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星股份」)希望借收購完成曲線上市,以此圓九年IPO之夢。
若紅星股份能夠藉助此次收購成功上市,則會在成為第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同時,也成為了第二家二鍋頭上市公司。這也意味著,紅星股份將在資本市場正面迎戰牛欄山。
排頭兵淪為追隨者
從籌劃收購到如今擬收購一輕控股,僅歷時不到半個月時間,而藉助此次收購,紅星股份或將成功實現曲線上市。
12月8日,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豪科技」)(603025)發布公告稱,擬向北京一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北京一輕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向北京京泰投資管理中心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45%股份,向北京鴻運置業股份有限公司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1%股份,並募集配套資金。
針對收購成功後對未來紅星股份的影響,紅星股份相關部門在接受界面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仍未接到確切通知,一切以公告為主。
相對於紅星股份的上市,作為二鍋頭品類的另一品牌牛欄山早在1998年便已成功登陸A股,從上市時間來看,紅星股份登陸資本市場晚了22年。
資本市場「姍姍來遲」的紅星股份回首70年前,卻是行業內的「老師傅」。
上世紀60年代,作為新中國首批核准註冊的商標之一的企業,紅星股份對北京19家郊縣酒廠進行扶持管理,傳授二鍋頭技藝,這其中就包括牛欄山。
然而,時過境遷,紅星股份卻在業績以及市場表現等多方面落後於牛欄山,從此前二鍋頭品類的「引導者」逐漸變為「追趕者」。
以2019年全年業績計算,紅星股份當年營收僅為牛欄山的25.64%。
2%市場佔有率
經過十年發展,曾經作為二鍋頭老大的紅星股份不得不面臨掉隊的窘境。究其原因,仍在於紅星二鍋頭錯失了發展良機,導致品牌結構張性以及省外市場拓展頻頻受阻。
長期以來,紅星股份終端主要銷售產品為低端二鍋頭為主,主要產品價格帶在20-30元。然而,隨著消費升級不斷釋放出的高端紅利,使得目前以牛欄山、玻汾為代表的光瓶酒紛紛布局高端價格帶。
近日,界面記者抽樣走訪了北京西城、東城以及朝陽區部分商超渠道發現,光瓶酒品類中,牛欄山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明顯高於紅星股份產品。另外,從價格帶布局來看,牛欄山二鍋頭、玻汾產品價格在50及以上區間內,而紅星二鍋頭產品主要在20-30元價格區間。
儘管,此前紅星股份也曾在2019年以及2020年分別推出"紅星高照·宗師1949系列"以及"紅星1949·大師傳承",分別定價850元、699元,但似乎該產品並未能解高端發力之渴。
對此,酒類營銷專家蔡學飛向界面記者指出,紅星股份目前仍是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尚處於產品升級與泛全國化市場布局的階段。此次「借殼上市」,雖然可以通過資本化獲得一定的資金支持,某種程度上可緩解企業的資金問題。但考慮到紅星股份整體產品結構與品牌認知,其追趕牛欄山的道路依然漫長。
除產品布局外,在市場佔有率方面,紅星股份遠落後於牛欄山,且後者得益於推進全國化進程、鋪設線下渠道,在整體光瓶酒市場中佔有絕對優勢。根據國盛證券研報顯示,2018年,牛欄山、老村長、龍江家園、紅星在光瓶酒市場佔有率分別為10%、6%、2%、2%,牛欄山的市場佔有率高出紅星8個百分點。
「紅星落後於牛欄山的主要原因,在於相對於牛欄山較早有大商服務於市場終端管理而言,紅星股份全國性渠道建設存在滯後性,加之由於是老名酒,自身戰略與發展相對保守,品牌全國性影響力推廣不足,品質與口感教育也相對滯後,因此在中低端市場萎縮與品牌化升級過程中,被牛欄山超越。」酒類營銷專家蔡學飛指出。
差距不止22載
若此次「借殼」上市成功,紅星股份雖獲資本加持,但其與牛欄山之間的差距卻不止22年之遙。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紅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4.54億元、26.38億元以及18.2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29億元、4.91億元、2.5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68億元、4.17億元、5.48億元。
據東方證券研報援引歐睿國際統計數據,2015年至2019年間,牛欄山銷量年均增長25%,而同一時期,紅星二鍋頭的銷量年均增速為-12%。
儘管現在看似差距較大,但早在2009年-2010年期間,紅星股份也及曾一度超越牛欄山。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2010年,紅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5億元、18億元;而同年,牛欄山母公司順鑫農業白酒業務,合計銷售收入分別為13億元、16.99億元。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中低端白酒市場萎縮嚴重,存量擠壓明顯,紅星股份想在這個市場超越牛欄山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更多的競爭焦點應該是在中端與中高端價格帶。
除業績以及市場表現外,將獲得資本加持的紅星股份也逐步開啟了與牛欄山在資本市場的較量。但紅星資本「依靠」的資本,卻並非「優質資本」。
對此,中國消費品營銷專家肖竹青向界面記者表示,任何品類均有雙寡頭格局,在二鍋頭品類中有牛欄山以及紅星股份兩大品類。隨著紅星股份的上市,未來企業將進一步大市場影響力,並且通過增加資本投入擴大紅星二鍋頭的市場佔有率。上市之後,北京白酒產業也將形成強勢的二鍋頭版塊。
作為此次「借殼」的主體,大豪科技並非「優質資本」。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9月,大豪科技實現營業收入5.6億元,同比下降24.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8億元,同比下降43.4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0.67億元,同比下降71.48%。
對比紅星股份的而言,大豪科技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僅為紅星股份的30.68%。儘管如此,紅星股份資本化也能從一定程度上解決資金問題。「資本化可以解決紅星全國性擴張的資金問題,也有利於提升其品牌價值。如果紅星能夠真正藉助這次上市實現品牌與營銷的整體提升,那麼紅星作為中國老名酒,在民酒市場依然可以佔據重要的位置,有機會與牛欄山成為同一量級的酒企。」蔡學飛坦言。
儘管將要完成曲線上市,但對於此前錯失過一波市場紅利的紅星而言,未來仍面對諸多挑戰。「對於紅星來說,已經錯失了二鍋頭品類的全國性爆發機會,目前只有紮實做好企業的文化建設,提高品牌價值感,並且強化核心市場的終端管理,利用自身老名酒背書,在名酒華進程中,逐漸擴大優勢市場機會,藉助網際網路技術,增強體驗等創新營銷來實現差異化發展,在存量競爭中獲得新的增長點。」蔡學飛進一步指出,「資本市場只是解決了背書問題,關鍵還是全國性渠道的開發與管理,更多的是企業品牌勢能與品質推廣的落地工作,這些細節才是紅星真正實現二次發展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