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戴欣怡
11月28日清晨,「2020曹娥江半程馬拉松」在紹興上虞激情開跑。早上7點半,曹娥江邊寒風凜冽,但馬拉松賽道卻是熱火朝天,12000名跑步愛好者齊聚於此。
其中,一支稚嫩的學生隊伍顯得尤其浩浩蕩蕩——47名初一學生,包括隨行的家長,差不多有百來號人,算得上是本次賽事中最龐大的隊伍之一。
發動全年級,馬拉松來了!
這支初一隊伍,來自杭州市安吉路教育集團新天地實驗學校。目前學校新初一共兩個班,厲亮亮是701班的班主任,同時也是年級體育老師。曹娥江馬拉松之行,就是由厲老師帶領,兩班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可以說是發動了整個初一年級。而且對47個參賽孩子來說,這還是他們人生第一次跑馬拉松。
伴隨「三、二、一,開跑!」的槍聲,萬人馬拉松大軍啟程,新天地隊伍的學生和家長參加的是6公裡迷你馬拉松。本以為這群孩子從未跑過馬拉松,可能無法全員堅持下來,結果記者在終點等待時,不到50分鐘,就把所有學生都給盼來了——
跑得最快的男生,36分鐘就跑完全程,還遊刃有餘地衝著家長鏡頭擺了個勝利的手勢。
女孩子跑到終點時,手上拿的東西就多了,有的一路跑,一路從身上撕下暖寶寶,還有的跑完從脖子上解下絲巾,布料被汗浸得都能擰出水來。「跑完身上全是汗,太熱了。」
50分鐘後,47名學生都順利完成馬拉松,在終點會師。穿好衣服,吃了點心補充能量,學生們剛緩了口氣,就開始跟記者「告狀」:「這次馬拉松我們『被騙了』。」
記者忙問原因,結果讓人哭笑不得。
為了5公裡,學生太拼了!
一個月前,同學們就從厲老師那兒得知,要來上虞參加馬拉松。「當時厲老師說跑5公裡,我們之前最多跑過體測的800和1000,5公裡,腦子完全沒概念,心裡也有些沒底,但感覺可以試試。」為了能出去一起玩,同學們為這5公裡卯足了勁開練。
這一個月,除了學校裡加強長跑鍛鍊,學生們在家也都開始自覺運動打卡。跳繩、拉雙槓、平板支撐、伏地挺身……開始幾天,學生們腿酸得上下樓都費勁,一個月練下來,跑個三五公裡都不在話下。
幾個體型偏胖的孩子,尤其擔心馬拉鬆掉鏈子,在家一有空就練耐力。一個臉圓圓的男孩子告訴記者,他家住9樓,每天上下爬三四趟樓梯鍛鍊,還去公園裡跑步。「現在的運動量估計有以前的5倍,每周跑十多公裡,就當減肥鍛鍊。」
對於孩子們這麼自覺地鍛鍊,家長更是喜聞樂見——「今年疫情以來,孩子運動量真的大不如前,我家孩子上半年就重了15斤,平時勸他運動也聽不進去。」一位爸爸說,「難得孩子自己願意去鍛鍊,我們家長就全力支持。」
還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一起鍛鍊,每天一早出門跑步,這次父母陪同參賽,不少爸媽也報名一起開跑。「孩子平時周末都是補習班,也很少有機會到戶外玩,正好班裡組織了馬拉松,不光是去跑步,我們也希望孩子能玩得開心。」
孩子們更是摩拳擦掌,對即將到來的馬拉松躍躍欲試。
全程6公裡?!搞笑的一幕發生了
除了厲老師,所有人都以為全程5公裡,於是馬拉松現場,搞笑的一幕發生了:
5公裡處,新天地的學生們都停下來開始走路,周圍環顧一圈,發現所有人都在繼續衝,孩子的頭上都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3公裡的時候,眼睛發黑,腳上感覺拖了塊石頭;跑到4公裡,大家都覺得希望來了。於是到5公裡時,所有人都停下來,我還招了招手,以為自己勝利了。」一個女生回憶心路歷程,「爸爸正好在賽道外等著,然後他告訴我,全程有6公裡……一下子把我從勝利的喜悅拽回現實。」
另一個男孩子,原來也是長跑「困難戶」,連報名時都還在猶豫。「馬拉松跑到後來,我的頭朝著天,眼睛都要閉起來,想要直接就地坐下,被同行的小夥伴一路鼓勵才堅持下來。好不容易到5公裡,我都開始慢慢走了,結果發現竟然還有一公裡,當時內心是崩潰的。」
話雖這麼說,男生這次還是跑下了全程,這在他預想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5公裡都跑下來了,最後一公裡放棄也太可惜了。」男生還說,最後一公裡,他滿腦子想的都是一篇課文,叫《走一步,再走一步》,「結果真的完成了,我從沒跑過這麼快!」
學生們的反應也在厲老師的意料中,之所以故意把裡程數說少了一公裡,就是考慮到學生們「畏難」的情緒。「孩子們平時最怕的就是800和100米,更不用說馬拉松,如果一開始告訴他們6公裡,不少孩子肯定會膽怯。但他們定下目標,通過一個月的努力,會發現5公裡其實沒那麼可怕,一步步排解他們畏難的心理。馬拉松最後一公裡,他們也不會輕而易舉放棄。」
在記者印象中,這並不是厲老師第一次帶學生跑馬拉松,杭州、蘇州、桐廬……厲老師帶班跑過的足跡遍布各個城市。作為體育老師班主任,帶學生跑馬拉松,可以說是厲老師帶班的「傳統」。
「『讀萬卷書』交給任課老師,我就負責帶領孩子們『行萬裡路』。」厲老師一直堅持「學即學,玩即玩」的原則,這次接手新學校的新班級,他也想通過馬拉松拉近師生、同學間的距離,增強班級凝聚力。從報名到住宿,從裝備到方案,再到參與現場熱鬧的氛圍,這次的馬拉松之行是新班級互相了解的良好契機。
「之所以選在曹娥江跑馬拉松,是因為學生們之前沒接觸過,還跑不了全馬、半馬,正好這場馬拉松有6公裡迷你馬拉松,比較適合學生目前的體力。」厲老師解釋,「另一方面,讓孩子們走出教室和培訓班,酣暢淋漓地鍛鍊放鬆,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
馬拉松現場,每一位參賽者都能在終點獲得一枚獎牌,對這群剛剛突破自我的孩子來說,無疑是最大的肯定。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