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靠腳,手靠手,自己靠自己。死的時候會麻煩子女,料理我們的後事而已。
靠什麼方式養老?有錢有人養老,沒錢再親的人也不會給你養老,這就是現實和傳統之間的差距。
我也是70後農民工 ,對於我們以後養老的問題,我也有一些簡單的看法和觀點。
我們打工的期限一天一天的臨近,最多還等10年,或者是5年,將面對失業的處境,這是誰也無法逃避的事實。
我們一旦失業,缺少了經濟收入。除了回老家做點小本生意, 或者和父輩一樣種田耕地,接下幹農活的擔子,沿著父輩的路子走下去,直到終老。
如果我們不選擇回老家,在城市裡我們不可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這些都是我們將面對的問題。
一旦我們回到農村,同樣只能依靠我們自己,種田耕地維持我們正常的生活。
而我們自己的子女們,卻一直沿著我們走過的路。一直在努力,在奮鬥。
他們也有他們的家庭,也有他們的責任和負擔。他們也需要經濟的支持,才能維持他們日常生活的開支。
他們經歷的跟我們經歷同出一轍 ,我們不可能增加孩子們的壓力,成為孩子們的累贅。
所以我們只能依靠自己 ,只要自己能動,只要自己有一點力氣,我們都要努力的去解決,我們生活中的難題。絕不能去給孩子們增加負擔,給孩子們生活上添堵。
所以我們在能掙錢的情況下 ,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孩子們。孩子如果能讀書 ,我們會讓孩子一直讀下去。
如果孩子讀書不行,我們也會讓他們學一些,能求生的技能。因為這是我們做父母,應該為孩子們做好安排的責任。
如果孩子讀書能讀出路來,當然是好事一件。即便孩子不能讀書 ,讓他們學些技術,以後在生活上就會有一定的保障。
任何父母對孩子都是用心去對待,至於孩子的路該怎麼去走,該怎麼去選擇?那是父母無法阻擋,也無法幹涉的事情。
至於我們老了之後該怎麼辦,夫妻之間相互攙扶,相互陪伴終老 ,這才是我們農村人養老的方式。
農村人養老沒有城市老人那麼嬌氣,也沒有城市老人那麼好的條件。這就是農村老人與城市老人之間的差距。
有人會問我,為什麼腳靠腳,手靠手?自己靠自己,難道說子女不能為我們養老嗎?
子女肯定會為我們養老,作為我們當父母的,不能幫助子女們解決問題,反而成為子女們的負擔和累贅。如果是這樣 ,我們做父母是不是很自私?
現在農村很普遍靠自己養活自己,一旦重病,或者是癱瘓,甚至是死亡。到這個時候才會通知自己的子女,這就是農村的父母。
在老人沒死之前,一般不會打電話給子女。老人死了之後,才會讓子女返回家中看老人最後一眼。這就是農村真實的養老方式。
不過有一些八九十歲老人,由於手腳不靈活,不能解決衣食問題,一般會有自己的兒媳婦回家照顧。而自己的兒子卻依然在外面,拼搏奮鬥掙錢養家。
直到老人離世的那一刻,兒媳婦才會打電話通知自己男人,這就是農村人獨特的養老方式。
以上就是我對問題的回答,談了些個人感想和觀點,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各位朋友,對於題主所提出的問題。大家有沒有更好的看法和觀點?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討論討論。
謝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大家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