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敗之前,必有徵兆;人敗之前,必有預示。
《淮南子》有言:「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無論是人發跡之前,還是人要走下坡路,都會有跡可循。家庭也一樣。一個蒸蒸日上之家,肯定有它愈發向上的特點。而一個不幸之家,也肯定有它的缺憾和漏洞。
有人說:「敗家之事多發,乃人之災禍也。何謂敗家,將是前路渺茫,人無生氣,庸庸碌碌,迷迷茫茫。」
每個人都想自己的家庭能夠愈發變好,但是,卻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家和萬事興」。有些時候,要做到家庭的興起,不僅要從「和睦」入手。有些時候,要想知道家庭「衰敗」的因果,更要從不同的方面去了解。
敗家前的徵兆,大多明顯,且從「小事」上有所預示。
家庭髒亂,無人打理
小時候,老人經常說:「一個家庭的乾淨程度,決定了這個家庭能否有福氣。」
越是「乾淨」的家庭,越有它的福氣。相反,越是髒亂差的家庭,越是滋生「四害」。
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屋難淨何以淨人心。」家庭的潔淨和井井有條,其不僅影響了這個家庭的生存環境,更影響了人心的程度。
越是光潔明亮的家,其人心多是坦蕩且陽光的。而越是藏汙納垢之家,其人心多是昏暗且陰沉的。
當這種陰沉愈發強悍,那麼一切將會變得「人將不人,家將不家」。所謂的惰怠、慵懶、暴躁之氣便會生發出來,整體的家庭的秩序就會被打亂。如此。又怎能不敗呢?
爭吵不斷,人有異心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
一個家庭,想要蒸蒸日上,想要有所成就,靠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所謂「獨木難支,孤掌難鳴。」越是有本事的家庭,其實人「心」就會越齊穩。
古人言:「異心若出,災禍橫生。」一個國家,唯有人人同此心,方能國泰民安。一個家庭,唯有人人共謀事,方能「拔地而生」。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什麼「修身」要在前面?就是因為人要修的,不僅是自身的本事和氣質,更是人的「心態」和「團結」。
為何有些家庭猶如一盤散沙一般,一吹即散,猶如一棟搖搖欲墜的大樓一樣,一觸即倒?就是因為人如果不團結,人心如果不凝聚,家庭就會面臨「分裂」的危險。
狐朋狗友,輪番上門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個人,倘若他身邊的人都是一些狐朋狗友,那麼他自己也很難成為什麼有作為的人。而一個家庭,倘若有太多的「狐朋狗友」輪番上門,將會敗壞了家庭的名聲和風氣。
曾有個朋友,他在社交場上交人無數,但卻惹了一身腥。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身邊的朋友多數是「酒杯」利益朋友,並非是什麼能給他帶來機遇的人。
這些人,不僅每天打著拜訪的旗號來到朋友家中騙吃騙喝,更對朋友的家庭關係挑撥離間,讓朋友的家庭變得「混雜」起來。
後來,他感慨,曾以為多個朋友多條路,後來才發現,並非是朋友多了路才多,而是遇上了狐朋狗友,自己的路反而比之前更難走了。
家庭由人組建而成,如果裡面的人都過得不自在,都被一些閒人瑣事所侵擾,那麼,這個家庭又能有多好的發展呢?
當家庭有狐朋狗友前來拜訪時,要引以為戒,加強警惕,別讓他們敗壞了自己的家庭。
子孫不孝,親屬不和
呂蒙正在《破窯賦》中寫到:「天地和,則萬物生。地道和,則萬物興。父子和,而家有濟。夫婦和,而義不分。」
家庭為什麼要和諧?就是因為「和諧」往往是振興家庭的法寶。那些整日爭吵的家庭,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本就處不好,又何談能人心集聚,共謀發展呢?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衰吵不停。」一個和善之家必然是人人相敬如賓,都守住自身的底線和原則,都不會輕易去爭吵。
而那些「陰沉」的家庭,不僅缺乏了它本身祥和的靈氣,人與人之間更缺乏了最基本的信任。所謂「人不和,萬事皆休。」一個家庭的人不懂得「和氣」,那麼這個家將很容易盛極而衰。
很多人都抱怨自己家的子孫不孝,自己家的親屬不和,最基本的原因是什麼?那就是缺乏了「和善」之氣。
要知道,倘若這個家庭滿是烏煙瘴氣,別說人心變得渙散,就連財神見了,也就繞路走。那麼,又怎能說「不敗」呢?
錢財散盡,家無餘糧
《增廣賢文》有言:「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一個家庭最大的本事,並非說它能有多大的成就,並非說每個人都能腰纏萬貫,而是說這個家庭能留有「餘糧」。
為何人們常說「寒門難出貴子」?就是因為這些家庭難以給子孫後代最基本的保證,就連讀書這樣的費用也出不起,那麼,又何談家庭興旺呢?
人要去謀生路,最終就是要為家庭謀生路。要知道,你的孩子未來也需要你的幫扶,也需要你的幫助,如果你難以給他們相應的扶持,那麼,他們的路將會更加難走。
很喜歡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那些錢財散盡之家,要不就是裡面的人都大手大腳,不懂得勤儉持家,要不就是裡面的人都沉溺於賺快錢,去賭博的泥潭中。這些家庭,就不是什麼務實之家,就不會有「善」的積累。
人要活,靠糧;樹要活,靠根;魚要活,靠水。家庭之餘糧,就是人之水。唯有家庭有它的物質基礎,才不會「貧賤夫妻百事哀」。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