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夜思 | 被妖魔化的婚姻,騙了誰?
小年說:
話題#鄭淵潔對不想結婚的看法#裡集納的金句,讓長大後的我們,依舊被其中的自在灑脫感動。
雖然,每個人的婚戀觀見仁見智,但請你明白:生而自由,愛而無畏,隨心隨性,方得幸福。
被妖魔化的婚姻,騙了誰?
來源:我是艾小羊 | ID:qingchangaixiaoyang
作者:艾小羊
新晉奶爸背著嬰兒逛超市,發朋友圈說:「我以前覺得自己會不習慣,但是發現其實是順其自然,再多的不愉快看一眼寶寶就融化不見。」
我問他為什麼以為自己不習慣。他說曾經的自己,不僅恐生,而且恐婚。現在結婚生娃了,就覺得:嗯,好像還好。
「你看《致命女人》了嗎?」他問。
我知道他想說什麼,但我沒興趣,就發了個笑臉給他。
01
《致命女人》這個劇跟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以及我們的愛情、婚姻有什麼關係?說實話,我覺得幾乎沒有。遺憾的是,無論視頻網站的宣傳,還是大家的口口相傳,都把它當成了婚姻教育片。
一開始在微博上流傳最廣的截圖就是媽媽對兒子說: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
抱怨婚姻,總容易收穫共情,但仔細想想,這句話的bug真是多到數不完。
你說婚姻比看上去難多了,難道賺錢就比看上去容易?是瘦比看上去容易還是會穿衣服比看上去容易?甚至活著本身,比看上去容易嗎?
所謂成長,就是你慢慢要接受一個現實: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比看上去難多了。
02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周圍充滿了對婚姻的妖魔化解讀。
一個話劇演員對我說:「藝術,其實是極端化的生活。」
作為演員,她相信這種極端的存在,並且投入最大的熱情去表現它們。下了戲,卻立刻將自己沉入平庸的生活,該結婚結婚,該生孩子生孩子,既不追求十分浪漫,也不追求十分動人。
萬事萬物,及格就好。
中國有句古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傳千裡」換成今天的商業術語,就是流量。咱們貢獻流量可以,千萬別被收割了智商。
經常客串美食家的讀書人梁文道說,20年前的川菜與今天的完全不同。今天的川菜,滿嘴都是作料味,因為年輕人的口味越來越重。
收割流量與收割食客一樣,都是以「重口」為代價。
看到這兒,我知道被甜劇餵大的讀者會頻頻點頭:對啊,人活著要有希望,我就不看什麼《絕望主婦》《致命女人》,我喜歡看甜劇。
很不幸,甜劇是另外一種對婚姻的妖魔化。
如果說《致命女人》是先把你的膽嚇破,再給你開藥方的情感導師;甜劇就是專司催婚的爹媽兼七大姑八大姨。
說「婚姻比啥都難」是一種對婚姻的反向妖魔化;說婚姻比啥都美,則是對婚姻的正向妖魔化。
前者令人多慮,很多人因此錯過了選擇「結婚」這種說不定很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機會;
後者讓人智昏,很多人抱著走入童話的心理進入婚姻,洗兩個盤子吵兩句嘴就崩潰了。
兩種看上去截然相反的配方,最後做出來的是同一道大餐:對婚姻失望,甚至絕望。
03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悲觀不好,樂觀也不好,那你倒是說說,到底什麼是正確的婚姻觀?
首先你要明白,婚姻既是不必需品,也不是救命藥,它僅僅是文明發展至今,人類有可能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
什麼叫生活方式?就是原本的你,進入某個通道,適合某種慣常的生活。在這種生活中,你還是你,只是盛放你的容器變了。
人生在世,買的都是單程票,你選擇結婚,就意味著放棄單身;去設想另一種生活可能更好,除了給自己添堵,沒有任何好處。
其次,抱怨婚姻很難的人,往往只是想說,活著真難。
如果說婚姻難,難道單身就不難了?一樣難。只是單身的人,怎麼好意思說單身不好呢,既然你被封了勇士,勇就是你唯一的選擇。
第三,結婚是成長的機會,不是偷懶的機會。
為什麼而結婚,決定了你的婚姻能不能幸福。
婚姻不幸的人,無論男女,幾乎都是抱著偷懶耍滑,開啟巨嬰式生活的念頭,結果當然失望透頂。
我見過的一對最智慧的新人,在婚禮上這樣描述兩人為什麼走到一起:「單身了30年,想換一種活法試試。」
04
婚姻沒那麼可怕,同時,婚姻也沒那麼可愛。
它是人生無數選擇之一,而任何選擇,都意味著放棄——結婚,就是選擇了責任,放棄了自由。
選擇責任是不是一定比選擇自由苦?未必。作為思考動物,人類的天性,是嚮往責任的。正如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說: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作家還有一段話,也適合我們今天的討論。
「人永遠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只能活一次的人生,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無法彩排。」
既然沒有完美選擇,結婚或者不結婚都難,好好活著、不甩鍋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無論你的選擇是什麼,我願你享受這個選擇,滿懷感恩而又心存戒備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