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葡萄,大產業!一場論壇引起2.1萬人關注,掌握這些葡萄將不再「盈利難」!

2021-02-12 農資導報


▽ 農資導報新媒體宣傳廣告諮詢:18500875110 ▽

3月11日,由中國化工報社《農資導報》主辦、諾普信「我的好葡萄」品牌中心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葡萄健康管理高峰論壇」在石家莊隆重召開。作為開年葡萄圈第一場高規格的專業會議,來自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葡萄種圈種植管理方面理論及實踐經驗豐富的大咖悉數到場,嘉賓們從葡萄產業現狀、養分管理、植保技術、品牌塑造、市場營銷等不同角度深刻解析了當前國內葡萄產業的現狀、存在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思路。談到「盈利難」——這個困擾當前葡萄產業的最大痛點,大咖們紛紛給出了相應的建議:緊跟市場需求,提升果品品質。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現場的200餘位參會代表外,還有近2.1萬名場外觀眾通過直播全程參與了此次論壇。

中國化工報社副社長張健秋致辭

中國化工報社副社長張健秋致辭時表示,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黨的「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在剛剛召開的全國兩會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談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時強調:今後我國農業發展要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高質量發展成為農業主攻方向。為此,我們將這次高峰論壇的主題設定為「助力葡萄產業升級、解決葡萄種植難題」,希望通過普及現代農業技術知識幫助農戶提高種植水平,帶動整個產業向優質高效發展。

近年來,促早栽培、延遲栽培、一年兩收、休閒觀光等多樣化栽培模式使得國內葡萄產業發展迅猛。但由於季節性和集中上市的特點突出,葡萄產業更容易出現季節性供過於求的現象,廣大種植戶在渴望學到實用技術知識的同時,也希望及時了解到當前的市場動向及未來幾年的市場走勢。作為本次論壇的重要內容,「我的好葡萄進萬家」活動將正式啟動,中國化工報社《農資導報》、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我的好葡萄」品牌中心將強強聯動,通過深度挖掘葡萄種植痛點,推廣好方案,積極宣傳優秀達人,助力農戶提至增收。

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曹陽致辭

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曹陽在致辭時表示,隨著設施農業不斷發展,國內葡萄產業種植面積逐漸擴大,產品種類日漸豐富。經過過去十幾年的高速增長後,一些葡萄種植地區也出現了盲目擴種、片面追求產量、增產不增收的無序局面。作為亞洲最大的葡萄生產國,展望未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國內葡萄產業經過深度調整後將呈現跨越發展。

作為中國農藥製劑龍頭企業,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始終秉持「讓農業不再落後,讓農民無比幸福」的理念,公司緊跟國家三農發展戰略,依託20多年積累的技術優勢、產品資源及區域服務能力,在葡萄、水稻、柑橘、香蕉等作物上做出了諸多探索。諾普信「我的好葡萄」項目從2014年運營以來,致力於解決農戶在葡萄種植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根據不同品種、不同地區自然環境的差異及不同生育期病蟲害發生規律與田間管理要求,公司逐步探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葡萄全程解決方案,希望幫助廣大葡萄種植戶走上提質增收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專家介紹國內葡萄產業現狀

左上: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穆維松分析了國內鮮食葡萄產業供求現狀;

右上: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會長劉俊介紹葡萄產業轉型升級;

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華教授講解釀酒葡萄可持續栽培模式

目前,中國鮮食葡萄產業以滿足國內消費需求為主,自給率高達97%,出口僅佔很少的一部分。2016年中國鮮食葡萄出口量僅為16萬噸,作為中低端產品,鮮食葡萄主要外銷東南亞地區國家,以泰國、越南為主。

從市場行情看,國內鮮食葡萄均價的地區差異顯著,鮮食葡萄的市場價格呈現明顯的周期性波動,每年5~6月進入價格高峰期,7月逐步進入盛果期,價格開始下降,到9~10月達到最低,隨後開始回升。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53%的消費者年均鮮食葡萄消費量集中在10~20斤,27%的消費量在30公斤以上。與2009年相比,2017年國內消費者對鮮食葡萄的消費量有明顯增長,在10斤以下、10~20斤、20~30斤、30~40斤、40斤以上等5個鮮食葡萄年均消費量區間中,10~30斤區間內的消費量顯著增長。

通過多年實地調研,穆維松發現消費者在購買鮮食葡萄時最關注三個因素依次為新鮮度、品嘗體驗、價格。以北京、福建、上海等地區的消費者為例,他們對鮮食葡萄的外觀品相、口感風味、衛生安全等方面要求較高。品嘗體驗方面,近年來消費者的口味已發生明顯的變化,50%以上的消費者偏好甜中帶酸味的鮮食葡萄;價格方面,一線城市中近80%的消費者價格偏好在5元~15元/斤範圍; 12.1%的消費者偏好高於15元/斤的葡萄。由於鮮食葡萄不耐儲存、保質期短,她建議農戶在種植時要密切關注消費者的需求變化。

穆維松預計,今後國內消費者對優質、優價的鮮食葡萄的需求量將保持增長,消費者購買鮮食葡萄的渠道也將趨於多樣化,除了傳統渠道外,網絡購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也很受歡迎。

中國是世界葡萄酒主產國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113.74萬千升,同比下降2.04%。與鮮食葡萄相比,釀酒葡萄無論從外觀大小、顏色、含糖量、酸度、產量等角度看都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釀酒葡萄自然酸度很高,可以使酒體免於細菌影響而敗壞,而一般的鮮食葡萄的酸度較低。

合理選擇葡萄品種保證葡萄質量,是葡萄與葡萄酒產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多主蔓扇形、獨龍乾等整形方式等釀酒葡萄的傳統栽培模式,常常導致釀酒葡萄結果部位不一致,成熟度不一致,嚴重影響葡萄酒品質。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華教授介紹說,在葡萄與葡萄酒產業,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將葡萄栽培可持續發展定義為:全球戰略的葡萄生產和處理系統,它應在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生產優質產品的同時,精確考慮可持續葡萄栽培、環境風險、產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以及文化遺產、歷史、文化、生態和審美方面的要求。對此,她從非埋土防寒區葡萄種植模式、埋土防寒區、行內覆蓋+行間生草冬季修剪、防凍液體地面的應用、春季枝條還田等角度進行了具體講解。

中國葡萄產業發展趨勢和果品產業一樣,到2016年底葡萄種植面積達1214.4萬畝,產量1374.5萬噸,同改革開放前(1978年)比,面積增加31.95倍,產量增長78.78倍,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葡萄生產大國。到2015年底,全國除香港、澳門外,其他省、市、自治區均種有葡萄。面積超過100萬畝的有2個省(新疆、河北),超50萬畝的省6個,超10萬畝的省14個,10萬畝以下的省9個。

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會長劉俊認為,從總的情況看,中國水果全面過剩已是不爭的事實,農業部設想的我國葡萄園面積是800萬畝,但現在已超過1200萬畝。從局部看,一個縣或一個區域葡萄面積幾十萬畝,畝產5000多斤,成熟期集中在一個月左右,銷售難成為普遍現象。比如,懷涿盆地產區有50多萬畝葡萄園,每年生產100多萬噸,1億多斤的葡萄,集中在中秋和國慶節上市,很難賣出。

一方面大宗品種全面過剩,但早熟、設施、觀光和品牌優質葡萄銷售火爆,優質葡萄供給不足成為矛盾突出。比如,在深圳鵬城農夫葡萄園,陽光玫瑰賣出了148元/穗的好價錢,而在老產區懷來,龍眼、牛奶葡萄售價卻不足2.0元/斤,價格分化十分明顯。為此,劉俊建議國內葡萄產業:第一,適度發展新品種;第二,適度發展棚架大冠稀植、限域栽培、避雨栽培等種植新模式;第三,積極推廣新技術。

專家介紹葡萄常見施肥技術與植保解決方案

左上:上海交通大學許文平教授講解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技術;

中上:  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測土施肥中心實驗室副主任楊俐蘋研究員介紹葡萄園養分管理與施肥技術;

右上:中國農科院植保所袁會珠研究員介紹葡萄施藥技術;

左下: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副研究員孫海生介紹葡萄植調劑的施用技術;

右下:施普旺市場部產品經理孫峰曉介紹特肥在葡萄植物營養中的應用價值。

種植高質量的葡萄產品離不開先進的栽培、施肥、植保以及良好的田間管理。

以往農戶在葡萄種植時常常採用「挖深穴栽植、深耕地和廣施肥培育」的技術、導致果品質提高困難、嚴重製約了葡萄產業的效益。在國家自然基金、「863」計劃和上海市重點項目的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學許文平教授所在的團隊專家系統地研究了葡萄根域限制的栽培思想。通過對壟式、溝槽式、箱筐式、控根器模式等葡萄常見根域限制栽培技術研究後,許教授發現上述幾種根域限制形式各有特點,控根器模式美觀,施工省力;溝槽式模式水分穩定,管理省力。這項技術可以增加施肥的可控性,避免肥效延遲和養分流失;還有助於精確灌水,避免浪費,實現節水栽培。

國內很多種植戶多是憑經驗施肥,一方面過量施用化肥現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農戶沒有掌握平衡施肥的理念,導致作物吸收的養分不平衡。例如,氮和鉀是葡萄生產中需要量較多的兩種元素。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測土施肥中心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楊俐蘋調研時注意到,很多葡萄園存在氮肥施用過量問題,比如,春季氮素過量時,在溫暖天氣後突然遇到低溫,由於腐胺富集,可能導致葡萄葉片的枯葉病。此外,鉀是葡萄生長需要量最大的元素,供鉀充足可以提高葡萄的抗逆性和果實的甜度,她提醒果農在種植時要注意及時補鉀,否則一旦缺鉀葡萄易患灰黴病,果實膨大期老葉焦枯,果粒小,有的葡萄缺鉀果穗下半段乾枯。

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外出,導致農村勞動力的短缺。這就迫切需要推動植物保護現代化,解決農田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打藥人員越來越缺乏、快速應急防治能力薄弱、防治效果差、農藥利用率低等問題。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袁會珠研究員介紹說,在各級政府推動下,中國現代農藥施藥技術裝備得以快速發展應用,自走式噴杆噴霧技術裝備、風送式果園噴霧機、航空施藥技術裝備、智能化變量噴霧技術裝備等得到廣泛應用,初步形成了我國現代化農藥施藥技術裝備體系。

對於葡萄園來講,果園風送式噴霧機是一種適用於較大面積果園施藥的大型機具。它不像一般噴霧機僅靠液泵的壓力使藥液霧化,而是依靠風機產生強大的氣流將霧滴吹送至果樹的各個部位。風機的高速氣流有助於霧滴穿透稠密的果樹枝葉,並促使葉片翻動,提高了藥液附著率且不會損傷果樹的枝條或損壞果實。它具有噴霧質量好、用藥省、用水少、生產率高等優點。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副研究員孫海生介紹的葡萄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精準施用技術很受果農們歡迎,與會代表拿出手機不時拍照記錄。

孫老師介紹說,植調劑在葡萄生產中有諸多應用,例如為提高葡萄植株抗逆性,可以在葉片顯露期葉面噴施5000倍液赤黴酸+吲哚丁酸+雲苔素內酯+中微量元素葉面肥,可以顯著提高葡萄新梢對低溫的抵抗能力。此外,在花果管理中也廣泛使用,例如使用赤黴酸(GA3)和氯吡脲進行保花保果和促進果實生長已成為葡萄生產的一項常規技術。通常對於二倍體無核葡萄,一般均採取花後10天使用25mg/L赤黴素浸蘸果穗;四倍體有核葡萄,如生產常見的巨峰系品種,使用濃度12.5~25mg/L赤黴素+3-5mg/L氯吡脲分別在謝花期浸蘸花序進行保果,在幼果期浸蘸果穗促進果實生長。植調素多為生物源產品,合理使用,對環境安全健康。

葡萄各生育時期會遇到的倒春寒、低溫、乾旱、病害、旱澇等惡劣環境,其種植中常見的幾種問題包括:第一,普遍缺鎂、鈣等中微量元素;第二,膨果慢、落果、著色不好、甜度低、生理性病果,究其原因,除了高溫、低溫、強光、乾旱等環境因素外,施肥不平衡、施肥方法錯誤、掛果過多不容忽視。第三,根系發育不良,生長受阻;除了水澇、乾旱等原因外,長期追複合肥忽視養根、土壤鹽鹼化、土壤養分不足也是誘因。

施普旺市場部產品經理孫峰曉表示,近幾年人們逐漸重視特種肥料在葡萄營養中的應用價值。比如,適當施用特種肥可以幫助葡萄抵禦倒春寒,保護新生生長點及易受害部位;萌芽前施用,可以促進葡萄催芽整齊,芽眼飽滿等。膨果期施用,有助於葡萄葉片舒展濃綠,膨果均勻等。特肥的產生壯大標誌著中國人的施肥理念正在發生重大轉變,目前特肥的發展理念正在轉向肥料與土壤生態環境的和諧,承載著保障耕地質量、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任。

經銷商、零售商、廠家代表分享心得體會

左上:廣東省園藝學會葡萄分會副會長車旭濤分享陽光玫瑰的種植經驗;

右上:廣西智果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楊介紹新形勢下果品銷售新思路;

下:諾普信「我的好葡萄」品牌中心劉建強老師介紹 「我的好葡萄」助農豐收項目

「做好準備工作、樹體管理、市場與銷售三個環節」。廣東省葡萄協會副會長車旭濤介紹說,目前陽光玫瑰精品果受到市場追捧,供不應求。憑藉多年種植經驗,他推薦陽光玫瑰精品果的畝產量宜控制在2500 斤以下,每穗果不超過1.5 斤,果粒12~15 克為宜。

「精品陽光玫瑰應外觀光潔明亮無果鏽,果粒均勻,皮薄,肉脆,糖度20度左右,香味濃鬱。銷售上我們以觀光採摘為主,同時開拓多方面市場,網絡,電商和高端客商的批發均在嘗試。」 車旭濤分享經驗時說到。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於水果的需求已不再僅僅是滿足於吃到水果,而是更加注重品質。談到水果新零售的理念,廣西智果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楊感受很深。他眼中的新零售總結起來就是:通過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模式。白楊認為,以消費便利性、心智顯著性為特徵的水果新零售模式正通過種植專業化、產品差異化、種植規模兩極化、種植標準化和個性化等不同途徑反向推進種植業改革升級。

600餘處全國範圍試驗示範、300餘場室內技術培訓、100餘場室外觀摩培訓、30餘家體驗中心……,一組組數字見證著諾普信「我的好葡萄」助農豐收項目4年來走過的點點滴滴。今年諾普信『我的好葡萄』助農豐收項目將採用線上微信平臺、線下田間示範、專家答疑、技術培訓等方式更好地為農戶服務。

與會領導嘉賓共同啟動「我的好葡萄」進萬家活動

談到項目的核心價值,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我的好葡萄」品牌中心劉建強老師介紹說:「作為一個以葡萄為主線、開放的生態系統。『我的好葡萄』項目匯聚了大批葡萄專家和種植達人,致力於打造一個專業、全面、權威的葡萄服務品牌,成為每一位農戶身邊的葡萄種植幫手,幫助他們實現提質增收!」

0投入做股東?最高享50%分紅!

廣邀農資高手合夥!

你是這樣的高手嗎?

能吃苦:紮根田間地頭!

不怯場:玩轉基層授課!

專業強:服務農戶和作物!

想成功:為農業夢懷揣十八般武藝!

新田龍特種肥頂級員工招募中,加入你將:

☆ 0投入做股東;

☆ 區域獨立核算:公司+績效收入+利潤分紅!

☆ 能力突出者,利潤50%都給你!3年持股收益70%!

招募職位:省區經理、市級經理

【點這裡→查看更多員工福利及招募詳情】

新田龍謝絕花拳繡腿!願與高手為伍,帶著情懷和實力開拓農業新篇章!

歡迎高手致電: 020-66622868/ 400-7755-228或投遞簡歷至郵箱:chixtl@163.com

本文系農資導報微信官方訂閱號獨家發布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

文章來源:農資導報(訂閱號:nzdbwx)

作者:

本期編輯:小佳佳

相關焦點

  • 小葡萄串成大產業
    小暑節氣剛過,八裡臺鎮南義村的葡萄青翠欲滴,漿果期的顆顆果珠忙趁細雨的潤澤,積蓄營養,期待膨果期的「華麗變身」……晌午時分,綠意盎然的葡萄藤蔓下,有近20年種植經驗的張海亮大爺在自家2畝多的果園、12條壟田間忙碌地穿梭著。他告訴記者,現在葡萄正處於漿果期向膨果期過渡的關鍵節點,生長勢頭正勁。
  • 助力小葡萄「串起」甜蜜產業鏈 江蘇葡萄產業發展大會在南通召開
    江蘇葡萄種植規模逐年擴大,單產水平增速居全國前列。8月17日,江蘇省葡萄產業發展大會在南通市通州區舉行,來自中國農科院、上海交通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的行業專家,圍繞如何把「小葡萄」串起農民致富「大產業」做了主旨演講,為江蘇葡萄產業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 小葡萄 大智慧——河南省新鄉市氣象局精準扶貧情誼真
    在鄭州讀大二的任菲凡,今年暑假結束後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園,禁不住心中激動,她給市氣象局寫了一封感謝信,感激氣象科技精準扶貧改寫了她的人生之路。  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花光了她家所有積蓄,還欠下十多萬外債。任菲凡的父親動了讓女兒輟學打工的念頭。  任菲凡所在的上樂村,是河南省衛輝市的一個小鄉村。
  • 小葡萄大產業 浙江嘉興全力打響「嘉興葡萄」品牌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劉小魚)11月21日,「嘉興葡萄」品牌推介會暨「網上農博」嘉興館啟動儀式在2020年浙江省農業博覽會上舉行。會上通過觀看《源於匠心 回味本真—嘉興葡萄》VCR、嘉興市供銷社相關負責人介紹等方式,從葡萄種植歷史、栽培方式、營養價值等多方面展示嘉興葡萄的優良品質。
  • 品牌回訪丨戶縣葡萄:品牌打開新世界
    自從我們的創意進入你的靈魂,我們的命運就交織在一起,難分難離。你在「他鄉」還好嗎?「品牌回訪計劃」將帶領我們回到一個又一個魂牽夢繞的地方,探訪、梳理、總結你們成長經歷中每一個值得記錄的創舉。鄠邑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吳寶介紹:「其實戶縣葡萄的品牌在西安市場已經有不小的名氣。撤縣設區以後,鄠邑的主要功能就往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方向上集中,戶縣葡萄的種植穩定在6.6萬畝左右。」他表示,即便產業規模受限,但葡萄是鄠邑的「金名片」,必須全力以赴予以打造。
  • 都是青葡萄,為什麼做葡萄的差距那麼大?
    什麼是陽光玫瑰葡萄?為什麼陽光玫瑰會這麼受歡迎?為什麼價格差距能有這麼大?老馬一次性和您說明白,做一個有學問、懂道理的吃貨。其實都是陽光玫瑰葡萄。為什麼陽光玫瑰這麼受歡迎?1、果(不)皮(吐)薄(皮)陽光玫瑰最大的特點是皮薄,皮薄到什麼程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整顆葡萄吃到嘴中咀嚼,皮連同果肉毫無違和感,完全體會不到果皮的存在。
  • 郭纏俊:一串串葡萄的傳奇
    在瓜果飄香的中秋節前後,一串串熟透的葡萄如琥珀、似瑪瑙,令人饞涎欲滴。剛一上市,就以每斤1.5元的價格走紅市場,是小麥價格的5倍!和當時的大肉價格相差無幾,每畝收入3000元,當年他家收入超過1萬元,這在當時對全國農民來說,絕對是個天文數字,他成了當地屈指可數的「萬元戶」。
  • 山葡萄產業發展引領農民走上致富路
    、雙豐和雙紅;從種間雜交後代中選育出釀造幹紅山葡萄酒品種左紅一和左優紅,釀造冰紅山葡萄酒新品種北冰紅。山葡萄酒呈現酒深紅色且蘊含輕微的苦澀味,苦澀味耐人尋味,使甜紅山葡萄酒變得更醇厚、豐滿,突出了山葡萄酒獨具特色的典型風味,苦澀味物質源於酒中的多酚和單寧類化合物。東北地區特殊的生態環境,賦予了山葡萄原料高營養、高品質、純綠色的特點。與歐亞種葡萄酒比較,山葡萄酒擁有更為豐富的營養物質與生理活性物質。
  • 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助力脫貧攻堅與傑美莊園SOD葡萄現場觀摩會
    駐馬店網訊(記者周濤通訊員魏冉)9月23日,遂平縣舉行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助力脫貧攻堅與傑美莊園SOD葡萄現場觀摩會。遂平縣總面積1080平方公裡,總人口56萬人,耕地總面積101萬畝,糧食年綜合生產能力6億公斤以上。
  •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創業記
    小葡萄串起大產業——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創業記人民網石家莊10月12日電 在人們的印象裡,幹農業賺錢少,特別是種地,又髒又累辛辛苦苦還掙不了幾個錢。現在,大棚等固定設施投入早已收回成本,投資成本進入恆定狀態,今年526畝克瑞森葡萄預計產量能達到400多萬斤,按照市場批發價算,產值超過3000萬元,盈利2700多萬元,一畝地淨掙5萬元。」劉財舉樂呵呵地說。據劉財舉介紹,他種的克瑞森葡萄比一般葡萄晚熟2個月,上市正好趕上全國市場的空白期,批發價格每斤不低於10元,如果在冷庫儲存到來年春節上市,每斤能賣到20多元。
  • 眉山市彭山區果園村:產業興旺環境美 日子好比葡萄甜
    首先,憑藉葡萄產業,201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2.9萬元,是10年前的6倍,是種植葡萄以前的15倍;其次,果園村葡萄栽培技術實現標準化,溫度監控儀、粘蟲板、殺蟲燈、捕蟲器等綠色手段廣泛運用,被評為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綜合實驗站示範點;再次,彭山區第一個農村聚居小區建在果園村,村民講親情、說友情、訴鄰裡情,滿意度和幸福指數節節高。
  • 天津濱海新區:小葡萄「串」起鄉村振興「幸福密碼」
    原標題:小葡萄「串」起鄉村振興「幸福密碼」 多年來,茶澱街因地制宜,把一串串葡萄發展成為特色產業,不但摸索出了鄉村振興的「幸福密碼」,還讓鄉親們過上了「城裡人都嚮往的生活」。   玫瑰香葡萄成特色產業   「我們的葡萄全部都是按照無公害標準種植的,葡萄富含花青素和類黃酮,果粒緊實、含糖量高,細細品嘗有一股淡淡的玫瑰香味,是市面上最受歡迎的葡萄品種之一。」後沽村葡萄種植戶李桂清拿起一串串葡萄高興地說道。
  • 小葡萄變身 「黑金」果 好產業鋪就 致富路
    「村裡工作隊鼓勵我產業轉型種葡萄,我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多次參加了村裡組織的葡萄實用技術培訓,經常跟葡萄種植大戶楊新勇等技術能手那學技術,摸索著種了6畝。我自己種得還可以,葡萄長得很好,掛果第一年的就全面豐收,駐村工作隊還幫忙聯繫銷路,近幾年的葡萄銷售十分喜人。」覃金元現在說起種葡萄這本經,眼裡溢滿了笑容。
  • 四川眉山市彭山區果園村:產業興旺環境美 日子好比葡萄甜
    首先,憑藉葡萄產業,201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2.9萬元,是10年前的6倍,是種植葡萄以前的15倍;其次,果園村葡萄栽培技術實現標準化,溫度監控儀、粘蟲板、殺蟲燈、捕蟲器等綠色手段廣泛運用,被評為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綜合實驗站示範點;再次,彭山區第一個農村聚居小區建在果園村,村民講親情、說友情、訴鄰裡情,滿意度和幸福指數節節高。
  • 廣西羅城毛葡萄大量上市,農戶連夜排隊賣葡萄!
    而在當地一家酒莊的收購處,各式裝滿毛葡萄的車輛也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從21日開始,酒廠就暫停收購了。排隊的人比較多,隊伍最長超過1公裡,我已經排了兩天兩夜了。」種植戶莫升告訴筆者,他今年種了80畝毛葡萄,現在天氣炎熱,毛葡萄陸續成熟,正急於出售。
  • 葡萄的功效與作用 這類人不宜食用葡萄
    葡萄的功效與作用1、緩解低血糖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的被人體吸收。當人體出現低血糖時,若及時飲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狀緩解。2、預防血栓科學家研究發現,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並且能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 根力多三個服務推動葡萄產業高質量發展
    「設施葡萄是高端葡萄產業的發展方向,主要有避雨棚、塑料大棚、連棟大棚、日光溫室等多種設施模式,但威縣露地葡萄栽培佔80%以上,經濟效益低,制約了威縣葡萄的高質量發展。」晟熙農業科技示範園負責人張金偉說,「光有項目和資金,農戶不會種、不會科學種植,最終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既要有特色項目又要有先進科學技術支撐,才能把產業發展好。
  • 【新聞速覽】「葡萄王」一斤1800元
    ……6月12日,「端午東莞萬人遊從化」活動在廣州市從化區世外萄園揭幕,寶趣玫瑰世界、千瀧溝瀑布景區、香蜜山果莊等3個會場的活動也同時啟動,約有1.2萬名東莞遊客應邀來從化區過端午節。該鎮中高海拔山地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種植的葡萄有效鋅含量高。經過近年來的推廣,全鎮已初步形成集葡萄種植、採摘、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生態產業園。
  • 30款葡萄吹響集結號
    葡萄是夏末秋初的水果,成熟時間為7-10月份。撥開薄而細膩的外皮將小巧的葡萄粒輕輕一擠,透亮的果肉立即流出汁水。放到嘴裡,醇香甜美在味蕾上炸裂。葡萄的營養價值非常高,不僅生津、消食還有助於抗疲勞、解乏、補血、預防血栓,葡萄中所含有的花青素具備極佳的抗氧化功能。
  • 【7月16日幸福裡·葡萄音樂節】葡萄免費品嘗,啤酒任意喝,萬人狂歡到凌晨3點!我們將用音樂引爆全來賓!
    葡萄盛宴!音樂盛宴!豐收節盛宴!啤酒盛宴!燒烤盛宴!戶外露營盛宴!我們將用音樂引爆全來賓!(售票系統請往底部拉)【重磅消息】葡萄免費品嘗!啤酒任意喝!萬人狂歡!嗨到凌晨三點!葡萄免費品嘗!啤酒任意喝!萬人狂歡!嗨到凌晨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