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性融入冬奧場館建設全過程
今年5月,《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可持續性計劃》(以下簡稱計劃)發布,提出了「綠色低碳可持續」的場館建設原則。7月28日,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可持續發展處處長劉新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可持續性工作已融入冬奧場館建設全過程。
劉新平介紹說,北京冬奧組委創造出一套符合奧運標準、立足中國方案的可持續性工作模式,即制定統一的工作規則:場館可持續性管理辦法+技術規範、技術指南+組織開展綠色建築標準評價+監督落實建設和運營。
同時,北京冬奧組委聯合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專門成立了場館可持續性工作團隊,不僅在政府明確了負責可持續性工作的人員,在冬奧場館也都設置了可持續性經理崗位。場館可持續性經理負責在場館建設過程中,推進和落實北京冬奧組委的可持續性工作要求,及時反饋場館可持續性工作進展,確保統一的工作規則能夠得到執行。
據介紹,最大化利用現有場館和設施,並在場館改建過程廣泛應用能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技術和產品,探索和豐富奧運場館的「反覆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降低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是北京冬奧會可持續性工作中一項重要舉措。建造綠色場館,是北京冬奧會可持續性工作中的另一項重要舉措。
劉新平說,北京冬奧會所有新建場館均採用高標準的綠色設計和施工工藝,在節能、低碳能源、廢棄物與廢水處理等方面成為示範,所有場館都要通過綠色建築評價標準。新建室內場館(包括冰上場館和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張家口賽區的3個冬奧村)執行國家綠色建築三星級標準,新建雪上場館通過《綠色雪上運動場館評價標準》,既有改造場館達到二星級標準,在場館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
其中,《綠色雪上運動場館評價標準》在國內乃至國際上都是一個創新。此前,國際上對雪上露天場地沒有標準要求。根據《綠色雪上運動場館評價標準》,張家口賽區的「三場一村」,即國家跳臺滑雪中心、越野滑雪中心、冬季兩項中心和張家口冬奧村,都將達到國家綠色建築三星級標準。
「北京冬奧會場館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還大量使用最新綠色技術和措施。」劉新平說,為了節能,採用了高性能自然圍護結構優化設計、建築自然通風與採光優化、空腔降溫技術等措施;為了節水,採用了室外廣場海綿化、道路滲水率最大化、使用高性能節水器具、收集雨水等措施;為了節材,採用了資源環境友好結構體系及節材、有效管控施工材料損耗、裝配式平臺可逆建造等措施;為了更環保,還採用了應用二氧化碳製冷劑、大面積窗戶做外遮陽處理、機電系統節能與能效提高等措施和新技術。
劉新平說,「可持續·向未來」是北京冬奧會提出的可持續性願景,也是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的目標。北京冬奧會不僅要建設出舉辦比賽所用的場館,還要讓這些場館成為方便群眾遊覽、健身、休閒、娛樂的公共設施,讓老百姓從冬奧籌辦中實實在在受益。(河北日報記者王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