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顧名思義就是通俗易懂的語言,一般這些俗語來自民間,其特點就是簡單易懂又很形象 ,都是人們生活經驗的總結,一看就懂又充滿哲理, 所以經過一代代人的口口相傳,受用至今。
說起俗語,大部分人都能 簡單上的說上幾句,比如「飽漢不知餓漢飢」,說的就是不能設身處地為有困難的人著想。還有很多的俗語,人們只知道上半句而不知下半句,其實有時候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如大家非常熟知的「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俗語表示人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風水輪流轉,強勢的人不會永遠強勢,弱勢的人不會永遠弱勢。所以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要冤冤相報,得理不饒人,給自己留條後路。這也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種哲學。但是下半句也是精華的部分,那就是 「該放手時需放手」,道出了人的寬容與灑脫。
這樣的經典俗語還有很多,快來看看那些耳熟能詳的俗語,它的下半句到底是什麼呢?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人認為外語難學,其實中文才是最難學的,因為廣泛的包容性和歷史性,我們中國的俗語都會有很多種意思,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