:越是自卑的人,越喜歡說這2句話,活得越累!
    在心理學上,內心自卑的人都有一種自我否定的思想,就是她無論做什麼事,都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然後就不敢去做,認為自己什麼也做不好,缺乏自信心。生活中我們也常發現這樣一些人,越是自卑的人,越是敏感。而越是自卑的人,越喜歡說這2句話!
  • 心理學:一個人負能量,讓人暗中嫌棄的三個表現,你有嗎?
    心理學上對人的心理能量有過很多研究,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案例分析,我們已經知道負能量作為一種心理現象,是會傳遞、傳染給周圍其他人的。所以如果你身上有負能量的特徵,請發現之後,儘快改變,如果你周圍有這樣的人,要麼幫他一起改變,要麼遠離他,如下是一個人負能量的三種行為表現,供你參考。
  • 有這三種特徵的孩子,活得很悲哀,心理學家:自卑怯懦,很負能量
    比如,你自信、你怯弱,你慷慨,你憂鬱,你帶給大家的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這些都和你的家庭,更直接來說,是和父母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有緊密關係。有這三種特徵的孩子,活得很悲哀,心理學家:自卑怯懦,很負能量有的人在生活中受挫,他會努力調整自己,往上爬。有的人在工作中犯錯,他會逃避自己的責任,把過錯退給他人。
  • 稻盛和夫:身邊這幾種人,儘量遠離,不要與他們走得太近
    每個人的一生中,陪伴自己時間最長的,一定是自己的朋友。因為父母總會老去,他們陪伴我們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只是陪我們短暫的一程路而已;伴侶也很有可能會禁不住生活中的各種誘惑,遠離我們。只有朋友,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站在我們身邊支持我們,幫助我們。
  • 心理學:讀了《自卑與超越》,才知道他們為什麼貶低別人彰顯自己
    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通過言語來貶低別人來彰顯自己。凡事都有一個因果存在,讓非常多人費解的是,為什麼社會群體中要有這樣的一群人存在,他們存在的目的與心理到底是什麼,今天就一起來探究一下。可就是身邊這些最為熟悉、最為相知的這些人,往往彼此之間太過於了解對方的習性、脾氣、背景等隱私,所以這些真實的知根知底的現狀,便成為了雙方過於對比與自我呈現的「談資」。
  •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遠離那些說是非的人
    一個愛說別人是非的人,多半是個不值得信任的人。尤其是那些經常在我們面前說別人是非的人,我們一定要遠離他,因為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就會在別人面前說我們的是非。如果有人在領導面前說其他同事的不好,這樣可能會引起領導對說者和被說者雙方的反感,這是損人不利己的事,也是職場中非常忌諱的事。
  • 心理學: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大多都是這三種「心理」在作怪!
    與此同時也有些人不喜歡發朋友圈,甚至從來都不發朋友圈,因為在他們眼裡,發朋友圈很沒必要,而且自己平時工作就很忙,也沒空,也有些朋友看得比較透,覺得沒必要把自己的心情告訴大家,自己過得怎麼樣,自己知道就好,即使讓別人知道了自己現在怎麼樣,也不會有人同情你,更不會幫助你,這樣反而會讓人覺得你不成熟。
  • 心理學:不要和這4種人打交道,因為他遲早會傷害你
    2、不喜歡直接溝通的人在心理諮詢中,經常會見到一些人他們不喜歡直接溝通,總喜歡讓別人猜測,渴望別人理解自己,他們把表達自己的想法,坦誠地和別人溝通,看作一種「恥辱」,這讓他們不舒服。「口欲期」是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發展的一個階段,一般在嬰兒0~1歲的時候,成年人如果滯留在這個時期,就會表現出喜歡吃東西,或者表現出喜歡「逞口舌之快」的行為特徵。我們可以反觀那些在生活中,在社會領域中的成功人士,他們不會抱怨,他們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改變自己所處的環境,甚至在改變和引領這個世界。
  •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請遠離那些,充滿正能量的人
    生活中,人們總是喜歡那些充滿正能量的人,很多時候,在遇到困難、進入瓶頸期或者是面臨壓力的時候,多數人給自己的心理暗示的是:不要灰心,不要放棄。 此刻,我們周圍通常會湧現出很多正能量爆棚的人,他們會不斷鼓勵我們,其實,這個過程中,我們深受其害。
  • 跟這4種人做朋友,你很難有健康的心理,因為他們會帶來負能量
    摘要:1、與心理健康的人組建關係,是可以讓自我得以滋養的,相反如果與一個心理不健康,甚至心理有很多問題的人組建關係,就會處在糾纏和黏稠中,被負能量侵襲。關鍵詞:自我、人格、心理健康、心理學、人際關係那我們今天就講四種人際邊界不清,容易給人帶來負能量的人和事,透過這些人和事我們可以看到自己,也可以去理解別人,從而對我們構建關係,處理關係起一個參考作用。
  • 那些經常在你面前抱怨的人,永遠不會翻身
    莫跟旁人抱怨,免得怎麼死的都不懂!所以,水木然認為:經常跟別人抱怨的人,一定是一個充滿負能量的人,這種負能量一定會給自己招惹是非。我們身邊總有這樣的人,喜歡不停地抱怨,就像身體裡有無盡的垃圾,需要隨時傾倒。
  • 餘生不長,請你遠離垃圾人!一旦被沾上就是噩夢的開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像那隻瘋狗一樣的垃圾人,他們渾身充滿負能量,跟他們糾纏只會不斷耗費你的時間與精力,讓你步步陷入跟他們一樣的負能量深淵。他們要麼自私自利,要麼痞氣十足,要麼頑固不化,要麼任性刁蠻,要麼投機取巧,要麼怨天尤人,要麼髒話連篇,等等。請你一定要遠離垃圾人!
  • 美國心理學家:請遠離生活中那些,充滿正能量的人
    生活中,那些只接受正能量的人其實很可怕。 在我們平常的認知裡,一個滿懷正能量的人心理狀態通常很健康,有很強的抗壓能力,這種人可以快速走出逆境,也更容易獲取成功,這正是正能量的魅力所在。 所以生活裡,不少人都有嚮往「正能量」的傾向。
  • 太喜歡一個人,控制不住地去想她,怎麼辦?
    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情感重心傾斜 首先第一點,你太喜歡、太在意一個人的時候,你全部的情感需要都寄托在了另一半的身上,她成為了你的全世界。這個時候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比如從前對方都是秒回你的消息,現在卻經常不接電話,你就會變得敏感多疑,生怕對方變了心。
  • 無論一個人平時多和善,只要在朋友圈發了這3種動態,儘早遠離
    當然,有的時候也不能被外表所欺騙,無論一個人平時多麼和善,只要他在朋友圈發了這3種動態,那麼請儘早遠離,否則早晚吃大虧。第一個:經常打廣告那些經常在朋友圈打廣告的人,往往更加注重利益,甚至是唯利是圖。喜歡收割自己的朋友圈,把朋友當成是滿足他利益需求的工具。
  • 哈佛心理學導師助你發揮《大潛能》:教你抑制負能量的5大策略
    今天我就用《大潛能》這本書中所講的「抑制負能量的藝術」來為大家拆解五大策略,這五大策略被這本書的作者——哈佛心理學導師肖恩稱作為「黑魔法防禦課」,他幫助了眾多人解決了如何抵禦負能量的威脅,希望也能給身邊充滿負能量的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