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舉行「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首場發布會

2020-12-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原標題:11月25日雲南舉行「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 系列新聞發布會·綜合主題

  11月25日,雲南舉行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綜合主題新聞發布會,請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趙修春,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王宜國,雲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普利鋒,雲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謹,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澄,雲南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喬國新,雲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施榆兵出席發布會,介紹雲南「十三五」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成績,並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彭斌: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為充分展示雲南省「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堅定全省幹部群眾乘勢而上的信心決心,順利開啟雲南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省政府新聞辦組織「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系列新聞發布會採取「1+N」的方式進行。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綜合主題發布會,邀請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能源局、省扶貧辦相關負責同志,向大家介紹雲南省「十三五」以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出席今天發布會的發布人,他們是:

  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趙修春先生;

  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王宜國先生;

  雲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普利鋒先生;

  雲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謹先生;

  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澄先生;

  雲南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喬國新先生;

  雲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施榆兵先生。

  應邀參加今天發布會的有中央駐滇、香港駐滇和雲南省各新聞媒體的記者朋友。歡迎大家!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共有兩項議程,下面我們依次進行:

  首先,請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趙修春先生發布新聞。

  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趙修春: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新聞界的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感謝大家對雲南「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心、指導和支持。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面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面對雲南省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和脫貧攻堅任務,面對百年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雲南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搶抓機遇、攻堅克難,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六穩」「六保」等各項工作。雲南省經濟發展不斷提速、民生福祉不斷提高、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的大好局面進一步鞏固。雲南省「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全面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三五」時期,是雲南省經濟社會實現歷史性、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時期,其巨大成就可概括為:取得兩個決定性成就、一個重大戰略成果、實現五個歷史性突破。

  第一,取得兩個決定性成就。

  一是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全省88個貧困縣摘帽、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50萬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挪窮窩」「斬窮根」,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創造了「百萬大搬遷」「一步跨千年」的歷史奇蹟。刀耕火種、窩棚茅屋、缺衣少食這些幾千年來戴在各民族同胞身上的絕對貧困帽子,可以說一舉摘去、一去不復返。

  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雲南省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提前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其中,地區生產總值於2016年提前實現「翻一番」目標,城鎮、農村居民收入分別於2018年、2016年提前實現「翻一番」目標。「十三五」規劃確定的28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絕大多數已經完成或超額完成。全省一半的人口實現在城鎮居住。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速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第二,取得一個重大戰略成果。

  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統籌打好省外、境外疫情輸入阻擊戰和湖北、鹹寧馳援戰,率先開發使用「抗疫情」掃碼系統,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快速建成國門疾控中心,較早實現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雙清零」,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發展。採取邊境防控「五個管住」舉措,全面切斷境外疫情輸入渠道,堅決守好祖國西南大門,為全國疫情防控大局做出了雲南貢獻。

  第三,實現五個歷史性突破。

  一是經濟總量實現歷史性突破。經濟總量躍上2萬億元臺階,2019年達到2.32萬億元,「十三五」以來,雲南省每年的經濟增速都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以上,位居全國前列。經濟總量位次前移5位,排位從「十二五」末的第23位提升到了2019年的第18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位次前移6位,排位從「十二五」末的第30位提升到了2019年的第24位,從全國平均水平的58.4%提高到了67.6%,升幅近10個百分點。

  二是產業結構調整實現歷史性突破。服務業撐起雲南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工業增長「一煙獨大」的格局發生根本性改變,工業經濟結構轉變為菸草和能源兩大支柱產業雙驅動。經濟增長動力由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變為消費和投資雙拉動。八大重點產業和世界一流「三張牌」發展勢頭強勁。中石油1300萬噸/年煉油項目建成投產。綠色鋁、綠色矽等先進位造業快速發展,電力發展告別「水電棄水」時代。「一部手機」系列成為行業標杆。

  三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由瓶頸制約向基本適應的根本性轉變。以滬昆高鐵、南昆高鐵為標誌,雲南省進入高鐵時代。縣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基本完成,16個州(市)、110個縣(市、區)實現高速公路通車,「十三五」將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裡,是「十二五」末通車總裡程的1.25倍。怒江美麗公路主線建成通車。滇中引水工程全線開工。中緬油氣管道建成運營,雲南告別缺油少氣時代。全省實現4G網絡全覆蓋。

  四是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九大高原湖泊實現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的徹底轉變,洱海水質下滑趨勢得到了根本性遏制,實現水質穩定向好;滇池水質持續改善,草海水質連續兩年穩定在Ⅳ類,為30年來最好水平;雲南省劣Ⅴ類水質湖泊由2015年的4個減少到目前的1個。森林覆蓋率達到62.4%。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8.6%,空氣品質指標連續3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五是社會民生補短板實現歷史性突破。控輟保學實現動態穩定,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129個縣(市、區)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雲南大學首批入選全國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行列。雲南省成功入列全國8個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試點省份,滇東北、曲靖、滇南、滇西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全面開工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養老保險參保率達88%。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5.1歲。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實現縣(市、區)以上全覆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一個跨越」「三個定位」「四個突出特點」,科學謀劃實施好雲南省「十四五」規劃,乘勢而上、奮勇前進,全面推動雲南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中開好局、起好步。

  我先介紹到這裡,謝謝大家!

  彭斌:

  謝謝趙修春先生的發布。下面,進行第二項議程,請記者朋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媒體機構。

  經濟日報記者:

  請問「十三五」期間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取得了什麼亮眼的成績?

  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王宜國:

  感謝各媒體和經濟日報記者對雲南工信業發展的關心。「十三五」期間,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系統重點推動了「兩型三化」轉型,在打造八大重點產業、世界一流「三張牌」和萬億級、千億級產業方面不斷出實招、硬招、新招,實現了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工業綜合實力和民營經濟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產業結構和產業集群進一步優化;數位化、創新、綠色化正成為新的驅動力。具體表現在七個方面:

  一是全部工業增加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增速位列全國第一梯隊。全部工業增加值接連躍過兩個千億元臺階,2019年達到5301.5億元。2016年以來年均增長9.1%,增速位列全國第一梯隊,高於「十三五」7.5%的預期目標1.6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企業數達到4361戶,規上工業主營收入突破1.4萬億元。

  二是民營經濟突破萬億元大關,支撐全省經濟「半壁江山」。民營經濟增加值從2015年的6389.7億元躍升至2019年的10954.8億元,佔GDP比重提升至47.2%,幾近雲南省「半壁江山」。2019年民營經濟戶數達312.7萬戶,較2015年增長了43%。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4戶,居西部省區前列。

  三是八大產業「三張牌」打造取得突破,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一煙二電三有色」的產業格局正被重塑優化,裝備製造業、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非煙工業佔全部工業比重從66.2%提高到75.3%,菸草佔比下降到24.7%。綠色鋁矽材、綠色食品、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產品製造等優勢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壯大。信創、石化、新能源乘用車及主要醫用防護物資4個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

  四是千百億園區蔚然成群,產業集聚度得到明顯提高。2019年,全省工業園區主營收入達到18211億元,佔全省比重達81.7%,2016年以來年均增長率19%,園區已經成為全省產業發展聚集高地。全省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以上園區達5家,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達9個。2016-2019年累計完成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997.12億元,省級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共4.78億元,園區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

  五是「兩化」融合深入推進,數字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2016年來信息產業主營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2019年達到1465億元。光纜線路長度、4G基站數均居全國第9位,建成5G基站1.2萬個。國家禁毒大數據云南中心、中國林業大數據中心等國家級數據中心相繼落地,全省建成數據中心達42個。

  六是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施,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穩步提升。2016年以來,累計實施重點項目1500個、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73個、「三化」改造項目28個,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由0.63%提升至0.8%。新認定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38家、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34戶、工業設計中心22戶,認定培育省級以上製造業單項冠軍31戶。

  七是節能降耗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工業綠色發展深入推進。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成淘汰落後任務,人口密集區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30戶,降低鐵路運輸物流成本37.45億元。培育創建省級以上綠色工廠85家、綠色園區11個、綠色供應鏈管理示範企業15戶,安寧、東川、蘭坪列入國家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基地。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上升至全國第19位,提前兩年完成GDP能耗、用水量等節能降耗目標任務。

  新華社記者:

  「十三五」以來,在全力推進雲南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過程中。請問雲南省採取了哪些措施,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雲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普利鋒: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十三五」期間,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按照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不斷強化統籌指揮、督促調度,全力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和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等「8個標誌性戰役」。

  我們完成了13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區及周邊重汙染企業搬遷。「散亂汙」企業整治完成率達96%。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全省清潔電力發電量佔比達92%,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43%,居全國首位。小鍋爐淘汰任務全面完成。淘汰註銷國Ⅲ排放標準柴油貨車3.14萬輛,提前1年完成目標任務;比國家要求提前4年實現全面供應國Ⅵ(B)標準車用汽油。

  我們把九大高原湖泊水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響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洱海保護治理攻堅戰;著力打造「撫仙湖生態圈」;開展瀘沽湖、程海等高原湖泊環境整治。著力解決重點領域的水環境問題。嚴格保護飲用水水源,完成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和審批;嚴控工業汙染,截至2018年底,全省70個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嚴控城鎮生活汙染,城鎮汙水處理率達91.3%;大力防治農村農業面源汙染,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

  我們積極推動省級土壤汙染防治條例立法,加快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進度,全面啟動全省縣域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專項規劃。積極推進全省重金屬總量減排,開展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場所排查環境整治等,督促企業建立土壤汙染隱患排查制度。穩步推進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試點示範。

  「十三五」以來,雲南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空氣品質方面,2017年、2018年連續2年全省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在全國排名第一;2019年受東南亞燒荒影響略有下降,全國排名第三。今年1-10月,全省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為98.6%。水環境質量方面,截至2019年底,雲南省納入國家考核的100個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8%,劣Ⅴ類比例降到4%;今年1-10月,優良比例達到82%,劣Ⅴ類比例降到3%。九大高原湖泊水質整體改善,撫仙湖、瀘沽湖水質穩定保持I類,滇池(草海、外海)甩掉劣V類水體的帽子,洱海介於Ⅱ類和III類之間波動,九湖中劣V類水體的湖泊,已由2017年的3個減少為2019年底的1個(星雲湖),滇池外海、異龍湖分別於2018年、2019年「脫劣」。土壤環境質量方面,截至目前,全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未發生因耕地土壤汙染導致農產品質量超標、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或因疑似汙染地塊及汙染地塊再開發利用不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全省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80%左右,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

  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

  請介紹一下「十三五」雲南的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完成情況?

  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澄:

  「十三五」期間,全省文旅行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和對雲南「三個定位」要求,立足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設最美雲南、打造「三張牌」等決策部署,堅持以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為方向,加快文化建設,推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全省文化和旅遊工作在改革中前行、在創新中出彩、在推進文旅融合中取得積極成效,為全省「十四五」文旅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和條件。大力推動《雲南省旅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深入實施,截至2019年底,全省文旅主要指標提前實現了「十三五」規劃發展主要目標。全省接待海內外遊客從2015年的3.30億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8.07億人次,文旅總收入由4181.79億元增加到12291.69億元,分別年均增長25.3%和30.9%,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的132.76%和122.91%,2019年旅遊總收入、旅遊總人數分別在全國排名第6位、第9位;文旅產業增加值由 1288.31億元增加到3430.97億元,年均增長27.7%,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的107.22%,佔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12224.55億元)的28.1%,佔全省國內生產總值(23223.75億元)的14.8%,基本實現「十三五」規劃佔比15.0%的目標;其中,旅遊產業增加值2758.80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672.17億元,分別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的110.35%和96.02%。

  2020年,文旅行業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影響,經過努力,文旅市場穩步復甦。清明、五一、端午旅遊市場逐步回升,全省接待遊客量分別同比恢復53.7%、66.8%、76.2%,旅遊收入分別同比恢復55.3%、68.6%、78.6%;國慶中秋假日旅遊經濟進一步恢復,10月1日-8日,全省共接待遊客2316.6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與全國持平。實現旅遊總收入192億元,同比恢復80.4%,高於全國10個百分點。假日期間,全省未發生疫情,未發生重大涉旅安全事故和重大投訴案件。截至目前,文旅產業復工復產情況總體良好,全省332家A級旅遊景區,已陸續開放了330家,復工復產率99.4%;全省1047家旅行社,已復工686家,復工復產率65.52%;全省星級飯店610家,恢復營業567家,復工復產率92.95%。

  我就通報以上情況,謝謝!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請問「十三五」以來雲南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取得了哪些成績?

  雲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謹:

  「十三五」以來,雲南搶抓「窗口期」、用好「機遇期」、跑出「加速度」、當好「先行官」,全力推動交通運輸破瓶頸、補短板、惠民生、提品質,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實現了從「基本緩解」到「基本適應」的重大轉變,成為近年來雲南變化最大、群眾感受最深、成效最為明顯的行業之一。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綜合交通投資實現跨越式增長。「十三五」以來,全省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1.14萬億元、是「十二五」的2.4倍,其中,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2018-2020年連續3年位居全國第一。特別是2020年,我們採取強有力措施,有效對衝疫情影響,全省綜合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3000億元以上,為全省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實支撐。

  二是交通基礎設施補短板成效顯著。到「十三五」末,全省公路總裡程預計超過26.5萬公裡,其中,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裡程達9000公裡以上;鐵路運營裡程預計增加1573公裡、達4233公裡,高鐵從無到有、運營裡程達1105公裡;民用運輸機場新增2個、達15個,旅客吞吐量百萬級機場7個;航道裡程新增855公裡、達5108公裡;郵政快遞網點達到11457個。

  三是交通運輸覆蓋範圍不斷擴大。129個縣全部通高等級公路,今年,預計新增20個以上縣通高速公路,通高速公路縣將達到110個以上;列車通達26個省(區、市)、高鐵直達17個省(區、市),9個州(市)通鐵路、8個州(市)通高鐵;客貨航線達466條,國內外通航城市達185個,基本實現南亞東南亞首都航線全覆蓋。郵政企業網點鄉鎮、建制村100%通郵,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9.7%。

  四是交通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累計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0.5萬公裡,所有鄉鎮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郵,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通客車;特別是2.5萬公裡「直過民族」及沿邊地區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惠及346個鄉鎮、1487個建制村、9049個自然村,強力助推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整族脫貧。

  五是綜合運輸服務品質持續提升。大力推動客運轉型升級、貨運降本增效。五年新增等級客運站41個、農村客運站991個,場站配套功能更加完善,旅客換乘更加便捷。城市公交體系不斷完善,網約車、定製客運等新模式不斷湧現;昆楚大麗、崑曲宣、昆玉蒙河等動車開行,城際快速客運體系加快形成。大力建設最美交通,美麗公路、美麗鐵路建設成效顯著,271個服務區完成提升改造;「公轉鐵」「公轉水」加快推進,運輸結構持續優化,生鮮物資鐵路冷鏈破冰,有力助推「雲菜」「雲果」「雲花」出滇。

  六是行業治理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動下,雲南在全國率先形成了鐵路、公路、民航、水運、郵政「大交通」管理體制。交通運輸行政許可事項持續精簡,全部上線「一網通辦」,創新實施公路超限運輸許可「指尖辦」「智能辦」,在2020年全國大件運輸企業滿意度調查名列前茅。大力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在西部省份中率先進入「信用交通省」建設典型省份行列。交通本質安全水平明顯提升,監管體系不斷完善,監管平臺全面推廣,建成約10萬公裡的國省幹線、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改造923座危橋,「兩客一危」安全閉環管理目標超額完成。

  謝謝!

  雲南網記者:

  請省能源局介紹下「十三五」期間雲南省能源的發展情況?

  雲南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喬國新: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以及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雲南能源發展的關注和支持!

  「十三五」以來,雲南省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著力打好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推進雲南綠色能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4方面:

  一是「兩基地一樞紐」初步建成。國家大型水電基地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間,瀾滄江烏弄龍、裡底、託巴、黃登、大華橋、苗尾等水電項目相繼投產;金沙江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相繼核准開工,烏東德已投產4臺機組,發電量達110億千瓦時。目前,金沙江、瀾滄江水電基地已投產水電站20座,裝機累計4599萬千瓦,較2015年兩江幹流裝機3686萬千瓦增長24.8%。全省多個千萬級大型水電站建成投產或正在建設中,水電開發技術水平國際領先。石油煉化基地作用穩定發揮。中緬油氣管道及1300萬噸/年煉油項目建成投產徹底改變了雲南省無油少氣的局面,帶動石化產業快速發展。「十三五」期間,雲南省成品油供應力2200萬噸/年左右。能源國際樞紐雛形顯現。跨境電力聯網、電源合作開發、境外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合作、電力技術裝備「走出去」成效顯著。已建成13條與周邊國家電力互聯互通線路,「十三五」期間電力國際貿易約180億千瓦時,年均增長約7.5%。

  二是能源結構不斷優化。電力優勢進一步發揮。電力總裝機9988萬千瓦,居全國第7位。2019年,全省水電發電量2853億千瓦時,居全國第2位。能源利用效能顯著提高,結束了雲南自2014年以來的大規模「棄水」歷史,從最高位2016年的315億千瓦時下降到2019年的17億千瓦時。建成直流輸電通道10條,西電東送能力由「十二五」末的2500萬千瓦提升至現在的3990萬千瓦。煤炭良性發展態勢顯現。煤礦數量由「十三五」初期的786個減少到222個,平均產能由15萬噸/年提高到42萬噸/年,累計關閉退出煤礦488個,淘汰落後產能6965萬噸。油氣發展填補雲南空白。全省成品油消費年均突破1000萬噸,年均增長4%。2019年1月1日起,全省全面推廣使用國Ⅵ(B)標準車用汽油、國Ⅵ標準車用柴油。全省天然氣消費量從「十二五」末不到6億方增長到2020年的22億方。昭通業巖氣勘探開發取得突破,到年底累計產氣將超過1億立方米。新能源開發穩步推進。至目前,全省風電裝機878萬千瓦,佔總裝機8.8%;光伏裝機387萬千瓦,佔總裝機3.9%。風電年利用小時多年保持全國前三的領先位置。

  三是能源發展綠色特徵更加鮮明。全省綠色能源裝機佔比84%,高出全國平均約46個百分點;綠色能源發電量佔比90.5%,高出全國平均約67個百分點;清潔能源交易電量佔比97%;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42%,高出全國平均27個百分點以上,上述四項指標全國領先,並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西電東送電量100%為清潔電力,為實施節能減排、汙染防治、支持東部地區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四是能源產業實力迅速發展壯大。「十三五」期間,雲南能源工業保持迅速發展,成為全省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2019年,能源工業增加值達到1300億元,較2015年的685億元增長近90%,能源產業躍升為全省第一大支柱產業,促進雲南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呈現多輪驅動發展格局。

  謝謝!

  雲南日報記者:

  「十三五」期間正好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請問省扶貧辦領導,通過近幾年的努力,雲南省的脫貧攻堅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雲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施榆兵:

  感謝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關心和支持,非常高興回答您的提問。雲南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和最難啃的「硬骨頭」。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發展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盡銳出戰、攻堅克難、不勝不休,徹底改變了貧困面貌、改善了人民生活,力度之大、規模之廣、成效之顯著、影響之深遠,前所未有,在脫貧攻堅的輝煌偉業中書寫了波瀾壯闊的雲南篇章。

  一是困擾雲南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2015年以來,累計投入省級以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813.38億元,年均增長29.9%。2016年以來,累計整合省級以上財政涉農資金1833.74億元,年均增長5.5%。凝聚中央定點單位、東西部扶貧協作、企業集團幫扶和社會扶貧等各方幫扶力量,向世代沉積的貧困堡壘發起總攻。11月13日,省政府正式發布最後9個縣(市)退出貧困縣序列的消息,至此,雲南8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現行標準下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困擾雲南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

  二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全面實現,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發生整體巨變。88個貧困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國家驗收,義務教育輟學現象已動態清零。99.6萬貧困人口實現易地搬遷,建成安置房24.5萬套、集中安置區2832個,其中,萬人以上集中安置區19個。解決了130萬戶約500萬貧困群眾的住房安全問題。貧困人口「三重」醫療保障到位,常見病、慢性病能夠及時診治。農村集中供水率從2015年底的83%提高到96%,自來水普及率從77.7%提高到94%,總體上消除了農村飲水不安全現象。全省8502個貧困村100%實現通硬化路、生活用電、動力電、光纖、寬帶和有「雲嶺先峰」為民服務站、活動場所。

  三是產業就業持續賦能,貧困群眾收入大幅提升。累計投入500多億元財政扶貧資金,在全省範圍內形成蔬菜、茶葉、水果、生豬等26個扶貧主導產業,覆蓋有產業發展條件的貧困戶168.53萬戶、佔有產業發展條件貧困戶的99.5%。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538.74億元,129.26萬戶(次)貧困戶獲貸。建成村級光伏扶貧電站1387座,總裝機31.65萬千瓦,覆蓋2012個貧困村,每年每村增加8至40萬元的集體經濟穩定收入,收益資金安排公益崗位就業19807人,發放工資5299.9萬元。目前,全省建檔立卡勞動力已外出務工314.7萬人,比2019年增加30.34萬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有穩定就業的比例由9.2%上升到55.1%。全省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7070元增加到2019年的10771元,年均增長11.1%,高於全省平均增長水平1.5個百分點。

  四是幹部隊伍作風得到革命性鍛造,貧困治理能力顯著提升。把最優秀的幹部選派到脫貧攻堅一線,與貧困群眾並肩戰鬥。2015年以來,全省累計選派4.85餘萬名駐村第一書記、19.47萬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170多名扶貧幹部倒在扶貧的第一線。在全國首創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雙推進」機制,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黨群幹群關係更加密切。

  五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全面激發。全省850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共培養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32041人,帶動貧困戶303621戶1243026人。著力在思想上扶、在發展上幫、在典型上引,通過身邊典型感染人、激勵人,引導貧困群眾樹立主體意識,發揚自力更生精神,讓貧困群眾在參與中增強能力、樹立信心,激發他們改變貧困面貌的幹勁和決心,越來越多貧困群眾發出了「幸福不會從天降,好日子都是奮鬥出來的」的自力更生宣言。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彭斌: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記者提問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記者的積極提問和各位發布人的精彩解答。

  各位記者朋友,當前雲南省「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十三五」時期是雲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剛才,省發展改革委介紹了雲南省在「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特別是趙副主任在發布裡提到的取得兩個決定性成就、一個重大戰略成果、實現五個歷史性突破,信息量非常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能源局和省扶貧辦六家單位的負責同志也回應了媒體朋友的關切,內容十分豐富、詳實。在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將分13個專題陸續發布雲南省「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各領域的發展情況。希望各位記者朋友持續關注,宣傳好、報導好雲南所取得的成績、總結的好的經驗和做法,著力講好雲南減貧故事,為明年全省「兩會」的順利召開、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堅實的基礎,積極貢獻媒體的智慧和力量。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雲南舉行「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發布會
    原標題:11月27日雲南舉行「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 系列發布會·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專題  11月27日,雲南舉行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請中共雲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雲南省民族宗教委黨組書記、主任拉瑪·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⑤」「十三五」時期雲南鄉鎮快遞網點覆蓋...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11日,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現代產業發展專題發布會在昆明舉行。會上,雲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李翌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現代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十三五」時期雲南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9.8%。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⑤】「十三五」時期雲南服務業佔據國民...
    12月11日,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舉辦的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現代產業發展專題發布會在昆明舉行。會上,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梁旭東介紹,「十三五」時期,雲南不斷推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旅遊文化、信息等八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部署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全力建設「數字雲南」,依託綠色能源優勢推動綠色製造強省建設,走出了一條現代產業發展之路。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⑩】雲南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成效顯著
    12月24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文化繁榮發展專題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省加快建設民族文化強省步伐,推動雲南文化繁榮發展,在六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發布會現場 記者 趙嘉 攝  一是藝術創作進一步繁榮。
  • 「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⑦」雲南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日益完備
    12月17日,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 」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在昆明海埂會堂召開。雲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翌就「十三五」以來,我省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情況做了介紹。李翌表示,我省省級重點物流產業園成效明顯。
  • ...奮進彩雲南⑤」「十三五」期間雲南電力總裝機突破1億千瓦 居...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11日,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現代產業發展專題發布會在昆明舉行。會上,雲南省能源局副局長喬國新介紹,「十三五」以來,雲南堅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推進將綠色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雲南能源產業規模和實力不斷發展壯大,成效顯著。「其中電力優勢進一步發揮。」喬國新表示,全省電力總裝機突破1億千瓦,達到10073萬千瓦,居全國第7位。
  • 「回眸』十三 五』奮進彩雲南」現代產業發展專題發布會舉辦
    「回眸』十三 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現代產業發展專題 發布會舉辦 (《國際商報》雲南訊 張春濱 餘先龍)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20年12月11日召開雲南省「回眸』十三 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現代產業發展專題發布會
  • ...奮進彩雲南⑧」「十三五」時期,雲南城鎮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築...
    12月22日,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 」系列新聞發布會·新型城鎮化發展專題發布會在昆明海埂會堂舉行。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總工程師張紹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十三五」以來,雲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積極推進城鎮功能完善和城鎮建設品質提升,進一步健全住房供應體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有力推動了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新型城鎮化發展。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⑤」過推進「旅遊革命」2019年雲南新增...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11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現代產業發展專題發布會上獲悉,雲南通過推進「旅遊革命」,旅遊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並取得明顯成效。2019年,全省新增全域旅遊示範區23家,完成旅遊投資1201.9億元。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②」雲南省「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
    雲南少數名族雙語教師參加普通話培訓。供圖「十三五」以來,雲南省民族地區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取得哪些成效?11月27日,記者從雲南省政府新聞辦、雲南省發改委舉辦的「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專題發布會獲悉,雲南省已累計完成「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9.9萬人普通話培訓,創建普及普通話示範村(行政村)701個;共發放語言扶貧定製手機20000臺,39萬人通過手機APP學習普通話、認讀常用漢字。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
    12月15日,雲南省「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題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我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科技支撐引領,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快「走出去」步伐,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顯著增強,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 ...奮進彩雲南④】雲南國際友城增至100對 「朋友圈」遍布5大洲36...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12月3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以來,雲南持續加強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全力打造區域性國際經濟貿易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服務中心、人文交流中心,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成果豐碩,取得了顯著成效。
  • ...奮進彩雲南⑥」雲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發布會現場 記者 趙嘉 攝12月15日上午,雲南省「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題發布會在海埂會堂舉行。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胡波介紹,「十三五」期間,全省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國前列。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能力全面提升全省共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5239萬畝,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093萬畝。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紅河州文化和旅遊局積極推進全域旅遊建設
    編者按: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一個承前啟後之年。「十三五」期間,雲南「旅遊革命」如火如荼,智慧旅遊建設提擋加速,旅遊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全省文旅融合不斷走向深入……回望,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雲南新型城鎮化建設交出亮眼成績單
    記者從12月22日召開的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新型城鎮化發展專題發布會上了解到,五年來,全省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穩步提升,城鎮空間格局不斷優化,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化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 「十三五」期間雲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
    發布會現場  新華網昆明11月25日電(蘇怡璇 譚晨)來自24日舉行的「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新聞發布會的消息,雲南省在「十三五」期間保持高水平發展,在經濟社會各領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九大高原湖泊水質整體改善  「十三五」期間,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全力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和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等「8個標誌性戰役」。
  • 雲南「十三五」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12月15日,記者從雲南省「 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題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雲南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2020年產糧1896萬噸,產量、單產都創造了建國以來最高水平。
  • 雲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國前列
    人民網昆明12月15日電(曾智慧)「『十三五』期間,雲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國前列,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達10771元。」12月15日,在雲南省「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題發布會上,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胡波介紹,2015年到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9.5%、高於全國0.7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增速高於全國1.52個百分點。
  • 【圖文直播】展示輝煌成績 昆明市回眸「十三五」 首場發布會來了
    從12月23日起,昆明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聯合舉辦「昆明市回眸『十三五』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新聞處處長 李佔良女士們、先生們、新聞媒體的各位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昆明市「回眸『十三五』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
  • 雲南構建面向南亞東南亞立體化文化交流傳播體系
    中新網昆明12月24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24日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省依託獨特的區位條件和豐富多元的民族文化資源優勢,以南亞東南亞國家為重點,構建立體化文化交流傳播體系,生動展示七彩雲南美麗中國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