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覺得他們吵鬧」:什麼是節假日抑鬱?19條應對的建議

2020-12-23 鋼鐵防彈玻璃心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節假日是一年中充滿聚餐、社交以及各種各樣慶祝活動的有趣時光。然而,這段本應讓人感到高興的時間,對於不少人來說,卻充滿了悲傷、自我反省、孤獨、焦慮和抑鬱。

這種由於節假日而產生的各種負面情緒,我們稱之為「節假日抑鬱」。

是什麼導致了「節假日抑鬱」?

如果我在這裡寫下一個200字有理有據的回答,引用了某些相關的研究,再擺出幾個學界有名的人名,那麼這個答案大概率是不靠譜的。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魯迅

因為悲傷、憂鬱、焦慮是一種非常「私人」的感受,而人與人之間的悲喜並不相通。換言之,每個人產生「節假日抑鬱」的原因都是不一樣的。

你可能因為思念家鄉產生了這種感覺;他可能覺得工作壓力太大隻想好好休息;而我卻本能地厭惡節假日,因為我患有社交恐懼症,只想呆在家裡。

話雖如此,「節假日抑鬱」有一些典型的來源,包括:

壓力。

疲憊感。

不現實的期望。

認為節假日過度被商業化(國慶、中秋的各種電商活動)

經濟壓力。

無法與家人或朋友在一起。

無止境地加班。

「節假日抑鬱」會產生哪些影響?

很多時候,人們在節假日只想好好地休息休息:一個人在家看看書、泡泡腳、睡個好覺;說得「上流」一點,去門店做做按摩、採個耳、蒸個桑拿。

但現實往往事與願違。

許多人需要平衡購物、安排聚會、處理內務、接納客人、保持社交等各方面因素。這可能會使人感到不知所措、焦慮不安,甚至產生各種壓力反應,例如:

頭痛。

酗酒。

過度進食/忽略飲食。

失眠症。

便秘。

消化不良。

「節假日抑鬱」會持續多久?

實際上,「節假日抑鬱」並不是只在節假日的時候會產生的情緒。

一方面,在節假日即將到來時,人們會因為各種原因產生焦慮、煩躁的感覺。這種感覺的源頭可能是由於去年節假日帶來的糟糕體驗。

另一方面,在節假日過去後,情緒並不一定會馬上消散。它可能會不知不覺地陪伴你很久,直到某次哭泣、吶喊、用力地捶打自己的胸膛時,它才會慢慢離開——壓抑著的情緒不會自己消失,如果不釋放出來,它就會一直存在。而很多時候,人們意識不到這些被禁錮著的情緒。

應對「節假日抑鬱」的19條建議:

(1)對假期做出現實的期望,適當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2)為自己設定目標,合理安排假期。

(3)調整好節奏,工作和節假日的節奏是不一樣的。不要一個人攬下太多的擔子。

(4)如果你的節假日有很多活動,那麼列一張單子,按照重要程度將這些活動進行排序。這有助於你管理這些活動,有效降低你的焦慮感。

(5)對於你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要實事求是。

(6)分散你的精力,不要把所有能量都花費在一天裡。你可以在節日的前幾天逐漸開始準備,節日結束後慢慢地回味。

(7)好好享受當下的時刻。

(8)然後樂觀地展望未來。

(9)不要作比較。別把自己今天的美好和過去的美好、或者別人經歷過的美好作比較,那樣會讓你陷入失望和悲傷的情緒之中。

(10)如果你不喜歡孤獨,那麼試著參與一些志願者活動,幫助別人。

(11)節假日有許多高質量的免費活動,不妨去參觀一下。一個人也可以,看看店鋪的裝飾,看看天空的顏色,看看來往的人群,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做自己。

(12)限制飲酒。不要因為節假日的慶祝心態就過度飲酒,那樣會增加你的抑鬱情緒,並且過度飲酒會影響你的身體健康。

(13)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嘗試一些新鮮事物——攀巖、打保齡球、射箭、佔卜、密室、鬼屋、釣魚、種植、烘焙、貓咖、女僕咖啡館、私人影院、一日情侶、蹦極、跳傘……世界很大,你想去看看嗎?

(14)儘量把時間花費在那些支持和關心你的人身上,與他們在一起。無用的社交關係只會浪費你的能量。

(15)結交一些新朋友。那樣你可能會發現更多支持和關心你的人。

(16)聯繫一位很久沒有來往的朋友或者親戚,從簡單的寒暄開始,你可能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17)給自己騰出時間,好好休息!

(18)讓家人、朋友分擔一些假期的責任。

(19)記錄下你在假期的每一筆支出,並且嚴格控制這個數字。超支會導致抑鬱和焦慮情緒,並且超支帶來的經濟壓力會在日後給你帶來更多的壓力和負面情緒。

總結:「節假日抑鬱」是一種社會現象,我們必須進行反思。

我向來反對消費主義,它讓現代的人們透支了太多身體、心理「壽命」,導致人們在節假日沒有足夠的精力進行社交活動,只想在家休息。

「節假日抑鬱」的產生實際上是一種預警,當人們開始害怕原本象徵著自由和放鬆的節假日時,我們必須進行思考:這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會這樣?

每一個新梗、新名詞的產生背後,都有其社會意義,「節假日抑鬱」也是如此。我認為它的出現是一種警示,告訴人們:「你們原本在日常生活中用來休息放鬆的時間被某些因素霸佔了。」

話雖如此,從個人角度來說,我們能做的事情並不多。看一看上面的19條建議,記住幾條對你有用的,這就夠了。慢慢來。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魯迅《而己集》) 如果在全人類都面臨著同一個恐怖的敵人——瘟疫——的時候,都無法共情,那只能說明,人類的巴別塔是永遠建不成了。 那些懷疑「怎麼會有成年人兩個月不工作就生活困難了?」
  • 身邊總有人覺得自己抑鬱了?不,其實他們只是想要這些……
    「抑鬱」這個詞現在已經變得越來越廣為人知,並且變得越來越神秘。許多人已經不把抑鬱當成一種病症,而是將之看成是一種體現自身魅力的行為。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其實根本不知道抑鬱這個名詞意味著什麼,只是覺得這是一種當下流行的表現。
  • 這世界總是很喧囂,我總是覺得吵鬧
    可能是不想在難過時,將話與錯的人分享,我一個人的傾訴,變成了是別人喧鬧的負擔。沉默也許才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這世界總是很喧囂,我總是覺得吵鬧。想必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多大點事啊。」這種感覺就像自己坐在空蕩的房間,夜晚,月光皎潔,卻照不進你十幾平米的房間。
  • 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
    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邱吉爾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估計,全球大約有3億人患有抑鬱症,約佔全球人口的4.3%,近十年來增速約18%。為正確認識抑鬱症,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希望大家能夠認真看完,也衷心希望大家能過重視起來。首先我們來看一個案例:小雷從小學習非常好,他的父母要求非常嚴苛。
  • 總覺得開心不起來,我是抑鬱了嗎?
    而大家所謂覺得自己抑鬱症了,這種想法,實際上也是對抑鬱症的恐懼,並不是真正得了抑鬱症。但是焦慮症患者會有抑鬱情緒,心情低落,食慾下降,渾身無力等等。抑鬱情緒始終伴隨著我們,讓我們覺得開心不起來,甚至看到搞笑的電影和視頻都不會高興,對金錢、事業都喪失了興趣。我們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的情緒,關注自己的想法,會關注自己是悲傷失落還是開心,如果覺得自己並不開心,那必然會加重自我懷疑,從而陷入新的一種惡性循環之中。
  • 什麼是季節性抑鬱?我們應該如何預防與治療?
    什麼是季節性抑鬱?季節性抑鬱常從秋末冬初開始,春末夏初結束根據官方的說法,造成季節性抑鬱的主要原因是入冬後陽光照射減少,人體不適應日照時間的變化從而導致生理節奏紊亂和內分泌失調。患有季節性情緒失調症的人,體內褪黑激素的含量比普通人多,這會影響他們的情緒。我認為造成季節性抑鬱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是社交關係的減少。入冬後由於季節特性,人們的日常社交活動減少。大家很難再像春夏一樣穿著漂亮的衣服展示自己。
  • 按時生氣,防止抑鬱|這本可愛的書,建議你讀10遍
    諮詢師問:然後你做了什麼?蛤蟆告訴諮詢師:大家對我生氣時,我就會不自在,但,只要能讓他們重新喜歡上我就行。其實,從精神分析早期開始,許多理論家和臨床醫生就認為:無法應對憤怒,與抑鬱的發作有關。在那樣的成長環境中,他們會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好,不討人喜歡,才會被拒絕和指責。即使長大後,他們仍然會對別人的拒絕、指責十分敏感,容易被挑起憤怒情緒。心理學家亞伯拉罕認為,抑鬱患者的自戀脆弱性帶來的過度憤怒、想要傷害他人的幻想,會讓他們自責,進而給自己帶來內疚和焦慮。
  • 總被人說:「拜託,你有什麼好抑鬱的?」
    總被人說:「拜託,你有什麼好抑鬱的?」本文節選自安德魯·所羅門《正午之魔》最大阻礙可能仍是社會汙名,這種汙名只與抑鬱相連,其他疾病都沒有這樣的情況。NIMH的史蒂文·海曼稱之為「公共衛生災難」。我寫這本書時採訪的很多人都請我別用真名,不要公開他們的身份。我問他們,如果別人知道他們得了抑鬱,他們到底認為會發生什麼。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我老婆自從懷孕以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總是覺得很慌張,一會心情大好一會又極度的沉悶,有時候像吃了興奮劑一樣,有時候又很安靜,整個人的情緒變幻無常,朋友說可能是患了焦慮症,可我看著像抑鬱症,請問她到底是焦慮還是抑鬱呢?
  • 婚外三人局——原配吵鬧時,第三者如何安慰男人?
    (抄襲必究)原配吵鬧時,第三者應該怎麼做?  未被發現,原配和男人因為瑣事爭吵,這種時候男人一般不會遷怒於你,所以大多數會來找你發洩情緒。  01  如果男人什麼都不說,只是簡單的說一句家裡有矛盾,但是明顯情緒不加。這個時候建議你們不要追問,和你無關。他們鬧得越兇越好,男人越有機會來陪你。
  • 「兒子,抑鬱的女人不能娶」,兒子:我也抑鬱過,只有我能救她
    ,一個人在對抗,你沒抑鬱過,無法感同身受,完全不明白那是一種什麼滋味兒。對於已經走出抑鬱陰霾的我來說,我真的不希望我認識的任何人抑鬱,我會盡力幫助每一個抑鬱的人。她是我女朋友,是我決心要娶的人,我當然也不能放棄她,因為她的世界只有我,也只有我才能救她!』 阿盧說的話並不是藉口,是事實,不僅是他,其他也有人抑鬱過,但父母不知道;或者已經發展為重度抑鬱了,父母才知道。
  • 認識抑鬱這條「大黑狗」
    然而,看起來如此積極的首相先生,卻時常被抑鬱糾纏:那條名叫「抑鬱」的大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他不放。 在當今,這條黑狗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然而大眾對此毫無概念: 1.
  • 5個方法輕鬆應對冬季抑鬱情緒
    緩解壓力,我們可以嘗試: 應對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我們想要理解、管理和預測生活中的事件。然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往往會導致焦慮。 不要用不健康的方法來應對這種焦慮,例如,用衝動獲得的不準確信息來「填空」,而是用好奇心來擁抱不確定性,並對新信息持開放態度。
  • 青少年頻發跳樓:5個孩子中就有1個抑鬱,怎麼能讓他們快樂起來?
    2005年,美國12-17歲的孩子中8.7%有抑鬱症狀,2014年該比例上升到了11.3%;德國2014年在1001名12-17歲的青少年做抽樣調查,抑鬱比例在8.2%。也就是說我們的數據和西方國家比,比他們高了2-3倍。
  • 為整條街的欄杆織上「彩虹毛衣」 編織讓90後媽媽走出產後抑鬱困擾
    而為了號召人們關注和正確對待產後抑鬱,從2018年年9月到2019年3月,她為上海浦東錦繡坊整條街的欄杆織上了毛衣,「做彩虹護欄給大家帶來了美的享受,覺得這件事特別有意義。我想如果有條件,希望這樣的活動每年都能做一次。」毛晚說。   從開朗到抑鬱   毛晚回憶,在生孩子之前,自己的性格是比較「二」的,生活中也是大大咧咧不拘小節。她喜歡講冷笑話。
  • 毫無一技之長的中年打工人,如何應對焦慮甚至抑鬱?
    毫無一技之長的中年打工人,如何應對焦慮甚至抑鬱?2020-12-22 2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清凇:人到中年,面對裁員危機,沒有一技之長,難免焦慮,甚至抑鬱
  • 給當代父母的五條建議
    給父母的五條建議 1、謹記孩子的脆弱性。 2、允許孩子表達憤怒。 3、別讓孩子太過順從。 4、讓孩子成為自己。 5、放下沉重的負擔。
  • 抖音不去打攪不會吵鬧只懂乖巧是什麼歌? 貓系男孩歌曲歌詞與你分享
    抖音不去打攪不會吵鬧只懂乖巧是什麼歌? 貓系男孩歌曲歌詞與你分享時間:2019-08-17 15:07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不去打攪不會吵鬧只懂乖巧是什麼歌? 貓系男孩歌曲歌詞與你分享 抖音不去打攪不會吵鬧只懂乖巧是什麼歌?
  • 疫情爆發中期,焦慮和抑鬱隨之而來,我們該如何應對?
    早起、閱讀、運動、學習、工作又成了我生活的主線,似乎把之前黑暗的3個星期甩的一乾二淨,工作效率還有了明顯的提高。狂喜之餘,更多的是感恩。感謝自己,拯救了自己。在這裡,我總結出了3條經驗。與你分享如何有效的應對焦慮、快速擺脫壓抑的心理狀態和負面情緒的方法。如果你正在經歷類似的困境,我想通過我的經歷為你帶去靈感,讓你振作起來積極面對生活帶來的每一次挑戰。1.
  • 水族館閉館兩個月,沒有遊客來訪,館裡的魚抑鬱了
    水族館的工作人員倒沒有抱怨沒遊客影響收入,他們擔心的是另一件事:過去人來人往的水族館如今門可羅雀,水族館裡的魚沒有遊客逗著玩,居然抑鬱了!其中一條昆士蘭石斑魚的狀態最糟糕,它在水箱裡同一個地方足足停了三周都沒動彈……平時水族館正常開放的時候,每天都有大量遊客前來,他們不但吵鬧,還喜歡敲魚缸和魚互動,過去我們都覺得這樣的行為很不好,似乎會打擾魚類的生活和休息,然而從凱恩斯水族館的反饋來看,魚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討厭吵鬧,反而更討厭安靜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