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新一輪省域國企改革 山西國運會如何下手?

2021-01-09 中國證券網


  尤霏霏 製圖

  ⊙記者 王喬琪 ○編輯 祝建華

  進入2020年,隨著山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下稱山西國運)這一「操盤手」的確定,山西新一輪國企改革步入實操階段,國企上市平臺資本運作動作頻頻。如何按照已確定的改革路線圖進行操盤?將會面臨哪些問題?這些都是市場對本輪山西國企改革的關注重點。

  更名:為何去掉「投資」二字

  「從全國看,山西國運的定位、功能『獨一份』,其改名、重組標誌著山西國資國企改革思路的轉變。」山西證券相關負責人評價。

  今年初,山西省國資委原主任郭保民及3位原副主任正式履新,進入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擔任高管,郭保民任黨委書記、董事長。4月,山西省正式將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更名為山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並原則同意《山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章程》。這被市場認為是山西國企改革再次創新的信號。

  去掉「投資」二字的山西國運,為何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4月17日,山西召開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會議,提出「分級授權、釐清職責、品字架構」的改革要求。按照改革要求,山西國運這位「操盤手」將專注於國有資本運作,以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提高國有資本回報為己任,肩負起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的重要使命。

  山西國運黨委委員貟釗解讀稱,此次改革的要義體現在國資監管體制改革,通過「品字架構」破局:品字形,上面一個「口」是指山西省政府;下面兩個「口」,一個是指山西省國資委,專司監管,代表「有形之手」,另一個是山西國運,專司運營,代表「市場之手」。

  通過此次改革,山西省政府把發展戰略、企業重組、資本收益、產權(股權)流轉、資本運作、薪酬分配、企業經營業績考核等職責,全部轉授山西國運承擔。

  「山西國運從山西省國資委下屬機構變為平行機構,直接管理山西全部省屬企業,這種現象在國內實屬少見。」上述山西證券相關負責人說,調整後的山西國運被重新賦能,用市場化的手段在更高層面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和轉型發展,國有資本在山西轉型綜改中的動能將被充分激活。

  變化:從「沉寂」到「破局」

  既然承擔起「管資本」的新角色,山西國運首先面對的,便是山西國企在資本市場中的相對保守與沉寂。

  以定增為例,山西國企旗下上市公司在這一方面並不活躍:據統計,自上市以來再融資平均不到2次,2019年僅有焦煤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山西焦化進行定增。

  郭保民表示,山西上市公司長期面臨多個困境:僅13家省屬企業有上市公司平臺、半數省屬企業尚未打通對接資本市場通道、上市公司市值普遍不高、部分上市公司存在退市風險等。

  困則思變。伴隨山西國企改革逐步進入深水區,山西在資本市場的破局意願愈加強烈,以汾酒集團為代表的改革碩果,無疑有著較強的示範效應。

  通過引進華潤入股、實施股權激勵、主業資產注入、剝離非主業資產等措施,2019年12月,汾酒集團酒類資產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山西汾酒,成為山西省首家實現國企整體上市的企業。

  資本市場對這一改革成果給出積極反饋:截至昨日收盤,山西汾酒股價為251.55元,今年以來漲幅達183%,市值突破2000億元。

  「可以明顯感覺到近年來山西及省屬重點國企對資本市場的重視,尤其是2017年初新一輪國企改革啟動後。」山西證券子公司中德證券山西業務部主管左剛認為,未來山西在資本市場會有更多故事可講,山西汾酒這樣的樣本會越來越多。

  突破:開啟資本運作「加速器」

  不久前,一場歷時6個月、涉改資產2.6萬億元、涉改產業涵蓋煤炭等14個板塊的新一輪國企戰略重組在山西基本收官。經過此輪戰略重組,山西省屬煤企數量從7家集團調整至1家能源集團、1家煤企。前者為晉能控股集團,重組後資產總額達1.11萬億元;後者為山西焦煤集團,重組後資產總額達4416.4億元。

  山西繼續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重組潞安化工集團、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山西建投集團;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組華遠國際陸港集團、華艦體育控股集團、神農科技集團、雲時代公司、山西文旅集團;優化提升公共基礎產業,重組萬家寨水務控股集團、華新燃氣集團、晉通資產管理公司。

  這一系列戰略重組涉及一批上市公司,目前多家山西省屬國企已運用上市平臺尋求突破。

  ST南風9月底公告,計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等方式向中條山集團等收購北方銅業控股權,同時置出公司原有業務,並募集配套資金。同樣帶有國資背景的山西路橋也在籌謀重組事宜,公司計劃將控股股東山西交通控股集團旗下的山西平榆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等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平臺。

  山西晉城將目光投向蘭花集團等重點企業。最新召開的晉城市國資國企改革推進會上,除了作出深化勞動人事分配製度改革、探索和建立股權激勵機制等部署,會議還專門提到,要推動蘭花集團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天澤集團上市。

  挑戰:新「操盤手」如何開新局

  「從上述運作看,山西在資本市場已展現出奮起直追的姿態。」左剛表示,目前山西國企的改革路徑比較清晰:一是剝離不良資產,盤活上市平臺;二是利用再融資等工具,改善資產負債率和股權結構;三是通過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等方式進行混改。

  對於山西國運這位新「操盤手」的下一步動作,有分析人士直言,風險與機遇並存。山西國企改革的決心雖然很大,但在接下來的實際操作上,一些現實問題不容忽視。

  比如,在具體執行和操作上,上市公司與跨集團的能源資產劃轉如何實現?資本市場對這種方式是否認可?在處理與山西省國資委關係方面,如何做到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

  「目前,山西國企改革離目標還有距離,未來仍然任重道遠。」上述分析人士說。

相關焦點

  • 光明日報:吹響新一輪國企改革「衝鋒號」——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
    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中心任務,也是國企改革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重要抓手。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隨著「十四五」的即將開啟,國企改革乘勢而上,步入從規模速度到質量效率提速升級的新階段。
  • 華夏銀行太原分行逆市發債助推山西國企改革
    從債市波動震蕩到全國範圍內一級市場信用債取消或推遲發行;從市場走勢呈前牛後熊,前高后低,到債市信用亟待重塑……回顧2020年,在山西國企改革重組階段,債市的表現讓寒意陣陣的山西債市充滿變數。各界一籌莫展之際,12月22日,由華夏銀行太原分行作為主承銷商的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0億元短期融資券,成功發行,引發市場關注。
  • 一圖看懂山西國資國企改革「大動作」
    一圖看懂山西國資國企改革「大動作」 2021-01-06 0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首創「六定」改革!全省省屬企業「幹部終身制、員工鐵飯碗」將...
    近日,山西國資國企改革再度成為最熱門話題,自4月17日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會議,4月21日省屬企業、市國資委負責人會議,4月23日山西國資運營公司工作會議相繼召開後,「騰籠換鳥」「資本運作」「一企一策」「六定改革」等詞語頻頻出現。2020年山西國資國企改革怎麼改?山西國資運營公司特殊在哪裡?「騰籠換鳥」預期如何?
  • 同煤集團國企改革不斷「破局」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黨的十九大報告描繪了國有企業發展的宏偉藍圖。作為山西省國企改革試點單位,同煤集團緊跟山西省委、省政府加速推進國企改革步伐,緊緊抓住新一輪國企國資改革的「窗口期」,在資本運作、企業治理、經營機制、引才用才等方面發力,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探索改革創新,激活企業的內生發展動力。
  • 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藉此機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的關心、關注和支持。12月2日,我省召開了全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為今後三年國資國企改革創新發出了「動員令」,吹響了「衝鋒號」,全省國資國企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錨定目標、奮楫揚帆,開啟打造國企改革「江西樣板」新徵程,推動實現國有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江西舉行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
    、主任陳德勤,省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林榕,省國資委企業改革改組處處長楊國安,規劃發展處負責人潘亮出席發布會,介紹打造國企改革「江西樣板」取得階段性成果、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主要內容等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如何理解國企改革「三個有利於」的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7月中旬在吉林省考察調研期間,對國有企業改革進行深刻論述,提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於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三個有利於」的衡量標準,首次為國企改革確立了價值判斷標準,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    國企改革怎麼改?在什麼地方改?改革的重點在哪裡?
  • 陝西國資國企改革提速增力
    本報訊 (記者 郭軍)2020年12月31日,記者從全省國資系統工作會議獲悉:2020年,省國資委全力以赴抓改革、穩增長、調結構、嚴監管,不斷取得新成效。國企改革活力大增。省國資委制定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吹響新一輪國企改革「衝鋒號」。紮實推進外部董事隊伍建設。
  • 2020年11月國資國企改革政策與實踐動態
    ;中央企業全面完成改制,國企公司制改革打響攻堅收官之戰;山西、四川、雲南等各地區,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資本布局優化等方面有所突破。從中央到地方,以聚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的新一輪國企併購重組浪潮,將為資本市場釋放新紅利。
  • 鄭州國企改革已經非改不可 國企總部機關將進一步「瘦身」
    目前,我省最新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還未正式發布,但事實上,很多國企早已「聞風而動」,不少改革走在了行動方案的前面。可以預見的是,新一輪國企改革在「去行政化」方面,仍舊會大刀闊斧、穩步推進。在河南省社科院工業經濟所產業經濟室主任、助理研究員楊夢潔看來,目前在很多國有企業,「政企分開、政資分開」這一原則尚未完全落實。
  • 王琳任山西文旅集團總經理:為山西首位公開選聘省屬國企總經理
    ,宣布山西省文旅廳副廳長王琳擬任省管企業正職,輿論便猜測王琳便可能赴任總經理尚未「落地」的山西文旅集團,而王琳與現任山西文旅集團「掌門人」王文保一樣均有長時間的文旅系統履歷。值得注意的是,王琳在調任原山西省旅遊局之前,還長時間任職於山西水務投資有限公司,也即原省屬國企山西水務投資集團,曾任集團總經理一職,所以此次等於再次回歸省屬國企任職。
  • 吳波| 國企黨建與國企改革發展一致性的新探索
    改革開放以來,國企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強化經濟組織的功能,彰顯其作為市場主體的一般屬性。這一取向的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國企對市場經濟的適應性普遍提升。但與此同時,國企也不同程度出現了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削弱了黨組織在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維護和鞏固黨的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方面的領導和保證作用,這既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國企黨建的直接原因,又是加強國企黨建的主要任務。
  • 【特別策劃——國資國企布局2020(改革篇)】聚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2020年,是國企改革「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一方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另一方面,2020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頭年。 對此,全國兩會期間,國資國企的代表、委員圍繞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深化混改、推進改革試點等關鍵詞進行熱議,並圍繞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等提出了系列議案提案。
  • 閃電深1度|「混改」進入「倒計時」,看山東如何打贏國企改革攻堅戰
    2017年9月22日,山東交運集團新一輪混改圓滿結束,成為山東首家混改成功的省級國企。非公資本為兩家國企注入了巨大活力。據財報顯示,萬華的主營業務——精細化工與新材料業務在整體上市當年營收57.03億元,同比增長35.87%。山東交運也加速業務戰略轉型,深度開發現代物流、網約車、汽車服務等新業態。萬華第一次所有制改革是在企業經營最艱難的時期,當時正面臨破產風險。
  •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陝西國資國企改革提速增力
    2020年12月31日,記者從全省國資系統工作會議獲悉:2020年,省國資委全力以赴抓改革、穩增長、調結構、嚴監管,不斷取得新成效。國企改革活力大增。省國資委制定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吹響新一輪國企改革「衝鋒號」。紮實推進外部董事隊伍建設。
  • 山西19家省屬重點國企盤點
    12月14日,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主持召開省屬國有企業負責人座談會,專題聽取省屬國有企業工作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會議強調,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事關山西轉型綜改全局,今年以來,以晉能控股集團成立、神農科技集團揭牌為標誌,山西省屬國有企業新一輪戰略性重組收官,山西省國資國企改革取得重大歷史性突破,為轉型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 從籌建山西農谷到神農科技成立:山西不停歇的「大農業夢」
    伴隨省屬國企戰略性優化重組的基本收官,新組建的省屬專業化集團公司相繼落地,其中便包括神農科技。山西資本圈注意到,山西新一輪國企改革早在2017年便開始啟動,但直至2020年初,山西省才正式提出要加快推進省屬農業領域專業化重組,並明確由省財政為組建神農科技集團提供資金支持,隨後相關籌建工作亦進入「快車道」。
  • 國企改革提速加力 多領域紅利釋放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一系列具體政策出臺,明年多領域國企改革將有新突破,其中包括分層分類多路徑推進混改,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速加力,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試點擴圍升級,而資本市場將是重要平臺,紅利將加速釋放。
  • 全方位多層次深入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
    武漢作為國際大都市,在地理位置、歷史地位和國家戰略上獨具優勢,可依託其優勢準確定位以發揮省域治理效應、帶動湖北省內發展並逐漸輻射帶動中部其他地區發展。武漢連接東西南北的地位,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如何促進從中央頂層設計到縣域具體治理的更好連接,走向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通暢之途,武漢和湖北都肩負著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