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NBA總裁肖華宣布NBA擺停,至少一個月。在新冠面前,真體現了美國精神:人人生而平等。就算強壯如牛的NBA球員,也不可避免地感染了新冠病毒,就像網絡曝出美國總統川普核酸檢測呈陽性後戲謔的一樣:蒼天饒過誰?
我關注NBA有二十幾個年頭了,從高中搶看體壇周刊開始,一直保持到現在,瀏覽網頁時最先看的還是NBA,雖然早已過了激情燃燒的歲月,雖然從未追過某個星,只是覺得這是一個巨大的名利場,一個依靠實力才能立足的名利場,在這個名利場裡,能看到人間百態,覺得很有意思。
能夠進入NBA的球員,都是籃球天賦異稟的人,都是其他地方的天之驕子。但NBA又特別殘酷,一年淘汰三分之一,平均球齡只有4年。我們耳熟能詳的球星,都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寥寥無幾,而大部分人,皆如流星,一閃而過。
我國球員除姚明打9年之外,其他如王治郅、易建聯、孫悅、周琦等都如流星一樣划過NBA的天空,倒是很貼合泰戈爾的那句名言:天空中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鳥兒已經飛過。
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老祖宗是這樣教導我們,不去就不去唄。但若真不去,對集體而言,如何與狼共舞,追趕英美?對個人而言,如何揚名立萬,香車豪宅?
嘴裡念念有詞眾爭之地勿往,行動上死命往裡邊擠,這便是所謂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去得了,留得住,是一門高深學問了。不僅NBA,所有巨額利益集散地,都是「眾爭之地」,都存在著這個問題。
-1-
聖安東尼奧是個小球市,小球市意味著很多,比如雪花銀捉襟見肘,不像紐約尼克斯隊那樣人傻錢多;比如曝光度沒那麼高,不像洛杉磯湖人隊那樣左擁右抱,讓魔術師詹森染上了一種叫愛滋病從而消停二十年。小球市一般老老實實當小弟,即使強如NBA第一人喬老爺的球隊夏洛特黃蜂隊,進一次季後賽就高興的了不得,像得了冠軍一樣。
馬刺隊就是在這麼一個小球市,卻屹立西部不倒,連續22年進入季後賽,5次奪冠,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就,尤其連續22年進入季後賽,說明這個球隊保持長盛不衰,就連洛杉磯湖人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芝加哥公牛隊等這些大名鼎鼎的球隊也從來沒做到過。雖然今年進季後賽夠懸了,但也正好擺停。
馬刺隊的奇蹟締造者是一個叫格雷格·波波維奇的白鬍子老人。當然,他剛當主教練那會兒鬍子還沒白,都是歲月下的雪染白的。
他有很多秘訣,其中之一就是保持憤怒!
有一次記者採訪他,問剛從金州勇士隊轉會過來的大衛·李為何表現判若兩人,老爺子神秘兮兮地告訴記者:讓他保持憤怒。
對,保持憤怒!就連鄧肯、帕克、吉諾比利等名人堂或未來名人堂球員,打得不好,尤其是防守端不賣力,也一定被怒吼。如此一來,其他人更不敢偷懶,尤其是在防守。俗話說,進攻看天賦,防守看態度。所以馬刺每場比賽,防守端都竭盡全力,比賽就沒有那麼賞心悅目,剛開始我不太喜歡馬刺,覺得不好看,後來漸漸就喜歡了,是明白了華而不實往往不能長久之故吧。
在NBA,如果不保持專注、刻苦和自律,即使天賦爆棚,照樣如曇花一現過眼雲煙,例子數不勝數。但要保持專注、刻苦和自律,這些力量又來自哪裡呢?尤其籤下一份大合同,香車豪宅美女到手之後。
-2-
曾國藩說: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所謂庸人,應指天資平庸之人。芸芸眾生,一般而言都是平凡人、普通人。按照曾國藩的說法,普通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惰性。我深以為然。惰性,是一生之敵,是行舟的逆水,是超越的鍊金石。
但惰性,又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就像重力,你不跳起來是感覺不到的,而惰性,你不想變得更好的時候,也是感覺不到的。突然有一天,你幡然醒悟,原力覺醒,決心鳳凰涅槃,惰性就露出了真容。以下場景,大家或多或少都存在著。
比如,年初計劃好好的目標,制定時決心甚大,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架勢,咬牙切齒,就差寫血書了。然而,日子過著過著,炊煙嫋嫋,鶯歌燕語,目標漸漸淡忘,某一天突然想起,好像目標已是別人的了,當初的海誓山盟早已煙消雲散。但撕掉最後一頁黃曆,又開始制定下一年的目標,依舊雄心勃勃。
比如,早上出門上班時,心裡充滿著正能量,盤算著如果下班早,要健身,要看書,要做有意義的事。眨眼之間,拎包回屋,感覺身心俱疲,先葛優躺一下吧。然後,翹著二郎腿,看著不知名的電視節目,雖然百無聊賴,但心裡默念著看完這一集就不看了。誰曾想,看完這一集,它是自動跳到下一集的。
或比如,翹著二郎腿,刷一下手機先吧,可好看的實在太多,今日頭條、百度、抖音等,都是按你的喜好推送,像打在心坎上,真是欲罷不能啊。當終於像飛機克服引力一樣決心從沙發拔起時,早已夜幕深沉,過了凌晨十二點,可什麼也沒做,說好的早睡早起,又要泡湯了。
這便是惰性,像唐僧師徒取經路上的火焰山,沒有芭蕉扇,是過不去的。
-3-
汪峰有一首歌叫《存在》,有一句詞是這樣的:是否找個藉口繼續苟活,或是展翅高飛保持憤怒。
這是一個選擇題,要麼苟活著,隨便找個藉口,讓自己活著心裡舒坦些,但生活照舊;要麼保持憤怒,憤怒產生痛苦,痛苦尋求改變,改變能讓你展翅高飛。
強大自己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而改變自己是強大的唯一途徑。但改變自己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就像一列高速行駛中的火車,要改變方向或者改變速度,需要內在的驅動。
憤怒,是驅動的燃料。
對自己保持憤怒,別輕易放過自己。按目前流行的說法:死磕。下決心要做的事情,再難也要去做,別給自己找藉口的機會,且努力爭取一個好的結果。即使結果差強人意,也絕不允許中途放棄,半途而廢。所以,目標要少,少而篤定,矢志不渝。
對別人保持憤怒,別輕易寬恕別人。寬恕是美德,但你不是在修煉成為聖人。為什麼美國人到處立假想敵?我們也是美國的假想敵之一,是因為敵人可以讓你神經不鬆弛,保持緊張狀態,更能激發潛能,克服惰性,而且有一個共同敵人,更容易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有敵人是一件好事,所以才有快樂靠朋友但偉大靠敵人的說法。因此,別輕易寬恕別人,尤其你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