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妖魔化的婚姻,騙了誰?

2021-01-19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夜思 | 被妖魔化的婚姻,騙了誰?

小年說:

話題#鄭淵潔對不想結婚的看法#裡集納的金句,讓長大後的我們,依舊被其中的自在灑脫感動。

雖然,每個人的婚戀觀見仁見智,但請你明白:生而自由,愛而無畏,隨心隨性,方得幸福。

被妖魔化的婚姻,騙了誰?

來源:我是艾小羊 | ID:qingchangaixiaoyang

作者:艾小羊

新晉奶爸背著嬰兒逛超市,發朋友圈說:「我以前覺得自己會不習慣,但是發現其實是順其自然,再多的不愉快看一眼寶寶就融化不見。」

我問他為什麼以為自己不習慣。他說曾經的自己,不僅恐生,而且恐婚。現在結婚生娃了,就覺得:嗯,好像還好。

「你看《致命女人》了嗎?」他問。

我知道他想說什麼,但我沒興趣,就發了個笑臉給他。

01

《致命女人》這個劇跟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以及我們的愛情、婚姻有什麼關係?說實話,我覺得幾乎沒有。遺憾的是,無論視頻網站的宣傳,還是大家的口口相傳,都把它當成了婚姻教育片。

一開始在微博上流傳最廣的截圖就是媽媽對兒子說: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抱怨婚姻,總容易收穫共情,但仔細想想,這句話的bug真是多到數不完。

你說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難道賺錢就比看上去容易?是瘦比看上去容易還是會穿衣服比看上去容易?甚至活著本身,比看上去容易嗎?

所謂成長,就是你慢慢要接受一個現實: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比看上去難多了。

02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周圍充滿了對婚姻的妖魔化解讀。

一個話劇演員對我說:「藝術,其實是極端化的生活。」

作為演員,她相信這種極端的存在,並且投入最大的熱情去表現它們。下了戲,卻立刻將自己沉入平庸的生活,該結婚結婚,該生孩子生孩子,既不追求十分浪漫,也不追求十分動人。

萬事萬物,及格就好。

中國有句古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傳千裡」換成今天的商業術語,就是流量。咱們貢獻流量可以,千萬別被收割了智商。

經常客串美食家的讀書人梁文道說,20年前的川菜與今天的完全不同。今天的川菜,滿嘴都是作料味,因為年輕人的口味越來越重。

收割流量與收割食客一樣,都是以「重口」為代價。

看到這兒,我知道被甜劇餵大的讀者會頻頻點頭:對啊,人活著要有希望,我就不看什麼《絕望主婦》《致命女人》,我喜歡看甜劇。

很不幸,甜劇是另外一種對婚姻的妖魔化。

如果說《致命女人》是先把你的膽嚇破,再給你開藥方的情感導師;甜劇就是專司催婚的爹媽兼七大姑八大姨。

說「婚姻比啥都難」是一種對婚姻的反向妖魔化;說婚姻比啥都美,則是對婚姻的正向妖魔化。

前者令人多慮,很多人因此錯過了選擇「結婚」這種說不定很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機會;

後者讓人智昏,很多人抱著走入童話的心理進入婚姻,洗兩個盤子吵兩句嘴就崩潰了。

兩種看上去截然相反的配方,最後做出來的是同一道大餐:對婚姻失望,甚至絕望。

03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悲觀不好,樂觀也不好,那你倒是說說,到底什麼是正確的婚姻觀?

首先你要明白,婚姻既是不必需品,也不是救命藥,它僅僅是文明發展至今,人類有可能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

什麼叫生活方式?就是原本的你,進入某個通道,適合某種慣常的生活。在這種生活中,你還是你,只是盛放你的容器變了。

人生在世,買的都是單程票,你選擇結婚,就意味著放棄單身;去設想另一種生活可能更好,除了給自己添堵,沒有任何好處。

其次,抱怨婚姻很難的人,往往只是想說,活著真難。

如果說婚姻難,難道單身就不難了?一樣難。只是單身的人,怎麼好意思說單身不好呢,既然你被封了勇士,勇就是你唯一的選擇。

第三,結婚是成長的機會,不是偷懶的機會。

為什麼而結婚,決定了你的婚姻能不能幸福。

婚姻不幸的人,無論男女,幾乎都是抱著偷懶耍滑,開啟巨嬰式生活的念頭,結果當然失望透頂。

我見過的一對最智慧的新人,在婚禮上這樣描述兩人為什麼走到一起:「單身了30年,想換一種活法試試。」

04

婚姻沒那麼可怕,同時,婚姻也沒那麼可愛。

它是人生無數選擇之一,而任何選擇,都意味著放棄——結婚,就是選擇了責任,放棄了自由。

選擇責任是不是一定比選擇自由苦?未必。作為思考動物,人類的天性,是嚮往責任的。正如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說: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作家還有一段話,也適合我們今天的討論。

「人永遠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只能活一次的人生,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無法彩排。」

既然沒有完美選擇,結婚或者不結婚都難,好好活著、不甩鍋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無論你的選擇是什麼,我願你享受這個選擇,滿懷感恩而又心存戒備地活著。

相關焦點

  • 白茶清歡:被妖魔化的婚姻,正在毀掉年輕人的生活
    微博上流傳最廣的截圖就是媽媽對兒子說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抱怨婚姻是場修行,但自己想這句話的bug真的是多到數不完,你說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難道賺錢就可以看上去容易嗎?是瘦比看上去容易,還是會穿衣服比看上去容易,甚至活著本身你看上去容易嗎?
  • 一場妖魔化婚姻的狂歡
    想要討論的是我所感知到的背後的邏輯:這場反對「離婚冷靜期」的輿論狂歡,起源於人們對婚姻的恐懼,而對婚姻的恐懼,又來自於婚姻長期被妖魔化。如果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定性——婚姻是壞的,那麼,所有維持和穩定婚姻的做法都是壞的,所有能夠讓婚姻順利結束的辦法都是值得支持的。
  • 林治波:中國的民族主義被妖魔化了
    二戰後民族主義逐漸被妖魔化,這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的政治和輿論策略。其基本邏輯是,我要向你那兒擴張,當然就不喜歡你抵抗。他們自身奉行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卻披上民主自由的外衣,給世人以很大的迷惑性;與此同時,第三世界國家的民族主義卻被妖魔化,似乎成了民主自由的對立物。這實際上是西方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擴張主義為掃除第三世界國家的民族抗爭而採取的政治策略。
  • 何雯娜:真實的婚姻裡沒有冠軍!滾蛋吧,被妖魔化的「你太卑微」
    絕大部分的婚姻也都是普通婚姻,兩個各有局限性的普通人抱團取暖,誰也成為不了誰的救世主,誰也給不了誰完美的生活,家家戶戶,充滿了將就和妥協,也充滿了銅臭味和煙火氣。無法接受平凡的常態化,無法接受婚姻的瑣碎性,無法接受自己和對方的不完美,無法在婚姻裡「贏」,導致了很多人心態浮躁,痛苦倍增。
  • 妖魔化中國的又一例證
    但真正令人擔憂的,其實不在於某家中國民企的某項境外投資命運本身,而在於這一正常商業運作,居然會被誤讀到這種政治「高度」,並因此鬧得沸沸揚揚,這折射出部分西方人士和媒體對妖魔化中國的熱衷程度。  中國早已接受全球化的遊戲規則。誤讀乃至妖魔化中國及其公民,是沒有道理的。營造不帶偏見的公平投資環境,才是共贏之道。
  • 「妖魔化」的伊斯蘭形象
    作者通過對歐洲各個語種大量文學文本和文獻的閱讀,勾勒出歐洲政界、文化界、宗教界在歷朝歷代對穆罕默德和伊斯蘭教精心醜化、矮化、妖魔化的軌跡。在歐洲作家、詩人和畫家的筆下,穆罕默德被醜化成騙子、色鬼、魔鬼、惡棍、邪惡之神。
  • 宗教裁判所的妖魔化
    宗教裁判所的妖魔化肖遙編寫人們對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印象是:一群表情嚴肅,內心兇狠的人,一旦認定別人的神學與他們的不符
  • 楊笠愛情觀引熱議:你可以騙我的感情,但不能騙我的錢
    楊笠戀愛準則:「你可以欺騙我的感情,但我絕對不允許你欺騙我的錢,就連我的錢你都騙,你對我肯定沒有感情」。我能不能說一句客觀的話:我既不想給人騙感情,更不想給人騙錢。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潔身自好。錢,我有。但我不打算給誰,這是事實。感情,我寧缺毋濫。給了不該給的人?我不想後悔。
  • 有人「妖魔化」老師群體?專家:教育質量是尊敬出來的,快來看看
    有人「妖魔化」老師群體?專家:教育質量是尊敬出來的,快來看看吧。近年來,社會各界對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也有異常的現象,有一部分人極端妖魔化教師團體,「妖魔化」教師的形象給人帶來了不好的影響,說到教師,有人會馬上聯想到「有償補習」、「收紅包」,簡直就像天下的教師都是賺錢的小人,有些人認為,教師工作輕鬆,還不負責任,什麼都向父母甩,簡直天下的教師都是平凡無能之輩。
  • 被「妖魔化」的獨立女性
    當「獨立女性」這個觀點開始被頻繁提起的時候,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獨立女性是通透且清醒的,我們通過相互平等與尊重的方式來爭取權利而不是貶低他人和刻意製造衝突來「妖魔化」一些概念。極端女權≠女權,被「妖魔化」的獨立女性≠獨立女性。一個美好的時代應該容得下多種聲音,而且應該容得下不同性別、不同類型的聲音。
  • 再談妖魔化魯迅-中新網
    再談妖魔化魯迅 2015-10-20 16:40:5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綜觀妖魔化魯迅的網文,常有這樣一個論調,即:魯迅在國家存亡之際,痛批本國政府與本國文化,意在瓦解國人鬥志,為日本人張目。
  • 看看教師是怎樣被妖魔化的?幾乎無一例外,都是這個特點
    大部分老師師德是過關的!我們可以看看教師是如何被妖魔化的?1、紅包老師而自從教育部禁止教師有償補課,各地加大處罰力度之後,現在在職教師誰敢出來補課?誰會拿自己的飯碗開玩笑呢?結局:老師工資不清楚高低,但是補課費一年得好幾十萬呢。因為前些年少部分老師的補課行為,讓全體老師都成了「上課不講下課講」的師德敗壞者。3、禽獸教師
  • 其實他愛不愛你,你比誰都清楚,這3點騙不了人
    導讀:其實他愛不愛你,你比誰都清楚,這3點騙不了人。鞋子合不合適,只有穿鞋的人才最清楚。在愛情裡更是如此。每一個女人都希望有一個男人能讓自己永遠不必擔心害怕,可那個男人太難遇到了,所以每當感受到一點點的溫暖,都恨不得全身心的投入進去,最後損失大到只能自欺欺人:他肯定是愛我的!
  • 誰讓支行行長「騙」錢的手段很擅長?
    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不能不去思考:誰讓支行行長「騙」錢得逞的手段很行很擅長?首先是該支行行長鑽了職務之便的空子。他以高息為誘餌,誘騙被害人籤訂虛假的理財產品購買或轉讓協議,並將購買或受讓虛假理財產品的錢款轉入其控制的個人銀行帳戶,騙取巨資。一個巴掌拍不響——孤掌難鳴。一個支行行長再有能耐,如果沒有他人的密切配合也斷難演繹「假理財」案詐騙147名客戶27億!
  • ...拜登呼籲兩黨合作】拜登說:「讓我們終結這個被妖魔化的殘酷...
    【美國大選實時播報 拜登呼籲兩黨合作】拜登說:「讓我們終結這個被妖魔化的殘酷時代吧。」拜登強調了團結的重要性,他呼籲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通力合作。「如果我們可以決定不合作,那麼我們就可以決定合作,」他說。
  • 英媒:美國妖魔化華為,是錯誤的道路
    英國「開放民主」網站6月27日文章,原題:美國不應妖魔化華為——應該加大投入與中國競爭從歷史上看,大國之間的科技與產業競爭,比如一戰前英國與德國的鋼鐵競賽,可能導致軍事衝突。美國對中國科技公司華為所採取的舉動,是一場危險的科技戰的開火,它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為什麼美國政府要設法將華為從全球市場和供應鏈排除出去?
  • 民進黨將大陸妖魔化、汙名化,結果只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為將大陸妖魔化,民進黨已達到病態的地步,連兒童繪本寫著「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字樣,都被綠營政客質疑是「文化統戰」;但凡哪個地方發現用了大陸的科技產品,必被說稱「含有後門,臺灣人信息被竊取」。如今,臺北101煙火秀傳出有大陸團隊參與,民進黨「立委」林宜瑾也扯起「中國滲透」。
  • 李銀河:被妖魔化的女權主義
    原創 李銀河 長期以來,女權主義在中國一直是被妖魔化的。據傳,我們的一個女作家代表團在國外講演時,每個女作家都會事先撇清:我可不是女權主義者。共產黨執政後,男女平等一直是主流意識形態,這是誰也否定不了的歷史事實。所以,女權主義在我國一直是主流意識形態,人們對女權主義的曖昧態度其實是一個虛構的衝突。圖為老照片:民國女子學習‖新文化運動對新女性的塑造,一方面從批判封建禮教對女性的壓制入手,另一方面,援引歐美女權運動的思想資源,介紹和傳播了西方女性自由獨立的社會生活。
  • 何炅詭辯失敗 觀眾沒有妖魔化影視圈 拍戲念數學的情況是真實的
    何炅老師也打圓場說,任何行業都有一些不專業的現象存在,我們就不要妖魔化影視行業了,而且現在這個情況已經不存在了,陳偉霆也說這只是個別情況。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 郭廣昌呼籲企業家要寬容:不要去妖魔化別的人和產業,都不容易
    他呼籲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大家都應該要寬容一點:「不要去妖魔化別的企業家,不要去妖魔化另一個產業,否則總有一天你也會被妖魔化。大家都不容易。」郭廣昌這番言論或與董明珠的「喊話」有關。當天活動現場,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公開表示:「郭廣昌今天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