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自行車的人 | 生活還在繼續,流著淚也要前行

2021-01-19 辣評社

上小學和中學的時候,我們被迫背誦那些似乎永遠背不下來的課文。那時的課文後面只要有背誦全文或背誦某段的要求,簡直都是噩夢。後來,我們不需要再去背那些課文了,在大學的校園裡為了各種證書戰鬥著,會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重來,會擔心掛科,也會害怕重點班的淘汰。

再後來,再後來的事情我也沒經歷過,但我想,那些不得不去面對的事情,那些生活裡的無奈,從不會離我們遠去吧。看到電影《偷自行車的人》結尾的時候,看著鏡頭裡瑞奇流下的委屈的淚水,我想到了這些。

▊故事梗概

二戰過後,羅馬同許多城市一樣,充斥失業和貧困,人們常常為一個工作機會爭得頭破血流。已失業多時的瑞奇(Lamberto Maggiorani)費勁千辛萬苦獲得一份海報張貼的工作後,卻為這份工作需要一輛自行車犯愁,為了以後的日子好過,他用妻子的嫁妝即床單換回已經當掉的自行車,不想,他的自行車在上班第一天就被盜。瑞奇同兒子布魯諾(Enzo Staiola)尋遍羅馬大街小巷,也沒能找到他賴以活命的自行車,眼見無指望的日子又要降臨,瑞奇決定以牙還牙,可是他的運氣卻沒有別的小偷好。

▊獲獎情況

第22屆奧斯卡金像獎(1950)

最佳編劇(提名) 切薩雷·扎瓦蒂尼

第7屆金球獎(1950)

電影類 最佳外語片

▊辣評

來自導演德·西卡,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代表,《偷自行車的人》是一部很簡單的劇情片,但它所傳達給觀眾的東西一點都不簡單。一輛自行車,是一家人生活的希望;自行車丟掉了,希望也就泯滅了;在尋找自行車的路上,一步步走向絕望;而你欲報復生活,終被生活更重地回擊。

於是這樣的簡單的劇情片成為了經典,半個多世紀後的2001年,中國第六代導演王小帥的作品《十七歲的單車》,同樣講述了一個關於「偷自行車」的故事,通過兩條主要故事線的延伸與交匯,展現了兩個大男孩的青春的痛楚,也成為了一部經典的青春故事片。

《十七歲的單車》劇照

再去回味這部黑白的老電影《偷自行車的人》的時候,會發現有時候社會真的很殘酷。不一樣的國度,不一樣的年代,卻是一樣的真實——我們在這殘酷的社會裡生存。且這殘酷的社會不會給你半點同情:你丟掉的自行車只得自己找;你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絲線索卻只能讓它溜掉;最後你終於找到了偷自行車的人,卻一無所獲。

不是誰都能改變世界,我們皆是凡人。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有在這殘酷的社會中生活,改變自己,適應社會。影片中的瑞奇不曾有過一句抱怨,或許是他的隱忍的性格使然,又或許是在歷經了太多的社會的磨礪後他已懂得,抱怨並沒有用。

很多時候,生活的不幸,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我們一時尋不到地方遮蔽,短暫的不知所措後,只得裹緊了衣衫讓自己變得堅強。

還好,總有人心中還存留著愛,在你有困難的時候陪伴在你身旁,在你最落寞的時候給予你以同情。

也還好,並不是一切都是那麼不幸。沒有了自行車,還有一個乖巧的兒子,還有一個愛自己的妻子,還有一個完整的家,家還在,生活就還在。一醉方休後,假裝忘掉了過去,還可以繼續生活。是呀,人總有一死,為什麼偏要選擇急死。

經歷了這一次,下一次,如果還有下一次,瑞奇一定會變得小心吧,不會再在大意中丟掉自行車。影片中插入了這樣一個小情節:跟丟了老人後,瑞奇無意中把兒子當成了出氣筒,在對小布魯諾的冷漠後,因為突然害怕失去兒子,而變得倍加珍惜。這樣的小情節不僅是影片故事情節的推動點,也是一次告誡:萬不可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

但是失去的終究是失去的,失去的便再也回不來了;一如影片裡通神的女人說的:「如果你今天上午找不到的話,就永遠找不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想要賭一把,想要做錯事,但是不可以這麼做啊,這便是生活的無奈,你不得不去經歷,然後硬著頭皮挺過一切。總有那麼一天,你會重新獲得你曾失去的。

公車依舊擁擠,人潮依舊不斷,生活依舊繼續。影片的結尾,德·西卡告訴我們,生活還在繼續,流著淚也要前行。後來,事情又會怎樣。瑞奇,小布魯諾,羅馬城,他們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還有我們所不知的後來。

後來,經歷過失敗的我們,懂得了生活的無奈。後來,曾經背不下課文的我們,背下了專業書,拿下了四六級。後來的我們都長大了,因為我們在眼淚中看到了未來。

相關焦點

  • 《偷自行車的人》:當自行車成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作為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扛鼎之作,徳·西卡《偷自行車的人》中肩扛攝影機、實景拍攝、長鏡頭的運用都體現了強烈的紀實美學風格。這部1948年拍攝的影片,其靈感來源於報紙上短短的新聞報導,一個張貼畫報的工人瑞奇工作第一天就丟失了自行車,在失業危機的重壓下,他和兒子布魯諾決定在一天內找回自行車,結果未遂人願,丟失的自行車不僅沒有找回,瑞奇還在窮途末路之際從被盜者變成了偷盜者。
  • 如何評價義大利電影《偷自行車的人》?
    對於《偷自行車的人》這種電影,只能用兩個字評價,那就是——經典。之所以說經典,因為它作為藝術作品,即使過了七十年,風採絲毫沒有褪色。也就是說,歷久彌新。七十年前的義大利的狀況,和當今社會的狀況表面不同,但人的困境始終還在。一、惡性循環。
  • 2019年的英國,依舊有「偷自行車的人」
    1948年,義大利導演維託裡奧,德西卡拍攝了一部經典的影片佳作《偷自行車的人》。這部電影一經問世,便引起了當時的影視界的大震動。從此以後,電影的走向開始有了明顯的變化,很多人對於電影藝術本身的探究領域便更加的廣泛了。那部電影被後來稱之為現實主義影片,迄今為止,很多國家,很多優秀的導演,都對於這一領域進行過多次探索。很多現實主義佳作也因此而產生。
  • 一部電影,帶你解讀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風格特徵|《偷自行車的人》
    電影的開篇第一幕,是一群人擠在一起,一個人在尋找勞動工。這一幕就真實地反應了當時義大利的風貌。縱觀整部影片,可以看到當時義大利羅馬的市場,人們的生活方式。劇中他說道「人早晚有一死,但不能被急死」,於是帶著兒子去吃飯。飯館裡有現場演奏的音樂,很符合當時的義大利,還有一桌富貴人家在吃飯,裡奇兒子和富貴人家的小男孩形成鮮明對比。第三幕:男主來回糾結要不要偷別人的自行車,最後偷了,但是被捉到了。自行車的主人原諒了裡奇,裡奇和兒子在人群中前行,因為看了一眼兒子,而沒有忍住淚流滿面。
  • 《偷自行車的人》絕望中的溫暖
    《偷自行車的人》這部影片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奠基之作。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在二戰後,透過一個失業工人的家庭可以反映到當時整個社會的危機。二戰後經濟蕭條,裡奇和起很多其他家庭一樣,他已經下崗兩年了,每天都在政府門口等待著工作的機會。
  • 《偷自行車的人》|羅馬米貴 少年識盡愁滋味
    義大利電影《偷自行車的人》發行於1948年11月,是導演維託裡奧德西卡推出的三部新現實主義傑作中的其中一部(另外兩部分別為1946年的《擦鞋童》和1952年的《溫貝爾託D》)。影片遵從新現實主義影片的特點,情節簡單,自行車是主人公必要的謀生工具,但自行車在他剛開始工作時就被偷了,於是踏上尋找自行車的辛酸之旅。
  • 王者榮耀:夢淚再次上演偷家神技,沒機會創造機會也要偷!
    王者榮耀KPL職業聯賽中經典的鏡頭很多,但要說哪個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話,很多人可能都會把票投給夢淚的無兵線偷塔,當時真的是連解說都驚呆了。當時是AG超玩會和sViper的比賽,局勢上雖然AG超玩會有一點優勢,但sViper防守也很給力,並在後面的團戰中越打越勇,有翻盤的傾向,關鍵時刻,夢淚在隊友4人拖住sViper眾人的時候,直接無兵線偷家,靠名刀抗下水晶最後那致命的傷害,點爆水晶,偷家成功,這次偷家也讓官方後來修改了塔防機制,感覺應該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 荷蘭自行車生活與文化
    當年筆者剛到鹿特丹生活和求學的第一天,室友就告訴我在荷蘭最重要的三件事:1.超巿及巿集的位置(餐餐要自己煮)2.穿著有帽子的衣服(天氣陰晴不定,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颳風下雨) 3.就是要有臺自行車(代步必備工具)。
  • 「奧外4」《偷自行車的人》好人也會被逼成竊賊
    父親不僅找到了新工作,還把自行車贖了回來,這大概是他這一年最高興的事情了。拿回自行車的第二天,瑞奇與布魯諾一起出門,小的去加油站做童工,大的去街頭貼海報。忙碌又充實的一天,最重要還有錢拿。生活就是這樣,貧困的日子裡照進來一束光,以為那是未來。結果一塊板磚把呼吸的通道給徹底堵上,我們又陷入黑暗。對於瑞奇的經歷,這板磚直接拍在了他的腦門上。
  • 工人的悲涼遭遇,反映了當時義大利的狀況,電影《偷自行車的人》
    電影叫《偷自行車的人》,我們都知道自行車會丟,但不知道什麼時候丟,所以男主安東尼奧去神婆住處尋找妻子時,他把自行車拜託給他人看管然後逕自上樓,觀眾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以為轉身回來自行車保不齊就不見了。導演在這裡虛晃一槍,調動觀眾情緒也表現出他對觀眾心理的準確拿捏。
  • 《偷自行車的人》:現世窘境的表徵下蘊含著新現實主義的悲劇內核
    1948年導演拍攝的《偷自行車的人》獲得第2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第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說到電影《偷自行車的人》,大家會想到新現實主義流派,其新現實主義是以二戰結束後為社會背景,是反法西斯抗爭運動的產物。導演取現實社會小人物身邊故事為題材,多採用非職業演員和長鏡頭,不重戲劇手法而重紀實手法。
  • 這部影史經典,應該這樣看——《偷自行車的人》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片中人物矛盾以及社會矛盾以一種很具象的方式呈現給觀眾,那部電影反應了當時的社會矛盾以及階層,影片通過一個自行車的失與得,牽動著兩個家庭的命運,同事對於當時的社會平民的生活也進行了著重描寫,總之,我們通過那部電影看到的,遠遠比一輛自行車要多得多。但是大多數影迷對於那部電影的評價卻是毀譽參半,雖然那是一部經典的影片,但是卻因為之前有過參照物而在影迷心中變得難堪。
  • 歌曲《流著淚微笑》歌詞賞析
    流著淚微笑 - SHY48詞:上海星四芭曲:井上義正空蕩的房間情緒在亂繞話要怎麼去形容才讓你明了那一句再見驚動了心跳眼淚來不及思考沉默的畫面 在向我警告其中的溫柔變微妙愛的感覺慢慢變老在陰霾中不停燃燒此時此刻你還在想我嗎是這樣嗎如果誠實回答看你遠去 眼淚慢慢落下一個人能習慣沒有你在的世界嗎此時此刻你還在想我嗎還在回憶你說的每句話字字句句落下刺痛我的臉頰旋轉木馬傻傻看我流著淚淡淡微笑著的牽掛永遠不變的童話
  • 【人物誌】伊布拉希莫維奇:偷自行車的上帝(下)
    東歐的政治動亂絲毫沒有幹擾到那裡人們的生活。他們和往常一樣,彼此間和諧地相處著,為自己的理想奮鬥著。但是那段時期,伊布的生活,伊布的性格開始發生了變化。他似乎慢慢覺醒了,內心裡的上帝開始佔據了他的人格,腦中也回憶起了最初來到人間的目的。「我需要一輛自行車!」「茲拉坦,你看這是什麼?」哥哥指著商店裡頭一輛嶄新的自行車。「哇!
  • 流著淚說分手,愛比不愛更寂寞
    《流著淚說分手》填詞:金志文 譜曲:金志文編曲:金志文 原唱:金志文《流著淚說分手》該歌曲收錄於金志文2009年發行的專輯《愛比不愛更寂寞》中。這是金志文自己作詞作曲的一首老歌,可能大家更熟悉他另一首比較火的歌曲—《遠走高飛》,《遠走高飛》所表達的態度很好,符合人們的嚮往,而這首《流著淚說分手》比較傳統的情歌,不過,我特別喜歡他的曲調,很好聽。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忘不掉的人,你總會在無聊的時候想想,走在夜晚的大街時想想,聽著歌想想。
  • 喬丹流著淚開玩笑!稱要出哭泣表情包,瓦妮莎都被他逗笑了
    回顧了自己愛人和女兒的點滴之後,瓦妮莎在所有人的掌聲中下臺,喬丹攙扶。白曼巴黛安娜-陶勒西、吉安娜好友薩比麗娜-約內斯庫和湖人GM佩林卡等人,他們也都現場追憶和緬懷科比。之後是科比的偶像麥可-喬丹,喬丹剛一上場,鏡頭就對準了瓦妮莎,她流著淚,靠在家人旁邊。
  • 首款"偷不走的自行車"問世
    三名智利工程師宣稱發明了世界上首款「偷不走的自行車」,他們表示,這下那些信誓旦旦的偷車賊肯定沒轍了。這款自行車名為「尤科」,看上去跟普通自行車沒什麼兩樣,但車身底杆可以分成兩部分,環繞在一根柱子上。發明者稱,拆開車身主架、重新組裝成一把鎖,這一過程僅需10秒。一旦自行車車座杆形成一把鎖,偷車的唯一辦法就是把車切開,這樣做的話自行車也就毀了。
  • 十二星座裡,誰會流著淚說分手?
    當一段感情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沒有辦法繼續走下去時,我們或許不得不分手。面對分開,有的人沒有辦法接受會苦苦挽留,可是有的人就算心裡再難過再心痛,哪怕流著淚也會選擇與對方好聚好散。讓我們一起看看十二星座中會流著淚說分手的幾個星座吧,你上榜了嗎?
  • 遼寧一男子偷自行車藏家裡,一查竟然有41輛
    他偷來的自行車也曾掛在網上出售,但是一輛也沒賣出去。放在外面怕被人發現,全部藏到了房間裡。隨後,辦案民警帶著範某某到其家中搜查被盜自行車。雖然範某某已主動交代偷了 " 不少 " 的自行車,但是範某某打開家門的時候,辦案民警還是吃了一驚。" 家裡到處都是自行車,只剩下一個落腳的地方了。" 民警現場共清點出 41 輛自行車。範某坦言,這些都是他在 4 個月的時間裡偷來的。
  • 讀睡詩詞精讀|茅簷境靜曜冰眸,老屋人移見淚流
    《七絕·旅途雜詩三首》文|江波 (四川)(一)茅簷境靜曜冰眸,老屋人移見淚流。旅泊荒郊芳意晚,霜痕照影半悲秋。(二)香雲不礙雨簾斜,獨立長天看晚花。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