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體式的練習是與身體建立聯繫並提高意識的絕佳方法。在瑜伽課上,經常會聽到一些解剖學術語,尤其是在識別肌肉群,骨骼和關節方面。雖然初學者可能不知道髂腰肌實際上是什麼,但肯定會在課堂上聽說過。
髂腰肌問題的誘因一般都是缺乏鍛鍊且緊張縮短。比如:久坐、開車、看書、寫作、辦公等等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緊而無力的髂腰肌會妨礙身體血液循環,導致肌無力、神經反射等問題。這些問題會導致內臟下垂,小腹外凸,腰椎後側壓力增大、臀肌無力等,所以髂腰肌的緊張和肌無力都是體態的隱形殺。
髂腰肌緊張的伽人,一般腹股溝也很難打開,後彎通常也會受到限制,瑜伽小橋式、輪式這些體式,髂腰肌的位置會一直打不開。
首先來了解一下髂腰肌
髂腰肌通常簡稱為腰肌。它是髖屈肌群中最強的肌肉,起於腰椎的上椎骨,並附著於股骨小轉子(大腿骨頭附近的一個微小突起)。它是將腰椎與下半身相連的唯一肌肉,因此對姿勢和身體運動(包括瑜伽)的都會有很大影響。
腰大肌(部分)負責促進髖關節屈曲,或將大腿和脊椎拉向彼此。像船式和烏鴉式,需要深屈髖來激活腰肌。當腰肌繃緊時,腰椎過度伸展,在諸如駱駝式或橋式的後彎中可能會感覺到。因此,要延長腰肌,可以練習打開身體前側的姿勢。
要增強腰大肌,可以練習以下姿勢:
大腿前部積極地朝向腹部前移,或更巧妙地使用腰肌將骨盆保持在中立位置。
以下瑜伽姿勢也可有效延展和增強髂腰肌
1,低位衝刺
後膝觸地是一種較容易的弓步,該體式有助於以延長後腿的腰大肌。
下犬式開始,前腿向來到雙手之間,膝蓋彎曲呈90度,然後將後膝蓋向下放在墊子上,提起臀部,以保持腰椎的長度,同時呼氣時骨盆下沉。雙手可以放在大腿前部,或者上舉過頭頂。
2.蜥蜴式扭轉
扭轉的蜥蜴式加深了您在低位弓步中獲得的彈力。
從下犬式開始,將右腳向前移至右手外側。雙手與前腳保持在同一條直線上。將您的後膝蓋放在墊子上,彎曲後腿,使腳後跟朝向臀部。將右臂放在您身後,握住後腳的外緣。呼氣時,彎曲右肘,將左腳後跟拉向臀部。這是後腿股四頭肌的拉伸。著重於朝肚臍抬起髖骨的前部,以延長腰大肌。
3.膝到胸式
仰臥,屈雙膝,膝蓋位於腳後跟上方。將右膝蓋伸向胸部,將手指放在脛骨頂部,然後將大腿拉向腹部和胸部的右側。保持右臀部周圍的肌肉放鬆。開始向前行滑動左腳,將左腿儘可能直地伸到墊子上。伸展左膝蓋時,將注意力集中在左臀部的前面。積極地下壓左腿的後部,特別是大腿內側,這將有助於延長左腰大肌。
4.半船式
手杖式開始,抬起並拉長脊椎。彎曲膝蓋,使腳後跟更靠近臀部,雙手向前伸,保持脊椎延展的同時,開始向後傾斜。軀幹的重量被拉到地板上,但腰大肌的收縮有助於保持脊柱正位。船式的這種調整是加強腰大肌的好方法。
在全船式下,將腳後跟抬高至與膝蓋(或雙腿完全筆直)對齊的位置,重點是使脊椎保持軸向伸展。拉伸腰肌,以使大腿和前身彼此相對。
5.單腿板式
從四足跪姿開始,然後來到板式。肩膀在手腕上方,使手臂垂直,並中正脊椎,確保骨盆不會向地面塌陷。吸氣,凝視前方,呼氣,抬起右腳懸停。保持骨盆中立。兩邊的腰肌都會被激活,也會增強,以保持骨盆穩定。具體來說就是,右腿的腰肌將穩定抬高的腿,而左腿的腰肌將穩定骨盆。
注意:兩側都要做。
腰大肌是我們瑜伽練習中的關鍵肌肉。我們輕鬆進行體式練習可能取決於我們腰大肌的強壯和靈活。腰大肌除了在瑜伽練習中,還會直接影響我們的姿勢,是增強和延長肌肉的重要力量。可以減輕下背部疼痛,改善整體姿勢,並使身體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