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同事和我談到自己的養鳥經歷:一開始是朋友不養了送我一隻養,當時挺高興,也很用心的照顧,每天餵食添水。但是沒養幾個月就「掛」掉了。後來看著閒置的鳥籠手又癢了,就去鳥市買了一對鸚鵡回來喂。開始餵得很好,可是沒到半年就又都死掉了。同事很鬱悶,和我說起此事就感到惋惜,認為自己不適合養鳥,以後就再也沒養過。
養鳥的朋友尤其是新手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養的鳥突然死掉了,籠內有食物,水槽裡也有水,為什麼就會死掉呢?
其實養鳥並不是有食物和水就能養活的,養鳥和會養鳥雖然有一字之差,但是裡面的學問還是相差很大的。
下面我們說一下如何養鳥才不容易「掛」掉!第四點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在錯誤的做著。
01安靜的生活環境
籠養鳥由於體型較小,在野外大多數屬於容易被欺負的那種,所以也養成了膽小的性格。我們從外面入手的新鳥,大部分都是比較怕人的。來到一個新的生活環境,難免會有不適應。人工繁殖的還好一些,接受新的環境較快。像一些非人工繁殖的,需要有足夠的經驗訓練它們服籠,就像畫眉、百靈,我們經常會看到公園裡人們的鳥籠都有籠布遮擋,這就是為了避免鳥兒受到驚嚇,減少光線的刺激也能更快地適應環境服籠。
當然,如果是從小手養的鳥兒那是最好的,如果不是那就要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來飼養,避免出現鳥兒過度驚嚇,身體虛弱生病而「掛」掉。同樣人們也會有很多辦法讓鳥兒更快服籠,比如扎翅、拔羽(後期還能長出)等。
02乾淨的飼養環境
有一個乾淨的飼養環境,不僅是為了鳥兒的身體健康,同時也是為了減少帶給我們的細菌。
1、籠內接排洩物的板和站杆最好能一兩天就清潔一次。清潔時少用或者不用消毒品,可以用清水清洗,然後曬乾再使用。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竹籠,千萬不要在陽光下曝曬,避免出現走形和疏鬆。
2、籠內的鳥食、鳥水罐也要及時清理,如果有鳥的排洩物及時清洗。 出現多天未吃完食物的情況,要及時把殘餘的鳥食鳥水倒掉,避免吃了不乾淨的食物而生病。
3、根據不同鳥的習性,在籠內合理搭配,比如雲雀和百靈就需要在籠底鋪較細的河沙。
03要學會遛鳥
有了安靜、衛生的環境以外,還有一點對於部分鳥類有需求的,那就是遛鳥。遛的好的鳥會加快新鳥服籠,還能緩解鳥在籠內的枯燥不安的心情。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和環境,能使籠養鳥生長更健康。
04適宜的食物
什麼叫適宜的食物?那就是營養均衡,能提供給它們足夠的營養供給。這一點是最主要的,也是大多數人正在犯的一個錯誤。很多人認為養鳥只要給足夠的食物就行,然後吃五穀的鳥兒就天天餵小米,吃蟲的就天天給餵人工飼料,這樣餵法是錯誤的。如果只餵這些就行,那有經驗的人們為什麼還給混搭餵蔬菜,蛋殼、墨魚骨等補鈣食物呢?
雖然只餵一種食物暫時鳥兒會活得很好,但是由於食物單一,身體缺乏營養,而使身體虛弱,容易生病。一旦有點小問題,就容易扛不過去,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朋友養著養著鳥卻「掛」掉的一個重要原因。
飼養籠鳥,如果想餵得好,那就要在飼養過程中多總結經驗,多了解自己養的鳥兒生活習性。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虛心向經驗者請教,不斷積累自己的養鳥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