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象數和義理指的什麼?

2021-01-08 周易自測牌

「象」指卦象、爻象、形狀;

「數」指筮數、計算。

「義」指卦名、卦爻辭的含義;

「理」指原理、道理。

「象」體現《周易》符號能象徵的事物及時位關係,含有現象、法象等含義,是宇宙萬物理論模式,除此之外,還用太極圖、八卦圖、六十四卦圖等表示;

「數」為《周易》佔筮求卦的基礎,是《周易》的數理表達,是對「象」的定量計算研究,除此之外,還有陰陽數、大衍數、天地數、卦數、河圖數、洛書數等;

「義」體現《周易》的原義,有人認為各卦爻辭為第一意義系統,《彖》、《象》、《文言》為第二意義系統,《說卦》、《序卦》、《雜卦》、《繫辭》。

「理」體現《周易》的哲學思想,包括天道觀、人道觀、天人觀、辯證法等。傳統象數與義理相對立,形成兩大派別,互相攻擊,互相排斥。今人一般認為象、數、義、理具有密切關係,是互相引發,互相補充的。

周易是一本講究變化的書,蘊含哲學精華。有的人喜歡周易,但又因周易原文的文言難懂而犯愁,而《周易自測牌》的六十四卦是全白話解說並配有插圖,每一卦的卦象、圖解、和斷語都有解釋,還配有一個小小的事典,增加了知識的擴展閱讀和樂趣。

而今天的《周易自測牌》系典藏家繪本提供,《周易自測牌》綜合曆代朱熹、邵庸、程頤、李光地、孔子等名家之觀點對易經所作的批註總結,簡練精準地解說了易經之精華,事典涉及到歷朝歷代佐證,並無做露骨的吉兇之論證。本牌是中國古典哲學的學習卡和六十四卦的運用卡,以幫助愛好國學文化者了解中國古典文化的精華。

——《周易自測牌》作品工作室

相關焦點

  • 易經應用|探源《易經》的流派——明義理、解象數
    在中國易學研究史上,一直存在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把它概述為兩派六宗:兩派指的是象數、義理兩派;六宗指的是佔卜宗、禨祥宗、造化宗、老莊宗、儒理宗、史事宗;六宗可歸屬於兩派。其實,孔子是義理學派最早的奠基人。儒理宗代表人物是孔子,由於儒家倫理思想長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因此被儒家奉為五經之首的《易經》,自然以義理為主導,為「大道」,象數則被視為「術數」,為「小道」。
  • 《易經》中的「數,理,象」是什麼意思,明白這個就算入門了
    這裡是「說易解道」前面我們講了易經中的三個原則【變易,簡易,不易】當我們懂了這三個原則之後便可以開始學習三個內涵【數,理,象】這些基本的原則內涵理解之後,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易經入門,才能去研究易經。其中包含著世間萬物的觀點,人生也好,思想也好,都有它的原則和道理。
  • 《易經》中的「象」具體是什麼?與時間有什麼關係?
    《易經》文本中,未出現「象」字,幾乎所有「象」都是在《易傳》之中才得到闡明。但這並非說《易經》中沒有「象」,恰恰相反,「象」是在佔築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某種程度上而言,它是《易經》和佔問者、佔築者三者溝通的基礎,也是過去、現在、未來三者相契相通的津梁。
  • 概說古今易學的研究方向:象、數、義、理、佔
    人類所能觀察到的任何事物,都有呈現出來的現象、構成事物結構的數據關係和蘊涵其中的原理三個要素。「易學」對於世界的觀照、研究,也是從這三個不同的角度去入手的。因此在易學歷史上就有了象數派和義理派。傳統象數與義理相對立,形成兩大派別,互相攻擊,互相排斥。
  • 《易經》的源流和如何讀懂《易經》的古注
    《易經》是上古時代太昊伏羲氏所作,那個時候沒有文字,於是伏羲氏發明了陰陽兩畫,以畫八卦,用來通達神明的德性,也顯現萬物和神明一樣的德性。八卦後演變成六十四卦,把萬事萬物的變通之理,都涵蓋其中。雖然《周易》辭很簡單,但義理很難了知,非通達智慧之人以下,很少有人能解說得清楚的。現很多人把《易經》當做佔卜,算命的書,其實是把《易經》的當做大材小用了。
  • 在64卦中到底「象」是什麼,易經怎麼來看,一般人不知道!
    簡介 | 探索中華文化之脈絡,聆聽世間百態之人生作者 | 國學大觀園註:原創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引子:易經的象、數、理、佔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們今天來著重講解易經之象。什麼是易經的「象」,到底怎麼來看?
  • 都知道「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怎麼用籌策易經佔卜?
    這是因為學習《易經》的兩大重點是:明白義理,以及使用象數來佔卦。在明白義理方面,就是要釐清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辭與爻辭在說些什麼。這等於是:先寫下標準答案,再請你去找充分的理由。至今為止,可能還沒有人可以完全說清楚這些卦爻辭。能夠懂得八成以上的就算高手了。在解說時,所根據的象徵與原則不能太多,否則全書將失去統合性與連貫性。
  • 易經到底在講什麼?9個字可全部概括,讀懂後64卦的智慧迎刃而解
    可是易經又並非那麼容易理解,一是上面的文字皆為上古時代的文言文,又極為的精簡,再加上易經需用充分的想像力,義理和象數融合在一起,又增加了易經學習的難度和成本。那麼什麼叫義理呢?易經的義理指的便是世間萬物的道理,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來說,陰天會下雨、秋天結了霜就會變寒冷、與人交流以和為貴才會獲得利益,這一切都是非常簡單、最實用的自然常識,可是義理不是如此的簡單,假如細細地分析背後的道理,便會產生許多感受,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境界了。象數指的是觀察事物的大致面貌,例如佔卜中的梅花易數,注重的是隨時起卦,實際上便是象數得以不變應萬變。
  • 易經與象數為何在兩宋得到了長足發展
    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進,造極於兩宋之世。」正是在這一時期,易學也進入到全面興盛的時代,在象數與義理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就北宋的象數易學來說,出現了專門的「河圖洛書」之學,超越既有的卦交象數形式,向上追究聖人畫卦之所以然,這方面以劉牧為代表:創造出次序嚴整的先天象數學,推究天地陰陽變化之本然,為經傳之象數學提供理論基礎,這方面以邵雍為代表:漢易中的卦氣說、卦變說以及各種象數義例也都在新的象數觀念下得到了轉換和發展,這方面以李之才、李溉等人為代表。
  • 《易經》的核心就是象,必須依靠《繫辭》才能理解象的含義
    象,是《易經》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可以說是整部《易經》的核心,《易經》自秦漢以後之所以分成兩派六宗,或者加上丹道、堪輿、星相、醫藥共為十宗,乃至後世又有理、象、數之說,可全是《易經》的象所惹出來的事。古往今來,有很多的文人學者對於《易經》的象,提出過各種各樣的觀點,綜其內容真可謂浩如煙海。
  • 象數之學源自於什麼?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
    易經佔卜始終離不開兩個概念,就是「象」和「數」。其實和中國古代重要的兩個預測方式有關,一個是龜兆,一個是衍筮。《史記·龜策列傳》中說:夫摓策定數,灼龜觀兆,變化無窮,是以擇賢而用佔焉,可謂聖人重事者乎!古代就是通過數策和灼燒龜殼的方法,來觀察變化,詢問冥冥之中的天意。因此古人去處理問題解決問題時,既要遵循人事的道理,更要去看天的安排,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 引人入勝的《易經雜說》
    這是一部融義理象數為一的書 世人說《易》,有所謂「義理之學」者,有所謂「象數之學」者。義理之學是偏重人文的,這自晉朝的王弼開始,王弼主張掃象,所謂「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宋儒附之,遂使象數之學,隱晦了好幾個世紀。
  • 《易經》中「四象」說的是什麼?
    在許多的玄幻小說和武俠小說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四象陣法」之類的描述,把他們講的是神乎其神,威力巨大。這讓一般不了解「四象」真正內涵的人,對他充滿了想像,覺得他既神秘又神通廣大,似乎是除了陰陽之外最讓人有無限想像可能的一種力量。那麼《易經》的「四象」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
    傅教授著作甚豐,出版《哲學與人生》《易經與人生》《推開哲學的門》《心靈的旅程》等圖書逾百種。《易經》位列《十三經註疏》之首,是中華文化寶庫中Z為古老而又成熟的偉大經典。其內容涵蓋天道,人道,地道,亦即要在天地之間讓人類安身立命。其方法則是設卦觀象,描繪自然造化的奧妙情境,展示人世間的吉兇禍福與因應之道。
  • 《易經》究竟預言了什麼?為何到第60象再也推不下去了?
    《易經》究竟預言了什麼?為何到第60象再也推不下去了?《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然而到了現在,依舊有不少不了解它的人,認為是佔卜和迷信。在2019年《易經》被納入國考的時候,曾引發網友的熱烈爭議,部分網友還調侃道:「當公務員還要學算卦」。
  • 易經是什麼?
    解析:1、嚴格說來《易經》和《易傳》構成了《周易》;而《周易》、《連山》、《歸藏》又構成了《三易》。《連山》是夏代的易學,《歸藏》是殷代的易學,《周易》是周代的易學。可惜,《連山》、《歸藏》已失傳。2、《易經》又稱本經,簡稱《易》,成書於西周初至晚周,距今約三千年前。《易經》由卦辭及爻辭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
  • 易經智慧:從「火天大有」卦,看《易經》的遊戲規則
    這對於《易經》初學者尤為重要,因為其打破了象數派和義理派的隔閡,把《易經》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來研究、把玩。《文獻通考·經籍三》也說:「一旦謀及卜筮,則觀變玩佔,亦此義理。」作為中國民俗學會會員和Nielsen認證的大數據分析師,筆者也接觸《易經》二十餘年,走過不少彎路,略有幾點心得,想要理解《易經》的每一個卦,建議還是要遵循孔夫子的說法,「觀其象、玩其辭、觀其變、玩其佔」,即:象、數、理、佔。
  • 《易經》的象,是整句卦爻辭的象,要用整句話的意思來理解
    在所有的傳統文化書籍中,被稱之為群經之首的《易經》,無疑是至為重要的一部經典,凡說起中華傳統文化,則無不說到《易經》,《易經》非但為儒道兩家所共同尊崇,在眾多的民間信仰和少數民族信仰中,也可以見到《易經》中的太極八卦等符號,甚至還進入了佛學,明代的高僧蕅益智旭大師還寫過《周易禪解》一書。
  • 易經:象數解讀蒙卦的意義
    蒙,指蒙昧,象徵啟蒙,啟蒙教育。《禮記 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蒙卦的主義在「教」與「學」。蒙卦山下有水,山止在外,水陷於內,水為必行之物,遇山而止。主卦陷險不安,客卦又行之不去,君子不知所往,故昏蒙之象。《象》曰:山中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 《易經》包括什麼和介紹什麼
    《易經》指《連山》《歸藏》《周易》三本易書。其中《連山》、《歸藏》已失傳,傳世的只有《周易》一本。現在的《易經》一般即《周易》。道家易經不只是指周易,三易分別指的是什麼,他們介紹了什麼內容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後人多學習其哲理,因而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