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沒素材?巧用「一元化筆記法」搭建屬於你自己的寫作素材庫

2020-12-15 黑貓書評

01為什麼要搭建寫作素材庫?

很多喜歡讀書的人都想學習寫作,但總是苦於沒有素材可寫,不知道自己要寫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寫什麼,所以很多人還沒有下筆就已經放棄了寫作這個念頭。

我曾經也被沒有寫作素材的問題困擾了很久,直到讀了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書,這本書裡介紹了一種「一元化筆記法」,學習這個方法以後我發現,原來寫作素材一直就在我的身邊,只是我沒有記下來,沒有形成自己的寫作素材庫。

02什麼是「一元化筆記法」?

奧野宣之所介紹的「一元化筆記法」,就是將所有信息都記錄在一個筆記本中,你不需要分類,什麼都可以寫,可以是會議記錄,可以是讀書筆記,也可以是日記,隨筆等等,自己想寫什麼都可以,它目的是只利用一種筆記本就為自己搭建一個知識生產體系。

03為什麼要用「一元化筆記法」?

回想一下你自己的筆記本,是不是很多都沒有用完?

很多人的筆記本都分得太細有專門用於記錄日記的,有專門用於記錄讀書筆記的,也有記錄生活花銷的、記錄工作的等等,初衷就是便於分類總結,我以前也是這樣做的,但是這樣龐雜的筆記系統有一個問題,一旦有一天你忘記記錄,這個本子就會留下空白,然後自己就慢慢失去了繼續寫下去的動力,所以很多筆記本只用了不到一半就被冷藏起來。

「一元化筆記法」看似雜亂無章,但卻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把所有內容都記在一個本子上的時候,這樣將分散在多個筆記本的內容記在一起,一個筆記本的使用率就會提高,當把一個本子慢慢記滿內容,你內心會很有成就感,這樣你就會發現自己逐漸喜歡上了這種節奏。這就是我選擇「一元化筆記本法」的原因。

04「一元化筆記法」的操作流程是什麼?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書中把「一元化筆記法」的操作流程分成了收集、咀嚼、發酵,頓悟和具體化五個步驟。我經過自己分析後將步驟簡化成了收集、整理和創作三個部分,這樣劃分流程性會更強一些。

收集。

無論是工作中的事情,還是生活中的經歷,亦或是讀書筆記,還是其他任何的東西,把想記的通通記錄下來。不要害怕記錄的信息沒有意義,就像此書說的:

判斷筆記本上內容的價值的並不是現在的自己,而是你現在根本不知道會變成怎樣的將來的自己 。

整理。

如果只是簡單的信息堆積,那讓它產生價值的可能性並不大,所以我們要對信息進行加工和整理,需要把收集來的信息進行結構化處理。

所謂的結構化處理就是將所有材料按照自己的整理意圖進行標記和分類,比如你為了寫作而整理素材,結構化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素材分別標記為「觀點」、「案例」、「人物」、「金句」、「環境描寫」、「性格描寫」等等,這個要根據你自己的寫作方向來劃分標記類別。

創作。

作者介紹了卡片重組法,大號紙張移植法,和複印件的拼貼法三種方法幫助自己進行創作,我的理解就是用自己收集整理的素材選擇合適的視角去寫文章。

這就是我對「一元化筆記法」操作流程的理解,基於這個理解,我使用印象筆記搭建了自己的寫作素材庫。

05如何巧用「一元化筆記法」搭建自己的寫作素材庫?

奧野宣之的「一元化筆記法」雖然列出了索引的方法,不過當筆記數量多了以後檢索效率仍然堪憂,而且平常人不會走到哪裡都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所以有些時候用紙質筆記本記錄並不方便。

盡信書不如無書。

我們學習的目的不是照搬書中的知識,而是為了進化出適合自己的方法。雖然奧野宣之迷戀紙質筆記本,但我們仍然可以使用電子筆記本,比如我使用的就是印象筆記APP。

我把「一元化筆記法」的精髓沉澱到印象筆記裡,這樣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我們有一部手機,就能夠完成操作。

我選擇使用印象筆記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收集方式和標籤系統,對於素材的收集和結構化處理以及高效檢索都非常有效。印象筆記的具體使用方法這裡不做贅述,以後有機會再單獨介紹,下面來分享一下我搭建寫作素材庫的一點心得:

在我的印象筆記中有三個筆記本,收集筆記本,整理筆記本和創作筆記本,分別對應著「一元化筆記法」的收集,整理和創作三個部分,另外還有一套標籤系統(後文詳述)。

收集筆記本。

將你看到的值得記錄的信息都保存在這裡,可以是一篇微博,一篇公眾號文章,一個廣告文案,一張照片等等一切對你有價值的信息,這就相當於「一元化筆記法」中提到的筆記本。這裡的信息是沒有加工過的信息,單純的保存收集即可。

整理筆記本。

正如前文所說,我們收集的信息要想產生價值必須進行加工,進行結構化處理。

我會把收集的信息按照寫作的要素進行打標籤操作(後文詳述)。這一步就是要清空收集筆記本,單純留在收集筆記本裡的素材不是屬於你的素材,當你把收集筆記本裡的素材打上標籤以後,就要把這條筆記從收集筆記本轉移到整理筆記本中。

創作筆記本。

對應「一元化筆記法」的創作部分,對於想要寫作的人來說,我們積累和整理素材的目的是創作,這裡的創作可以是你記錄的創作靈感,可以是寫的隨筆,讀書筆記,也可以是對以往整理素材的一些模仿寫作。

比如你覺得王小波某篇文章的開頭格局很好,你想要的學習這種方式,那你就在印象筆記中使用一個表格進行模仿寫作,左邊是原文,右邊寫你的模仿文章,不要小看模仿優秀作品的好處,很多大師在成名以前甚至成名以後都在模仿其他大師的作品。

又比如你覺得某個觀點特別好,就在印象筆記中使用一個表格把觀點原文寫在左邊,右邊用自己的話描述一遍並寫下自己的感悟和經歷等等,這些感悟經歷都是屬於你的原創。

標籤系統。

標籤系統不是一成不變的更沒有固定的模型,要根據自己的寫作領域和寫作能力進行規劃和調整。

舉個例子:

如果你是為了寫小說而搭建的寫作素材庫,那你可以把標籤分成「開頭」、「結尾」、「時間過渡描寫」、「場景切換描寫」、「人物性格描寫」、「心理活動描寫」等等,這只是一部分,印象筆記的標籤系統足夠你進行分類,不過不建議太多,否則你自己都記不住。

構建標籤系統的目的是為了對素材進行分類整理和方便日後檢索,比如在讀書的過程中發現一段對主人公的心理描寫非常細膩,值得學習,那你就把這段話打上一個「心理活動描寫」的標籤,然後寫一個關鍵詞標題,比如「心理活動描寫_傷心」,當你以後寫作的過程中想描寫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你就可以檢索自己寫作素材庫裡「心理活動描寫」這個標籤,從中尋找靈感。

收集的素材從哪來?如何打標籤?

舉個例子:

比如你讀一本書,不能只是讀,而是要以搭建自己的寫作素材庫為目的去讀,這樣你就會刻意搜集書中提到的觀點、案例、名人名言、數據、概念、金句等等信息,你把這些內容搜集下來,打上對應的標籤,就完成了素材的收集整理工作,這些都會成為你的寫作素材。有了這個方法,每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都可以收集到很多的素材。

具體來說,如果你讀了一個有趣的名人故事,就先收集到印象筆記的收集筆記本裡。然後要對它進行整理,我自己的標籤系統有「名人故事」一項,所以我就給這條筆記打上一個「名人故事」的標籤,然後從收集筆記本裡移除,轉移到整理筆記本中,這樣一條素材就實現了結構化,當然除了給這個筆記打上標籤,還要起一個便於搜索的標題,比如搜集的是魯迅棄醫從文的故事,我就會把筆記命名為「名人故事_魯迅」,打上標籤以後,在搜索的時候可以直接搜索標籤種類,比如想要找自己收集的所有名人故事,直接搜索「名人故事」這個標籤即可,如果想搜索某個名人的故事,那就搜索標題重點名字,比如「魯迅」。當你以後寫文章的時候,需要引用名人故事,就可以直接在自己的素材庫中進行搜索引用。

再比如,你在書中讀到以一個觀點,對自己觸動很大,你除了要收集整理打標籤以外,還可以進行創作,寫下這句話為什麼打動你,觸發了你哪些記憶,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發,把這些都記錄在創作筆記本中,以後遇到類似觀點的寫作,這些都是你的寫作素材,而且是已經成型的寫作素材,拿來就能用。

06寫作,從閱讀積累素材開始

我們學習寫作不一定要從寫開始,讀,才是寫的基礎。素材的積累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讀書的過程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每讀一本書都要使用這樣的方法積累素材。

這就是我基於「一元化筆記法」改良的搭建寫作素材庫的方法,經過這樣一輪操作,每本書中的精華都會被我們榨乾,可能書中的某個觀點你都可以寫出一篇評論文章,你還會擔心沒有寫作素材嗎?

相關焦點

  • 乾貨/如何搭建完美的寫作素材庫:善用筆記本和標籤體系
    寫文章的人都知道,搜集素材很重要。素材搜集以後存放在哪裡?美其名曰:素材庫。你的素材庫是什麼樣的呢?整整齊齊地排列好、一目了然、容易尋找?我的素材庫,在開始階段,很慘不忍睹。那只能稱之為貨倉,雜亂無章。翻找一樣東西的時候,明明記得是在這裡,但卻是怎麼也找不到。我當時的策略是:再換一個倉庫,繼續堆積如山......
  • 申論素材巧積累 文章寫作如魚得水
    很多考生在申論備考中傾注心血最多的無疑是文章寫作部分,文章寫作既是申論考試中佔用時間最長的題目,也是大家在作答時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最多的題目。而在文章寫作中,最讓大家頭疼的無疑是文章的主體——論述部分。
  • 寫作沒有靈感怎麼辦?教你5個方法,打造強大素材庫
    下面來講一講如何365天都有東西可寫,而且不空洞。開始寫作之前,先學會搜集素材《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一書中曾提到過,當你以寫一本書為目的去收集素材時,你對素材收集的目標就會很明確,而且往往因為目標明確能夠收集到大量出乎意料的素材。
  • 新人寫作,沒方向、沒素材、沒結構,該如何拯救?
    《寫作七堂課》秋葉著羅曼羅蘭曾說:「寫作是一條認識自己,認識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歡寫,應該隨時動筆去寫。」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講,寫作這件事好像沒那麼簡單。很多人剛開始寫作都是憑著一腔激情或一時興趣,對自己的寫作方向缺乏明確認知。只知道自己想寫,但具體往哪個方向寫,卻是一頭霧水。於是亂寫一通,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之後遲遲得不到回報。這樣既打擊了激情,又浪費了天賦,得不償失。秋葉老師就在書中提出,我們需要為寫作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認知框架。
  • 沒有素材庫就不能寫文章?保姆級搜索素材的方法分享你
    後臺有粉絲私信問我:「我有很多想法和觀點,但就不知道用什麼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明顯是素材積累不足的情況。可是羅馬又不是一天建立的,想要建立強大的素材庫,需要日積月累才行。然後那個粉絲又問我,那麼我沒有素材庫就不能寫作了嗎?
  • 寫文章沒有素材庫,怎麼辦?聯機搜索來幫你
    我的朋友小凡在開了公眾號開始寫作,幾個月過後遇到了瓶頸。他說,每天都要寫文章,寫著寫著就發現不是沒有靈感就是沒有素材,似乎已經山窮水盡了。他也嘗試過建立素材庫,但建立素材庫需要時間,沒有幾年功夫積累是素材庫也發揮不了作用。
  • 申論寫作如何巧做「拾人牙慧」
    首先解釋一下「拾人牙慧」這是一個貶義詞,比喻拾取他人的一言半語當成自己的話,也比喻竊取他人的語言和文字。但是在申論寫作中我們可以巧做「拾人牙慧」將好的有利於寫作的「摘抄」過來,給文章填色。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一 認真學習理論,積累素材在寫作之前一定要建立一個素材庫,分門別類,記錄在筆記本上。
  • 乾貨實操分享:自媒體寫作如何積累素材,這是我3年的經驗方法!
    面對電腦,是不是覺得一個字要敲不出來,腦袋裡要麼一片空白,要麼在想別的事,這樣是無法專心寫作的。自媒體寫作一個最為關鍵的點就是不要拖,有可能你會想到自己有很多東西都還沒準備好,還要在網上找找,把材料、內容整合一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可以寫的。
  • 2020山東軍轉幹申論文章寫作技巧:文章素材如何積累應用
    一、申論積累哪些素材?(一)詞彙1、官方詞彙積累的詞彙最好是實用的官方的語言詞彙,比如發展、制約、保障、提升、助力等詞語,或者開創新時代、未來等類似的詞彙。往往考生背誦了很多名言警句,但是寫作文的主題稍稍有所變化,這些素材可能就無法使用了。這裡建議大家可以多背誦「創新改革」「愛國」「民生」「良好心態」「官民關係」等方面的名言警句,寫作文用到的機率會大一些。2、結構用句積累一些文段的脈絡結構,文段內在套用詞彙幫助積累和豐富自己的文章內容和句式,因為句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起邏輯關係,更能夠讓學生有寫作的思路。
  • 作文素材:寫作必備的萬能人物素材,隨意套用,作文拿高分!
    作文素材:寫作必備的萬能人物素材,隨意套用,作文拿高分!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同學們想要寫好作文,關鍵就在於平時的積累,而假期就正是積累的好時機!這裡的積累可以是生活中的積累,自己的經歷,這就要同學們學會觀察,把自己所看到的、經歷的作為寫作素材,比如寫景的作文,可以寫自己曾經去過的美麗景區,表達對大自然的讚美;或者是生活中的小事,跟朋友之間的友誼,表達自己對友誼的看法;積累也可以是書裡讀到的,比如在課內外閱讀中,讀到的好詞好句,同學們可以摘抄積累
  • 寫作文要建立素材庫?語文老師:習作練習的正確方法是認真仿寫
    有家長問我,老師讓同學們建立作文素材庫,作為日常寫作練習的參考,以免在考試的時候,不知道寫什麼,這個練筆方法可以幫助小學生寫好作文嗎?請問該如何建立作文素材庫?面對家長這樣的問題,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寫作的方法千千萬,讓小學生建立作文庫,我想連老師估計也沒搞清楚,什麼是素材庫吧。是從摘抄本裡分門別類?還是把作文素材當作大數據轉存?
  • 剪映素材庫在哪裡 手把手教你剪映素材庫怎麼用
    剪映素材庫在哪裡 手把手教你剪映素材庫怎麼用時間:2020-07-01 17:09   來源:騰牛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剪映素材庫在哪裡 手把手教你剪映素材庫怎麼用 剪映是非常好用的剪輯工具,現在很多人都愛用,裡面有很多功能,可以製作出很好的視頻。
  • 董卿力薦:《朗讀者》經典開場白,建議人手一份,寫作絕佳素材!
    董卿力薦:《朗讀者》經典開場白,建議人手一份,寫作絕佳素材!作文是語文的一道大題,也是學習語文必須掌握好的必考點。無論在小學還是初高中,作文都是語文重中之重。想要寫好一篇作文,首先就離不開素材,其次就是一些寫作技巧。
  • 沒有寫作素材?讀這本書,讓你的作文能力不斷提升
    一寫作文就頭痛?一動筆就無內容可寫?這樣尷尬的情況,不止存在於小學生,也存在於成人世界裡。不信?那請拿起紙和筆,陪孩子一起隨心而寫吧。半個小時後,是否有很多人一個字也沒寫出來?請問這是什麼原因呢?那麼換個角度來說,我們通過朱天衣的文字,不僅能讀到她的寫作理念,收集更多的寫作素材,還能學習到更多優秀的教育理念。畢竟一個人文字裡,會透露出其所受的教育、所走的路和所見的人,朱天衣也不例外。除了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外,朱天衣自己也是一名擁有20年育兒教育經驗的教育工作者。
  • 提筆就害怕,不知道寫啥:「庖丁解牛」模板法,讓你輕鬆學會寫作
    通讀完這本書,我發現只要做好這四點,你就完成了寫作0到1的跨越,成為真正會表達的人。(一)素材庫滿滿,你才能文思泉湧,妙筆生花初學寫作,當你拿起筆或坐在電腦前準備打字時,才發現腦子裡一片空白,無從寫起。這是什麼原因?這是素材缺乏。毫無疑問,素材從積累中來。我們都很熟悉一句話,叫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 抗疫|最鮮活、最新穎的寫作素材(一)
    他們的名字,有的廣為人知,有的鮮為人知,有的甚至不為人知;他們的事跡是最鮮活、最新穎的寫作素材,值得我們書寫傳誦,銘記在心。 小編將收集到的部分,整理成一個小系列推出,方便家長與孩子們收藏備用,複課後各校極有可能要求寫以抗疫為主題的習作。同學們也可以自行收集網絡或身邊的事例,歸納整理為自己的寫作素材本,靈活運用於各類寫作主題。
  • 找到屬於自己的寫作流程
    寫作這件事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非常高大上,實際上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夲身具備的一個基本能力。我來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看看大家有沒有同感?寫作,先從忠於自己開始。所以寫東西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不可一開始就要靠文字去成為什麼。如果你提筆寫字的時候就開始考慮:有沒有人能點擊閱讀?這個觀點能不能吸引人啊?那我覺著一開始你就敗了,就可能會爬不出自己為自己挖的坑。
  • 備戰2021高考,儲備寫作素材,先要了解高考作文命題素材的類型
    如此關鍵的一場考試,就語文的作文來說,我們該如何為高考作文儲備素材呢?當然是先要把握高考作文命題寫作素材的類型。凡事都要有正確的打開方式,同樣道理,想知道如何儲備寫作的素材,得先從知道作文命題材料的類型開始。
  • 形形色色的表達「總結」的方法,是寫作多樣化必備的基本素材
    #英語寫作素材#再長的寫作也有終結的時候,以下羅列表達」總結「的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是升華寫作或提高成績必備的基本素材,記住它們並用於考試或日常的寫作中,增強英語語感,提高寫作的反應能力。綜合考慮,你的文章很有價值。As a resultAs a result, services have been drastically reduced.結果,服務大幅減少。
  • 2020年教師資格證備考,作文寫作素材大匯總!
    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不管你備考哪個等級哪個學科,都會必考50分值的作文,因為科目一綜合素質是必考的,而最後一題就是寫作題,50的分值,會直接影響到你科目一過不過的問題,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做好備考作文的準備。俗語說:"不能入口成章,焉能出口成章。"素材的運用能夠讓文章寫作煥然一新。但素材的寫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日常積累非常重要!