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還有下半句更加精彩,早知道早受益

2020-12-15 國學大觀園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在各種文化的交織之下,我們可以更好的生活,也可以讀著文學經典啟發我們的智慧。無論是唐詩宋詞的儒雅,還是言簡意賅的俗語老話,都是先人們智慧經典的一部分,也是中華文明傳承的見證。

孔子曾經說:「有朋自遠方來來,不亦說乎」,由此可見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十分注重禮節的。而這裡所說的朋友,也是中國人最看重的一部分。一個人如果結交了好友,就會從中學習到很多東西,自身也會跟著變富起來,不僅僅是物質條件的富有,更多的是對這個社會的認知。

相反,如果結交的都是一群狐朋狗友,就會在我們的人生路上多一些磨難,少一些開懷暢飲。所以對於如何交友,老祖宗就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兩腮無肉不可交」。

對於這句俗語老話,想必很多人都曾聽說過,那麼這句話從表面意思來理解,說的是一個人如果面頰上面沒有肉,就不要去深交。說到這裡有的朋友就要問了,為什麼老祖宗有這樣的說法,難道真的是在以貌取人嗎?

事實上,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相由心生」的觀點。古人認為,如果一個人心地良善,那麼在面相上也會十分和藹可親,長得也很慈眉善目。如果一個人尖酸刻薄,那麼他的長相就很難以恭維,甚至讓人看了之後不寒而慄。

形容一個人的面相,類似這樣的成語有很多,比如「賊眉鼠眼、獐頭鼠目」等等,當然也有和顏悅色、心慈面軟等等。而「兩腮無肉不可交」說的就是某些人腮幫子沒有肉,這樣的人感覺十分刻薄和陰險,如果和這樣的人交往,就會暗中吃虧。

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更加的精彩和耐人尋味,就是「滿臉橫肉為兇相」。為什麼說下半句更加的經典呢,其實是有原因的。

首先後半段的「橫肉」說的就是兇惡的肌肉,一個人的臉上都存在肌肉,但是並不明顯。而一個總生氣的,或者總耍橫的人,面部表情會經常處於緊繃的狀態,時間久了就生出一副兇惡之相。老祖宗認為,這樣的人是惹不起的,看到後要儘可能遠離。

其次從深層次的角度去理解這句俗語,所謂「滿臉橫肉為兇相」其實就是在說他平時的為人,眾所周知,一個人只有和氣才會生財,如果每天都對人吹鬍子瞪眼睛的,自然身邊的朋友都會遠離。有句老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那麼兇惡之人,身邊的朋友也都不是善良之輩,與這樣的人交友,就好比和老虎做朋友,最後肯定是自己受傷和吃虧。

其實我們縱觀整句俗語,處處都反映了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其實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面相的確能代表一個人的心聲,一個人心地良善自然會十分謙遜有禮,而一個心地狡詐兇狠之人,面相上就會十分不友善。

其實這句俗語,也是古代人們追求趨吉避兇、明哲保身而總結出的智慧之言。其實我們看一個人的性格,也要和他多接觸,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相處得久了,就會知道對方是不是真心。在沒有判定一個人是不是值得深交的前提下,是不要隨便交心的,這就是這句俗語背後真實的含義。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顯老祖宗的觀人智慧,鮮為人知
    比如,今天要講的一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個是關於給人相面的經驗之談,但是,它的下半句更加精彩,只是很多人不知道。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兩腮無肉」,就說兩腮凹進去了,這種人臉型就顯得非常瘦。古人認為,這樣的人通常是陰險狡詐,不講情義,不值得交往。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被奉為經典,這樣的話能信嗎?
    當然還有一部分,不但不科學,還有些誤導的作用,可是依然有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 小編今天就來聊聊這麼一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這句俗語,小編看來就不太妥當,為什麼說這句俗語不太妥當呢?接著往下看。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面還有半句,說得才過分,卻很少人知道
    文/當年一木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面還有半句,說得才過分,卻很少人知道。然而,現實生活中,更多的人卻恰恰相反,都是以貌取人,由此還有一種說法,叫」相由心生「,就是說通過看一個人的相貌,就可以判斷這個人的人品、性格、能力,以及是否值得交往。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到底啥意思?這後半句也非常經典
    這些文化形式,直到現在還在我們的社會中流傳,而俗語這一形式,也一直在民間所流傳,成為老百姓很喜歡的文化。其中一些俗語,就很好地反映了普通的社會現象。比如「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大家在生活中就會經常可以聽到,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講一講。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一句觀人術很準,然而十人九不知
    在古時候不但有唐詩宋詞,還有對聯以及俗語等等文化載體,這讓我們的文化更接近人民群眾,加大了人民的流傳途徑,讓人能夠將文化好好地傳承下來。而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俗語這種文化載體。早在古時候我們就能夠通過長相以及聲音來判斷一個人的是否能夠深交。而正好有一句俗語能夠讓我們更加清楚這種觀人術,這句俗語就是「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這一句話我們常常聽見我們的長輩說起,然而這句俗語的下半句其實更加的經典。在古時候很多人將能夠看面相的人叫做相士,在隋唐時期就有一位叫做袁天罡的相士,非常的擅長看相,還能夠通過聽風的聲音來判斷吉兇。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最經典的是下半句,跟老祖宗學習觀人術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沒肉,這種人大多是很有頭腦,所以我們跟這樣的人待在一起,一定要注意小心吃虧。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很多人只知道這句"兩腮無肉不可交",但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滿臉橫肉為兇相。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一句更經典,古人的觀人術
    早在我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人總結了整套通過觀察人的長相、聲音、氣色等特點來判斷他人的面相理論。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一半句更經典,古人的觀人術。「兩腮無肉不可交」還有一個我們平時也聽的比較多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它的意思是指不要和臉頰兩腮無肉的人交朋友。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觀人智慧
    比如,有一句老話是「兩腮無肉不可交」。意思就是說,人臉的腮腺位置上如果很瘦,沒有肉感,那麼這樣的人是不值得用心去深入交往的。所以肥瘦和人的好壞有什麼必然的聯繫?這樣的判斷真的科學嗎?難道是有大數據做過統計?
  • 「兩腮無肉不可交」都聽過,其實下半句更經典,知道的人卻不多
    其中,很多民間流傳的俗語便是從這些理論中延伸發展出來的。譬如說,「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很明顯,這就是古人數千年來一種固有的認知,他們認為兩腮無肉的人,是不值得深交的。一、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想來大家也能夠理解。簡單的來說,便是古人認為一個人若是兩腮無肉,那他非常有可能是一個陰險小人,而這樣的人,則是不適合交朋友的。咋一看,這就不是我們常說的以貌取人嘛!沒錯,在古人的認知中確實有這樣固有的觀念。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在古代,有一句俗語非常流行,叫做「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這句話很好理解,它說的就是,不要與腮幫子比較瘦削的人交心。因為古時候,兩腮無肉的人常被認作是陰險狡詐之人,如果是女性的話,則會被認為是克夫相,這樣的人往往被認為是心機深重,而且由此誕生了很多成語,比如「尖嘴猴腮」。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說的一點不錯
    不過更加大眾的普通人並沒有這個地位與能力,所以雖然在觀人術方面也有著很深厚的心得,但是卻並不是以著書立說的形式宣揚,而是以俗語的方式口口相傳開來,如「兩腮無肉不可交」便是如此。說的是一個人腮幫子上沒有什麼肉,男性看上去就給人一種陰險狡詐的感覺,而女性則很容易給人一種狐媚之感。形容兩腮無肉的詞語也大多是一些類似於「尖嘴猴腮」之類的詞語。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雖不能說絕對,但並非沒有道理可言
    我國有很多俗語,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那就是兩腮無肉不可交,雖然不能說絕對,但其實還是有一些道理的。其實這句話到底應該怎麼理解呢?當中講的兩腮無肉不可交,從字面意思就能夠看出一個人,如果兩腮沒有肉往裡面凹陷面黃肌瘦,這個人的面相給人感覺非常精靈而且機靈古怪,因此和這樣的人交往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的心眼很多。
  • 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智囊全集》中就有一些觀人方法,被稱作"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早年研究《智囊全集》,並結合書中內容加以應用,最終寫了一本觀人看人的《冰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 「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有深意,但卻很少被人引用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句老祖先的辨人俗語:「兩腮無肉不能交。」實際上這僅是前一句,後一句更加經典。我們先而言說兩腮無肉不能交究竟是什麼含義?古人感覺,兩腮無肉的人大多數心計低沉,專注於耍心眼。因此 ,這類人應儘量避免與她們往來,最好是不必兩者之間去深交,防止被其欺騙。「兩腮無肉不能交」,這句話非常容易了解,臉頰上不長胖的人,面相上給人一種心思縝密的感覺。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農村有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告訴那些年輕人,你們在交朋友的時候要注意一個原則,那就是看面相,兩腮沒有肉的不可以交,臉上長滿橫肉的也不可以交。至於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倒是見仁見智。舊時農村人普遍營養不良,因此尖嘴猴腮的人不少,而偏偏有人說,這種尖嘴猴腮的心眼多,滿肚子花花腸子。
  •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教你觀相識人
    有樣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是什麼意思呢?古人認為,兩腮無肉者一般都是心思比較沉重的人,因為這些人的心裏面總是會想著一些事情,所以就會導致自己的食慾變得很不好,這就直接導致了他的臉上沒有什麼肉了。而對於那些心思多的人,就要儘量和他們少交流,要不然到最後即使是被算計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 俗語「麻面青須不可交」,什麼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嗎
    中國有著數年前的悠久歷史,在千年的歷史中,流傳著許多優秀的文化,俗語就是其中的一種。俗語包含了生活方方面面,尤其在人情世故、風俗習慣、天氣預測等領域建樹頗多,它們作為老祖宗智慧的結晶。識人有術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老話沒有「麻面青須不可交」,什麼意思?
  • 古人的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更經典,教你如何看人心
    「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從表面來看就是說一個人的腮幫子若是沒有肉,不值得進行深交。一個人腮幫子有沒有肉,和值不值得交有關係嗎?古人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句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的話呢?這句話,意思是說腮幫子上如果沒有什麼肉,就不要與這種人深交,在古代,人們認為兩腮無肉的人,給人一種看上去陰險狡詐的感覺,說這樣的人大都很有心機,用來形容兩腮無肉的詞語也非常難入耳,什麼「尖嘴猴腮」之類的。
  • 老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下一句更精彩,真不是以貌取人嗎?
    還有一句話:「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這句話仍被許多人引用。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它意味著一個人不能從外表看到內心的本質。只有積累時間,我們才能洞察人性。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識人術」,古人在勸說後人時總說「防人之心不可無」。
  • 「兩腮無肉,必定難鬥」後面是什麼?古人智慧不可小覷
    其中,「兩腮無肉,必定難鬥」就是比較經典的一句俗語,裡面包含了古人的智慧,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03其中,兩腮無肉其實和尖嘴猴腮的意思十分相近的,指的是一個人的面頰沒有肉,導致看起來嘴巴又尖又突出,形象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