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紅色娘子軍》重磅來杭,第五代瓊花領銜主演足尖上的藝術

2020-12-15 瀟湘晨報

去年夏天,為了更好地服務觀眾,杭州演藝集團總經理、杭州大劇院總經理洪見成特意給大劇院的鐵桿粉絲開了個座談會,期間有個「鐵粉」提出:每年歲末的新年檔,大劇院都會邀請俄羅斯、烏克蘭這些外國芭蕾舞團來杭演出,但能不能把中國最好的中央芭蕾舞團也請來?沒想到時隔一年之後,洪見成就完成了這個「命題作業」——今年12月下旬,中央芭蕾舞團兩部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過年》就將登陸杭州大劇院。而且負責現場伴奏的,則是早已躋身國內一流的杭州愛樂樂團。

今天下午,在新聞發布會現場,這名「鐵粉」拿出一摞演出票興奮地表示,「我當時是下午4點多看到大劇院的推文說中芭要來,半個小時之後我就趕到票房買了幾十張票。中芭的芭蕾加上杭州愛樂的演出,兩場高規格演出合璧,簡直太值了!」他甚至還自製了印有中芭海報的T恤衫,表示「一群老夥伴要集體穿到演出現場『應援』」。

杭州鐵粉專門穿上印有中芭海報的T恤

中芭與杭州跨越16年的緣分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級芭蕾舞團,堪稱中國最頂尖芭蕾舞團的中央芭蕾舞團,其實早在16年前也就是2004年杭州大劇院剛剛落成時,便參加了首演季的演出。當時的劇目是中芭招牌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和《紅色娘子軍》。

杭州演藝集團總經理、杭州大劇院總經理洪見成

「怪不得我對杭州大劇院有一種特別的親近感。」特意趕來杭州參加發布會的中央芭蕾舞團副團長、首席主演張劍笑言。沒有什麼比新年芭蕾更適合辭舊迎新了,12月23日-24日,芭蕾舞劇《過年》將率先與杭州觀眾先見面。這部被譽為中國版《胡桃夾子》的作品,也是中芭將中國文化元素融入西方古典芭蕾進行創作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中央芭蕾舞團副團長、首席主演張劍

「這部舞劇把我們中國人過年的場景都搬上了舞臺,比如老北京的胡同、琉璃廠,你還會看到糖葫蘆的元素和中國傳統的仙鶴舞。」張劍介紹說,這部作品不僅在每年新年為中國各地的觀眾帶去節日的祝福,更是走出國門,成為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窗口。當然,每部芭蕾舞中都有一個王子,高大帥氣的中芭首席馬曉東,此番也將在《過年》中扮演一位中國王子。

中央芭蕾舞團首席主演、國家一級演員馬曉東和中央芭蕾舞團副團長、首席主演張劍

而對伴奏樂團要求甚高的中芭,此次也是首度和年輕的杭州愛樂合作。杭州愛樂負責人李亮透露,特別有緣分的是,1999年芭蕾舞劇《過年》首演時,負責執棒的正是如今杭州愛樂的藝術總監楊洋。

杭州愛樂樂團負責人李亮

第五代瓊花領銜《紅色娘子軍》將於12月26日、27日上演的中芭招牌劇目《紅色娘子軍》,算得上是中芭的「鎮團之寶」。自1964年首演至今,《紅色娘子軍》演出場次累計已達4000餘場。這部民族芭蕾原創精品不僅在芭蕾的舞臺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颯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國娘子軍形象,更將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成為中國芭蕾史上一個裡程碑式的作品。

發布會現場

「《紅色娘子軍》也是我們團薪火相傳的作品,算起來,我們已經先後有了六代瓊花,而我則是第五代瓊花。」跳了24年芭蕾的首席主演張劍表示,隨著時代的更迭,幾代瓊花的演繹也會在細節上做調整,「比如老版本瓊花的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大,我們現在可能沒那麼誇張,會更溫柔一些。」

都說芭蕾是「腳上枷鎖,手捧鮮花」的藝術,張劍表示真是既辛苦又美麗,「練芭蕾舞確實很殘酷,我10個腳指甲都曾掉過。但是站在舞臺上的那一刻,你又會被它的美所徵服。」

兩位主演與粉絲合影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也讓從藝20多年的張劍始料未及。「8個多月沒有上舞臺,平時只能在家練功。」俗話說,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大家就都知道了。張劍坦言,雖然她自己覺得二十多年來積的老繭已經夠厚了,但是經過這次疫情的停擺,「腳該破的還得破。」而這次的《紅色娘子軍》,就由她領銜主演這足尖上的藝術。

【來源:青年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紅色娘子軍》憑什麼55年常演不衰?
    中央芭蕾舞團中國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日前在東方藝術中心連演兩場。本報記者葉辰亮攝製圖:李潔◆第二代「瓊花」薛菁華。(資料照片)◆最早扮演「瓊花」的白淑湘。(資料照片)  中央芭蕾舞團紅色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日前在東方藝術中心連演兩場獲得陣陣掌聲,每場的加座也被觀眾一搶而空。  作為中芭的「看家戲」,55年間,《紅色娘子軍》已經演出超過4000場。
  • 上海崑劇團創排現代崑劇《紅色娘子軍》,明年6月首演,羅晨雪飾演瓊花
    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表示,將發揚「工匠精神」,從細節處精心打磨《紅色娘子軍》,追求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把提高質量作為創作的生命線,用心、用情、用功打造出一部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海派紅色精品。 《紅色娘子軍》以1964年崑劇《瓊花》為基礎,以瓊花的成長過程為主線,展現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島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進行武裝鬥爭的英雄畫面。
  • 歌劇《紅色娘子軍》來了!
    數十年來,「紅色娘子軍」題材曾以瓊劇、電影、芭蕾舞劇、京劇和電視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展現在大眾面前,歷經歲月磨礪,依然保持著盎然的生機。為紀念建軍90周年、獻禮黨的十九大召開,6月14日、15日由中央歌劇院、海南省委宣傳部和海南省文聯共同推出的大型原創民族歌劇《紅色娘子軍》將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上演。「紅色娘子軍」的故事將以歌劇特有的藝術形式展現這一題材強大的生命力和不朽魅力。
  • 「紅色娘子軍」的故鄉——海南 · 瓊海
    是在1960年上映的由上海製片廠攝製的,由著名的導演謝晉導演的影片紅色娘子軍的主題歌,電影紅色娘子軍無疑是空前成功的一舉囊括了首屆百花獎的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和最佳配角四項大獎,但這只是他在電影銀幕上的成功,關於紅色娘子軍的故事還有更耀眼輝煌的藝術體現,那就是所有表演藝術中所以素雅動人的藝術。
  • 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37張高清劇照及電影拍攝花絮照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是集體創作的結晶,是精雕細琢的產物。尤其是70年代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被拍成電影後,更是引起了極大轟動。其中的許多高難度動作都令觀眾嘆為觀止。如最經典的「倒踢紫金冠」,這個動作實際上是來自於咱們中國的民族民間舞,但運用到《紅》劇中,卻似乎沒有違和感。
  • 《紅色娘子軍》故事,吳瓊花為何變成吳清華,大段感情戲被刪
    關於樣板戲,網絡上一直有幾個誤區,一方面是認為樣板戲只有八個,其實至少有二十來個。另一方面認為樣板戲幾乎全是京劇,其實不光有京劇,甚至還有芭蕾。而在樣板戲中,有一個劇目比較特殊,它不僅有京劇,更牛的是還有芭蕾舞劇,而且這個芭蕾舞劇在世界範圍內都有一定名氣。
  • 紅色娘子軍的「吳瓊花」後來怎樣,被捕5年後回家務農,寧死不嫁日軍
    其實,紅色娘子軍以及吳瓊花都是有真實的人物原型的。紅色娘子軍在黨史上也是有記載的,但五十年代前的記載只有30個字:在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獨立師師部屬下有一個女兵連,全連有一百二十人。1957年海南軍區宣傳幹事劉文韶創作了紀實文學就叫《紅色娘子軍》,對這一史實進行豐富。
  • 邱思婷《邂逅·足尖上的貝多芬》藝術短片發布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日前,芭蕾藝術短片《邂逅·足尖上的貝多芬》於貝多芬誕辰紀念日期間正式上線。著名芭蕾舞蹈家邱思婷選擇以芭蕾足尖的形式向樂聖貝多芬致敬,該短片與《飛翔的夢》雕塑展覽結合,使芭蕾、雕塑、音樂與鳳凰中心的建築在片中融為一體,描述了一段在音樂時空中柏拉圖式的邂逅。
  • 足尖上的貝多芬》藝術短片發布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日前,芭蕾藝術短片《邂逅·足尖上的貝多芬》於貝多芬誕辰紀念日期間正式上線。著名芭蕾舞蹈家邱思婷選擇以芭蕾足尖的形式向樂聖貝多芬致敬,該短片與《飛翔的夢》雕塑展覽結合,使芭蕾、雕塑、音樂與鳳凰中心的建築在片中融為一體,描述了一段在音樂時空中柏拉圖式的邂逅。
  • 中國芭蕾舞劇經典《紅色娘子軍》回歸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這句朗朗上口的歌詞出自電影《紅色娘子軍》主題歌《娘子軍連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如這首歌都是經典,面世已有五十多年,依舊曆久彌新,其藝術魅力、創造力、生命力、感染力激勵了無數人。
  • 「紅色娘子軍」祝希娟:新中國第一位百花影后,81歲仍「向前進」
    (2) 承謝晉導演的這部電影就是《紅色娘子軍》,祝希娟扮演劇中的"吳瓊花",在拍攝之前,祝希娟進了紅色娘子軍的部隊,在連長的帶領下訓練、生活、聽女戰士的英雄事跡,就像一位真正的紅軍一樣。這一個月的連隊生活,練就了堅韌的意志力,深刻體會到了"紅色娘子軍"的精神,這讓她能更好地詮釋"吳瓊花"這個角色。祝希娟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把自己變成了一位"紅色娘子軍",把自己變成了"吳瓊花"。
  • 「紅色娘子軍」真實存在,「樣板戲」絕非她們的真實一生
    「樣板戲」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文藝舞臺上的主宰,紅透半邊天!「八個樣板戲」講述了八個傳奇故事,這些故事中有真人真事,也有藝術的誇張渲染,幾分虛實相摻,數分真假相加,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形象。
  • 中央芭蕾舞團首次亮相濟寧大劇院 帶你感受「足尖上」的藝術
    一襲白紗、一雙舞鞋,柔美的身姿,在夢幻般的舞臺上自如旋轉,給人以超凡脫俗的享受,一展芭蕾舞的魅力。演出開始前,劇院邀請到了中央芭蕾舞團餘波老師為大家帶來中央芭蕾舞團講座——《走進芭蕾》。2004年受邀赴法國巴黎歌劇院交流學習,2006年受香港芭蕾舞協會邀請赴港客座主演芭蕾舞劇《吉賽爾》,同年參加美國維爾國際藝術節主演《阿萊城的姑娘》,2007年受文化部邀請赴瑞士日內瓦參加聯合國藝術節開幕式。2010年憑舞劇《奧涅金》榮獲文化部頒發的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優秀表演獎。自己編創並參演作品《碎片》《極》《Dual Personality》《Body》等。
  • 「文化有禮 全民暢享」 精品芭蕾舞動「足尖之美」
    9月17日晚,由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文化有禮、全民暢享」——第六季合肥市高雅藝術文化惠民活動9月份最後一場演出在合肥大劇院舉行。中央芭蕾舞團帶來的《芭蕾精品薈萃》,用優雅靈動的肢體之美為觀眾展現了芭蕾藝術的頂尖魅力和高超技藝。
  • 紅色娘子軍的故事是如何被挖掘出來的?
    紅色娘子軍,一個在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響噹噹的名號;一支於戰火紛飛的歲月中,書寫中國近代革命史上一段紅色傳奇的隊伍。 電影、電視劇、芭蕾舞劇、革命現代京劇、民族歌劇……以其故事為原型的文藝作品,不計其數,不少被奉為經典;《五指山上紅旗飄》《紅色娘子軍連歌》《萬泉河水清又清》《教我怎能不愛你》……與其相關的主題音樂更是深受群眾喜愛,傳唱不衰。 然而,很多朋友可能想不到,關於大名鼎鼎的「紅色娘子軍」,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僅有寥寥數語的記載。
  • 舞蹈藝術中心線上課堂|輕盈優美,婀娜多姿,走進芭蕾的世界(五)
    接下來我們要看到的是中國芭蕾舞的裡程碑之作——《紅色娘子軍》,《紅色娘子軍》誕生在中國這塊土地,不言而喻帶有強烈的中國色彩。它以完全中國式的表達方式,反映中國人的歷史與民族感情,將此嫁接於芭蕾藝術,形成中國芭蕾的民族風格,因而在世界芭蕾舞壇贏得獨樹一幟的讚譽。
  • 百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紅色娘子軍,再觀看讓我周身一炸
    十歲的時候,看到《紅色娘子軍》,其中一幕,讓我周身一炸,三十年後再看,還有這效果。祝希娟扮演的吳瓊花,逃出南霸天牢獄,獲得了自由,追著娘子軍的隊伍,打算加入她們,女連長問她:「無產階級嗎?」吳瓊花不明覺厲,旁邊的女戰士提醒她:「有地沒有?」
  • 50年前,西安一所中學竟然演出了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全場
    9月4日下午,西安對外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陝西省中小企業投融資促進會和九三學社西安市委三建支社共同舉辦的西安國營黃河機器製造廠子弟學校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演出50周年紀念會在西安錦翔熗鍋城隆重舉行。參加此次活動的既有主辦方的領導,也有黃河中學的原校長、老師和曾經的演職人員,共計50餘人參加了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