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口會「噴火」的古井,考古學家冒死深入,竟發現3萬件國寶

2020-12-11 睿歷史

眾所周知,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便是水源。因此,原始人類都是沿河而居。直到後來我們學會了打井,即便沒有河流的地方,也開始出現了人類活動的蹤跡。

而說到人類打井的歷史,大概從剛學會使用工具便開始了。我國目前出土的最早古井乃是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裡的水井,其已距今5700年。不難看出,打井技術已經被人類掌握了相當長的時間。

幾千年來,人類打井的工具和技術也在不斷發展革新,井的深度和種類也越來越廣。如今甚至還脫離了水井的範疇,出現了諸如油井和鑽探井等五花八門的井。

而在上世紀70年代,蘇聯就曾打過一個「怪井」,其目的是為了探測地殼的深度。傳說蘇聯這口井挖到12262米的時候,地底出現了奇怪的聲音,甚至還有不明生物冒出。最後由於溫度過高,蘇聯最終停止了進一步挖掘,而這口井如今也成了世界上最深的井。

其實,我國也有過類似的怪井,其古怪程度一點都不比蘇聯那口低。此井便是2002年,我國湖南境內出土的戰國古井。

說到這口古井的發現歷程,最開始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末。湖南武陵山地區有個叫裡耶鎮的地方,這裡的村民翻修房子時,在地裡發現了不少戰國時期的陶器和青銅器。

考古學家趕到後,確認了裡耶鎮曾是戰國時期古楚國的一個人員聚居地。並且,他們還在當地發現了上百座戰國時期的古墓葬。出於文物保護,起初他們並沒有挖掘。

直到十多年後的2002年春天,湖南省重點工程碗米坡水電站落戶裡耶鎮。在動工之前,考古人員才想起這裡還有未挖掘的裡耶古城遺址。為了搶救文物資源,考古人員也正式開始對裡耶進行挖掘。

由於武陵山是山區,裡耶古城的古楚人想要定居於此,就必須要打井採擷地下水。果不其然,考古人員在清理一個探方時,掃去表面厚厚的青膏泥後,一個巨大的方形水井豁然出現在眾人眼前。

顯然,這口古井正是當年裡耶古城百姓的集中飲水井。其規模之大,也創下了歷代出土古井之最。有意思的是,這口古井在挖掘時,還發生了十分詭異的現象。當考古人員撥開那層青膏泥時,井中突然有一股臭氣噴薄而出,升騰到空氣中後甚至還發生了自燃,火焰還是藍色的,古怪程度堪比蘇聯那口挖了12000多米的深井。

也不知為何,這口井被古人用大量廢棄物深埋。考古人員用了20天才挖到井底,而井底的文物可謂讓人眼前一亮。裡面是3萬多張竹簡,內容記錄著當年秦朝遷陵縣的縣誌。

3萬多張竹簡什麼概念?在這口井沒被發現前,全國出土的戰國竹簡總共也就幾千枚不到,而這口古井一下讓這個數量翻了個番。也難怪考古人員稱其為「戰國史書」。當時的國家文物局局長還公開表示「北有兵馬俑,南有裡耶秦簡」,可見,裡耶秦簡已經被抬到了和兵馬俑齊平的國寶級地位。

如今,碗米坡水電站已經落成,這口古井也被文物部門保護起來,此地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筆者相信我國大地上還存在不少這樣的古井,它們沉寂在地底,聯通著古往今來,靜待後人的發現。

相關焦點

  • 湖南一口古井能「噴火」,專家來到井底挖出3萬件珍貴文物
    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早在5700年前,中國就有了古井。在隨後的一千多年裡,挖井技術得到了迅速的提高。然而,2002年,專家們發現了一口"湧井"。發生了什麼?上世紀80年代,湖南武陵裡耶鎮村民建房,卻挖出不少文物,多為青銅器和瓷器,村民認為有歷史價值,趕緊讓文物局工作人員去調查,考古人員來了後,確定應該是戰國時期墓葬,但沒有深入。
  • 桐廬這口屈身瓦礫場的古井 竟也經歷過一番顛沛流離
    浙江在線2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鮑亞飛 何晟 文/攝)近日,記者接到讀者爆料:杭州桐廬桐君街道南門社區原公安小區內,有一口古井,歷史或可推至唐代。然而,在去年底的危房拆除中,古井被建築垃圾填埋,井圈、石板也不知去向。  在調查走訪中,錢報記者發現,在桐廬全縣一百五六十口水井中,僅有一口位列縣級文保單位。
  • 一腳踩出「無底洞」,發現了萬件國寶,專家卻搞不懂這種「怪獸」
    所以除了一部分人的墓葬明確記載在史料上之外,很多其他的墓葬,都是靠人類的活動才意外發現的。比如說村民挖出秦始皇陵墓,就是因為打井才意外發現的。而在1974年,在村民的開山活動當中,村民也意外踩出了一座古墓,在考古專家到來之後,在這個墳墓當中,發現了將近上萬件國寶,但是其中卻有幾件「怪獸」,讓專家都感到困惑不解。
  • 安順這座「古井橋」名字有說法,原來旁邊曾經有口「黃古井」!
    「安順城事」帶你尋訪老街舊巷,探尋石橋古井,分享百姓故事……記錄不一樣的安順生活,期待您的參與互動!相信經常在貫城河邊散步的市民會發現,在東門橋與三元橋中間還有一座石拱橋,仔細一看橋名寫著「古井橋」三字。
  • 湖南省博物館裡的11件「國寶」,盡顯「王朝盛世,絕代風華」
    湖南,魚米之鄉,文化底蘊豐厚,尤其是近代更是名人輩出之地。湖南省博物館以長沙馬王堆漢墓文物最具代表性,甚而舉世矚目。湖南自民國時期曾建有省級博物館,但因抗戰爆發,最終毀於一旦,未在復建。建國之後,1956年湖南省博物館建成開館,後經過兩次擴建。
  • 上海一口古井傳出怪聲,考古隊趕到連挖6年,竟然挖出了藏寶庫!
    雖然青龍鎮已經廢棄了,但是至今仍然遺留有不少古代建築遺蹟,在默默訴說著青龍鎮當年的繁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考古人員就曾經在青龍鎮遺址發現了若干文物遺蹟,但是出於種種原因,當時沒有對這些文物進行深入細緻的考察。後來在2010年,上海博物館文物研究部的考古專家們啟動了青龍鎮遺址發掘工作。
  • 【MIHO MUSEUM 美秀美術館】密藏日本400年,三件頂級國寶首次同期公開!
    從3月到6月間,這三件國寶曜變會分別先後在滋賀、東京、奈良展出,三個展覽的展期有一個月的重疊時間。也就是說只要合理安排行程,就能在幾天內一次看遍這三件曜變天目。這也是有史以來,它們第一次同期對外公開,機會實在太珍貴,不能錯過!
  • 古井中挖出3.6萬冊失傳古籍,內容顛覆歷史,專家:將改寫秦始
    古井中挖出3.6萬冊失傳古籍,內容顛覆歷史,專家:將改寫秦始皇古代歷史奇聞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在他
  • 歡迎回家,國寶們!
    這遠遠超出了最初20萬英鎊的最高估價。然而幾天後,國家文物局收到了一封郵件。它來自英國那家拍賣機構負責人,郵件稱:青銅「虎鎣」的境外買家希望將文物無條件捐贈給國家文物局。 這位神秘的買家是誰?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這件自1860年流散海外的國寶,終於回家了。
  • 請您鑑賞九井峰生態茶園「九口古井」
    據介紹,「九井峰」這個全國知名的茶葉品牌,系因當地留存九口南唐古井而得名。記者逐一探訪發現,分布在九井峰生態茶園內的九口古井,水質佳美,且一井一傳說。當地群眾告訴我們:這九口古井歷時千年,井水甘甜品質未變,而且永不乾涸,非常神奇。有圖有真相。獨家首次公開九井峰生態茶園修葺一新的九口古井之實景圖。敬請各位看官鑑賞。
  • 古井裡發現烏龜,眾以為奇?這其實只是古人的常規操作
    對於井的印象,一般出生在七十年代之前的人,估計,不少人都還能依稀回憶起家鄉村頭的「那口古井」。因為在那個時候,尤其是鄉下農村,不少村子的人們依然靠從井裡打水吃。當然,也會有人可能還存在這麼一段特殊的記憶:在家鄉的井裡見到過烏龜。為何井裡,尤其是古井裡會發現烏龜?烏龜究竟是怎麼爬進去的?對此,有不少人也頗為疑惑。古井裡發現烏龜?真稀奇?這是古人的常規操作!
  • 貴州大方縣存99口古井:護欄刻花卉 多為明清遺留
    原標題:貴州大方縣存99口古井:護欄刻花卉 多為明清遺留  推薦人:張耀新 47歲   說起大方縣,那裡的豆製品是不少吃貨熱愛的美食。在昨日的「發現貴州」報名活動中,來自大方的張先生,則向記者說起了大方的一段歷史——古井文化。張先生說,因為有了古井,大方才得以成為大方。
  • 考古學家在嘉興發現最早的原始文字和最早的耕地工具,驚動考古界
    當時,相關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了一處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遺址,面積約數萬平方米。通過夜以繼日的勘探,考古學家認為這個地方是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址。為了不受到破壞,考古學家們當即實施了搶救性挖掘。在出土的器物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這些器物上面都刻畫著非常特殊的符號。
  • 50年前,老農挖到4件國寶,為何拿去當了26年的夜壺?
    這個罐子鏽跡斑斑,上圓下方,頂端蓋子上有一個圓形的口,裡面塞滿了泥巴。在距離挖出第一個罐子20釐米遠處,劉老漢又挖出了3個差不多的罐子。博物館專家揭開蓋子,湊進去瞧了瞧,又伸手進去摸了摸罐子裡面,發現罐子內不少銘文。經過仔細觀察,發現罐子內有銘文12行,字數多達129字。
  • 考古學家:在忙3件大事
    下面,我們結合近年來的考古發現,以及夏朝前期的文化遺存,來了解上古時期中國人做的3件大事。它環繞良渚古城,有超前的規劃設計理念,不僅能保護古城免受洪水襲擾,又能為古城居民提供飲水,以及用於灌溉農作物。根據專家測量,良渚文明的區域面積約為3.65萬平方公裡,而同時期古埃及文明約為3.37萬平方公裡。僅良渚文明就和古埃及文明差不多了,何況當時北方地區的還存在眾多區域文明。這些遺址說明,良渚文明並不是沒有建造金字塔的能力,只是文化發展的特徵不同。
  • 百年古井有什麼秘密?竟一直有水?探秘煙臺海陽盤石店鎮潘家溝村
    隔著白果樹大概2米距離,路燈下面就是那口傳說中古井了!盤石鎮潘家溝村的古井古井被後人修繕,用青石圍了起來,古井的水,常年不甘枯,即便是大旱天氣依然有水,早期村子沒通自來水的時候,這口古井的水,便是村民的生命水。
  • 湖南已知最早人類生活的地方,在哪裡?出土了哪些國寶?
    再往後,不斷有民族大遷徙,晉室南渡,宋室南渡,江西填湖廣……現在很多湖南人都還叫江西人為老表啊,娘家的親戚。這些都是朋友們所知道的,今日要講的這件事,我估計啊,別說全國,就是湖南人,知道的也不多。虎爪山遺址 (圖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1987年之前,湖南都只發現有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 廣州這「足球場般大」的地方,為何密集分布了500多口「古井」?
    今天我們知道廣州開鑿水井的歷史不晚於秦漢時期,我們可以從廣州目前保留最古老的古井「越王井」得知,這個古井是南越國(秦漢時期)的第一個王趙佗開鑿的(有興趣了解的朋友可以翻閱前面的文章《廣州「最古老」的井,超2000年,活103歲南越王所掘,有9個井眼晴》),證明了廣州水井的開始的歷史。
  • 羅布泊神秘珍貴寶石,兇險之地多人冒死前往,只因一顆價值200萬
    導讀:羅布泊神秘珍貴寶石,兇險之地多人冒死前往,只因一顆價值200萬羅布泊位於新疆沙漠腹地,面積遼闊。這裡在古代曾是一片湖泊,但由於人類的活動和自然氣候的變化,湖泊最終乾枯,留下大片的鹽鹼地。「死亡之海」羅布泊然而最近幾年還是有很多人冒著生命危險深入羅布泊,如果你是科學家和勘探專家,深入此地還可以理解。但是有些人卻是為了錢,冒死闖入羅布泊,只為撿到一塊石頭。究竟是什麼樣的石頭,可以讓人不顧生命危險前去尋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