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顯老祖宗的觀人智慧,鮮為人知

2020-12-26 一木深度說

文/當年一木

在我國古代,有一種傳統文化叫「俗語」。

它沒有詩詞那麼高雅,但是簡單易懂、接地氣,在普通老百姓中很受歡迎,流傳很廣泛。可以說,這些俗語,飽含了古人幾千年的生活經驗和人生智慧,很多都挺有道理的。

比如,今天要講的一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個是關於給人相面的經驗之談,但是,它的下半句更加精彩,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說到看相,我國古代就有一句話,「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這句話意思就是說,不能以貌取人。然而,在現在這個社會,基本上人人都是「外貌協會的資深會員」。

誰都喜歡長得好看的人,看一個人靠不靠譜,首先看的就是他的長相。這並不是迷信,而是有根據的,因為還有一句話,叫「相由心生」。

人只要起心動念,都會在臉上表現出來,即便城府再深的人,也無法做到「不露聲色」。

在古代,如果想要知道一個人是否靠譜,或多或少的都會運用一些相面之術,這裡面比較著名的有《鬼谷子》,近代,有晚清曾國藩所著的《冰鑑》,堪稱識人用人的千古奇書!

我們先來說說「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兩腮無肉」,就說兩腮凹進去了,這種人臉型就顯得非常瘦。古人認為,這樣的人通常是陰險狡詐,不講情義,不值得交往。

兩腮凹進去了,其實長相就差不多類似於「尖嘴猴腮」,這樣的人,我們也經常在古代的小說或者影視劇裡看到,通常這樣的人一出場,我們一看長相,都知道不是什麼好人,例如《水滸傳》裡面的「鼓上蚤」時遷。

古代人之所以認為「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其實是有道理的。

你想想啊,長成這個樣子,至少說明他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生活條件比較差,所以才會長得瘦。像這樣一個在窮困潦倒環境下長大的人,他往往把錢看得很重

並且,兩腮凹陷,從中醫上講,這是脾胃不好,脾胃蘊化功能很差。

有句話說得好,「思傷脾,怒傷肝」,我們也可以知道,這個人平時是思慮過度,進而知道這個人心思很深,時間久了就會長成這個樣子,這樣的人你敢跟他來往嗎?

「兩腮無肉不可交」的後面,還有下半句,那就是「滿臉橫肉為兇相」

很多人會想,長得瘦,這個人是不可交往的,那長得胖還不行嗎?

長得胖當然是沒什麼問題的,大家發現沒有,越是長得胖的人,越是顯得可愛!

但是,這裡的滿臉橫肉,並不是說單純地長得胖,而是說他的臉上有一條條橫著的紋路!這種面相的人,往往好勇鬥狠。你看看那些賣肉的屠夫,往往都是長得滿臉橫肉,一看就是兇神惡煞的人,讓人望而生畏。比如,拍電影的著名演員,"四大惡人"之一的李兆基,就是長這個樣子,所以他總是演大反派。

這些人臉上之所以長出這樣的橫紋路,是因為這個人在跟人談話的時候,

會時不時地逞強好勇,所以把臉上的肌肉牽引成這個樣子。

也有一些老人,看到這種橫紋,就把這叫「兇紋」。也只有那些兇惡殘暴的人,才會長出這種橫紋。當然,這樣的人最後也難得善終

老祖宗們在上千年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了很多有趣的、有哲理的俗語。因為他們吃的鹽,比我們年輕人走的路還多,所以這種親身實踐得來的,往往都是有道理的。老祖宗總結出來的看人智慧,也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兩腮無肉不可交,滿臉橫肉為兇相」,你覺得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不得不說,其實很多俗語,飽含著古人的生活經驗和智慧,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在此向您推薦這本《增廣賢文》。

有句話說得好,「讀了『增廣』會說話」,這裡的「增廣」就是指的《增廣賢文》。《增廣賢文》,都是講的俗語,簡單易懂,卻又寓意深刻。例如:

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在家不會迎賓客,出門方知少主人;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

這些話雖然直白,接近口語化,但是他隱含的道理卻發人深思,很有教育意義。

《增廣賢文》絕不是現代版的「雞湯文」,它裡面講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深刻,入木三分。

這套《增廣賢文》精裝正版,有完整的原文+白話譯文+解讀,完全不用擔心看不懂。

現在購買這套《增廣賢文》,再送您一本《道德經》,只要49.8元,相當於兩包煙錢,就可以讓您獲得受益一生的老人智慧。

點擊下方橫條裡面的「購買」,立即購買。

有句老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很多時候,老年人憑藉幾十年的經驗,在為人處世上,能給年輕人很多不錯的建議。

推薦您看看這本《老人言》,原價49元,現在購買只要39元,相當於兩包煙錢,卻能讓您學習老人的經驗,受益一生,很值了。

點擊下面橫條裡的「購買」按鈕,立即購買,增長智慧,收穫幸福美滿的生活。

古人的智慧,除了俗語,還有流傳千年的語錄,比如這本《菜根譚》。

《菜根譚》是明代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堪稱曠世奇書!

歷史上無數名人,對這本書評價非常高,我們敬愛的毛先生曾說過:「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點擊下方橫條裡面的「購買」按鈕,立即購買這本書,只要39元,就可以學習古人的智慧。

曾國藩的《冰鑑》,堪稱識人、用人的千古奇書,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視和喜愛。

《冰鑑》為讀者打造一條走近曾國藩的智慧之道,讓人感受他獨到的識人、用人策略。

全書採用原文(文言文)+白話文注釋的方式,讓您既能看原文,又不用擔心讀不懂的問題,精裝正版書籍,只要29.9元。

點擊下方橫條裡面的「購買」按鈕,即可購買,學習曾國藩識人的智慧。

相關焦點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觀人智慧
    比如,有一句老話是「兩腮無肉不可交」。意思就是說,人臉的腮腺位置上如果很瘦,沒有肉感,那麼這樣的人是不值得用心去深入交往的。所以肥瘦和人的好壞有什麼必然的聯繫?這樣的判斷真的科學嗎?難道是有大數據做過統計?
  • 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智囊全集》中就有一些觀人方法,被稱作"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早年研究《智囊全集》,並結合書中內容加以應用,最終寫了一本觀人看人的《冰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被奉為經典,這樣的話能信嗎?
    小編今天就來聊聊這麼一句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這句俗語,小編看來就不太妥當,為什麼說這句俗語不太妥當呢?接著往下看。 兩腮無肉不可交 先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從字面上來看,說的是兩腮沒什麼肉,甚者有些都凹陷進去了,也就是臉型非常消瘦。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最經典的是下半句,跟老祖宗學習觀人術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沒肉,這種人大多是很有頭腦,所以我們跟這樣的人待在一起,一定要注意小心吃虧。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很多人只知道這句"兩腮無肉不可交",但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滿臉橫肉為兇相。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還有下半句更加精彩,早知道早受益
    所以對於如何交友,老祖宗就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兩腮無肉不可交」。對於這句俗語老話,想必很多人都曾聽說過,那麼這句話從表面意思來理解,說的是一個人如果面頰上面沒有肉,就不要去深交。說到這裡有的朋友就要問了,為什麼老祖宗有這樣的說法,難道真的是在以貌取人嗎?事實上,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相由心生」的觀點。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在古代,有一句俗語非常流行,叫做「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這句話很好理解,它說的就是,不要與腮幫子比較瘦削的人交心。因為古時候,兩腮無肉的人常被認作是陰險狡詐之人,如果是女性的話,則會被認為是克夫相,這樣的人往往被認為是心機深重,而且由此誕生了很多成語,比如「尖嘴猴腮」。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說的一點不錯
    中國古話說「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說的是不能夠以貌取人,但是同時又說「相由心生」,並且還因此而誕生了很多的俗語,通過觀察他人的樣貌,去判斷這個人的性格與行事風格。再以此去判斷這個人是否可以交往,或者是值得錄用提拔,當初乾隆之所以提拔和珅,便是因為看到和珅相貌堂堂,看上去是一個可造之材。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面還有半句,說得才過分,卻很少人知道
    文/當年一木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面還有半句,說得才過分,卻很少人知道。不過,民間還是總結出了一些識人的小技巧,通過俗語的形式,流傳至今,比如「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一個人的腮幫子很瘦,很乾癟,正如一個詞語描述的那樣:「尖嘴猴腮」,讓人覺得很陰險狡詐。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到底啥意思?這後半句也非常經典
    這些文化形式,直到現在還在我們的社會中流傳,而俗語這一形式,也一直在民間所流傳,成為老百姓很喜歡的文化。其中一些俗語,就很好地反映了普通的社會現象。比如「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大家在生活中就會經常可以聽到,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講一講。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一句更經典,古人的觀人術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一半句更經典,古人的觀人術。古代面相術古時候把看面相的術士稱之為相士,最早有關相術和相士的記載是在《左傳.周書》中,當時只是初步體現,並未形成相關體系。隨著朝代發展,這個技術逐漸成熟,在隋唐時期,相術更是得到長足的發展。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一句觀人術很準,然而十人九不知
    在古時候不但有唐詩宋詞,還有對聯以及俗語等等文化載體,這讓我們的文化更接近人民群眾,加大了人民的流傳途徑,讓人能夠將文化好好地傳承下來。而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俗語這種文化載體。而正好有一句俗語能夠讓我們更加清楚這種觀人術,這句俗語就是「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這一句話我們常常聽見我們的長輩說起,然而這句俗語的下半句其實更加的經典。在古時候很多人將能夠看面相的人叫做相士,在隋唐時期就有一位叫做袁天罡的相士,非常的擅長看相,還能夠通過聽風的聲音來判斷吉兇。根據面相之術古人們總結出了很多的俗語,就如「眉上一根長,能敵萬擔糧」。
  • 「兩腮無肉不可交」都聽過,其實下半句更經典,知道的人卻不多
    其中,很多民間流傳的俗語便是從這些理論中延伸發展出來的。譬如說,「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很明顯,這就是古人數千年來一種固有的認知,他們認為兩腮無肉的人,是不值得深交的。一、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想來大家也能夠理解。簡單的來說,便是古人認為一個人若是兩腮無肉,那他非常有可能是一個陰險小人,而這樣的人,則是不適合交朋友的。咋一看,這就不是我們常說的以貌取人嘛!沒錯,在古人的認知中確實有這樣固有的觀念。
  •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教你觀相識人
    有樣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是什麼意思呢?古人認為,兩腮無肉者一般都是心思比較沉重的人,因為這些人的心裏面總是會想著一些事情,所以就會導致自己的食慾變得很不好,這就直接導致了他的臉上沒有什麼肉了。而對於那些心思多的人,就要儘量和他們少交流,要不然到最後即使是被算計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雖不能說絕對,但並非沒有道理可言
    我國有很多俗語,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那就是兩腮無肉不可交,雖然不能說絕對,但其實還是有一些道理的。其實這句話到底應該怎麼理解呢?當中講的兩腮無肉不可交,從字面意思就能夠看出一個人,如果兩腮沒有肉往裡面凹陷面黃肌瘦,這個人的面相給人感覺非常精靈而且機靈古怪,因此和這樣的人交往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的心眼很多。
  • 古人的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更經典,教你如何看人心
    「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從表面來看就是說一個人的腮幫子若是沒有肉,不值得進行深交。一個人腮幫子有沒有肉,和值不值得交有關係嗎?古人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句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的話呢?這句話,意思是說腮幫子上如果沒有什麼肉,就不要與這種人深交,在古代,人們認為兩腮無肉的人,給人一種看上去陰險狡詐的感覺,說這樣的人大都很有心機,用來形容兩腮無肉的詞語也非常難入耳,什麼「尖嘴猴腮」之類的。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農村有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告訴那些年輕人,你們在交朋友的時候要注意一個原則,那就是看面相,兩腮沒有肉的不可以交,臉上長滿橫肉的也不可以交。至於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倒是見仁見智。舊時農村人普遍營養不良,因此尖嘴猴腮的人不少,而偏偏有人說,這種尖嘴猴腮的心眼多,滿肚子花花腸子。
  • 「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有深意,但卻很少被人引用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句老祖先的辨人俗語:「兩腮無肉不能交。」實際上這僅是前一句,後一句更加經典。我們先而言說兩腮無肉不能交究竟是什麼含義?古人感覺,兩腮無肉的人大多數心計低沉,專注於耍心眼。因此 ,這類人應儘量避免與她們往來,最好是不必兩者之間去深交,防止被其欺騙。「兩腮無肉不能交」,這句話非常容易了解,臉頰上不長胖的人,面相上給人一種心思縝密的感覺。
  • 老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下一句更精彩,真不是以貌取人嗎?
    兩腮無肉不可交,就是《智囊全集》中一句具智慧的識人口訣在古代,人們認為面頰上沒有肉的人給人一種陰險狡猾的感覺。如果她們是女性,就直接被認為是克夫相。因為這樣的女人大多數很有心機,沒有一個好的詞來形容這種臉,就像「尖嘴猴腮」之類的詞語。
  • 俗語「麻面青須不可交」,什麼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嗎
    中國有著數年前的悠久歷史,在千年的歷史中,流傳著許多優秀的文化,俗語就是其中的一種。俗語包含了生活方方面面,尤其在人情世故、風俗習慣、天氣預測等領域建樹頗多,它們作為老祖宗智慧的結晶。識人有術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老話沒有「麻面青須不可交」,什麼意思?
  • 老話說:麻面青須不可交!下半句更經典!教你識破人心洞悉人性
    因此,老祖宗為了讓後世的我們少走點彎路,用自己的智慧和人生經歷,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珍貴的經驗雜談,並為了方便好記憶,他們以俗語亦或者是諺語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麻面青須不可交!那麼問題來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