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順利跑完的秘訣

2020-09-13 二十四史業餘愛好者

大家好,長跑回來後冰水泡腳(冰箱裡放一個大雪碧桶,每天裝一桶),睡前熱水泡腳,現在已經不酸了。但是還得休息2-3天。唯一內疚的是跑步出去依然沒帶手機,我爸電話打不通,人找不到,3個小時不見人,以為死半路了,我進門時候他都快急哭了,正要去找。Family永遠是最重要的,對他們給出你最大的包容,最大的理解,最多的愛。

說正事

很多跑者號稱自己跑完馬拉鬆了,但相當一部分跑者在馬拉松後半程由於體力衰竭,採用走或者走跑結合來進行,又或者因為疼痛、抽筋被迫減慢速度甚至停下來,走走停停。這樣即使勉強完成馬拉松比賽,實際上仍不具有「從頭到尾跑完馬拉松的能力」。事實上,相當比例的跑者不是「跑完」馬拉松,而是「熬完」馬拉松。

怎樣才能順利平穩地跑完馬拉松?第一,加強平時跑步訓練,提高耐力水平;第二,採用正確的比賽策略。

只有平時多跑步,認認真真積累跑量,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耐力,讓你的身體能夠承受馬拉松那樣的極限運動量。而跑馬拉松的關鍵策略就是按照適合自己的配速去跑,即以守住自己的心率的方式去跑。

一、全程心率過高是導致跑馬拉松時跑崩潰的主要原因

心率是衡量運動強度的一個重要個體化指標。同時,馬拉松比賽時間超長,由於疲勞、大量出汗導致身體脫水、體溫升高等因素,越到比賽後程,心率越高。這種現象又被稱為「心率漂移」,也就是說在馬拉松比賽後半程,即使配速不變,心率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緩慢上升。而在高心率下,心臟由於收縮期和舒張期明顯縮短,特別是舒張期的縮短使得心臟得不到休息,回心血量不足,導致心臟搏出量下降,這就意味著心臟拼命跳動,但其實效率已經明顯降低。 前程心率過高導致後程表現下降心率過高是跑者疲勞、脫水、電解質紊亂、糖原耗竭等的集中表現。因此,跑馬拉松時心率過高成為跑者跑崩潰的重要原因。

二、跑馬拉松時應該依據心率去跑,而不是按照配速去跑

安全理性跑馬拉松的一個重要策略是按照心率去跑,始終把心率控制在一個合理水平,當心率和配速衝突時,應當優先考慮心率。例如,如果你跑馬拉松時計劃配速為6:00,但是當配速達到6:00時,你的心率已經超過85%最大心率,你就應該把配速降低,例如降為6:30甚至更慢,從而讓自己的心率降下來。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意味著你無法按照預定配速完賽,你的完賽時間將長於計劃時間,但這樣可以避免引發安全問題,至少可以讓你跑完馬拉松,而不是到了後程走走跑跑,熬完馬拉松。

三、跑馬拉松時心率應保持在多少最為合適

● 如果你只是把跑馬拉松作為體驗,並不追求成績,你可以按照輕鬆跑的心率區間去跑,即把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5%~78%。

● 如果你平時訓練有素,有一定成績追求,或者希望在這場比賽中實現個人最好成績,那麼你應該按馬拉松配速跑的心率區間去跑。所謂馬拉松配速跑是指比輕鬆跑心率稍高,但又不會明顯引起乳酸堆積的跑步配速,此時心率相當於最大心率的79%~84%。關於最大心率前幾天帖子有講。

● 不建議跑者在比賽中心率超過最大心率的85%,即使超過,也僅僅是由於「心率漂移」現象,在最後5~8千米允許超過一點。

四、馬拉松節奏跑下來要求平時需要的訓練有哪些

1、LSD有氧跑,提升有氧能力,提升身體指數。

2、間歇跑,提升配速,提升抗乳酸能力。(每周訓練量不超過周跑量10%)

過了30km正常會開始堆積乳酸,平時在乳酸閾附近間歇,可以提升身體耐受乳酸和排出乳酸的能力,提升有氧耐力的天花板,讓身體在臨界速度下維持較長時間。

間歇跑的三大好處

(1)提升最大攝氧量,增強跑者的心肺功能,對跑者的影響就是,同樣的配速下不喘了。

(2)提升跑步經濟性,即以省力節能的方式跑步。

(3)提升機體抗乳酸能力

3、核心力量提升。(一周2-3次)

全馬的最後黑色十公裡堪稱滿清十大酷刑,最後十公裡按照節奏下來,首先需要的依然是保持住抬頭、挺胸、腰直、重心微微前傾、觸地時間短、左右腳平衡的跑步姿勢,考驗的除了有氧能力的天花板有多高,還有腰腹力量。沒有比較好的腰腹力量,最後十公裡會掉節奏,腿軟,懈怠。因為跑步除了用大腿小腿肌肉,腳踝,腰腹部髖部肌肉才是維持正確跑姿節奏的發動機。此外,深蹲、靠牆靜蹲也需要一周做3-5次。靠牆靜蹲我每天都抽空做,一組45s,中間間歇15s,五組。

以前覺得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馬拉松,現在更直觀的體會是馬拉松也是人生,短短的一程路,蘊藏了所有的活著的求生的哲學。跑完步什麼也不想,拋下了平時困擾惆悵的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只有一種感覺,獲得了新生,更懂了自己,也更懂了人生。

相關焦點

  • 普通人可以跑完馬拉松嗎?
    迄今為止,普通人跑完馬拉松的例子並不鮮少,細心觀察會發現身邊越來越多身體素質平平的普通人一一完成了人生中的首馬,更甚的是,有些讓人意想不到的群體也能參與並完成馬拉松賽事。比如——深陷於更年期麻煩的女性,莎莉·布萊德(Sally Brider)。
  • 你是我眼我是你手 無臂與失明女孩相伴跑完馬拉松
    你是我眼我是你手 無臂與失明女孩相伴跑完馬拉松     蕭凱恩(左二)自幼失明,楊小芳(左三)失去雙臂,兩人通力合作,順利完成10公裡賽事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新網2月1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失去了視力,有人可能會覺得人生便是黑暗絕望。
  • 大學生都喜歡的張雪峰:要跑馬拉鬆了!這配速大家瞅瞅能跑完嗎?
    大學生都喜歡的張雪峰:要跑馬拉鬆了!這配速大家瞅瞅能跑完嗎?前天,跑步女神發表推文《某跑團團長:跑步是一場騙局!跑友特別好哄騙!》,分享跑步團長們的用心良苦。今天跑步女神小編分享: 大學生都喜歡的張雪峰:俺報了個馬拉松,這配速你們看能跑完嗎?大學生都喜歡的張雪峰老師,上課有趣學生超級愛聽,是爆紅整個網絡的考研老師,只要是張老師參加的大學生講座或活動,全場都能爆滿,一點都不誇張。近日張雪峰老師宣布:俺要跑全程馬拉鬆了,這是俺的首馬!
  • 中國臺灣最「負能量」的馬拉松,網友:就是斷腿也要跑完
    現在馬拉松的熱潮可以說是井噴式的增長,隨著更多人的參與進來,我們隨處都可見城市馬拉松的舉辦,但是最近中國臺灣,屏東紅豆馬拉鬆開跑,主辦方一路設置的「負能量」標語引起了網友一片熱議。很多的參賽選手也措手不及,因為這裡的賽場沒有鼓勵,只有諷刺挖苦,許多網友也表示,這激將法還挺有效。
  • 比賽前都不清楚馬拉松多長的人跑完半程馬拉松
    因同事臨時有事,然後委託我幫忙參加馬拉松比賽,因為平時偶爾有練習5公裡跑步,突然接到這個重任,我以為半程馬拉松就是來回10公裡,也就20公裡,也就比平時跑步多了3個5公裡,想也沒想就答應了。直到比賽時,發現跑到10公裡處,還有一段路程才能折返,才明白原來半程馬拉松是21.0975公裡,而不是20公裡。
  • 長期不運動的人跑完馬拉松會怎麼樣?難道是傳說中的 「出道即巔峰」?
    長期不運動的人跑完馬拉松會怎樣? 如果死活都要跑的話,可能會中途引起不適,甚至有生命危險; 如果活著跑完了,那以後可能提起跑步就恐懼,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過,
  • 福州馬拉松終點,婚紗女生寒風中等待男友,男友沒跑完,先回家了
    福州馬拉松終點,婚紗女生寒風中等待男友,男友沒跑完,先回家了。在如今買房、買車都不容易的時代,想找一位女朋友再到結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很多人因為有女朋友但沒有房沒有足夠彩禮錢,最後只能夠戛然而止。在福州馬拉松賽的終點,一位穿著婚紗的女生在寒風中等待男友。沒想到男友最後給的答覆卻是,沒跑完,先回家了。一、福州馬拉松終點,婚紗女生在寒風中等待男友近日,在福州的一場馬拉松賽跑上。一位身著白色婚紗的女生在馬拉松的終點,默默等待著參加馬拉松競賽的男友。
  • 跑完馬拉松後的身體變化:身高會暫時變矮,體重會下降
    最近幾年,馬拉松在中國呈現出一種井噴狀態。在今年四月份,中國田協發布了一份馬拉松藍皮書,從這份報告中可以看到,在2019年總共舉辦了1828場比賽,比2018年多了247場。累積參賽人次712.56萬,比2018年的583萬增加了129.56萬。可以說,馬拉松在中國是越來越流行了。
  • 南非一對夫婦在自家陽臺往返跑完馬拉松!他們還有一個更大計劃
    一對南非夫婦住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28日在自家公寓陽臺花費5個多小時往返跑,竟然跑完全程馬拉松!他們還有一個更大計劃:向全球推廣這項居家運動,在疫情肆虐的非常時期傳播正能量。法新社報導,現年41歲的科林·阿林和妻子希爾達通過社交媒體直播了兩人在陽臺跑馬拉松的過程,從黎明跑到中午。他們家的陽臺長20米,這意味著要跑完42.2公裡的全馬,需要跑1000多個來回。他們10歲的女兒吉娜非常乖巧,一會兒給爸媽遞水,一會兒播放音樂給他們鼓勁。
  • 中國臺灣「負能量」的馬拉松引熱議,看到這些標語斷腿都要跑完
    導語:中國臺灣舉辦的這場馬拉松引熱議,看到這些奇葩標語斷腿都要跑完說起最接地氣的體育運動比賽可能就是馬拉鬆了,這是一個大家都可以參加的長跑比賽。在寒冷的冬季,舉辦一場馬拉松比賽讓眾多人參與進來,不僅有利身體健康還能使人充滿活力,所以最近全國很多地方都開始盛行馬拉松,獲得了市民的好評和鼓勵,積極參加。馬拉松比賽上也曾出現過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國外有個國家舉辦的馬拉松比賽中,除了第一名到達了終點之外,其他參賽者全部未到終點,竟是因為第二名帶錯了路,全部參賽者都被帶跑偏了!
  • 〔馬拉松〕第一次跑全程馬拉松就能跑完的感想是什麼?
    歡迎點擊"體育小金人"一鍵關注朋友問我第一次跑全馬就能跑完的感想是什麼Fox 體育臺主播也參與賽會Fox 體育臺主播也參與賽會拉回這一次的臺北富邦馬拉松。會想要挑戰是因為去年有跑完半馬的經驗,今年想試看看自己究竟能到的極限在哪裡?不過長久從事棒球推展的經驗告訴我,任何運動都一樣,沒有好的賽前備戰,要想達到一定的目標好比像在熱水中取冰塊一樣的困難。
  • 4名脊髓損傷者坐輪椅跑完馬拉松,笑稱重在參與,沿途圍觀者高呼加油
    吳帆、盛文定、彭林、劉涵4名脊髓損傷者組成了輪跑團,在輪椅上用手完成了全程共8.5公裡的馬拉松賽程。吳帆稱,比賽就是重在參與,享受馬拉松帶來的樂趣,全國各地的馬拉松都會報名參加。(原標題:4名脊髓損傷者坐輪椅跑完馬拉松
  • 2019年關於馬拉松「最火」的5篇運動健康文章
    01——如何科學健康跑馬拉松為此,本小羊為廣大跑友整理了科學健康跑馬拉松的6句小錦囊,包括:準備、能量、衣著、防護、熱身、恢復。為了健康而跑馬拉松,也要用健康的方式去跑馬拉松,這樣才能跑得更遠。03——關於賽後如何減緩肌肉酸痛今天的馬拉松賽刷新PB了嗎?是否感覺突然間,酸疼感似乎比剛跑完的時候還要嚴重了呢?從3個方面更加地避免或減緩賽後肌肉酸痛。
  • 普通人可以跑完馬拉松嗎?能,真能!
    普通人可以跑完馬拉松嗎?能,真能,你我都能,但需要足夠的努力和勤奮。昨天跑完個人首馬,記錄下過去129天,4個月,100次跑步,850公裡,20000分鐘訓練,從跑渣到全馬的經歷。半馬沒什麼挑戰了,再跑也是重複,上就上全馬,搭進整個12月備戰;月中廣州馬拉松,要求有半馬參賽證書,這不是欺負新人麼;月末黃埔馬拉松,果斷報名;抽籤不中,果斷公益報名,這次家門口的馬拉松志在必得。
  • 沒有運動天賦的她跑完了十三個馬拉松!
    因為他很納悶有著這麼好運動基礎的貴絲居然從來沒有嘗試過馬拉松這項運動。貴絲笑著說好,心想著這老闆一定是開玩笑不當真的。很快她的第二隻球就從天而降了,前老闆聯絡到貴絲跟她說自己和一群跑友一起要去布拉格跑馬拉松,他可以負擔貴絲的費用,他來兌現他的承諾,不過讓貴絲不要有任何壓力,可以跑個迷你馬拉松。
  • 北京馬拉松比賽 我校一附院醫生楊達文中途救人後跑完全程
    昨日上午10時許,在北京馬拉松比賽中,一名選手突然倒地心臟驟停。
  • 體育老師帶班跑馬拉松:學生跑完說「被騙」,原因又燃又好笑
    的槍聲,萬人馬拉松大軍啟程,新天地隊伍的學生和家長參加的是6公裡迷你馬拉松。本以為這群孩子從未跑過馬拉松,可能無法全員堅持下來,結果記者在終點等待時,不到50分鐘,就把所有學生都給盼來了——跑得最快的男生,36分鐘就跑完全程,還遊刃有餘地衝著家長鏡頭擺了個勝利的手勢。
  • 日本馬拉松成功的三大秘訣
    在所有的距離和訓練中,日本人最喜歡的恐怕是馬拉松。日本有我們眾所周知的「市民馬拉松跑者」——川內優輝,還有一些馬拉松僧侶式跑者,在100天的時間裡,每天跑84.39km,是標準馬拉松的兩倍。論絕對成績,當今日本男子210內成績的選手有一大把。在50年前,日本人的馬拉松成績更是遠遠領先肯亞人或衣索比亞人。
  • 帶班跑馬拉松的體育老師又來了!學生跑完卻表示自己「被騙」?原因...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戴欣怡11月28日清晨,「2020曹娥江半程馬拉松」在紹興上虞激情開跑。早上7點半,曹娥江邊寒風凜冽,但馬拉松賽道卻是熱火朝天,12000名跑步愛好者齊聚於此。發動全年級,馬拉松來了!這支初一隊伍,來自杭州市安吉路教育集團新天地實驗學校。目前學校新初一共兩個班,厲亮亮是701班的班主任,同時也是年級體育老師。曹娥江馬拉松之行,就是由厲老師帶領,兩班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可以說是發動了整個初一年級。而且對47個參賽孩子來說,這還是他們人生第一次跑馬拉松。
  • 跑完馬拉松之後才會知道的7件事,你都有經歷過嗎?
    跑馬拉松也是一樣,有些人跟你說跑馬拉松很簡單,稍微練一下就能跑完;也有些人跟你說,千萬別去跑馬拉松,會受傷的。但是,究竟跑馬拉松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只有跑過的人才知道。那麼,有哪一些事情是在你跑完馬拉松之後才知道的呢?1、沒有鍛鍊就去跑馬拉松,真實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