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城通勤報告出爐!北京平均11.1公裡 距離最遠

2020-12-17 新浪樂居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百度地圖慧眼發布了《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

  報告共選取了36個中國主要城市,以居住地或就業地至少一端位於中心城區範圍內的通勤人口作為研究對象,包含城區內部通勤、城區居住郊區就業、郊區居住城區就業、城區居住市外就業、市外居住城區就業。

北京平均通勤距離最遠

  通勤距離是指家到就業地的距離。平均通勤距離越大,意味著居民通勤成本越高,城市需要更高效的交通系統支撐。

  36個城市中,北京的平均通勤距離達到了11.1公裡,較明顯地超出了上海的9.1公裡,廣州的8.7公裡和深圳的8.1公裡。

  由於平均通勤距離會受到少數長距離通勤數據的影響,因此報告還呈現了各城市通勤距離的中位數,北京同樣是最高,為7.6公裡,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為5.4、4.8和3.7公裡。

  對於在京上班族而言,軌道交通是最大的通勤保證,因此,很多買房的朋友會更加傾向選擇臨近地鐵的樓盤。在此,給大家盤點一些北京熱門的臨鐵項目:





  與通勤距離相關聯的另一個指標是職住分離度。

  報告指出,受到房價、就業機會、家庭、教育等各種因素影響,居民往往難以選擇最小通勤的居住和就業,職住分離度是現實中城市職住供給失衡狀況的反映。

數據來源:《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

軌道交通覆蓋通勤 廣州表現最佳

  報告採用軌道站點1公裡半徑覆蓋通勤比重,比重越高,說明軌道對職住空間支撐作用越好。

  36個城市中,1公裡軌道覆蓋通勤比重最高的城市是廣州,達到了37%,其次為武漢為35%,上海為33%,成都為32%,比例最低的濟南僅有1%。

  報告指出,當前,一些城市軌道客流強度偏低,正是由於軌道布局與通勤需求存在空間錯位,軌道1公裡覆蓋通勤人口比重體現軌道線網對職住空間的支撐與契合程度。

數據來源:《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

北京、深圳、重慶有最大的通勤空間半徑

  隨著都市圈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上班族選擇工作在大都市,住在衛星城,或者反之,住在大都市,工作在「郊區」。這帶來「遠距離通勤」的情況,而中心城通勤影響範圍往往超出自身行政範圍。

  報告數據顯示,北京、深圳、重慶的通勤空間半徑均為40千米,上海為39千米,其次為天津37千米,廣州則為31千米。

  通勤空間半徑越大,說明城市通勤緊密聯繫的空間範圍越大。

  遠距離通勤往往對軌道交通的依賴度較高,通勤空間半徑大,也相應對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以及跨城的軌道交通建設提出了相應的要求。

  有區域經濟專家認為,在都市圈時代,隨著交通配套的逐漸完善,職住人口分離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未來,核心城市容納的將更多是通勤人口。(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數據來源:《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

樂居首屆春季線上房交會於5月10日正式閉幕,吸引了全國近4000個優質項目參展,釋放優惠累計超過10億元。為響應廣大購房者網友和參展優質項目的要求,將推遲線上房交會閉幕時間。其中,北京線上房交會延期至6月10日。點擊進入北京樂居線上房交會》》》


相關焦點

  • 全國36城居民通勤畫像出爐!這10個城市幸福感最強
    報告選取了36個中國主要城市,從6大方面描繪了一幅完整的城市通勤畫像。到底哪些城市平均通勤距離最遠?哪些城市公共運輸服務能力最強?哪些城市居民通勤幸福感最強?搜狐城市帶你來梳理一下。北京平均通勤距離最遠通勤距離是指家到就業地的距離。
  • 城市通勤報告:寧波平均通勤距離6.6公裡,你每天通勤時長是多久?
    報告選取36個中國主要城市,藉助百度地圖位置服務和移動通訊運營商數據,從通勤範圍、空間匹配、通勤距離、幸福通勤、公交服務、軌道覆蓋6個方面,描繪出城市通勤畫像。報告顯示,寧波居民的職住分離度為2.5公裡,即在居住區域2.5公裡左右就能找到一份工作。
  • 南昌平均通勤時間出爐!從家到公司,你的通勤時間要多久
    南昌平均通勤時間出爐!,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了《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通勤時耗增刊》(下稱《報告》),計算了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城市45分鐘通勤可達人口比重、單程超過60分鐘通勤人口比重。
  • 寧波平均通勤距離6.6公裡 幸福通勤比重超過60%
    報告選取36個中國主要城市,藉助百度地圖位置服務和移動通訊運營商數據,從通勤範圍、空間匹配、通勤距離、幸福通勤、公交服務、軌道覆蓋6個方面,描繪出城市通勤畫像。 報告顯示,寧波居民的職住分離度為2.5公裡,即在居住區域2.5公裡左右就能找到一份工作。
  • 上下班最累城市:平均通勤時間47分鐘全國第一,平均通勤超11公裡
    在一些小城市可能還好,自己從家裡出發到上班的地方可能也就需要20分鐘左右的時間,但是在一些省會或是超大城市,上班的通勤時間和通勤距離都會嚴重增加,那麼我國究竟哪座城市上下班通勤最累呢?首都北京是這一問題的唯一答案。因為根據權威機構的統計,這座城市的上班族平均單程通勤時間高達47分鐘,平均通勤距離更是達到了11.1公裡。
  • 城市通勤報告: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4日發布《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下稱《報告》),計算了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城市45分鐘通勤可達人口比重、單程超過60分鐘通勤人口比重。《報告》稱,隨著都市圈、城市群的發展,居民通勤問題正成為制約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
  • 南京單程平均通勤需要39分鐘 時間都耗在哪兒了?
    對於一個城市來說,通勤時間也是考察城市運行效率的關鍵指標。近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份《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從通勤範圍、空間匹配、通勤距離等6個方面,列出了全國36個主要城市的通勤數據。看過後才知道,「打工人」不易啊。
  • 上海平均通勤時長!你上下班要多久?
    最近,《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出爐 瞬間衝上熱搜引爆關注 這份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發布的報告顯示 北上廣深的上班族 單程平均通勤耗時41分鐘 而在36個全國重點城市中
  • 哪座城市居民通勤幸福度最高?
    報告顯示:北京平均通勤距離11.1公裡;軌道交通覆蓋通勤,廣州表現最佳;北京、深圳、重慶有最大的通勤空間半徑。報告共選取了36個中國主要城市,以居住地或就業地至少一端位於中心城區範圍內的通勤人口作為研究對象,包含城區內部通勤、城區居住郊區就業、郊區居住城區就業、城區居住市外就業、市外居住城區就業。1、 北京平均通勤距離最遠通勤距離是指家到就業地的距離。
  • 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 北京平均通勤時耗超45分鐘#
    (原標題:#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 #北京平均通勤時耗超45分鐘#)
  • 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青島單程平均耗時37分,極端...
    這份完成於今年5月20日的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顯示,36分鐘,是全國主要城市通勤人口的單程平均時耗。其中,超大城市平均通勤時耗41分鐘,特大城市37分鐘,Ⅰ、Ⅱ型大城市分別為34、33分鐘。山東兩個主要城市青島和濟南分別有74%、80%的人通勤時間在45分鐘以內,整體通勤情況較好;青島和濟南單程通勤平均耗時分別是37分、34分,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佔比分別是15%和10%。
  • 45分鐘公交可達,最多1公裡走到地鐵站:幸福通勤,離你多遠?
    《報告》認為,如果城市居民的通勤距離為「5公裡」,就可以通過步行、騎行等多種方式完成,且通勤時間合理可控,較有幸福感。 《報告》按規模將36個重點城市劃分為超大城市(北上廣深)、特大城市(天津杭州等)、Ⅰ型大城市(太原長沙等)、Ⅱ型大城市(石家莊、蘭州等)和Ⅰ型小城市(僅拉薩)5類。數據來自2019年1-6月百度地圖位置服務和移動通信運營商。
  • 杭州單程通勤平均時間35分鐘 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去上班?
    最近,《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出爐瞬間衝上熱搜引爆關注這份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北上廣深的上班族單程平均通勤耗時↓↓↓杭州上班族單程平均通勤時耗35分鐘單程平均通勤時耗,是城市空間、交通效率、宜居水平的綜合體現。36分鐘,是全國主要城市通勤人口的單程平均時耗。其中 ↓↓■ 超大城市平均通勤時耗41分鐘。
  • 北京平均通勤時耗超45分鐘,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
    話說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4日發布《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計算了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城市45分鐘通勤可達人口比重、單程超過60分鐘通勤人口比重。數據顯示,4個超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離為9.3公裡,而北京的平均通勤距離則達到11.1公裡。《報告》稱,北京通勤時耗47分鐘,是全國唯一單程平均通勤時耗超過45分鐘的城市。《報告》稱,隨著都市圈、城市群的發展,居民通勤問題正成為制約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
  • 全國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廣州平均通勤時耗38分鐘
    全國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廣州平均通勤時耗38分鐘時間:2020-12-05 12: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國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廣州平均通勤時耗38分鐘 【報告稱:全國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 ,廣州平均通勤時耗38分鐘
  • 拉薩、福州、寧波等城市幸福通勤比重超60%,百度地圖詳解通勤數據
    《報告》指出,城市中居住地與就業地的最短通勤距離(職住分離度)越小,說明城市職住空間的平衡性越好。目前36個城市的職住分離度處於2.1公裡到6.6公裡之間,不同城市存在較大差異。  在超大城市中,北京的職住分離度最高,居民需要到離居住地6.6公裡外的地方才能找到一份工作;而上海與廣州需要3.7公裡,深圳只需2.5公裡。
  • 中國人日均在線休閒時間4.9小時 千萬人承受60分鐘以上通勤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4日發布《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下稱《報告》),計算了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城市45分鐘通勤可達人口比重、單程超過60分鐘通勤人口比重。  《報告》稱,隨著都市圈、城市群的發展,居民通勤問題正成為制約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
  • 城市通勤報告 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通勤
    研究團隊計算出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為城市通勤監測增加了第7個核心指標。並進一步分析了城市45分鐘可達通勤人口比重和單程超過60分鐘通勤人口比重,以期為優化城市職住關係,提升運行效率,改善居民健康狀況及生活品質,提供更豐富的依據和支撐。
  • 重慶有多少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
    其中,重慶中心城區大於60分鐘通勤人口比重為16%,僅次於北京和上海。單程平均通勤時耗,是城市空間、交通效率、宜居水平的綜合體現,它是市民對城市幸福感最直觀的感受。十四五時期,提升城市通勤效率,重慶應予以重點關注。
  • 誰是極限通勤之城?
    在這些追夢者裡,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住在城市邊緣,每天從遠郊到中心,往往復復——對於城市通勤距離最遠的10%,研究人員將其定義為極限通勤。從通勤時間看,十個城市的極限通勤平均時間高達74.1分鐘,連時間最短的鄭州和合肥也達到了59分鐘。上海、北京的極限通勤平均時間都在90分鐘以上,北京位居十個城市之首。出乎意料的是,武漢的極限通勤平均時間位居第三位。分析起來,這和武漢的軸帶型組團城市的形態不無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