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禮 全民暢享」 精品芭蕾舞動「足尖之美」

2020-12-15 人民網安徽頻道

9月17日晚,由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文化有禮、全民暢享」——第六季合肥市高雅藝術文化惠民活動9月份最後一場演出在合肥大劇院舉行。中央芭蕾舞團帶來的《芭蕾精品薈萃》,用優雅靈動的肢體之美為觀眾展現了芭蕾藝術的頂尖魅力和高超技藝。

  一襲白紗,一雙舞鞋,在夢幻般的舞臺上自由旋轉……當晚,這場由國家級芭蕾舞團演出的芭蕾集錦,將三個芭蕾舞劇目貫穿全場,舞動「足尖之美」。

第一部分舞劇《仙女》第二幕極具浪漫主義色彩,唯美的白紗與靈動的足尖勾勒出降臨凡間的仙女形象。不少觀眾被跌宕起伏的劇情吸引,紛紛鼓掌稱讚。

第二部分《逆風飛翔》,以交響芭蕾的表達方式,藝術地呈現「最美逆行者」的英雄形象。旋律響起,演員們用細膩動人的芭蕾動作生動再現了白衣天使們直面險境、逆風前行的畫面。氣勢恢弘的群舞動作,如同向蒼穹舒展開巨大的雙翼,展現全人類在共同的命運難關前的愛與奉獻。舞臺上每一位奮力起舞的舞者,仿佛是疫情一線救死扶傷的醫護工作者的化身。而數十位舞者同時出現的群舞,則凝聚起震懾人心的情感,投射在觀眾心靈之中,振奮精神、迸發力量。

  第三部分交響芭蕾《黃河》同樣精彩紛呈,其音樂取自鋼琴協奏曲《黃河》,以抗日戰爭為背景,運用生動的芭蕾場面,表現樂曲的主題,歌頌中華民族的雄偉氣概和鬥爭精神。

  舞蹈演員們烈焰般的激情演繹,伴隨著節奏強烈、曲調起伏的交響樂,讓觀眾仿佛在音符上觸摸情感,在舞姿中聆聽心聲。

據了解,中央芭蕾舞團成立於1959年12月,演職員均由專業院校培養的一流藝術人才匯集而成。多年來,舞團在俄羅斯學派的堅實基礎之上,不斷汲取不同流派不同風格之特長,在引進排演了《天鵝湖》《卡門》《灰姑娘》等大量世界經典名作外,自創了《紅色娘子軍》《祝福》《黃河》《大紅燈籠高高掛》等一大批極具鮮明民族特色的精品佳作,成功探索出一條古典與現代、民族與世界完美融合的中國芭蕾藝術發展創作之路。

來源:文藝合肥

(責編:郭宇、關飛)

相關焦點

  • 芭蕾足尖的「另類玩法」!這漂亮的「大腳背」,玩得簡直是出神入化了!
    芭蕾足尖的「另類玩法」!這漂亮的「大腳背」,玩得簡直是出神入化了!>舞者:Maria Khoreva 舞者:Gaelle Riou 舞者:Alessandra Tognoloni 需要提醒的是 以上足尖動作
  • 不穿足尖鞋,用肢體演繹現代芭蕾之美
    脫去了足尖鞋,也不見了古典芭蕾的故事性,《2020春之祭》以身體的伸展與力量的傳達,向觀眾展現了現代芭蕾的藝術魅力。9月12日、13日,蘇州芭蕾舞團的全新作品《2020春之祭》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首演。
  • 芭蕾冷知識丨第一部「立起」足尖的芭蕾是?
    他不僅促進了法蘭西文化藝術繁榮發展,同樣是一位「芭蕾」狂熱愛好者。他13歲就登臺演出,演繹了許多的芭蕾舞劇,是名副其實的「舞蹈之王」。他對芭蕾舞這門藝術的巨大推動,不僅在於創立了皇家音樂學院、皇家舞蹈學院,更在於為後世芭蕾教學制定了一套奠定性質的動作規範和美學典範,其中芭蕾中的手位、腳位和大量的舞姿,都是在他統治時期規定下來並沿用至今,所以芭蕾舞界通用的術語,都是法語。
  • 當芭蕾女神遇見樂聖 | 邱思婷《邂逅 足尖...
    2020年12月16日,芭蕾藝術短片《邂逅·足尖上的貝多芬》正式上線。謹以此片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著名芭蕾舞蹈家邱思婷選擇以芭蕾足尖的形式向樂聖貝多芬致敬,在著名雕塑家章華《飛翔的夢》大型雕塑展覽之際,芭蕾、雕塑、音樂與建築在芭蕾藝術短片《邂逅·足尖上的貝多芬》中融為一體,描述了一段在音樂時空中柏拉圖式的邂逅。
  • 男人穿起足尖鞋是怎麼樣的?
    足尖鞋一般由芭蕾舞女穿著,男性舞者可能在扮演特殊角色時穿著足尖鞋,如《灰姑娘》《仲夏夜之夢》《明亮的小溪》中都會有各種反串的形象出現,這時候男性會穿上足尖鞋,以一種諧趣的形式呈現。 男人穿起足尖鞋跳舞會是什麼樣?來看看休斯頓芭蕾舞團三位男舞者演繹的《舞姬》三幕,三個幻影變奏。
  • 芭蕾舞劇《仙女》與《仙女們》有什麼關係?|此刻帶你看芭蕾
    《仙女》La Sylphide首演於1832年 ,是浪漫芭蕾的代表作,也是使「足尖芭蕾」舉世聞名的最早作品。過膝的唯美白紗裙、頭上戴有花環、手臂處有自然下垂的薄紗點綴,腰部有象徵仙女的小翅膀。大量採用輕快靈動的小跳,讓足尖的每一瞬間儘可能達到寂緩、清雅。@《仙女們》你也會發現,這兩個芭蕾劇目都十分注重舞者控制力與平衡感的展現,經常都會看到向旁或向後單腳舉起的動作。
  • 交響芭蕾《四季》《黃河》在天橋劇場隆重上演
    四季海報  交響芭蕾是芭蕾舞藝術中一朵瑰麗的花朵,沒有大型舞劇的複雜框架、沒有古典芭蕾的龐大規制,卻以其純粹的芭蕾之美、細膩微潤的情感表達而別具特色、讓人痴迷。而在這本以渾然天成的天籟之音上,中芭藝術家以其中西合璧的創作技法、以東方審美的獨特視角,由特邀旅美編導馬聰傾力創作,將取材於傳統文化中代表四季的「梅、蘭、竹、菊」融入到那流動的旋律、明快的節奏之中,打造出這部鮮活的交響芭蕾《四季》:  旭日東升、春回大地,孕育著春天含苞待放的「希望」。幽藍深邃中,生命在冰封之下默默湧動;靜夜裡,蘭花在月夜掩映下漸釋暗香。
  • 足尖苗舞中的青春之歌
    講好中國故事,用芭蕾的形式來表達這樣的題材並非易事。在面對扶貧這個宏大題材、面對悠久而豐富的苗族歷史文化時,主創團隊選擇用清淡的舞蹈編排、緩緩的情節推進,完成了一次苗舞、苗鄉故事登上芭蕾舞臺的嘗試。 該劇編導之一費波表示:「雖然舞劇講述的是中國故事,但仍然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其獨特性。
  • 老師,為啥不給我家孩子上足尖?
    為了顯得更美、顯得腿更長,當然沒錯! 最重要的是,芭蕾舞最初是歐洲的一種群眾自娛或廣場表演的舞蹈,在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嚴格的規範和解構形式。 166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創辦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學校,確立了芭蕾的五個基本腳位和七個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動作和體系。
  • 東藝少兒芭蕾新年首秀 「足尖奇緣」展現藝術魅力
    整場匯演以「足尖奇緣」貫穿始末,形式多樣紛呈。兩個團的小演員們首先對課程中的基礎訓練以及技巧學習進行了成果展示,在柔美的旋律中優雅起舞。隨後,團員們還分別表演了《溫柔仙子》《西爾維婭》《奧羅拉》《紫丁香》等變奏片段。在星光點綴的舞臺上,新生的芭蕾仙子已初顯鋒芒。
  • 「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走遍大江南北,為基層觀眾呈現芭蕾...
    提到芭蕾,最先想起的關鍵詞是什麼?高雅、神秘,進而延伸為「看不懂」,這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說:「中國有14億人口,能在臺上表演芭蕾的年輕演員加起來也就400人左右。很多觀眾想看芭蕾,但沒有機會,或者看一場很不容易。」久而久之,距離讓觀眾覺得芭蕾有些難以接近。
  • 文化惠民溫暖金城 芭蕾舞劇《灰姑娘》演繹「足尖上的童話之旅」
    由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蘭州大劇院承辦,國際知名「芭蕾大師」、蘭州芭蕾舞團藝術總監蔣齊與蘭州芭蕾舞團攜經典芭蕾舞劇《灰姑娘》於11月26日、27日晚連續兩場驚豔亮相蘭州音樂廳,「足尖上的藝術」唯美演繹了灰姑娘和王子的愛情故事,吸引了眾多市民帶著孩子觀賞這部經典佳作,讓人重溫童話的美好。
  • 不可不知的9個芭蕾小知識
    雖然我們現在常稱芭蕾為「足尖上的藝術」,但事實上,直到19世紀之後,為迎合浪漫主義芭蕾所需的飄逸特質,女舞者才開始嘗試立著足尖擺姿勢,促成了從那時起每個芭蕾舞者都在表演的足尖舞。而1832年,出演浪漫主義芭蕾時代開山之作——《仙女》的瑪麗·塔裡奧尼,成為第一個用足尖移動的舞蹈家。
  • 邱思婷《邂逅·足尖上的貝多芬》藝術短片發布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日前,芭蕾藝術短片《邂逅·足尖上的貝多芬》於貝多芬誕辰紀念日期間正式上線。著名芭蕾舞蹈家邱思婷選擇以芭蕾足尖的形式向樂聖貝多芬致敬,該短片與《飛翔的夢》雕塑展覽結合,使芭蕾、雕塑、音樂與鳳凰中心的建築在片中融為一體,描述了一段在音樂時空中柏拉圖式的邂逅。
  • 足尖上的貝多芬》藝術短片發布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日前,芭蕾藝術短片《邂逅·足尖上的貝多芬》於貝多芬誕辰紀念日期間正式上線。著名芭蕾舞蹈家邱思婷選擇以芭蕾足尖的形式向樂聖貝多芬致敬,該短片與《飛翔的夢》雕塑展覽結合,使芭蕾、雕塑、音樂與鳳凰中心的建築在片中融為一體,描述了一段在音樂時空中柏拉圖式的邂逅。
  • ...過年》《紅色娘子軍》重磅來杭,第五代瓊花領銜主演足尖上的藝術
    中芭的芭蕾加上杭州愛樂的演出,兩場高規格演出合璧,簡直太值了!」他甚至還自製了印有中芭海報的T恤衫,表示「一群老夥伴要集體穿到演出現場『應援』」。張劍介紹說,這部作品不僅在每年新年為中國各地的觀眾帶去節日的祝福,更是走出國門,成為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窗口。當然,每部芭蕾舞中都有一個王子,高大帥氣的中芭首席馬曉東,此番也將在《過年》中扮演一位中國王子。
  • 讓邊遠地區對芭蕾不再遙不可及
    提到芭蕾,最先想起的關鍵詞是什麼?高雅、神秘,進而延伸為「看不懂」,這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說:「中國有14億人口,能在臺上表演芭蕾的年輕演員加起來也就400人左右。很多觀眾想看芭蕾,但沒有機會,或者看一場很不容易。」久而久之,距離讓觀眾覺得芭蕾有些難以接近。
  • 大興安嶺新林區:全民閱讀暢享「雲上」書香盛宴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徐晶)新林區採取線上的方式開展了獨具特色的全民閱讀活動,暢享「雲上」書香盛宴,繼續叫響「愛情小鎮·閱讀悅美」全民閱讀品牌,實現閱讀活動全域覆蓋、全民參與,讓書香成為文化新林好味道。「好書推薦」引領新風尚。
  • 來自浪漫之都的芭蕾名作
    1581年,歷史上第一部大型芭蕾舞劇《皇后喜劇芭蕾》上演;1661年,法國路易十四國王下令創辦了芭蕾史的第一所舞蹈學校——法國皇家舞蹈學院,開始對舞蹈訓練進行規範化的研究和整理工作。芭蕾舞的腳位及手位都是那時確定下來並沿用至今的,這也是如今世界通用的芭蕾術語仍用法語的緣故。
  • 與芭蕾女神譚元元零距離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公益開放日有看頭
    東方網記者鬱婷藶10月11日報導:「一定要讓孩子在軟底鞋訓練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在老師正確的指導下,再上足尖進行訓練。」今天上午,著名芭蕾舞蹈家、舊金山芭蕾舞團首席譚元元現身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分享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教學展示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