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也可以發「專輯」了。
近日,部分運營者發現微信公眾號後臺有了一個小更新。
後臺功能模塊下方的「頁面模板」被「專輯」所替代。而這個「專輯(原頁面模版)」的提示按鈕也基本解釋了這個灰測功能——「專輯」就是「頁面模版」,只是它在原基礎上進行了再升級。
圖片來自:新榜
「專輯」是什麼?
微信表示,「專輯」功能由原來的「頁面模板」升級而成,目前開通了原創申明的公眾號可以申請開通。
1.
可自主建立圖文專輯。
2.
可選擇原創文章進入專輯。
3.
屬於某個專輯的文章在被訪問時,會顯示專輯來源,用戶可以查看更多。
4.
專輯可分享到朋友圈、會話,可以收藏,可以被連結到自定義菜單。
5.
灰度期間暫時不支持「在看」,不支持非原創內容進入專輯,不支持視頻和音頻。
就微信官方提供的信息來看,專輯和原先的頁面模板功能有很大的相似。當然,既然是「升級版」的功能,專輯和原有的頁面模板還是有很多不同。
圖片來自:新榜
在原先的頁面模板中,非原創內容也能夠加入模板內。但在灰測期間,非原創內容無法加入專輯。
原先的頁面模板只是手動對內容進行梳理、排列,使用戶回復關鍵詞時可以看到一版內容。而現在的專輯文章,則會在正文上方顯示一行「來自專輯 XXXX」,板式偏向轉載文章時顯示的文章來源式樣,相較之前的頁面模版更有關聯性。
升級後的專輯可分享到朋友圈、會話,可以收藏。雖然這些功能頁面模版都能實現,但在專輯自定義專輯封面、專輯名稱、專輯簡介後,分享專輯就能顯示自定義內容,而非原頁面模版僅顯示名稱和頁面模版的一篇文章作為摘要。
新榜還在報導中引用了公眾號「饅頭說」的專輯圖片。發現在文字介紹下方還會顯示專輯的文章數和閱讀數。但新榜表示專輯文章單篇計數不超過10萬。
圖片來自:新榜
同時,專輯文章的頭部會顯示專輯信息,顯示作者的自定義內容。而用戶則可以訪問專輯進行任連續性閱讀。在原先的頁面模板中,頭部僅顯示標題,也不支持連續性地閱讀。
「專輯」可以做什麼?
作為一個和頁面模板更為相似的功能,專輯有什麼用法呢?
在付費閱讀的一篇文章中,我們曾採訪了一個在微信公眾號「大白菜的作家夢」連載小說的作者。他每周會從連載小說中選擇三章內容,打包成一篇定價 3 元付費文章在公眾號發布。
如果他把自己的連載文章放到專輯裡,那讀者就可以直接連續地進行閱讀,無需退出這篇文章再選擇合適的連結進行閱讀,這是專輯的使用場景之一。
已經開通付費閱讀的作者也可以嘗試將所有的付費文章建成一個專輯,以供讀者查閱。
而對於讀者來說,他甚至可以不關注公眾號,而選擇關注某專輯。將專輯加入收藏,定時查看專輯內容,就能不錯過自己想要獲取的內容信息。當然,這可能不是運營者想要的結果。
目前頁面模板的「專輯頁面」
我們採訪的一個運營者表示,她認為專輯這個功能的存在對運營是有利的。
對於有不同欄目的公眾號,他們可以根據不同欄目創建單獨的專輯,方便讀者閱讀系列文章,提高欄目的黏性;對於有眾多產品線的公司公眾號,也可以按照公司、產品等分類創建專輯,方便分享給商務客戶;而升級後更為規範的專輯格式也能通過分享更準確的展示公眾號形象,達到吸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