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也是城市進步、群眾幸福的標誌。
近年來,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始終堅持「為民、惠民、靠民」的理念,牢牢把握創建主戰場和主陣地,突出創建重點和難點,聚焦短板和弱項,集中開展環境「大整治」和管理「大提質」,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逐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不斷增強。
塑造城市形象 廣泛匯聚文明力量
精神文明建設,主體在民,根基在民,血脈在民。培養文明市民,從厚植精神沃土開始。
七星關區將精神文明建設上升為「一把手」工程,明確抓「一把手」,「一把手」抓,全力推進城市環境淨化、生態綠化、容貌美化、交通暢化、改造提升工程建設,舞活文明城市創建的龍頭,以文明鑄就城市靈魂。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夯實創建基礎。七星關區大力推進「19456」工程建設,統籌推進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城鄉環境面貌、社會公共秩序、公共服務水平、市民滿意度明顯提升。
——集中整治城鄉環境,鞏固創建水平。全年共計修復城區零星破損路面7520平方米,修繕主次幹道破損人行道約1.3萬平方米,維修路燈約3500盞次;規範整治沿街佔道經營商鋪近3萬戶,取締、勸離佔道攤位2萬餘個,清除野廣告20多萬處,抬頭見藍天,推窗一片綠成為現實。
—— 突出群眾意願訴求,解決所需所盼。在百裡杜鵑路、濱河西路等公廁周邊劃定14個「如廁專用」停車位,解決了群眾「入廁」難的問題;——組建大件垃圾清運專項工作隊,在主城區部分街道試行大件生活垃圾免費預約清運處置工作,累計清運大件生活垃圾32噸;全面整治城區旱廁870個,封閉灰道8503個,清理殭屍車2040輛。
緊盯測評點位達標提質,交出滿意答卷。以抓教育引導,通過開好「五個會」,發動全區機關和城區街道幹部職工深入到社區院落、樓棟開展創文工作宣傳,創文知曉率達100%,滿意度達97.3%。
一組組數據的背後體現著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深度和惠民的溫度,不斷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新期待。
通過精神文明建設,七星關區連續3屆蟬聯省級文明城市,連續5年在「文明在行動·滿意在貴州」省級考核中位列全省88個縣區前10名。文明的新風,在「三省紅都」的大地吹拂。
精心選樹典型 傳播文明正能量
一個榜樣,一面旗幟;一群好人,滿城春風。
在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七星關區始終把精心選樹道德模範、時代楷模等先進典型作為重要抓手,在培根鑄魂和育人養德上下功夫,紮實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各項活動有聲有色。
今年七星關區4人獲得全省「道德模範」,4人獲得全市「道德模範 」,9人入圍「貴州好人榜」,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1個(區稅務局),先進典型人物和單位層出不窮。
為進一步發揮榜樣的力量,七星關區精心組織道德模範評選表彰、學習宣傳,組織開展道德模範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等活動,以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道德模範感人事跡,營造出學習、崇尚、爭當道德模範的濃厚氛圍。
針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七星關區圍繞家庭、社會、學校「三結合」育人目標,建立心理諮詢室、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家長學校等陣地1020個,通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題活動,抓實扎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形成層層有教育主題,班班有教育特色,處處有教育契機的教育格局,引領未成年人文明風尚。
如今,道德凝聚力量。「明禮知恥·崇德向善」「德耀七星·鑄魂圓夢」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精神文明建設主題實踐活動場場深入基層;「最美七星關人」「道德模範」「貴州好人」等用他們的精神、品格刷新精神文明新高度;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和思想道德內涵。
城市文明昂首闊步,鄉村文明也需向陋習說「不」。七星關區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發揮好鄉賢、德師、農民講師、駐村工作隊的作用,深入講習《貴州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倡導厚養薄葬、遏制大操大辦、拒絕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引導群眾勤儉持家,愛護環境,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將精神文明建設觸及七星關區每一寸土。
一位位道德模範、一項項道德實踐活動,引導人們形成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推進志願服務 引領文明風尚
「路口處請減速慢行」「過馬路請走斑馬線」在百裡杜鵑路與開行路十字路口,來自麻園街道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潘行手帶紅色袖章,化身「文明引導員」,耐心勸導過往行人和車輛,開展文明引導。
類似這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在七星關區每天都在溫暖上演。
志願服務,傳播友愛正能量,是社會文明的標誌。七星關區不斷建立健全志願服務機制,將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通過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志願服務1小時」等系列活動,紮實推進社會志願服務行動。
同時,積極發動群眾廣泛開展 「做文明有禮七星關人」、「禮讓斑馬線」等活動,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處理,今年以來,全區共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約32萬起,處罰罰款約32萬人次,暫扣機動車1478輛,行政拘留132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志願者在服務過程中,發揮小善大愛,點滴匯聚,讓「紅馬甲」成為奉獻愛心,回饋社會的一道道靚麗風景線。
目前,全區註冊實名志願者26萬餘人,開發志願服務項目1萬餘個。內容涉及扶貧濟困、文化傳播、文明養成、教育衛生、法律援助、環境保護等。星星之火呈現燎原之勢蔓延全區。
隨著精神文明建設的觸角不斷延伸,七星關區政務環境更加廉潔高效,法治環境更加公平正義,市場環境更加誠信守法,人文環境更加健康向上,社會文化環境更加清朗,生活環境更加舒適便利,社會環境更加安全穩定,生態環境更加整潔優美。
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越來越高,凡人善舉不勝枚舉、道德典型層出不窮,精神文明建設結出累累碩果,文明的故事在七星關的大地上奔湧聚集,新風正氣不斷積聚。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七星關區將以更高標準、更大決心、更強舉措、更實作風,持續譜寫精神文明建設新篇章,讓文明之花惠萬家。(李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