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EBBIESWANSON
當在地下生長時,花生的硬殼可以保護其可食用的種子。Credit:HW
如果一袋好吃的花生是你最喜歡的健康零食,請記住:你吃得津津有味的花生並不屬于堅果類。雖然花生名字裡帶著「堅果」(小編註:「nut」 in 「peanut」),但花生其實屬於豆科(小編吐槽:花生豆嘛),這使得花生和扁豆、刀豆和大豆成了一家人。
對豆科來說,花生由在莢內生長的可食用種子組成。你沒把花生和其他豆類聯繫起來的原因可能是你不像吃其他豆類——比如青豆那樣吃花生那又幹又脆的豆莢(就是花生殼啦)。
另一個區別是堅果生長的地方不一樣。你沒看見過花生像杏仁或者腰果那樣長在樹上。花生屬於飼料豆類,長在地下,從灌木狀的攀緣植株上結出的。當它們成熟並可以收穫的時候,就會像胡蘿蔔或者土豆那樣被拔起來。也許就叫它的小名「地果「(小編註:groundnut,其實一般翻譯是落花生)更貼切吧[來源: Asef]。
因為花生長在地底下,它們可能會被黃麴黴毒素菌株汙染,這可能導致疾病。在美國,農業部很小心地檢測著花生豆生產及叫停任何含有不安全黃麴黴毒素水平的花生生產進程[來源: Grunert]。
對那些素食節食人士來說再熟悉不過了,豆科食物可以提供高濃度的非動物蛋白。每盎司(7.3克)花生比其他大多數堅果含有更多蛋白質。它們也富含其他營養物質,包括葉酸,維生素E和B6,鋅,鈣,鐵等[來源: The Peanut Institute]。
不管它叫什麼還是長在哪裡,花生已經成了北美名產。根據花生研究所得研究,花生和花生醬佔美國堅果消費的67%。花生的多功能性有助於解釋其壓倒性的人氣——可以烤過之後當小吃來吃、做成花生醬、放進炒菜或加入烘培食物中。
所以你下次滋滋有味地吃花生,然後想趁機顯擺一下的時候……就說堅果[go nuts發瘋]好啦。
本文譯自 How StuffWorks,由譯者 HW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