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財報
作者:呂明俠
紅星股份雖然擁有「二鍋頭一哥」的頭銜,但在牛欄山通過順鑫農業完成上市後,不管是市場份額還是體量都被牛欄山吊打。
今年以來,白酒板塊一直是資本市場的寵兒,股價瘋漲、市值攀升,讓很多投資白酒股的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
隨著資本市場中白酒股備受青睞,眾多酒企也開始加快上市進程。5月,國臺酒發布招股說明書,6月,郎酒也發布了招股說明書,緊接著金沙酒業也拋出謀求上市的規劃。
在白酒行業持續爆發之際,一家白酒企業也按耐不住了——紅星股份,要通過借殼快速登陸A股市場。
上市之心蠢蠢欲動
近日,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3025.SH,以下簡稱「大豪科技」)公布了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消息。
根據相關公告,大豪科技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一輕控股持有的資產管理公司100%股權,並向京泰投資購買其持有的紅星股份45%股份;同時, 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不過對於擬收購資產的財務情況,以及在收購後大豪科技是否涉及更名等,上市公司方面未作進一步披露。
據悉,一輕控股直接及間接持有其55%的股份,京泰投資持有紅星股份45%股份。
因此,本次交易完成後,大豪科技將直接和間接持有紅星股份100%的股份,這意味紅星股份全部股權置入上市公司。作為此次交易標的主角之一的紅星股份,主營業務為白酒的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紅星」品牌系列白酒。
資料顯示,大豪科技主要從事電腦刺繡機、工業化產品等,2019年,縫製設備電控系統業務收入佔比達到76%,與紅星股份的業務並不相關。
因此,業內普遍認為,本次重組,紅星股份旨在完成借殼上市。
短時間難以趕上「牛大哥」
對於上市,紅星股份早在九年就已經摩拳擦掌了。紅星股份始建於1949年5月,主要產品包括「紅星」品牌系列白酒,「北冰洋」品牌系列飲料產品,「義利」品牌系列食品等產品。
1951年,紅星商標成為新中國首批核准註冊的商標之一。2008年,紅星二鍋頭迎來了高光時刻:紅星的「北京二鍋頭酒傳統釀造技藝」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光不久,紅星二鍋頭便開始了走向了下坡路。
2011年2月,北京「首都酒業有限公司」成立。當時首都酒業將上市定為首要目標,但因為諸多原因最終失敗,不了了之。
2012年,八項規定、三公消費等政策出臺。2013年白酒板塊遭受巨大衝擊進入深度調整期,北京首都酒業有限公司的上市目標又陷入了擱淺狀態。
紅星二鍋頭也錯過後來幾年的擴張風口,市場規模也被牛欄山二鍋頭一再擠壓。北京消費者對「二鍋頭」的品牌並不陌生,紅星股份雖然擁有「二鍋頭一哥」的頭銜,但在牛欄山通過順鑫農業完成上市後,不管是市場份額還是體量都被牛欄山吊打。
兩家企業同在北京,順鑫農業1998年已經上市,在2019年,牛欄山的營收已經到達了百億規模,這意味著牛欄山在一年之中白酒銷售瓶數過億。
截至2020年6月,順鑫農業白酒產業營業收入約為64.66億元,佔公司總體營業收入的67.92%,目前總市值487.7億元。曾經的紅星二鍋頭可謂是高攀不起,現在「牛大哥」的量級,紅星股份無法比擬。
高端化、全國化前景尚不明朗
自成立以來,紅星股份一直主打中低端產品。
2009年,紅星推出綿柔口感的藍瓶二鍋頭;2011年推出柔和、時尚的「端肩瓶」第六代紅星;2016年,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紅星」為口號,啟動品牌升級;2017年,以二鍋頭元年「1680」及紅五星為顯著特徵的第七代紅星二鍋頭問世。
近些年,隨著白酒市場逐漸往高端化方向發展,紅星股份也開始加碼全國化、高端化布局。2019年,紅星進軍高端白酒市場,推出紅星高照·宗師1949系列,定價850元,2020年9月16日,紅星再次推出高端清香型白酒「紅星1949·大師傳承」,定價為699元。事與願違的是,這些產品在市場上的反響一般般。
白酒專家指出,紅星二鍋頭雖是老牌名酒,但二鍋頭這個品類已經被牛欄山二鍋頭所佔據,紅星二鍋頭本身品牌價值有限,且缺乏高端產品支撐,需要重新藉助二鍋頭品類來實現品牌價值高端化,這本身就是一條非常困難的道路,而中低端市場萎縮嚴重,其高端化並不樂觀。
在全國化方面,目前紅星二鍋頭主要銷售區域仍集中在以北京為核心的環京地區。相比之下,牛欄山早已確立了忠實穩定消費群體與市場渠道根基,且在單位市場的區域產量與縱深效益都更具優勢,這使紅星二鍋頭的市場推廣更加艱難。
進入資本市場,將有助於紅星二鍋頭推進全國化布局和提升品牌價值,縮小與對手的差距,但短時間內還難以趕上牛欄山。
那麼,未來大豪科技是否可憑藉進軍白酒概念獲得資金關注,紅星二鍋頭是否順利上市實現市場擴張,《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