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yCheng 發表於 2020-02-24 13:47:12
比起Satoshi Nakamoto是誰,包括Digital Currency Group創始人Barry Sillbert在內的一部分人認為關注中本聰到底持有多少比特幣、他是否會大量出售才更為重要。試想一下,在比特幣可以用CPU來挖礦、GPU君子協議還存在、區塊鏈獎勵沒開始減半、礦工也寥寥無幾的時代,中本聰能夠挖出的比特幣數量肯定相當可觀。
圖片截自:2009年12月12日中本聰在Bitcointalk論壇關於提些小建議帖子上的留言
如果根據比特幣博主Sergio Demian Lerner 2013年的分析,這個數值可能是100萬。他的理據是,2009年間比特幣網絡哈希值一直處於很低的水平,大約是每秒7MH,這相當於僅一個礦工的壟斷水平;而且這個算力水平與比特幣剛上線前14天的哈希值相差無幾。基於以上邏輯,Sergio認為這期間整個網絡很有可能只有中本聰一名礦工。
比特幣歷史全網算力(數據源自:bitinfocharts)
不過關於比特幣前14天都由中本聰一人獨自挖礦的說法,受到了社區大部分成員的質疑;不少人站出來表示,記得自己曾在該時期參與挖礦。而哈希派在前幾個故事裡面也有提過,中本聰剛開始時與密碼學郵件組成員的主動接觸,為比特幣吸引了一批早期支持者;所以比特幣網絡在區塊高度達到70的時候就迎來了首位除他自己之外的礦工Hal Finney。
為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觀點,Sergio幾天後再次在博客上發表了更有說服力的論據。他對名為ExtraNonce(coinbase交易中的一部分)的數據進行追蹤,得出以下圖表。根據文章的描述,隨著ExtraNonce的變化,它將沿著merkle樹向上影響區塊頭信息。Sergio作圖後發現,ExtraNonce的坡度隨時間增加且很多斜坡具有相似的梯度;這在某種程度上代表,所有的黑線都屬於單一礦工,而這位礦工手上很有可能控制著近百萬的比特幣。
圖片源自:Bitslong
俗話說有圖有真相,雖說斜坡的梯度是否真的一致並無重疊這一點較難理解和評估,而且當事人也表示自己無法100%肯定黑點代表的區塊全是中本聰;但圖像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直至今天,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中本聰可能持有上百萬枚比特幣。
以發布嚴謹調查報告而聞名的BitMEX Research 2018年對Sergio的分析進行復盤後,也表示同意這位博主的觀點,但僅限於2009年8月前有效。八月份之前確實有22個斜坡具有相似的高度和坡度(大約每個區塊增加4個ExtraNonce);但8月之後情況就有所改變,斜坡斜率變大的同時,兩者的間隙也開始變寬。所以說肉眼的判斷不一定是真相的全部,佔主導地位的礦工(很有可能是中本聰)挖出的比特幣或許遠遠少於100萬枚,60萬到70萬是更為客觀的估算。
但不管是100萬還是60萬或者70萬,都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按照當前的比特幣價格來計算,中本聰已經是妥妥的億萬富翁了。
責任編輯;zl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