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張澤民 編輯:程程 投稿:18234129765
近日,逢下鄉之際,與同事們逛了我省雁北地區某縣的集貿市場,當地人亦叫「趕年集」。小縣城一進臘月,到處都洋溢著過年熱鬧、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氣氛。有了年集的你擠我推,熙熙攘攘;更有了街面上琳琅滿目,目不暇接的物品。我們無意中發現了賣對聯、老窗花的地攤。吉慶娃娃挑燈籠,五神送福、連年有餘 看著吉慶祥和,富有民間傳統的窗花,不由得想起了五十多年臨近春節之時,奶奶鼻梁上掛著一副老花鏡,盤腿坐在炕上,一手拿著剪子,一手拿著幾張摺疊在一起的紅紙,認真地剜窗花的情景。只見奶奶的剪子宛如老畫家的畫筆,在煤油燈焰燻後的煙燻影紙上,她手上三轉兩轉。不一會兒,一張菊花就剜出來了,那些枝兒、瓣兒、葉兒、花朵兒,比真花還要好看呢!
忒別是在閒暇的時間裡,奶奶還和周圍的鄰裡們叨歇,窗花起源於冰花,所以古時又稱剜窗花為剪窗花、剪彩、剪紙。窗花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宋朝、元朝逐漸流傳,逐漸成形。明、清時期剜窗花手工藝術走向成熟,並達到鼎盛時期。窗花不僅美化生活環境,而且寄託著對生活理想的追求與渴望,祈祝生活富裕、後代昌隆、人壽年豐及闢邪迎祥等,散發著窗花古老而豐富的文化內涵。
剜窗花材料(紙張)和所有的工具(剪刀、刻刀等)決定了窗花無論在題材、表現手法、剪刻技藝等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也決定了它自己的藝術風格。也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
剜窗花的作品,大多出於鄉村婦女和民間藝人之手,通過臨剪、重剪、畫剪、描繪自己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譬如:人文故事、戲劇人物、歷史傳說、花鳥魚蟲、山水風景、現實生活及吉祥圖案均可成為窗花的表現內容,可謂無所不有。但最多的是花卉動物、喜慶吉祥紋樣,常以「吉祥喜慶」「豐年吉祥」「五穀豐登」「人畜興旺」「連年有餘」「貴花香鳥」等為主體。「龍鳳呈祥」永遠是中國民間藝術的主題,龍鳳造型優美,刻畫細緻、準確的表達了人們祈福求祥的心理。就連民間故事「老鼠娶親」也成為窗花表現的題材。若到隨心所欲的境界,還可以信手剪出新的花樣來。一幅幅作品全憑純樸的感情與直覺的印象為基礎,形成剪紙藝術渾厚、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反映了農民那種樸實無華的精神。
奶奶說道剜窗花時讓大家記住幾個方面:
1.剜窗花的一個重要特點。線線相連與線線相斷,剪紙作品由於是在紙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須採取鏤空的辦法,由於鏤空,就形成了陽紋的剪紙必須線線相連,陰紋的剪紙必須線線相斷,如果把一部分的線條剪斷了,就會使整張剪紙支離破碎,根據實踐經驗把剜窗花的線條歸納為五個字:「圓、尖、方、缺、線」。要求達到:「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鬍鬚。」可以說線條是它造型的基礎。
2.構圖造型圖案化,在構圖上,剪紙不同於其他繪畫,它較難表現三度空間、場景和形象的層層重疊,對於物象之間的比例和透視關係也往往有所突破。它主要依據形象在內容上的聯繫,較多使用組合的手法,由於在造型上的誇張變形,又可使用圖案形式美的一些規律,作對稱、均齊、平衡、組合、連續等處理。它可以把太陽、月亮、星星,飛鳥、雲彩,同地面上的建築物、人群,動物同時安排在一個畫面上。常見的有「層層壘高」或並用「隔物換景」的形式。
3.形象誇張、簡潔、優美,富有節奏感,由於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紙在處理形象時,既要抓住物象特徵,又得做到線條連接自然。要抓住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膽捨去次要部分,使主體一目了然。形體要突出,形成樸實、大方的優美感,物象姿態要誇張,動作要大,姿勢要優美,就像舞臺上的亮相動作一樣,富有節奏感。
4.色彩單純、明快,剜窗花的色彩要求在簡中求繁,少作同類色、類似色、鄰近色的配置。要求在對比色中求協調。同時還要注意用色的比例。如用一個為主的顏色形成主調時,其他顏色在對比度上可以程度不同地減弱。有時碰到各種顏色並置起來,稍有生硬的感覺時,則把它們分別套入黑色。金色剪成的主稿裡,即可獲得協調、明快的感覺。
5.刀法要「穩、準、巧」,剜窗花的許多特點和風格都是是由於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產生的,許多地方都是運用刀法的技巧。如刻菊花,由於它初開時是直瓣,盛開時就捲曲,形成螺絲圈,剪這種菊花,要一瓣一瓣從裡往外圈剪,剪成後花瓣捲曲自如,才能組成一朵形象殊異、風味別致的菊花。當同時刻制數量比較多的剪紙時,在刀法的運用上,要切不要劃,切出來的剪紙比劃出來的剪紙要顯得厚實。用刀時必須要像手拿鋼鋸一樣,上、下來回切動,用力要剛勁、均勻,注意不要左右來回擺動,握刀上下必須垂直,刻出的剪紙才會準確。在剪紙時,下刀和起刀必須做到準,特別是在刀與刀們連接的地方,說下就下,說起就起,否則,線條就容易被刀刻斷或者刻不斷而把剪紙撕壞。
這裡的「巧」主要是指運用巧刀刻出的「鋸齒」和「月牙兒」。這是剪紙刀法中很重要的兩種刀法。這兩種刀法運用得恰當,就能形成剪紙藝術獨具的「刀味紙感」。「鋸齒」是在製作過程中,由於紙和刀的切割移動而自然產生的,它利用鋸齒的長短、疏密、曲直、剛柔、鈍銳的變比,結合不同物象的特徵,表現它的質感、量感、結構等。刻植物時,柔和的鋸齒紋可以表現它的花果,堅硬的鋸齒紋可以表現樹的葉子和莖的針刺、毛絨;刻動物時,細密的鋸齒紋可以表現軟軟的絨毛,剛健的鋸齒紋可以表現硬實的鬃毛,圓實半弧形的鋸齒紋可以表現禽鳥、魚蟲的羽毛和鱗;刻人物時,用跳動的鋸齒紋可以表現活動的眉毛、鬍子、頭髮,用修長豐潤的鋸齒紋可以表現小孩豐滿的肌膚;「月牙兒」也是剪刻時自然產生的各種弧形裝飾,它以陰刻為主,主要表現人物的衣紋,或破壞大塊黑的面積,根據不同物象的特徵,形狀,可長可短,可寬可窄,可曲可直,能變化出各種不同的類型。「鋸齒」和「月牙兒」這兩種形式也往往在一張剪紙畫面中交錯運用,使得層次更加分明和富有變化。民間剪紙的刀法形式除「鋸齒」和「月牙兒」之外,還有諸如花朵、渦紋、雲紋和水紋等。
雖然傳統的民間剜窗花的生命力依舊強大,但由於現代社會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衝擊比較深,所以一些承載著傳統文化的藝術形式並沒有受到大家足夠的重視。一個很簡單又很現實的情況就是,現在春節到來,我們已經很少能夠看到各家各戶的窗戶上貼著剪紙的窗花了。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很複雜的,但是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人們對於傳統民間剪紙窗花的需求並沒有那麼強烈了,這很有可能造成的一個後果就是一種民俗文化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消失掉,這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古太原城的修復,晉源民間傳統文化的興起,為現代剜窗花的發展帶來新的希望,在現代旅遊業所蘊藏著的無限機遇中,希望有關部門重視起來,組織起來,挖掘剜窗花藝人,發展剜窗花事業,傳承剜窗花文化。既有利於民,又利於發展,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