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白酒股在資本市場異軍突起,一家老牌酒企終於坐不住了。
11月24日晚,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豪科技,603025.SH)一紙公告,披露了「二鍋頭的宗師」紅星二鍋頭或曲線上市,與牛欄山二鍋頭在A股相見歡。
業內分析認為,紅星股份曲線上市圓夢,能否成為上市公司主業,要看未來規劃。但紅星與大豪科技兩家屬性差異太大,協同效應難成,無法助力紅星,未來品牌重塑、營銷變革、渠道推進只能靠自己。而上市後,紅星二鍋頭在A股與牛欄山二鍋頭(母公司為順鑫農業,000860.SZ)會師,與後者對抗可期。
兩家二鍋頭A股聚首
大豪科技在公告中稱,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北京一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一輕控股)持有的北京一輕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資產管理公司」)100%股權,並向北京京泰投資管理中心(以下簡稱,京泰投資)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其持有的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星股份」)45%股份。
據了解,一輕控股直接及間接持有紅星股份 55%的股份,京泰投資持有紅星股份 45%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後,大豪科技將直接和間接持有紅星股份 100%的股份。
對此,紅星股份公司總經理肖衛吾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這是公司股東層面的動作,一切以公告為準。
根據官網資料,紅星股份始建於1949年5月,前身為華北酒業專賣公司實驗廠。紅星股份主營業務為白酒的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紅星」品牌系列白酒,即消費者熟知的紅星二鍋頭。
智邦達營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健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今年資本市場對白酒股的關注度較高,上市對於紅星是一次戰略上的重新核理。一旦順利上市將實現資產證券化,有效提振經銷商、投資人以及消費者的信心,拉伸品牌影響力,對企業起到良性的帶動作用。
白酒營銷專家晉育鋒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紅星股份曲線上市圓夢,能否成為上市公司主業,要看未來規劃。但紅星與大豪科技兩家屬性差異太大,協同效應難成,無法助力紅星,未來品牌重塑、營銷變革、渠道推進只能靠自己。而上市後,紅星二鍋頭在A股與牛欄山二鍋頭(母公司為順鑫農業,000860.SZ)會師,與後者對抗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公告發布次日即11月25日,順鑫農業股價報收58.87元,跌幅2.45%。
「紅」「牛「爭鋒,差距逐步拉大
事實上,這兩家酒企早有淵源。
據紅星官網顯示,1965年紅星前身受政府委託,歸口管理順義牛欄山酒廠等19家郊縣酒廠、在「七管兩不變」的管理模式下,輸出釀酒技術和人才,扶持幫助他們發展二鍋頭生產。1981年,為了帶動二鍋頭酒行業的整體發展,為了北京其他白酒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紅星於1981年主動放棄了「二鍋頭」的全名稱商標註冊,只用「紅星」的註冊商標,與紅星下屬的其他二鍋頭酒分廠共享「二鍋頭」。
從這段記錄來看,紅星股份堪稱「二鍋頭的宗師」。然而起了大早趕了晚集,1998年,順義區國資委所屬的順鑫農業成功上市。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市後紅星逐漸被「徒弟」牛欄山反超,兩者之間的差距已逐漸拉大。
從天風證券此前的研報來看,牛欄山和紅星的二鍋頭市場佔有率差距在逐漸擴大。
此外,根據國盛證券研報顯示,2018年,牛欄山、老村長、龍江家園、紅星在光瓶酒市場佔有率分別為10%、6%、2%、2%,牛欄山的市場佔有率高出紅星8個百分點。
隨著玻汾、江小白等酒企不斷加入光瓶酒的競爭序列中,紅星顯得更為被動。
事實上,在2011年,紅星也曾有意登陸資本市場。其時,北京一輕控股聯合京泰實業共同投資組建了北京首都酒業有限公司。該公司由北京一輕控股旗下的紅星股份有限公司和龍徽釀酒有限公司為主要組成部分,其中紅星股份被認為是其核心企業。
時任首都酒業董事長蘇志民介紹,對於首都酒業的運營方式,北京市國資委方面確定的方案是,先掛牌、再增資,再上市。他表示:「未來5年,首都酒業公司將以品牌、市場為核心,集中利用優勢資源,繼續走大眾為本的路線,力爭『十二五』中期實現上市目標。如果能儘快找到合適的殼資源,首都酒業集團將於明年借殼上市;如果不能借殼上市,則將在3年內登陸A股市場。」
然而直至今日,紅星仍未能實現上市夙願。
高端化瓶頸難破
近年來,紅星也發力調整自身情況。
2014年紅星進行過一次換帥,由阮忠奎接替于吉廣出任紅星股份董事長,肖衛吾接替馮加梁擔任紅星總經理。
肖衛吾此前曾任北京一輕控股旗下的北京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9年初,紅星再度換帥,由北京一輕控股公司總經理助理周法田接任北紅星股份董事長。
這一年,紅星動作頻頻。
據公開資料顯示,紅星位於山西祁縣的紅星六曲香分公司新廠區建成投產,2019年下半年,紅星北京懷柔老廠也完成了改造正式啟用全自動生產線,項目投資3.5億元。
在紅星的布局中,懷柔新廠也將與天津第一分公司、山西六曲香第二分公司一同構成了紅星的全國化戰略布局。
在高端化方面,紅星也在著手操作。去年底,紅星推出款由國家級非遺北京二鍋頭酒傳統釀造技藝傳承人高景炎牽頭釀造的「紅星高照·宗師1949」新品。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紅星沒有做大的原因一方面在於體制,主要原因是在於其錯過了白酒高速發展的黃金期,而他的對手卻沒有錯失。在充滿快速競爭的白酒行業,不進步就意味著落後。
「紅星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應該是產品的高端化的問題,因為低端化產品必然會是低毛利的,它的銷售額雖然大,但毛利卻是有限的。」肖竹青稱。
張健則進一步表示,紅星最大的痛點,在於在光瓶酒的競爭中一直沒能有效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放大自身的優勢,以致未能解決其產品的全國化有效發展問題。而紅星近年發力高端化,而對於光瓶酒品類來講,推出高端化產品不難,關鍵在於形成真正的動銷,短時間紅星衝擊高端的難度是比較大的。
「兩家二鍋頭一直在競爭,紅星上市之後其銷售數據運營管理會更加透明,而資本市場對這兩家企業在市場的價值也會有更直接明確的反應。」張健表示。
(編輯:王星)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