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我省共有八地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南充閬中市就是其中之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閬中做了哪些努力?提升社會治理精細化水平,閬中又下了怎樣的繡花功夫?今天的「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我們一起走進剛剛榮獲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稱號的閬中。
閬中市保寧街道觀音寺社區居委會主任 張繼紅:主要是就我們安居小區改造後,一個停車位的使用管理方面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一下。
閬中市保寧街道觀音寺社區安居小區物業主管 向慧:我希望社區協調業委會把安居小區的車位交給我們物業統一管理,在安全方面我們也好管理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來到閬中的第一站,我們便選擇了旁聽這樣一場居民民主議事會。觀音寺社區安居小區現有停車位156個,其中的56個都是通過改造「換」來的,居委會主任張繼紅給我們講述了小區改造的不易。
閬中市保寧街道觀音寺社區居委會主任 張繼紅:這個老式的自行車庫沒有太多實用價值了, 但拆除的時候,居民的意見相當大,矛盾非常突出,一度成為我們小區改造工作的一個最大的障礙。
問題怎麼破?社區黨建是關鍵。為此,社區黨委定期召開居民民主議事會,成立了11個黨小組,實現小區、樓棟、單元三級網格全覆蓋。
閬中市保寧街道觀音寺社區居委會主任 張繼紅:我們通過在社區集中開會與上門做工作的方式,動員我們的在職黨員帶頭先拆,我們的群眾後續跟上。在一個月之內把56個自行車庫全部拆除,保障了我們小區改造工作的順利實施。
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很快,困擾大夥多年的「老大難」問題逐一得到解決——小區安裝電梯6部、添置健身器材10套,新增安防攝像頭47個。
閬中市保寧街道觀音寺社區安居小區居民 羅萬榮:增加了健身器材,有事沒事我們跑下來鍛鍊一下,巴適得很。
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這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新要求。過去幾年,閬中市相繼投入資金近5000萬元,對503個老舊小區、13個集貿市場、25個城中村進行改造提升,品質生活觸手可及。
記者 安麗:這裡是閬中市第二集貿市場,是周邊五萬居民的「菜籃子」 。來到這裡給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分區明晰、整齊劃一、環境衛生乾淨整潔,而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裡賣菜的業主他們在做生意的同時,隨時不忘整理和打掃自己的攤位,環境衛生意識是特別的強。
閬中市保寧街道迎恩街社區居民 廖貴華:現在這個市場搞得非常好、非常衛生、非常乾淨。像他們賣的這個熟食品,以前都是敞著的,現在都是搞的玻璃房。
記者 安麗:就覺得更加乾淨衛生了是吧?
閬中市保寧街道迎恩街社區居民 廖貴華:對,感覺很舒服、很乾淨。
環境好了,前來買菜的人氣也更旺了。市場負責人張俊告訴我們,從今年初開始,市場還設置了「紅黑榜」向消費者張貼公示。
閬中市第二集貿市場法人 張俊:每個月要定期進行考核,如果長期在我們黑榜範圍內,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經過教育不改的,那麼我們要把他清理出市場,以此提高市場上的管理水平。
從今年5月開始,閬中開始推行交通違法者「換位體驗」制度。駕駛員袁某因為沒有戴頭盔駕駛摩託車而被記2分,之後他來到路口進行文明勸導「換位體驗」。
駕駛員 袁先權:站到這裡,我對交通安全意識有了深刻的印象,以後我們每個人出行都要遵守交通規則。
閬中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五中隊中隊長 王加鬱:通過他們換位思考,了解我們交警執勤的艱辛,另一方面通過他們起了一個宣傳作用,其目的就是教育廣大市民遵守交規,平安文明安全出行。
以人民為中心,閬中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從關係群眾生活的「吃」、「住」、「行」等「神經末梢」入手,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讓基層治理走穩走實。
南充市政協副主席、閬中市委書記 張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提升我們整個城市的精細化管理的水平,同時來提高我們全市群眾的文明素質,來形成良好的社會新風,大大地加深了我們老百姓對這座城市的情感,讓我們閬中對外的名片更加靚麗。
作為南充最亮眼的旅遊名片,閬中在社會治理方面的務實舉措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眼下,南充市正加緊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新理念,以黨建為引領,全力推動基層治理效能進一步提升。
南充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許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我們將堅持黨建引領,加強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推動解決老舊小區改造,城市交通擁堵等具體問題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