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很多人的眼裡,社區民警管的就是家長裡短、婆婆媽媽的事。在很多電影橋段中,騎著一輛破舊自行車,在院裡不停和居民打著招呼,就是對社區民警形象的刻畫。
實際上,社區民警的工作並非如此枯燥、呆板,他們照樣能夠活出自己的精彩,幹出自己的不平凡。
白天值班執勤,夜間巡邏,還要參與統一行動……採訪西寧市公安局城北公安分局朝陽派出所北川河東路社區警務長李金龍後,記者才真正了解到,原來社區民警的工作並非人們看到的那樣輕鬆自在。
喬裝打扮抓住「癮君子」
今年7月份的一天,李金龍喬裝打扮,化裝成一名普通市民,融入建北巷來來往往的人群中。今天,他接到的是抓捕一名吸毒人員的命令。
經過反反覆覆看照片,嫌疑人的樣貌早已刻在了李金龍的腦海裡。然而,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嫌疑人仍然沒有出現,難道提供的線索有誤?
李金龍並沒有遲疑,他選擇繼續堅守,和所裡其他的民警足足等了7個多小時,嫌疑人終於出現在視野裡。「上!」一聲命令下,李金龍一個箭步衝上前去,將準備逃跑的嫌疑人制服抓獲。
「別人能堅守,我也一定能!我決不掉隊,更不拖隊伍的後腿。」李金龍事後說。
今年已經55歲的李金龍並非「科班出身」,2009年5月由企業公安處轉制到城北公安分局朝陽派出所工作,先後在刑警中隊、治安中隊工作,2010年6月擔任祁家城社區、北川河東路社區警務長。
從一名企業民警一下子到公安民警,對於李金龍來說不僅是一次人生的轉折點,更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由於業務不精通、不熟練,開始他工作壓力很大,但是沒有退縮,因為曾有6年的「摸、爬、滾、打」服兵役史,軍人身上的那種堅強、耐力、樸實、責任感絲毫沒有減退,自加入警隊以來,在平凡的崗位上,他無怨無悔,兢兢業業。特別是擔任管轄區警務長後,為了儘快轉變工作角色,幹好本職工作,他利用空閒時間學習法律業務知識,虛心向其他同志學習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實踐、總結。另外,針對自己不會電腦操作這一弱點,努力學習電腦方面的知識,很快適應了新的工作崗位。
由於工作突出,李金龍被嘉獎6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3次、優秀公務員4次。
守好轄區安全的「大門」
李金龍的責任區處在城鄉接合的地段,所管轄18個企事業單位、4個大型建材市場、1所學校、2所幼兒園、300餘家商鋪,常住人口2700戶15000人,暫住流動人口4600多人。
這一片區的治安狀況比較複雜,針對這一問題,李金龍想了很多辦法,首先從出租房屋、暫住人口、流動人口的管理入手,加強摸底和登記工作。
為此,李金龍帶領同事經常利用下班時間逐戶逐人進行登記,再把所有登記錶帶回派出所進行網上核查。因為一直這樣堅持工作,李金龍根本顧不上正在準備高考的女兒,只能把女兒託付給家裡的老人看管。經過連續兩個月加班加點的工作,終於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了任務。
在管理好暫住流動人口的同時,李金龍不斷加強轄區防範宣傳工作,從增強群眾自我防範意識入手,在居民樓院張貼「警情提示」,給過路群眾、轄區居民印發防範宣傳單。特別是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面對全年的目標工作任務,他及時深入轄區單位、企業為他們組建「四隊」聯防聯控機制,即疫情聯防聯控隊、治安聯防隊,志願者服務隊、義務消防隊組織,為轄區疫情防控和社會穩定守好門、把好關,取得明顯成效。
心繫群眾寫出人間大愛
社區民警就是老百姓身邊的守護神,就是老百姓的貼心人。在入戶走訪過程中,李金龍發現兩位老人雙目失明,兒女常年在外打工無人照顧,由於他們行動不便,未辦理第二代身份證,無法辦理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
根據這些情況,李金龍迅速向所裡領導匯報,派出所領導親自開車接兩位老人家到所裡辦理身份證,把辦好的身份證送到了老人的手裡,並陪同兩位老人到社區等部門辦好了醫療保險。隨後,李金龍把自己的手機號留給了兩位老人,讓他們有事隨時打電話。兩位老人也把李金龍當成親人。
在對釋放人員和違法青少年管理上,李金龍更是注重一個「情」字。轄區魏家莊有一個叫小劉(化名)的年輕人,因盜竊罪被判過刑。在交談中,李金龍了解到小劉經常和父母鬧矛盾,於是主動找他談心交流,讓他孝敬父母,踏實做人。在李金龍的真情感化下,小劉學會了開車,有了穩定的收入,和父母的關係也融洽了。小劉的父母非常感動,拉著李金龍的手,有著說不完的感激話。
微笑和幫助是基層民警做好群眾工作的有效方式,在李金龍眼中,群眾就是自己的親朋好友,他總是喜愛將微笑和幫助送給那些需要的群眾。哪怕是群眾的一件小事,他也當成自己的大事來辦,一舉一動體現出強烈的親和力。「作為一名人民警察,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群眾辦點好事、辦點實事。」李金龍說。
【來源:青海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