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愛我家人均薪酬為11.41萬元,較2018年上漲20.60%,高於營收、扣非淨利潤增幅
《投資時報》研究員 黃鳳清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平穩,房屋中介又再度活躍了起來,且收成不錯。這在「房產中介第一股」——我愛我家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我愛我家,000560.SZ)的業績上有著最為直接的體現。
我愛我家7月中旬發布的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3000萬—4500萬元,同比下降88.19%—92.12%。而該公司一季度歸母淨利潤為-1.63億元,同比大降179.50%。可見,在第二季度,該公司已實現盈利且成功抵消了一季度的虧損,令業績降幅大幅收窄。
2019年,我愛我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1.13%,不過營業收入入及毛利的增幅較小:營業收入增幅不足5%,只有4.86%;而根據其營業收入及營業成本計算,毛利增幅也只有5.98%。
在營收及毛利增幅均不顯著的情況下,其歸母淨利潤實現三成以上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仰仗於其主營業務之外的收益增長,該公司2019年投資收益、其他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3項合計同比大增259.64%。若將非經常性損益剔除,我愛我家2019年扣非淨利潤同比增幅僅12.28%。
在此背景下,我愛我家的人均薪酬在2019年上漲了兩成。近日,根據Wind資訊提供的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應付職工薪酬、員工數量,標點財經研究院聯合《投資時報》對A股上市公司的人均年薪進行了統計,並推出《2020中國就業季薪金指南》(詳見《畢業去哪兒?哪個行業薪酬更高?2020中國就業季薪金指南來了!》一文)。結果顯示,2019年我愛我家人均薪酬為11.41萬元,較2018年上漲20.60%,高於營收、扣非淨利潤增幅。
在2018年年報中,我愛我家提出,未來三年計劃實現業務覆蓋國內主要大中城市70 座,門店達1萬家,經紀人數量達10萬人,房屋資產管理規模達100萬套的戰略目標。而據2019年年報披露,該公司主營業務覆蓋國內19個主要一二線城市,門店總數超過3400家,擁有員工近5萬人,與三年目標相比仍有較大距離。
《投資時報》研究員同時注意到,截至2019年末,該公司在職員工數量為47864人,相較2018年末減少4551人,減少幅度為8.68%。其中,銷售人員共39857人,較2018年末減少3475人,降幅為8.02%。這似乎與其擴張計劃相背離。
對於上述情況,我愛我家對《投資時報》表示,公司員工數量中沒有包含加盟體系內的人員,而短期薪酬增幅高於營收是階段性表現。近年,公司不斷補充專業人才,持續優化人員結構,希望在提高員工收入滿意度的情況下,吸引更多更高效率的人才,同時也會提供更有競爭力的薪酬。
此外,我愛我家進一步表示,當前其擴張計劃仍在正常進行,並沒有因為疫情而有所變化,「作為較早進行加盟嘗試的公司,有信心在三年內完成70城萬店的階段目標」。
在2019年年報中我愛我家曾提及,在2020年的業務拓展計劃中,將提升新房業務、房屋資管業務的收入佔比,包括實現相寓保有量的增長。而對比2018年、2019年的數據可以看到,相寓在管規模在2019年逐漸下降,2018年末、2019年6月末、2019年9月末、2019年末依次為30.3萬套、29.24萬套、28.5萬套、27.6萬套,2019年一年減少了2.7萬套。同時,相寓2019年全年平均出房周期為12.6天,而2018年只要9.7天。
對此,我愛我家解釋稱,2018年、2019年部分長租公寓品牌瘋狂擴張,導致市場房源供應激增,這對各大品牌都構成了出房壓力。在遵循商業本質的情況下,公司主動收縮規模,優化掉了部分性價比低的房源,以保證運營效率和質量。
至於新房及相寓業務拓展計劃進展如何,我愛我家坦言,上半年疫情期間,主管部門對售樓中心集中看房有嚴格限制,部分租客也無法順利返城。總體來看,新房和相寓業務受疫情影響程度要高於二手買賣業務,新房和相寓業務收入或將出現一定比例的下降。不過,該公司仍表示對未來有信心。
我愛我家營收及淨利潤一覽(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Wind
(責任編輯:蔣檸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