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突破萬米 曾抵達三亞與「深海勇士號...

2020-12-12 南海網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0日消息(記者 譚琦)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據了解,「奮鬥者」號於今年6月28日與「探索二號」船保障母船共同抵達三亞,匯同「深海勇士號」與船舶進行適配工作。當天,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辦的「築夢深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直播特輯中,海南被多位嘉賓頻頻提及,三亞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志願者、「感動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李波也參與直播,呼籲大家保護海洋。

130秒回顧「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布放全過程(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奮鬥者」號從無錫轉運三亞

  與「深海勇士號」乘風破浪

  據了解,「奮鬥者」號是我國於2016年開始立項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由「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力量為主的科研團隊承擔。「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融合了之前兩代深潛裝備的「優良血統」,不僅採用了安全穩定、動力強勁的能源系統,還擁有更加先進的控制系統和定位系統,以及更加耐壓的載人球艙和浮力材料。

  6月28日,「探索二號」船搭載著「奮鬥者」號回到三亞。記者 沙曉峰 攝

  今年6月25日,「探索二號」船從福建馬尾造船廠碼頭啟航,經過830海裡的航程,於28日下午順利抵達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碼頭。「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同時從無錫運抵三亞,匯同「深海勇士號」與船舶進行適配工作,達到融為一體的聯合作業能力。

  6月28日,「探索二號」船搭載著「奮鬥者」號回到三亞。記者 沙曉峰 攝

  「探索二號」由海南省和三亞市人民政府出資購置,在中科院A類戰略性先導專項的支持組織下,集聚國內各方力量,歷時一年半在福建馬尾船廠完成適應性增裝建造。該船除支持深遠海常規科考作業,還可搭載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和4500米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奮鬥者號」有幾十噸重,兩人多高,從江蘇無錫的中國船舶集團702所轉運,跨越浙江、江蘇、福建三省,行駛八百多公裡,於6月22日順利運抵福州馬尾船廠,與科考母船「探索二號」匯合前往三亞,為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深海產業發展再添利器。

  11月10日17時,「奮鬥者號」將出水回收。

  市民在參觀「奮鬥者」號。記者 沙曉峰 攝

  三亞南山港打造全能港口

  為海洋科考提供保障服務

  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碼頭舉辦的「探索二號」入列儀式上,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賴泳文指出,「探索二號」的正式入列,將推動海南逐步形成「雙船雙潛器」為主、系列無人深潛裝置為輔的深海科考重大裝備集群,在全世界海洋科技領域佔據極為重要的位置。賴泳文表示,海南在全力保障國家戰略需要的同時,落實科技資源共享要求,繼續加大支持深海戰略產業發展,支持深海科技創新活動,保障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海試和科考任務,助力深海所在深海領域登攀高峰。

  6月28日,「探索二號」船搭載著「奮鬥者」號回到三亞。記者 沙曉峰 攝

  今年3月10日,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南山港碼頭啟航,這是南山港首次作為科考船出發碼頭,此次航行搭載60名隊員,執行一批重大項目的海上深潛調查任務,為推動我國深潛裝備研發及深海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圖:3月10日上午,「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碼頭啟航。記者 沙曉峰 攝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聚集了眾多深海產學研的「國家隊」,為國家深海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提供強大動力支撐。海南正在積極推進自貿港的建設,作為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一港、三城、一基地」的重要配套,南山港是三亞唯一承載對外開放海運交通運輸業務的海港,也是承接自貿港政策的重要窗口,將打造成滿足貨運、科考、維修、基地保障等功能需求,加快深海科考實驗研究與岸基保障平臺、深遠海試驗場等創新功能平臺建設,提高港口服務能力和水平,以及海南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

  多位嘉賓與海南結緣

  李波參與直播呼籲保護海洋

  11月1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頻道、央視新聞新媒體對「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進行全程直播報導。李波作為嘉賓受邀做客直播,呼籲大家保護海洋。

  「你看我這黝黑的皮膚,就是海南三亞的陽光給予我的禮物。」李波是「感動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他20年來堅持在三亞的各大沙灘和海底撿拾海洋垃圾,從事各類海洋保護公益活動。李波在直播中分享了自己從事海洋保護的故事,2000年6月,北方長大的李波第一次見到颱風,風雨過後,他來到平時下海的大東海,看到了許多生活垃圾。「有的在海底、有的掛在珊瑚上,有的在沙灘上,還有在海面上飄著的。」李波想要還原海洋的美,便撿起了他看到的垃圾,這也促使李波成為「海洋衛士」的決心。在直播中,李波還展示了自己見到的許多垃圾,並號召大家行動起來保護海洋,珍視海洋的生態環境。

  此外,直播中邀請了海洋領域的多名嘉賓,他們都聊到了自己和大海的緣分都與海南有關。知名攝影師張帆從小在海南長大,拍攝到海底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甚至多次在深海與鯨共舞。中國第一位職業衝浪運動員劉丹、中國首位女子衝浪長板冠軍郭淑娟也多次提到海南對她們的影響,推薦海南的自然風光和衝浪運動。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10909米是什麼概念?

  ●10米,這是普通人在不攜帶任何潛水裝備 可以下潛到的深度;

  ●113米,這是一名法國潛水員創造的裸潛紀錄;

  ●332米,這是人在藉助水下呼吸器後下潛到的最深紀錄;

  ●10898.5m,這是2012年卡梅隆搭乘的「深海挑戰者」號下潛到達的深度。

  ●「奮鬥者」號下潛的馬裡亞納海溝一萬米處,水壓超過110兆帕,相當於2000頭非洲象踩在一個人的背上。

  ●馬裡亞納海溝被稱為「地球第四極」,其最深處接近11000米,也就是珠穆朗瑪峰頂上再疊一座西嶽華山的海拔高度

  新聞多一點:名列「潛」茅!「奮鬥者」號如何承受萬米深潛重壓?

今天,

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

將再次挑戰全球海洋最深處

人類為何要不斷打破下潛紀錄

面臨下潛深度增加帶來的超強「水壓」

「奮鬥者」號又是如何硬核「抗壓」?

別眨眼

跟著小編,帶你揭秘

  國產新型材料「鈦」牛了

  「奮鬥者」號下潛的馬裡亞納海溝一萬米處,水壓超過110兆帕,相當於2000頭非洲象踩在一個人的背上。

  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奮鬥者」號該如何「抗壓」?世界上其他到達過這裡的載人潛水器又是怎麼做的?

  8年前,加拿大導演卡梅隆就曾乘坐著「深海挑戰者」號,成功挑戰了馬裡亞納海溝。而抗壓的關鍵在於它結實耐壓的球形載人艙。

  與世界上的其他潛水器相比,「深海挑戰者」號的球艙的厚度相差不多,但大小卻不到它們的一半,可謂「皮厚餡小」,這也是卡梅隆能夠抵達萬米的原因。

  但「深海挑戰者」號球艙太小,連五六歲的兒童都很難站直,無法搭載更多的科學家和科研設備。為了能在裡面連續待上6個小時,卡梅隆甚至要專門練習瑜伽。

  為了保證載客量,載人艙要足夠大;而為了減輕潛水器的負擔,球艙又不能太重。為了承受萬米海壓,做成又大又輕又堅固的載人艙至關重要。

  國產新型鈦合金材料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經過多年的不斷優化和上千次的測試,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鈦合金終於問世。強度高、韌性好,可以容納最多3名乘客安全地在海底進行科考任務。現在,「奮鬥者」號終於可以頂住巨大的海底壓力,安全載人潛入萬米深海。

  超長續航!「油膩」的鋰電池成「奮鬥者」號能量包

  每次下潛作業,「奮鬥者」號要工作10小時左右。深海高壓下,如何避免奮鬥者號的鋰電池因溫度過高引發的自燃隱患?

  「奮鬥者」號的鋰電池,和普通的電池不同,它的內部充滿了油。

  「奮鬥者」號的上百塊單體鋰電池為若干組排列,模塊之間的間隙中充滿了油。當某個電池的溫度升高時,熱量會先傳遞給周圍的油,然後油再通過電池箱體將熱量傳遞給外部的海水,來緩解電池發熱的狀況。

  這樣「奮鬥者」號就可以安全下海了嗎?當然不是。

  每批鋰電池在成組前,都要嚴格進行撞擊、針刺、海水浸泡、短路、過充、過放等十幾項安全抽檢,而且還要進行超過萬米壓力環境下的安全測試。只有通過層層測試,才能最終成為一塊合格的「能量包」,保證「奮鬥者」號的絕對安全。

  返航利器!「救生衣」帶潛水器浮出水面

  當潛水器完成工作,準備返航時,它是如何扛住壓力,返回海面的呢?

  這時,潛水器外層的浮力材料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浮力材料是成千上萬個納米級大小的玻璃微珠,他們不僅能為潛水器提供足夠的浮力,自身也非常結實,經得起海底水壓的考驗。有了它們,潛水器才能一次次安全地返回水面。

科研人員幾十年的辛勤工作

讓我們終於有機會下潛到海底一萬米

而這當然不僅僅是對技術的探索

更是不斷探索求知、挑戰自我的欲望

畢竟在下潛的徵途上

人類一直在路上

相關焦點

  • 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突破萬米海深
    原標題: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突破萬米海深   11月10日,早上8時12分,我國「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順利下潛至地球海洋最深處,在
  • 深海載人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研製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
    近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海試任務,順利返航抵達三亞。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 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深潛試驗
    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深潛試驗央視網2020-11-21今天(11月20日)上午,我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探索一號」母船上通過了現場專家組驗收。至此,「奮鬥者」號萬米深潛試驗順利完成。到北京時間昨晚9時,「奮鬥者」號在本階段海試中共完成8次超過萬米的下潛,對潛水器的各項科考作業功能進行了反覆驗證。今天上午,現場驗收專家組在「探索一號」船上完成了驗收工作。
  • ...載人潛水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奮鬥者|呂海濱|深海勇士|...
    交匯點訊 6月底,我國首艘全數配備國產化科考作業設備的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船抵達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正式入列。「探索二號」集聚國內各方力量,歷時一年半在福建馬尾船廠完成適應性增裝建造。該船除支持深遠海常規科考作業,還可搭載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和4500米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
  • 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突破萬米 創造新紀錄
    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10日消息,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完成萬米海試後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迎來「全身體檢」
    在完成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試之後,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回到三亞中科院深海所進行拆檢。這也是它萬米歸來的第一次「全身體檢」。 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二研究所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總建造師 劉帥:回來之後,我們對潛水器進行了拆裝,拆得也比較徹底,像浮力塊、載人球艙這些都拆掉了,目的是把框架和載人艙都露出來,方便我們做進一步地檢驗。 在三亞中科院深海所的實驗室裡,潛水器用4天時間進行徹底拆解。「拆」是第一步,「檢」更加關鍵。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
    從出發到回家,「奮鬥者」號會經歷什麼?在茫茫大海上,如果把「奮鬥者」號看作是前往深海的交通工具,那麼從出門到完成任務後平安歸來,這一路上「奮鬥者」號會經歷什麼呢?「奮鬥者」號就像是前往深海的交通工具。出門在外,首先需要確認好下潛海域的水文、氣象和地形信息,之後要對「奮鬥者」號進行充油、充氧以及充電。
  • 「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團隊:萬米海底,妙不可言
    「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團隊——  萬米海底,妙不可言!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0日下午5點半,重新踏回母船甲板那一刻,中國船舶七〇二所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高工張偉兜頭被潑了桶冷水——這是載人深潛團隊的傳統慶祝儀式,祝賀海試隊員突破自己的紀錄。作為「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主駕,張偉說:「這輩子都難忘那份痛快。」  這不僅是個人的新紀錄,也是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18天後,「奮鬥者」號完成海試勝利返航。
  • 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載人深潛精神又將如何助力中國勇攀深海科技高峰?
  • 【新華網】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  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
  • 「奮鬥者」號下潛10909米:我們為什麼要做深海探索?
    馬裡亞納海溝的底部,黑暗無邊,壓力極大,根本也沒有什麼生物可以存活,但這裡卻是所有深海探索者心目中的聖地,也是各個海洋大國展示深海探索實力的終極目標。11月10日,我國最新一代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成功在馬裡亞納海溝坐底,最終抵達的深度是10909米。
  • 10909米深海「撈針」!「奮鬥者」號凱旋 我國大深度載人深潛世界領先
    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破紀錄的「奮鬥者」號潛水器,動力哪來的?
    本期,播報君就來為您介紹這位「奮鬥者」的故事~這個設備叫做「奮鬥者」號潛水器,它是由中國自主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它於2016年立項,由前代「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科研團隊設計製造。2020年6月19日,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被正式命名為「奮鬥者」號。 2020年10月27日,「奮鬥者」號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西安光機所助力「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
    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三亞。記者從西安光機所獲悉:該所研發的全海深超高清攝像機、3D攝像機、全海深小型高清相機以及全海深對接通信與高速數據傳輸系統工作正常、性能穩定,為此次萬米海底作業及萬米載人深潛電視直播提供了技術支撐與保障。
  • 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記者趙穎全、陳凱姿)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坐底深度10909米!「奮鬥者」號如何承受萬米深潛重壓?
    11月10日早上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就順利下潛至地球海洋最深處,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也代表著中國正邁向國際深潛設施製造前列。轉起!「奮鬥者」號潛行深度成功突破萬米!
  • 坐底深度10909米!「奮鬥者」號是如何抗住萬米深潛重壓的?
    11月10日早上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就順利下潛至地球海洋最深處,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也代表著中國正邁向國際深潛設施製造前列。奮鬥者號是中國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於2016年立項,由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力量為主的科研團隊承擔。
  • 萬米深潛!「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不是終點,我們剛剛打開了深海的...
    11月28日,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中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
  • 習近平致信祝賀「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於28日勝利返航。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 10909米!「奮鬥者」號憑啥這麼牛?
    10909米!11月28日,海南三亞南山港,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凱旋而歸。累計完成30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這個曾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10909米的「奮鬥者」號,究竟是何方神聖?又身懷哪些獨門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