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說的一點不錯

2020-12-14 騰訊網

中國古話說「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說的是不能夠以貌取人,但是同時又說「相由心生」,並且還因此而誕生了很多的俗語,通過觀察他人的樣貌,去判斷這個人的性格與行事風格。再以此去判斷這個人是否可以交往,或者是值得錄用提拔,當初乾隆之所以提拔和珅,便是因為看到和珅相貌堂堂,看上去是一個可造之材。

基本上古時候那一些需要提拔下屬的精英官員,都會或多或少地學習並且運用所謂的觀人術,先秦時期的鬼谷子在其著作中就多有提到,而晚清時期的曾國藩更是將其所有的觀人法則,都寫成了一本書《冰鑑》。這些精英的文人士大夫在觀人方面有所心得,於是就能夠著書立說。

不過更加大眾的普通人並沒有這個地位與能力,所以雖然在觀人術方面也有著很深厚的心得,但是卻並不是以著書立說的形式宣揚,而是以俗語的方式口口相傳開來,如「兩腮無肉不可交」便是如此。說的是一個人腮幫子上沒有什麼肉,男性看上去就給人一種陰險狡詐的感覺,而女性則很容易給人一種狐媚之感。形容兩腮無肉的詞語也大多是一些類似於「尖嘴猴腮」之類的詞語。

古人們認為一個人之所以「兩腮無肉」會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說他先天的環境條件不是很好,生活狀態比較差,所以會極為消瘦,這種狀態下成長起來的人,往往對於利益過於看重;另一個則是說他的心態比較刻薄,所以說話的時候不僅語言苛刻,而且神態也極刻薄,久而久之就會呈現出這種面相。

在「兩腮無肉不可交」的後面,還有著更為經典的下半句,那就是「滿臉橫肉為兇相」,這是一個像對應的面相,前者是極為瘦弱,而後者則是一臉的橫肉,前者往往表現得尖酸刻薄,後者則是說通常會極為逞兇鬥狠。我們看各種文學作品的時候,一旦看到「此人生得滿臉橫肉」之類的描寫,就知道書中反派下的頭號打手出場了。

所謂「滿臉橫肉」最為關鍵的地方,在於「橫」字,有的人雖然也是滿臉的肉但是看上去胖乎乎的還有幾分可愛,然而一臉橫肉就不自覺地透露出了兇煞氣息,臉上布滿著橫向的紋路或者是褶子,讓人望而生畏。這是因為這些臉部的橫向紋路之所以出現,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的。

只有這個人在跟人交流談話的時候,動不動就會發狠,用「凌厲的眼神,尖銳的聲調」去對付其他的人,那麼顴部上的肌肉就會隨著這一系列的動作而被牽動,於是漸漸地就長出了滿臉的橫紋,還有一些老人家將這些橫紋稱為「兇紋」,因為在通常條件下,只有那一些經常作出兇惡之態的人才會長出這種橫紋,而長有這種橫紋的人也大概率是兇惡之人。

老祖宗們在漫長的歲月中,在豐富的社會實踐中積攢了豐富的閱歷,見識過各種各樣的人,也就是說他們通過親身實踐獲得了眾多的「真實數據」,並且通過自己的分析而總結出來了一套有效的觀人智慧,這在某種意義上其實也可以算得上是最為古老的大數據分析了。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最經典的是下半句,跟老祖宗學習觀人術
    古往今來都有"面相"一說,所謂面相,就是相面,相的其實不是面,是心。"相由心生",一個人的面相,其實就是內心最真實的寫照。明代大才子馮夢龍曾在《智囊全集》中,就提到過"相由心生"的概念。意思就是一個人不能從外貌上判斷。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一句更經典,古人的觀人術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一半句更經典,古人的觀人術。古代面相術古時候把看面相的術士稱之為相士,最早有關相術和相士的記載是在《左傳.周書》中,當時只是初步體現,並未形成相關體系。隨著朝代發展,這個技術逐漸成熟,在隋唐時期,相術更是得到長足的發展。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顯老祖宗的觀人智慧,鮮為人知
    比如,今天要講的一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個是關於給人相面的經驗之談,但是,它的下半句更加精彩,只是很多人不知道。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說說「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兩腮無肉」,就說兩腮凹進去了,這種人臉型就顯得非常瘦。古人認為,這樣的人通常是陰險狡詐,不講情義,不值得交往。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還有下半句更加精彩,早知道早受益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在各種文化的交織之下,我們可以更好的生活,也可以讀著文學經典啟發我們的智慧。無論是唐詩宋詞的儒雅,還是言簡意賅的俗語老話,都是先人們智慧經典的一部分,也是中華文明傳承的見證。所以對於如何交友,老祖宗就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兩腮無肉不可交」。對於這句俗語老話,想必很多人都曾聽說過,那麼這句話從表面意思來理解,說的是一個人如果面頰上面沒有肉,就不要去深交。說到這裡有的朋友就要問了,為什麼老祖宗有這樣的說法,難道真的是在以貌取人嗎?事實上,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相由心生」的觀點。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到底啥意思?這後半句也非常經典
    這些文化形式,直到現在還在我們的社會中流傳,而俗語這一形式,也一直在民間所流傳,成為老百姓很喜歡的文化。其中一些俗語,就很好地反映了普通的社會現象。比如「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大家在生活中就會經常可以聽到,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講一講。
  • 「兩腮無肉不可交」都聽過,其實下半句更經典,知道的人卻不多
    談論及此,筆者只想說,古人在識人之時早已經總結了一套自己的理論。其中,很多民間流傳的俗語便是從這些理論中延伸發展出來的。譬如說,「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很明顯,這就是古人數千年來一種固有的認知,他們認為兩腮無肉的人,是不值得深交的。一、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想來大家也能夠理解。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觀人智慧
    比如,有一句老話是「兩腮無肉不可交」。意思就是說,人臉的腮腺位置上如果很瘦,沒有肉感,那麼這樣的人是不值得用心去深入交往的。所以肥瘦和人的好壞有什麼必然的聯繫?這樣的判斷真的科學嗎?難道是有大數據做過統計?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被奉為經典,這樣的話能信嗎?
    小編今天就來聊聊這麼一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這句俗語,小編看來就不太妥當,為什麼說這句俗語不太妥當呢?接著往下看。 兩腮無肉不可交 先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從字面上來看,說的是兩腮沒什麼肉,甚者有些都凹陷進去了,也就是臉型非常消瘦。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在古代,有一句俗語非常流行,叫做「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這句話很好理解,它說的就是,不要與腮幫子比較瘦削的人交心。因為古時候,兩腮無肉的人常被認作是陰險狡詐之人,如果是女性的話,則會被認為是克夫相,這樣的人往往被認為是心機深重,而且由此誕生了很多成語,比如「尖嘴猴腮」。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一句觀人術很準,然而十人九不知
    在古時候不但有唐詩宋詞,還有對聯以及俗語等等文化載體,這讓我們的文化更接近人民群眾,加大了人民的流傳途徑,讓人能夠將文化好好地傳承下來。而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俗語這種文化載體。而正好有一句俗語能夠讓我們更加清楚這種觀人術,這句俗語就是「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這一句話我們常常聽見我們的長輩說起,然而這句俗語的下半句其實更加的經典。在古時候很多人將能夠看面相的人叫做相士,在隋唐時期就有一位叫做袁天罡的相士,非常的擅長看相,還能夠通過聽風的聲音來判斷吉兇。根據面相之術古人們總結出了很多的俗語,就如「眉上一根長,能敵萬擔糧」。
  • 古人的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更經典,教你如何看人心
    「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從表面來看就是說一個人的腮幫子若是沒有肉,不值得進行深交。一個人腮幫子有沒有肉,和值不值得交有關係嗎?古人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句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的話呢?這句話,意思是說腮幫子上如果沒有什麼肉,就不要與這種人深交,在古代,人們認為兩腮無肉的人,給人一種看上去陰險狡詐的感覺,說這樣的人大都很有心機,用來形容兩腮無肉的詞語也非常難入耳,什麼「尖嘴猴腮」之類的。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雖不能說絕對,但並非沒有道理可言
    我國有很多俗語,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那就是兩腮無肉不可交,雖然不能說絕對,但其實還是有一些道理的。其實這句話到底應該怎麼理解呢?當中講的兩腮無肉不可交,從字面意思就能夠看出一個人,如果兩腮沒有肉往裡面凹陷面黃肌瘦,這個人的面相給人感覺非常精靈而且機靈古怪,因此和這樣的人交往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的心眼很多。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面還有半句,說得才過分,卻很少人知道
    文/當年一木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面還有半句,說得才過分,卻很少人知道。古代有一句俗話,叫「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意思就是說不能以貌取人。不過,民間還是總結出了一些識人的小技巧,通過俗語的形式,流傳至今,比如「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一個人的腮幫子很瘦,很乾癟,正如一個詞語描述的那樣:「尖嘴猴腮」,讓人覺得很陰險狡詐。
  •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教你觀相識人
    高顏值可以給生活帶來很多的幫助,雖然說實力非常重要,但是好的顏值再加上實力那就是錦上添花的事情。其實在古代,人們對於臉也是非常看重的,只是他們不像如今這樣,對於美的定義有著單一的看法,他們講究的美是有一個好的面相,這個面相有帶來福氣的可能。古代的人非常的相信一個人的性格品行都是體現在臉上的。
  • 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很好理解,腮幫子上沒有什麼肉的人,最好不要深交。而在古人看來,如果女性是這種面相,一般是很有心機的,在交友的時候要謹慎一點。但是這樣的人一般很有腦子,想法很多,與這樣的人待在一起,會有無形的壓力,所以遇到這樣的人還是儘量保持距離。而古人的這句話流傳至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這句話的後半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下半句就是「滿臉橫肉為兇相」。
  • 俗語「麻面青須不可交」,什麼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嗎
    中國有著數年前的悠久歷史,在千年的歷史中,流傳著許多優秀的文化,俗語就是其中的一種。俗語包含了生活方方面面,尤其在人情世故、風俗習慣、天氣預測等領域建樹頗多,它們作為老祖宗智慧的結晶。識人有術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老話沒有「麻面青須不可交」,什麼意思?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農村有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告訴那些年輕人,你們在交朋友的時候要注意一個原則,那就是看面相,兩腮沒有肉的不可以交,臉上長滿橫肉的也不可以交。至於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倒是見仁見智。舊時農村人普遍營養不良,因此尖嘴猴腮的人不少,而偏偏有人說,這種尖嘴猴腮的心眼多,滿肚子花花腸子。
  • 老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下一句更精彩,真不是以貌取人嗎?
    自古有「面相」之說。所謂「面相」就是「相面」。其實,相不是臉,而是心。明代才華橫溢的馮夢龍曾在《智囊全集》中提到「相由心生」二字。還有一句話:「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這句話仍被許多人引用。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它意味著一個人不能從外表看到內心的本質。
  • 「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有深意,但卻很少被人引用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句老祖先的辨人俗語:「兩腮無肉不能交。」實際上這僅是前一句,後一句更加經典。我們先而言說兩腮無肉不能交究竟是什麼含義?古人感覺,兩腮無肉的人大多數心計低沉,專注於耍心眼。因此 ,這類人應儘量避免與她們往來,最好是不必兩者之間去深交,防止被其欺騙。「兩腮無肉不能交」,這句話非常容易了解,臉頰上不長胖的人,面相上給人一種心思縝密的感覺。
  • 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揭露人性,太現實
    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很多的奇聞軼事,其實細細琢磨,其實都蘊藏著很深的大道理和人生的大智慧。幾千年來,我們老祖宗講這些故事口口相傳,精簡成句,創造出很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包羅萬象,從自然氣候到生活習俗,從詼諧故事到扎心金句,朗朗上口中蘊含著樸素的經驗。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非常接地氣,但都是我們老祖宗積累的經驗之談,細細琢磨,背後都有深刻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