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將不住六塵生心,放在心中,時時觀照起心動念.倘於六塵少有觸著,便當機立斷,堅持不懈.至誠懇切……|淨空老和尚開示

2021-02-19 淨空法師專集網
  【必須將不住六塵生心,放在心中,時時觀照起心動念。倘於六塵少有觸著,便當機立斷,堅持不懈。至誠懇切,求三寶哀憐攝受,放光加被,助我之力。念佛不得力,亦全由未在此中用功也。】  這一小段,這是把汝當奉持的具體辦法再簡單的說說,我們怎麼個奉持法。「必須」就是一定,要把「不住六塵生心」這個開示常常記住。不住六塵,而生其心;應無所住,把它講得很具體,就是不住六塵。六塵是什麼?色、聲、香、味、觸、法,不可以執著,執著就錯了。  時時觀照我們起心動念有沒有住,有沒有住在六塵境界上。實在講我們一定會住,不住就成菩薩、成佛,哪裡是凡夫?凡夫一定住。我們凡夫很苦惱,住而不能夠覺察。真正修行用功的人,他知道他住,他覺察到,比我們就高明多了。我們住而不覺察、不知道,現在先要覺悟,知道自己著相、住相,先要知道,這就是你開始覺悟。在起心動念之處。  倘於六塵少有觸著,我們現在不但是稍有觸著,而觸著太多,真是無量無邊,深厚的習氣。因此要曉得當機立斷,不能等待,就在這個時候就要斷掉,怎麼個斷法?沒法子斷,能夠當機立斷的都成就了。我們斷不了,實在講也不曉得什麼叫當機立斷。  但是有一個方法,念佛,才覺得心裡有住,把這個念頭馬上轉到阿彌陀佛佛號上,讓我們的心不要住在六塵的塵境上,把它轉成阿彌陀佛佛號上,這就對了,這比禪宗容易太多。宗門的修行方法要斷,我們這個地方念頭轉成阿彌陀佛,我們還是有住,住在阿彌陀佛上,念頭換過來了。  這有什麼好處?好處很大,因為你念頭住在六塵,你搞六道輪迴,你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個念頭轉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在我們這個六道,不但不在我們這個六道,也不在娑婆世界,而是在娑婆世界的西面過十萬億佛國土,那一邊有個極樂世界。我們念頭一轉,就從娑婆世界轉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去,這個法子妙!這個法子不難,人人都可以做得到。能夠這樣修行就好,這一生當中,不斷見思煩惱,不離四相,也出了三界,也永脫輪迴。  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古大德所說的,「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也就是說,我們把破四見、破四相、斷煩惱、明心見性這個事情,到西方極樂世界再辦,見到阿彌陀佛辦這些事情就很容易,就不難,在這個世界辦非常非常困難,很不容易。所以先求往生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立刻就入金剛般若的境界。我們用這個方法,一定要堅持不懈,決定不懈怠。  宗門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兩句話我們用得上。不怕念起,念起就是住六塵境界,就住相,不怕念起,要覺得快,要轉得快,第一念起來是五欲六塵,第二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個轉得快,這叫真正會用功,這叫真正念佛人,他會念佛、他會用功,功夫得力了。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要至誠懇切求三寶加持,怎麼個至誠懇切法?諸位要曉得,還是念頭轉得快,那就是至誠懇切,念頭轉慢了,誠意就沒有,懇切也沒有。至誠懇切不在其他,就在念頭轉得快,你念頭轉得快,阿彌陀佛與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一定照顧你,能感得諸佛護念,放光加被,我們得的助力就大。  佛這種加持有顯加、有冥加,冥是冥冥當中加持,你自己不覺得;在你功夫得力,有的時候你自己會感覺到佛加持很明顯,佛是時時刻刻都在身邊;套一句他們宗教裡面所說的話,「上帝與我同在」,諸佛菩薩確實與我同在,一點都不假。  念佛人功夫不得力,要是仔細追究它的原因,還是《金剛經》上所講的住相,念佛功夫為什麼不得力,沒有真看破,沒有真放下,心還住在六塵上,念阿彌陀佛那怎麼會得力?怎麼會有感應?那不可能的。我們也正是念佛功夫不得力,所以仔細來讀讀《金剛經》,希望藉著金剛般若波羅蜜的幫助,幫助我們無住,幫助我們看破放下,老實念佛,這是我們念佛人學《金剛經》的目的。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32集 1995/5

  【必須將不住六塵生心,放在心中,時時觀照起心動念。倘於六塵少有觸著,便當機立斷,堅持不懈。至誠懇切,求三寶哀憐攝受,放光加被,助我之力。念佛不得力,亦全由未在此中用功也。】  這一小段,這是把汝當奉持的具體辦法再簡單的說說,我們怎麼個奉持法。「必須」就是一定,要把「不住六塵生心」這個開示常常記住。不住六塵,而生其心;應無所住,把它講得很具體,就是不住六塵。六塵是什麼?色、聲、香、味、觸、法,不可以執著,執著就錯了。  時時觀照我們起心動念有沒有住,有沒有住在六塵境界上。實在講我們一定會住,不住就成菩薩、成佛,哪裡是凡夫?凡夫一定住。我們凡夫很苦惱,住而不能夠覺察。真正修行用功的人,他知道他住,他覺察到,比我們就高明多了。我們住而不覺察、不知道,現在先要覺悟,知道自己著相、住相,先要知道,這就是你開始覺悟。在起心動念之處。  倘於六塵少有觸著,我們現在不但是稍有觸著,而觸著太多,真是無量無邊,深厚的習氣。因此要曉得當機立斷,不能等待,就在這個時候就要斷掉,怎麼個斷法?沒法子斷,能夠當機立斷的都成就了。我們斷不了,實在講也不曉得什麼叫當機立斷。  但是有一個方法,念佛,才覺得心裡有住,把這個念頭馬上轉到阿彌陀佛佛號上,讓我們的心不要住在六塵的塵境上,把它轉成阿彌陀佛佛號上,這就對了,這比襌宗容易太多。宗門的修行方法要斷,我們這個地方念頭轉成阿彌陀佛,我們還是有住,住在阿彌陀佛上,念頭換過來了。  這有什麼好處?好處很大,因為你念頭住在六塵,你搞六道輪迴,你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個念頭轉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在我們這個六道,不但不在我們這個六道,也不在娑婆世界,而是在娑婆世界的西面過十萬億佛國土,那一邊有個極樂世界。我們念頭一轉,就從娑婆世界轉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去,這個法子妙!這個法子不難,人人都可以做得到。能夠這樣修行就好,這一生當中,不斷見思煩惱,不離四相,也出了三界,也永脫輪迴。  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古大德所說的,「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也就是說,我們把破四見、破四相、斷煩惱、明心見性這個事情,到西方極樂世界再辦,見到阿彌陀佛辦這些事情就很容易,就不難,在這個世界辦非常非常困難,很不容易。所以先求往生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立刻就入金剛般若的境界。我們用這個方法,一定要堅持不懈,決定不懈怠。  宗門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兩句話我們用得上。不怕念起,念起就是住六塵境界,就住相,不怕念起,要覺得快,要轉得快,第一念起來是五欲六塵,第二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個轉得快,這叫真正會用功,這叫真正念佛人,他會念佛、他會用功,功夫得力了。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要至誠懇切求三寶加持,怎麼個至誠懇切法?諸位要曉得,還是念頭轉得快,那就是至誠懇切,念頭轉慢了,誠意就沒有,懇切也沒有。至誠懇切不在其他,就在念頭轉得快,你念頭轉得快,阿彌陀佛與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一定照顧你,能感得諸佛護念,放光加被,我們得的助力就大。  佛這種加持有顯加、有冥加,冥是冥冥當中加持,你自己不覺得;在你功夫得力,有的時候你自己會感覺到佛加持很明顯,佛是時時刻刻都在身邊;套一句他們宗教裡面所說的話,「上帝與我同在」,諸佛菩薩確實與我同在,一點都不假。  念佛人功夫不得力,要是仔細追究它的原因,還是《金剛經》上所講的住相,念佛功夫為什麼不得力,沒有真看破,沒有真放下,心還住在六塵上,念阿彌陀佛那怎麼會得力?怎麼會有感應?那不可能的。我們也正是念佛功夫不得力,所以仔細來讀讀《金剛經》,希望藉著金剛般若波羅蜜的幫助,幫助我們無住,幫助我們看破放下,老實念佛,這是我們念佛人學《金剛經》的目的。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32集 1995/5

淨空老法師專集網站:http://www.amtb.tw/

淨空老法師專集鏡像站:http://www.amtb.c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amtbtw/

優酷:http://i.youku.com/amtbhz
微信號:amtbhz

長按左圖,點選「識別二維碼」
即可連結至專集網微信主頁關注

相關焦點

  • 必須離相反照,庶幾證入也|淨空老和尚開示
    金剛經的智言慧語—必須離相反照,庶幾證入也|淨空老和尚開示  這一條很要緊,教給我們怎樣去證入。
  • 淨空老和尚將於8/15上午蒞臨屏東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開示
    屏東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於8月15日至8月20日啟建中元祭祖超度梁皇寶懺法會。
  • |淨空老和尚開示
    離開妄想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是真心;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妄心。修行怎麼修法?只是把這個妄心放下,用真心。用真心會開悟,用妄心儘是煩惱,後面連帶起來貪瞋痴慢疑全起來了。科學家告訴我們,整個宇宙森羅萬象不是真的。你看,昨天過去了,不會再來了;這一個小時過去了,也不會再來了。不是真的,假的,真的應該永遠在我面前。所以,光陰一分一秒過去,我們感覺到了,實際上整個宇宙就是一秒一秒、一分一分的走過了。
  • 奉持二義,當機立斷,堅持不懈,降伏習氣|淨空老和尚開示
    金剛經的智言慧語—奉持二義,當機立斷,堅持不懈,降伏習氣|淨空老和尚開示  題裡有能斷,世尊囑咐我們要「汝當奉持」,要把能斷、奉持這兩個意思記住,這是佛對我們的教誨
  • (淨空老和尚開示)
    年輕時候,也有一些看相算命的給我算過命,這是我們中國人老風俗。年幼的時候,我母親給我算過命;在臺灣,也遇到不少這些高人,算我過不了四十五歲。
  • 戒定慧三學(淨空老和尚開示)
    定就是制心一處,無論你放哪一處,你都能開悟,你都能證果,所以佛說有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無量法門,門門都是教你制心一處。所以佛法不是專利的,佛法不是獨尊的,這一點一定要知道。學基督教的,制心一處,能不能明心見性?能。學印度教的能不能?能。就是要達到究竟,要達到常安住,才能見性。定的功夫,淺深差別很大,一定要到究竟圓滿的大定,就見性了。
  • 隨滅隨起,並無實物,猶之空花,幻有無實|淨空老和尚開示
    金剛經的智言慧語—隨滅隨起,並無實物,猶之空花,幻有無實|淨空老和尚開示  實在講不僅是講理,理裡面有事,就是眼前的現象。
  • 淨空老和尚開示:飲食
  • 彌陀村-成佛的道場|淨空老和尚主講
    這是世尊臨入滅之前三個月所講,裡面的語句跟其他經典上不一樣,無比的真誠懇切,確實是臨終的遺言,念念都是想到罪苦眾生,特別是閻浮提六道裡面造業的這些人。佛將要離開這個世間,而造作罪業的人這麼多,世人迷惑顛倒,不知道造業後果之可怕;諸佛菩薩非常清楚,造作罪業沒有不墮地獄,墮落到地獄,受苦時間之長都是無數劫。
  • 淨空老法師2018新加坡弘法之旅
    前資深國會議員賀瓦濟先生(Mr Hawazi Daipi)贊同馬善高部長所說的,不可將新加坡的種族和諧視為當然,每個人必須扮演各自的角色,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能袖手旁觀,才能將多元文化和平與和諧做得更好。
  • 【新】以和為貴 從心做起——二〇一八年聯合國 教科文組織淨空之友社「護世息災三時繫念佛事」談話
    香代表信心,我們對佛菩薩、對上帝有虔誠的信心;香也代表信息,它將我們的誠心傳達上去。所以重要的是了解它表法的含義,發起虔誠的信心,而不在於燒香數量的多少,特別是在場地有限制的情況。「戒」代表倫理道德;各宗教在這方面有很多共通點,都強調必須遵守世間的倫理道德法則。「定」代表清淨一心,各宗教都強調要恢復心的清淨與專一。有戒有定,才能開智慧,才是真正的香,這種香不但能夠順風而薰,還能逆風而薰。
  • 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如是如是|淨空老和尚開示
    金剛經的智言慧語—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如是如是|淨空老和尚開示  因果是世出世間的定律,善因決定有善果,惡因決定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作佛、作菩薩之因
  • 滿招損,謙受益|淨空老和尚開示
    懂因果就能趨吉避兇—滿招損,謙受益|淨空老和尚開示我們的心,這個心裏面是裝滿了邪知邪見。中國古人常說,「滿招損,謙受益」。
  • 10/21淨空老和尚最新開示|法音宣流 第19集
    2020/10/21淨空老和尚最新開示|法音宣流 第19集一句佛號,老實念就行了。
  • 二六時中就一句佛號(淨空老和尚開示)
    他有道場,他有那麼多學生。智者大師往生的時候說,學生向他請教,您老人家往生什麼品位?他說我因為領眾的關係,只得五品位。五品位是凡聖同居土往生,換句話說,他要是不領眾,他往生的品位高。因為領眾,這也是值得,領眾犧牲了品位。極樂世界,實在講,不在乎這些,凡聖土下下品往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薩!四十八願裡並沒有說同居土例外,不是的,皆作阿惟越致菩薩,沒有說什麼例外的,只要往生就是阿惟越致。
  • 吝財吝法墮惡道|淨空老和尚開示
    懂因果就能趨吉避兇—吝財吝法墮惡道|淨空老和尚開示中國人對老師的品德是非常尊重,老師都希望學生超過自己,教學真正有成就。
  • 學習大勢至菩薩 一心持名成就道業|淨空老和尚開示
    學習大勢至菩薩  一心持名成就道業|淨空老和尚開示  大勢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與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助手
  • 真看破就不跟人計較了|淨空老和尚開示
    真看破就不跟人計較了|淨空老和尚開示一個有真正愛心、仁慈的人,希望社會慢慢變好,希望人人慢慢都開悟,不能解決的問題能解決
  • 懂得因果報應不敢做壞事|淨空老和尚開示
    懂因果就能趨吉避兇—懂得因果報應不敢做壞事|淨空老和尚開示到最近這些年來,才發現真要緊,倫理道德不能規範人心。
  • 不彰人短 不衒己長|淨空老和尚開示
    我常講一絲毫的惡意都不可以有,有一絲毫的惡意、惡念就不能往生。不要以為這個法門不靈,我修一輩子,念一輩子佛,天天拜佛,天天念佛,到臨命終時還是不能往生,釋迦牟尼佛是騙人的。其實佛沒有欺騙你,你自己錯會了意思。真正希求西方極樂世界,絲毫惡意都不可以有。 自己有長處、有優點,現在人說值得驕傲,值得驕傲是炫耀自己的長處,你自己那點長處立刻就報掉,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