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抖窮,樹抖死」,其實還有下半句,但許多人不解其意

2020-12-23 網易新聞

文|武品文史

眾所周知,古代科技水平低下,交通水平也非常落後,民間百姓一旦發生什麼事情,如果不是觸及到了國家的利益,是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因此民間就會總結出許多的俗語,然後在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下去,以此達到警醒世人的目的。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古人流傳下來的一句俗語:「人抖窮,樹抖死」。

深刻含義

這裡的「抖」說的是浮躁,嘚瑟的意思,意思簡單明了,就是要警告世人,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業,要學會謙虛和善,千萬不要心浮氣躁,不能有一點成績就到處炫耀,這樣只能讓別人感覺厭煩,讓自己一直處於貧困的境地。

「樹抖死」的意思和前面一句相互呼應,意思是說:人做事要腳踏實地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聽風是雨,那樣容易受人擺布,成為冤大頭。

就好像樹一樣,如果一陣風颳過來,樹就搖來搖去,那麼這棵樹遲早要死掉,而原因就在於自己的不穩重,左右搖擺。

反觀那些穩紮穩打的樹,大風颳來的時候,也就是樹梢隨之搖擺幾下,根本無法動搖根基。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確實讓人欽佩,短短兩句話,就說出了這麼多的道理,值得後人一直學習。

下半句

不過這句俗語其實還有下半句,但許多人並不理解這其中的道理,這下半句就是「男抖窮,女抖賤」。

特別是「女抖賤」,許多人不理解,這抖和賤有什麼關係?

「男抖窮」,則說的是男人愛抖腿的毛病,相信許多人都有,小編以前也有這個毛病,特別是在學生時代,每次遇到高興的事情,就會不由自主地抖腿。

其實抖腿給人的感覺非常的不穩重,也非常不禮貌,另外還有一種嘚瑟,不知天高地厚的感覺。

如果是朋友之間倒也無所謂,但如果對方是合作夥伴,是自己的上司,那麼這絕對是一個壞印象,是自己事業上的「絆腳石」。

但是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人們發現抖腿其實是一種病症,而這個病叫「抖腿症候群」,一種神經性疾病,人在貧血、腎臟不好等情況下,都會出現這種疾病。

這這種病症如果不能及時的治療,就會形成習慣,一旦遇到緊張、焦慮以及煩躁等情況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抖腿,而且很難戒除。

所以不論是一種習慣,還是病症,抖腿都是一種不好的表現,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

而「女抖腿」則是古代的一種封建觀念,古人認為,女子應有的形象是顧盼生姿,舉止優雅,而抖腿則會破壞這種形象,是一種「賤」的表現,也就是所謂的「輕浮」

拋開抖腿是否是一種病症不說,如今的社會,用「賤」字來形容女子愛抖腿確實有些過分了。

所以說,古代的俗語雖然有許多可以借鑑的地方,但是卻也帶有許多舊觀念和習俗,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大家覺得對嗎?

參考資料:《俗語大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是啥意思?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長見識了
    俗語最初起源於民間,是老祖宗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總結而出的道理。尤其在我國古代,那個時候交通不便,信息也不發達,而通過俗語口口相傳,能讓人們少走很多彎路,規避掉很多陷阱。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人抖窮,樹抖死」,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也同樣的精彩,也是精華所在,卻少有人知。
  • 喜歡抖腿的人心裡都有一臺縫紉機,老人卻說「人抖窮,樹抖死」
    提要:農村俗語說「人抖福薄,樹抖葉落」,你喜歡抖腿嗎?老人常說的「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這句話什麼意思。小時候也很喜歡抖腿,是那種不自覺的腿就抖起來了。從這句來看人們抖腿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人抖起腿生活就會變的貧窮,這個看起來並沒有太大的聯繫啊,這裡面的聯繫下面再詳細的講。先來可能比較容易理解的部分,「樹抖死」這句容易理解,樹木的根是樹木的根本,根基鬆動了自然是長不好的。如果一棵樹在風雨中就來回晃動,那麼這棵樹是不會活長久的。再來看這句的當中涉及到「人抖窮」的這部分內容,人抖腿就會窮,看起來並沒有太大的聯繫啊。
  • 為何家中長輩總告誡我們不要抖腿,俗話:人抖窮,樹抖死有何含義
    俗語文化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接納,甚至成為很多人的口頭禪。俗語最初起源於民間,即使在我國古代那個交通信息不便的時候,通過俗語口口相傳,能讓人們少走很多彎路,規避掉很多陷阱。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思考的時候、或成功的時候、或放鬆的時候、或吃飯的時候,身體會不由自主地抖動,家中長輩會告誡我們不要抖,人會越抖越窮的。
  • 俗話說:「男抖窮,女抖災」,抖腿很常見,為何會越抖越窮?
    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見到一些人不經意間會抖腿,久而久之還會養成習慣。以前人認為這種抖腿的習慣是很不好的,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男抖窮,女抖災」,下面就來看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男抖窮,女都賤;男不三,女不四」,啥意思有道理嗎?
    如今,距離農民收穫的時間已經不足十日了,這鮮有的閒暇時光,伴著微風徐來,村口處的大榕樹下早已聚滿了人群,有四人一桌打撲克的,也有三三兩兩坐在石凳上拉家常的,其中俗語是老人們談論的焦點,大家在一起「鬥智鬥勇」,每有經典的俗語冒出,總會贏來滿堂喝彩,其中有三則俗語,最為讓大家深思,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老祖宗為什麼說「男抖窮,女抖賤」?愛抖腿的人到底哪錯了
    傳說每個愛抖腿的人,心裡都住著一臺縫紉機。有這個習慣的人,吃飯能抖一抖,工作能抖一抖,甚至睡覺也能抖一抖,對他們來說,抖腿就像轉筆、打響指一樣,是個讓自己放鬆的方式。而那些不愛抖腿的人,往往對這一行為深惡痛絕:你抖什麼呢?為抖音代言?
  • 鄉下人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
    鄉下人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講農村俗語都是,在農村無論大人小孩都能說幾句,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農民生活經驗的總結,簡練而押韻,講起來也比較有趣,尤其符合農村人愛侃大山的特點,用方言拉哌時突然冒出一個句子,給人很有學識的錯覺,而且這些俗語確實很有道理,對做人做事有借鑑作用,像『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
  • 古人說的「男抖窮,女抖賤」有依據嗎?在古代抖個腿都不行嗎?
    但是你知道嗎,在古代,抖腿可是一件被人認為可恥的事情,甚至有「男抖窮,女抖賤」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在古代抖個腿都不行嗎?來源實際上這句話的原話是: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那為什麼在古代人眼中,抖個腿說法這麼多呢!
  • 農村俗語丨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看起來好像是種迷信的說法,仔細領會卻很富哲理。是一種沒素養、舉止行不當的體現,觀其言行,便知為人處世的態度。對生活態度的嚴謹與否,自然影響一生的運道。具體來說是什麼意思呢?一、男抖窮。
  •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為經典,說透人性現實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海明威,在其作品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言流傳,如「人生來,不是為了被打敗的」,還有「人用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前一句說的是生命的雄渾壯闊,後一句講的則是需要人們花費一生時間去學習改進的「說話」。
  • 心理學:男抖窮,女抖賤,關於抖腿那些事
    俗話說得好,一千人個人,有一千個思想,一萬個人,有一萬種姿態。不過每個人人雖有不同,其身上卻保留著很多先天和遺傳的特徵、動作和反應。比如說抖腿,從男人都愛女人,從小孩到老人,想必有很多人都存在這個行為共性。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農村俗話諺語相當多,每一句俗語都是很精簡,字數不多,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又能給後人帶來各種生活上的提示。這些俗語警句也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總結出來的,都是經歷過多少代人生活的經驗獲得的結論,又被一代代人口碑相傳留給了後人。
  • 抖抖抖!為什麼有的人一抖腿,就停不下來?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吃飯抖、看劇抖、開會抖……只要一沾上椅子,抖腿就無處不在。當你正專心工作的時候,眼前電腦突然「嘚嘚嘚」頻繁地顫動起來,驚慌地以為是地震,低頭一看才發現,原來是周圍同事在抖!腿!俗話說:「每個愛抖腿的人,心中都有一臺縫紉機。」那時時刻刻在抖腿的人,心中得有多少臺縫紉機!那麼問題來了,經常抖腿的人,有啥特殊之處?是什麼導致ta如此不能自已呢?1.對抗久坐當你坐著辦公、刷劇入迷而一動不動的時候,是不是感覺很爽?!
  • 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它下半句更現實,很多人都不願意接受
    中國古代留下來不盡其數的俗語典故,但是有的我們往往只知上句而不知道下句,關於「笑貧不笑娼」,歷史上是沒有書籍記載這句話的,它是古人對人生經驗總結性的一句話,相信大家也經常聽到,但是你知道下半句是什麼嗎?
  • 俗語「說曹操,曹操到」,其實還有下半句,但無人敢說
    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有著很多俗語的,現在就來給大家說一個俗語,它就是「說曹操,曹操就到」相信很多人一定都有聽說過。意思就是想要一件事出現的時候,馬上就合心意的出現了。那麼對於這個俗語,大家知道它的典故和來源嗎,其實這句俗語也是有一個下半句的,那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只知道上半句不知道下半句的俗語,99%的人都答不上來!
    俗語,顧名思義就是通俗易懂的語言,一般這些俗語來自民間,其特點就是簡單易懂又很形象 ,都是人們生活經驗的總結,一看就懂又充滿哲理, 所以經過一代代人的口口相傳,受用至今。說起俗語,大部分人都能 簡單上的說上幾句,比如「飽漢不知餓漢飢」,說的就是不能設身處地為有困難的人著想。還有很多的俗語,人們只知道上半句而不知下半句,其實有時候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如大家非常熟知的「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俗語表示人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風水輪流轉,強勢的人不會永遠強勢,弱勢的人不會永遠弱勢。
  • 抖腿的好處 白領這樣抖抖更健康
    有些人習慣性的抖腿,又害怕抖腿不好想要控制抖腿,其實,抖腿只是一種習慣,能夠控制的住的抖腿都不是病,與腎虛也沒有關係,久坐上班族抖腿反而更利於健康。抖腿一直被人們認為是一種不雅行為,但是還是有些人會不受控制的抖腿,特別是上班族,其實,上班族抖抖腿並不是什麼壞事,上班族抖腿反而還有些好處,對於抖腿是因為腎虛的這種說法也不正確。久坐上班族「抖抖腿」更健康抖腿是許多人都存在的習慣,但是也經常被看成是修養不足的一種體現。然而,事物都有兩面性,對於久坐的上班族來說,中醫反而要建議他們多「抖抖腿」。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俗語,是老祖宗用切身的經歷得來的結果,其實用性和哲理性都被大眾所認知。它的存在,也讓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同時還具有地方特色。俗語的趣味性,可謂無處不在,比如「兔子不吃窩邊草」,「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硬如鐵」;再比如「狗急跳牆,人急懸梁」,「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等等。這些富含哲理和趣味的俗語,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禪,時不時就會說上幾句,不僅能結合實際語境表達內心的想法,還能委婉的勸誡和警示身邊人。
  • 越抖越窮還真有一定道理
    在十分緊張刺激的時刻,抖腿可以分散注意力,讓那些感到不安的人放鬆下來。但對於那些情不自禁抖腿的人來說,它卻是相當煩惱的,因為在世界的大部分文化裡,這都是一個不禮貌的行為。抖腿大多時候被認為不禮貌在中國,有一句俗話:男抖窮,女抖jian(無意冒犯,一句俗語而已),從這樣的俗話中就可以看出,我們的老一輩並不喜歡「抖腿」的人,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少有這種約束了。
  • 俗語「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為何這樣說?蘊含大道理
    文/尋蕭農村俗語:「樹搖葉落、人搖福薄,男抖窮女抖賤」,蘊含深刻哲理在生活中,我們遇到很多很多有著自己習慣性的小動作的人。他們的有些小動作不會引來人們的反感,甚至有點可愛,但是有一些小動作就會讓其他人厭惡不已,比如說:抖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