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骨骼在30歲左右時達到頂峰,35歲之後就會逐漸降低,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一旦出現骨質疏鬆的話,骨骼就會變得脆弱易折,等到45歲之後,骨量流失的速度會增加2倍,如果這個時候再不注意養骨補骨,骨質疏鬆很可能會提前到來。
患者如果出現突發性的背部疼痛、身高減少超過3釐米或駝背,脊柱後凸情況時應當引起重視,不排除患骨質疏鬆症的可能。骨科醫生表示,如果懷疑患上了骨質疏鬆症,不能隨便補鈣,因為有一些疾病的臨床表現也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由哪些不利因素引發的呢?
(1)飲食中缺乏鈣質
大量的研究都表明,在日常的飲食中長期缺乏鈣質時,骨質疏鬆的發病率會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還是應該多注意攝入足量的鈣質這樣可以減少骨質疏鬆發生的機率。
(2)長期呆在室內
現在很多人都會宅在家裡,很少出門鍛鍊曬太陽。缺乏日照的時間會導致體內維生素D合成受到抑制,不利於人體骨骼對鈣物質的吸收,對於一些老年人或絕經後女性來講,對於骨質的副作用尤為明顯。
(3)體內激素的變化
體內激素的變化也會到骨質疏鬆的發生,像是雌激素水平的減少,甲狀腺激素的增加都會破壞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平衡,這也是女性絕經後的骨質疏鬆機率增加的原因之一,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低於正常會使骨骼出現礦化不良,從而誘發骨質疏鬆。
不論男女,早起2個好習慣,增加骨密素,遠離骨質疏鬆
一、注意營養
日常生活中還可以通過外界營養物質來補充,補鈣是基礎還可以補充鈉氨骨密素能促進骨形成,增加骨密度,抑制骨吸收的雙重抗骨質疏鬆活性,同時與水分子結合,潤滑和支持關節,促進軟骨細胞的再生和修復,緩解關節疼痛,有利於促進骨鈣沉積,減少鈣流失,預防骨質疏鬆。
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加強日常營養,均衡膳食: 建議攝入富含鈣質、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並每天攝入牛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還可以選擇黃豆或者豆製品,都可以較好的補充鈣質。
2、保證充足日照,曬太陽可以促進身體合成維生素D,加快骨骼對鈣物質的吸收。
3、堅持規律運動,適合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運動包括負重運動及抗阻運動,加強肌肉的支撐力,要注意儘量減少運動摔倒撞傷的發生。
4、要注意戒菸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和碳酸飲料,這些都會影響骨骼對鈣的吸收,減少鈣物質的沉澱,加快骨質的流失。
骨質疏鬆在中老年階段非常高發,建議大家多加預防,別等到發生骨折才意識到骨骼健康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平時一定要採取積極的措施進行預防,減少鈣流失。一旦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的症狀,建議及時入院就醫,避免引起其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